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空军 '美'肯尼思·R·惠廷著
军用航空早期的发展
在三十年代初期斯大林为了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而执行了几个五年计划并获得成果,在此之前苏联红军基本上是一支庞大的步兵集团。航空兵、装甲兵和技术人员只占武装力量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发展苏联航空工业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的, 当时是从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开始的。1929年,苏联红军的航空兵部队只有“一千架老式作战飞机”,此种状态在苏联工业能够为现代化飞机制造工业提供基础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希望获得改进。在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的时期(1921至1928),因为缺乏机械工具制造工业,缺乏高质量的金属材料,此外还因为缺乏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所以飞机制造工业只能以十分缓慢的速度发展。在此期间,苏联的大部分飞机以及几乎全部发动机都是进口的。但在1929至1932年期间,飞机制造工业却有了真正的发展,扩建和更新了一批老工厂,建成了一批新工厂。根据苏联官方材料,1928至1932年间,航空工业的职工人数增加了百分之七百五十,工程技术人员的人数增加了百分之一千。
苏联在1928年究竟有多少飞机工厂,到了1932年又修建了多少,西方观察家们对此只作了一些相互矛盾的猜测。对于1932年飞机工厂数目的估计是众说纷纭的,有的说有六个机体工厂和十二个发动机工厂,有的则说共有四十多个工厂(15万名职工)。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33至1937),飞机产量增加了四倍,即由1930年的860架增加到1937年的3,578架。到了1938年,总共约有七十多个工厂(机体工厂28个、发动机工厂14个、生产其他各种部件的工厂32个)。正如《苏联飞机制造工业》一书的作者所指出的那样,精确的数字是很难得到的,因为苏联的工厂习惯用数码或光荣称号命名,因而造成很大混乱。例如,苏联红军与德国国防军密切合作的初期,由容克公司修建的专门制造全金属飞机的菲利工厂,在苏联人接收之后被改名为戈尔布诺夫第22工厂。尽管缺乏具体材料,但从整个迹象还是可以看出苏联飞机工业在头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
三十年代期间,苏联设计师们是在为国家摆脱依赖进口飞机而奋斗的沉重压力下进行工作的。1929年,波利卡尔波夫设计了P一5侦察机,从而跨入了三十年代。到1934年,P一5侦察机安装了功率为680马力的新型发动机,最大速度达到每小时135英里(217公里)。P一5侦察机有许多改进型,它虽然是一种最出名的侦察机,但也可作为双座战斗机(ДИ一2)和俯冲轰炸机使用。P一5飞机生产的数量很多,直到1944年仍在苏德战争中使用。1930年末,图波列夫设计局生产出一种新型轰炸机ГБ…3(重型轰炸机)。这是一种四发单翼机,最大速度可达每小时110英里(177公里)。ГБ一3重型轰炸机总共生产了800多架,曾在苏德战争初期作为夜间轰炸机使用。
1933年,由于波利卡尔波夫在一年之内设计出И一l5和И一16两种优良战斗机,于是他成了苏联杰出的设计师。И一15是一种单发海鸥式上翼半双翼机,装有一合700马力的M一35型(根据许可证制造的莱特公司的旋风式)发动机。1934年后期,H一15开始装备部队,其最大连度达每小时230英里(370公里),升限达32,000英尺(9,754米)。同一年研制出来的И一16,是一种单座单发单翼机,装有一台480马力的M一22型(根据许可证制造的布里斯托尔公司的朱庇特式)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使这种飞机的最大速度可达每小时220英里(354公里),1934年这种飞机安装了新型的775马力的M一25Б型(莱特公司的旋风9型)发动机,从而使其最大速度提高到每小时280英里(451公里)。И…16型飞机是苏联三十年代末期战斗机当中最好的,这种飞机直到1941年还在生产,在苏德战争初期还在使用。
1934年,图波列夫研制了СБ一2型快速轰炸机。这是一种装有两台860马力的M一100型(根据许可证制造的法国依斯拜诺瑞依扎公司的)发动机的单翼机,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30英里(370公里)。安装有四挺机枪和载弹量为2,ooo磅(908公斤)的СБ一2型轰炸机于1935年后期投入批量生产,共生产了6,ooo多架。符拉基米尔·M·佩特利亚科夫小组在图波列夫的领导下于1936年设计出了ГБ一7型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在同一年的12月作了首次飞行,但直到1939年才开始批量生产,1941年才开始装备部队。这种飞机于1944年(当时称П一8)逐步退出现役。П一8是一种四发单翼轰炸机,最初生产的这种飞机装有四台米库林设计的AM一35A型发动机(每台功率为1,350马力),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50英里(402公里),航程为3,ooo英里(4,827公里)。1941年改装M一30B型发动机后,其航程增大到4,800英里(7,723公里)。这种飞机的载弹量为4,400磅(2,000公斤)。
三十年代后期,苏联空军编制飞机总数巳相当庞大,大约有作战飞机2,500架。И一15、И一16战斗机、СБ一2、СБ…3轰炸机以及P一5侦察机是苏联最好的飞机。这些飞机是苏联空军于三十年代后期在西班牙、中国和蒙古进行大胆活动时使用的最好的飞机。
苏联在三十年代欲要创建一支规模大、战斗力更强的空军,需解决的许多问题当中之一,就是训练一批为使飞机能够飞行而必需的飞行员和机械师。苏联于1933年进行的计算说明,为保障一架飞机处于完好和可以使用的状态需要一百多名经过训练的技术人员。这虽然肯定是言过其实的,但是技术人员的需要量却必然随着飞机不断从装配线大量拉出并送住作战部队而越来越大。但是,某些方面的发展协助解决了这个人力不足的问题。第一个是随着农业集体化而来的不断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在那些能干些象维修与驾驶拖拉机、卡车等粗活的农民当中,陆续准备出一支潜在的技术人员后备大军。其次是苏联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这个志愿组织曾致力于培训军队所需的具有各种技术的年青人,这个促进会教会数以万计的人使用、维护和修理发动机、无线电和机动车辆。苏联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还注意让那些年青的志愿人员学习怎样准确射击。它甚至拥有自己的飞机,用以供未来的飞行员练习飞行的基础科目。进取心强的人在夜校或周末班学习一年理论之后便开始用У一2、УТ…l、УТ一2或И一5型②飞机完成五十小时的飞行训练。“到了1940年末促进会的各个分支几乎达到了训练10万名飞行员的目标。”因此,苏联人能够补充苏德战争初期所损失的飞行员一事并不令人感到诧异。但是,尽管有苏联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的帮助,苏联空军还是难免成了一个拥有若干学院和飞行航校的庞大的训练机构。这些学校和航校象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三十年代的作战经验
