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高昂,雍容,华彩,是唐朝声音的特色,也是那个时代精神的实质。
每个时代,都有其相对应的声音表征,譬如,上世纪60年代,《大海航行靠舵手》,你会想起三面红旗,浩浩荡荡;譬如,70年代,《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你就会想起革命狂飚,歇斯底里。所以,宋人李清照女士,很不满意宋词之不可歌,遂著《词论》以正视听。若以她的可歌性而论,当代文人所写的旧体诗词,就不敢恭维了。除了五言为五个字,七言为七个字,没出数学错误外,能如美国流行音乐RAP,能如顺口溜、莲花落、快板书、三句半,合辙押韵,八九不离十,可以说而唱之,也就谢天谢地了。
因此,说唐,不能不说唐诗,而说诗,不能不说李白,而说李白,在他全部作品中,不能不说他这首饮酒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他的这首代表作,这首表现唐人风流的诗,也是他放纵不羁的性格之歌。必须交给一位出色的歌手,持卮而唱,淋漓尽致,声情并茂,酒酣耳热,方能唱出诗人的豪迈。而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到“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能唱得举座皆惊,心惕神励,抚髀击案,胸膺和鸣者,除了李清照《词论》里提到的那位念奴小姐,再无别人。
这位唐朝最出色的金嗓子,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也讲到了她:
念奴者,有姿色,善歌唱,未尝一日离帝左右。每执板当席顾眄,帝谓妃子曰:“此女妖媚,眼色媚人,每啭声歌喉,则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宫妓中帝之钟爱也。
唐朝的声音(2)
念奴,皇室歌舞团中的大牌歌星,李隆基的“钟爱”。一位歌手,在最高层那里,够这两个字的级别,非同小可,其御用性质,不言而喻。不过,她人美艺高,声色俱佳,人长得漂亮,歌唱得更漂亮,别看意大利的帕瓦罗蒂,能唱到高音C,也就是简谱两个点的“DO”,就让全世界的男高音敬服。而唐代的这位女高音,其音域之宽之高之广,估计那位巨无霸,也望尘莫及。据野史,有一次,玄宗驾幸灞桥,万民欢腾,声震天日。有近侍进言,若能念奴引吭高歌一曲,其声所至,四野屏息,则微风拂柳之音,河水流逝之声,陛下也会听闻。一试果然,证明其穿云裂石,金声玉振的歌喉,确非虚言,也难怪具有艺术秉赋的帝王,为之倾倒而“钟爱”了。
此说或系夸张,但词牌之一《念奴娇》,因为“其调高亢”,为她所擅长,成为她的主打歌曲,遂以她名为名,口碑相传,直至今天,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也纳闷,那时没有作协、音协搞排行榜,搞金像奖,没有电台、电视台搞十大金曲、四大天王之类的评比,怎么她就能获得以个人名为歌曲名的光荣?显然,这中间有一位不容置疑的权威说了话,才拥此不朽声名。在唐开元年间,那唯一的谁也不敢反驳的人物,我想,该是有功夫赞扬一位小姐的眼睛,还有兴趣发表一番音乐评论的,日理万机的万乘之尊了。
金口玉言,自然他说了算。
唐玄宗干得出来。第一,他有这份艺术鉴赏力,不是抖小聪明,小机灵,玩小花活;第二,他也有这份风流,堂而皇之,不扭扭捏捏,光天化日,不遮遮掩掩,直截了当,不假模假势,敢作敢当,不矫情装蒜,半点不想隐讳对这个歌手的“钟爱”。
这大概也就是唐朝的浪漫了。
李隆基,不是好皇帝,但他真风流,很个性。唐以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休说一国之主了,连稍稍有点权势,有点身份,有点级别的臣宰员吏、藩台府臬,也只敢偷偷风流,决不敢公开浪漫。两块“肃静”、“回避”的牌子,在前面开道,脸部肌肉不硬不僵,也不对称啊!