虽然斯大林在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初期推行工业化和建立一支十分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他试图奉行一条相对来说不太好战的对外政策。鉴于1924至1927年苏联插手中国事务遭到了惨败;三十年代在西欧没有爆发革命的机会;以及集中力量“在一个国家里建成社会主义”,所有这一切,都使得苏联的对外政策处于一个半孤立的时期。但他们对日本在远东要达到的目的有点担心,因此于1929年8月成立了半独立的远东特别集团军,其中包括一些空军部队。
然而在这一时期苏联在远东仅有的一次军事行动,却是为了获得参加共管中东铁路(该铁路横贯满洲)的权力,而同中国人发生的一次冲突。满洲军阀张学良曾发动一场旨在把苏联人起出中东铁路管理局的运动。新成立的远东特别集团军司令布柳赫尔拥有大约10万人的军队,这支军队在坦克和飞机支援下沿松花江攻打中国人,并在满洲里附近将中国一支大部队包围。这次冲突总共持续了六周时间,苏联人在这场战争中共动用了32架飞机,这也是苏联空军首次参加实战。
到了1934年,斯大林要放弃“半孤立”政策,并寻求外国盟友的情况已十分明显,因为除了日本在远东奉行扩张主义外,希特勒德国也正在西方形成威胁。这样,苏联就陷于东西两方都有潜在敌人的处
小说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美] 肯特·格林菲尔德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作者[美]肯特·格林菲尔德 著 汉译本前言 全书由四篇专论组成,每篇相对独立,合起来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第一章开宗明义列举了标志大战中美国战略演变进程的八项重大战略决策,由此引出一系列战略关系或矛盾,分别在以下各章中加以探讨。其中第二章专门探讨英美两国战略上的矛盾,核心
- 最新章:第21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
-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 作者:黄炎 引子 英国的谍报部门比任何其它大国的历史都悠久。在过去五百年间,她的政治家和将军们使用这些手段先建立起来一个王国,嗣后又建立起来一个帝国,并且利用这些手段保卫王国和帝国免受敌人侵犯。它在以往几百年中曾经以智取胜西班牙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并且在本世纪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第7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二卷 最光辉的时刻
- 吴万沈 译最光辉的时刻目 录本卷的主题英国人民怎样单独坚守堡垒直至过去半盲的人们作好一半的准备。上部 法国的沦陷(1940年5—6月)第二卷 序 最光辉的时刻第01章 全国联合第02章 法兰西之战第03章 法兰西之战第04章 向海岸撤退第05章 援救敦刻尔克 第06章 竞相抢夺第07章 再谈法国 第
- 最新章:第15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三卷 伟大的同盟
- 吴万沈 译伟大的同盟目 录本卷的主题英国人怎样历尽艰辛继续作战,直到苏联和美国参加这场大战。第三卷 序 伟大的同盟志谢序言上部 德国东进(1941年1月—6月)第01章 沙漠地区和巴尔干各国第02章 战火蔓延第03章 闪电战与反闪电战。第04章 地中海战争第05章 征服意大利在非洲的帝国第06章 援
- 最新章:第19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 [意大利] m·a·布拉加丁
- 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 作者[意大利 M·A·布拉加丁 序言 美国海军和意大利海军之间通力合作的关系,大大有助于盟国保安宗旨的发扬和民主生活方式之推进。我个人就能举出许多事例来说明,我们的意大利海军朋友们曾对美国第六舰队和美国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的军事部署,给予公认的得力的帮助。由于有了这些
- 最新章:第87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四卷 命运的关键
- 吴万沈 译第四卷序 命运的关键目 录志谢序言上部 日本的猛攻(1942年1月—7月)第01章 大洋洲方面的忧虑第02章 沙漠上的挫折第03章 马来亚的惩罚第04章 信任投票第05章 内阁的变动第06章 新加坡的沦陷第07章 潜艇的乐园第08章 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失守第09章 进犯缅甸第10章 锡兰和孟
- 最新章:第207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作者[英 李德·哈特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没有其他的战争堪与比拟。其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更是全面而深远,值得我们加以关注、省思 正文 出版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原为英国伦敦
- 最新章:第141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英文版引言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遭遇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德国不仅在其东西两部分之间出观了一种严峻的政治分裂,而且大量最重要的军事文件还从西德转移到了美国,一小部分转移到了英国。还有为数可观的文件,尽管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肯定也在最后时刻不
- 最新章:第10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