于是,凡官必摆谱,走路迈方步,有权必拿架,张嘴说官话。于是,不苟言笑,喜怒不形于色,不让人猜透他心里的想法,便是官员们的标准面孔。因此,说他是活着的尸首,可以;说他比尸首多口气,也可以。他们即使想将这个漂亮歌唱家搞到手,绝不可能像唐玄宗那样本色,那样潇洒,那样性情中人。“哇噻,这小妮子的一双媚眼,真能放电啊,让朕实在有点吃不消呢!”
这一点,你得佩服李隆基,你得佩服唐朝出现的这种大气,你得佩服那整整一代人的张扬放肆的精神。据《旧唐书》,说这个玄宗——
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音响齐发,有一声误,玄宗必觉而正之。号为皇帝弟子,又云梨园弟子,以置院近于禁苑之梨园。太常又有别教院,教供奉新曲。太常每凌晨,鼓笛乱发于太乐署。别教院廪食常千人,宫中居宜春院,玄宗又制新曲四十馀,又新制乐谱。每初年望夜,又御勤政楼,观灯作乐,贵臣戚里,借看楼观望。夜阑,太常乐府县散乐毕,即遣宫女于楼前缚架出眺,歌舞以娱之。若绳戏竿木,诡异巧妙,固无其比。
唐代宫廷的礼仪乐队,共分十部,每部又分为坐位和立位,整个加在一起,足有数千名乐手。这时的玄宗,我觉得更像那个日本人小泽征尔,在指挥着一个世界上从未有过的最庞大的交响乐团。因此,李隆基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能玩闹,而且玩闹得绝对正点的皇帝了。唐朝的声音到开元达到峰巅,与他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说,李世民二十三年的贞观之治,只能算是一次盛大彩排的话,那么,在李隆基的统治下,二十九年的开元之治,才算是正式的演出。中国文化史上的名诗人,名画家,名歌手,名乐手,几乎都在开元年间联袂出现。西方历史上,也许只有15世纪的文艺复兴,差可比拟。
应该看到,唐玄宗如此大排场,大铺张,除了雄厚国力的支持,承平岁月的逸乐外,就其个人而言,是与他沉溺声色,生性放荡,纵情恃性,不拘形迹的胡人血统分不开的。鲁迅说过,“唐代帝王,大有胡气”,这胡气,还不仅仅是因为唐高祖李渊的从母,为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据此判断,李姓皇帝带有鲜卑或拓跋的尚未驯化的民族本性。有朝一日,挖开乾陵,查一查DNA的话,匈奴、羯、羝、羌的基因,在李姓帝王的遗骸里,可能都混有一点的。
因此,一方面,唐代与前朝,与后代采取了绝不相同的对外政策,张开怀抱,展阔胸襟,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去拥抱整个世界;一方面,中土的华夏正声,已不能适应丰富多彩的盛唐气象,需要新的音乐元素,需要新的旋律、节奏、声韵、调式,使唐朝的声音更闳大,更壮观,这也是势之所趋。于是,大肆扩张的胡风胡气,从未像唐朝这样,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地进入中土,其潮蜂涌而至,其势锐不可当,其变化不可遏止,其影响波澜壮阔。
从《太平广记》卷二○四的《李謩》篇这一个极不起眼的小故事里,也能看出胡乐逐渐融入听觉主流时,新旧力量的碰撞,此消彼长的争斗,也是一个相持不下的过程。但是,旧日的风韵,不管你多么惋惜,终究是要淡出的,而时代的声音,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不请自来,登堂入室,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万事万物新陈代谢的必然。像李謩这样一位在教坊中,坐在首席位置上的笛手,也不得不在时风的感染下,在其特擅的笛子曲目中,注入新腔。一是潮流所至,二是饭碗所逼,这位名笛手无法抱残守缺,誓不与时代同步,那是不可能的。
有一次,在越州镜湖,也就是绍兴的鉴湖吧,众人泛舟于碧波万顷之上,喝花雕酒,吃茴香豆,听这位长安特邀而来的吹笛国手,独奏其拿手的《凉州》一曲。顿时,“昏噎齐开,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之来,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在座知音,击节赞叹,偏有一位老者,不发一言。李謩认为他看不起自己,又“作一曲,更加妙绝,无不赏骇”。但这位老人,仍旧只是微微一笑,不置一辞。李謩沉不住气了,“你这是瞧不起我呀,老先生,难道你是此中老手?”
独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会也?”坐客皆为李生改容谢之。独孤曰:“公试吹《凉州》。”至曲终,独孤
小说推荐
- 李国文读史
- 李国文读史: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趣解 作者:李国文不似人君(1“不似人君,何见所畏”这话出自《孟子,是孟轲见到梁襄王后,对这位君主的一段评论 原文为“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猝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用白话文,要费点口舌“孟子见到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人家
- 最新章:第46章
- 观史论事品人李国文说唐
- 观史论事品人:李国文说唐 作者:李国文唐朝的天空(1)这应该是上个世纪70年代,或者还要早一点,两位国外学者谈起中国的事了 日本创价学会的会长池田大作,在一次聚会上,与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兴致勃勃地谈起了华夏文明。这位日本作家、政治和宗教活动家,忽发奇想,问这位专门研究东西方文明发展、交流、碰撞、
- 最新章:第28章
- 历史散文集之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
- 1、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2、寂寂江山摇落处(上)3、寂寂江山摇落处(中)4、寂江山摇落处(下)5、历史中国6、潘岳河阳一县花7“道”与“心”8、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9、一生事业论定难,也肯冲冠为红颜10、最成功最无情的篡弑者11、不做无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12、锦绣蓉城藏帝家,只是凋零似落花
- 最新章:第85章
- 中国历史文选
- 目?录:绪论1.甲骨文?2.金文3《尚书?4《诗》5《春秋》与《左传》6《国语》7《世本》8《战国策》9《史记》10《汉书》11《后汉书?12《三国志》与《三国志注》13《晋书》14《宋书》15《魏书》16《世说新语》17《水经注》18《洛阳伽蓝记?绪论: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是高等院校文科历史教育专业
- 最新章:第39章
- 捆绑上天堂_作者:李修文
- 《捆绑上天堂》作者:李修文第一章:风葬记事一个人,假如他来日无多,甚至只剩下一天可活,那么,那最后的二十四小时,他将何以消磨呢?我经常想起这个问题,但是很是遗憾,没有一次能想出一个满意的答案:世界上千万种人大概会有千万种不同的方法—有的人怕是会喝上一整天的酒,有的人会和喜欢的女孩子抱头好好痛哭一场,
- 最新章:第60章
- 张文木: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 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 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 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因此,研究大国崛 起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发展,是有益的。先从国家与 财富的关系谈起
- 最新章:第11章
- 当末日女穿越暗黑文 作者:李煦之
- =当末日女穿越暗黑文作者:李煦之文案纪瑄从末日穿到古代,本想安稳种田,一搬到桃坞村就开始拜访邻居,却被隔壁恶妇一句“小贱蹄子”喷了一脸唾沫星子。而屋里头关着个刚重生又快病死的“男炉鼎,正气若游丝挣扎着喊“姑娘,救…命”总之就是一个武力值爆表的末日女穿到木节操三观下限的暗黑[河蟹]文里,保护夫君打打怪
- 最新章:第86章
- 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8期
- 法治与市场经济之基作者:震江 字数:2742 西方人对诚信的理解与中国基本一致,都包含诚实无欺、讲究信用、信守诺言等意思“诚信”一词,英文为integrity,有“诚实”和“完全、完整”两层含义。在西方,历来把讲诚实、守信用、不撒谎作为经典训言 苏格拉底是目前所知西方最先提出诚信观点的人。很多人可能
- 最新章:第41章
- 人兽文兽兽文合集 璎珞 by 清尊(藏影) (人兽文~~人和蛇~)
- 人兽文兽兽文合集 璎珞 by 清尊(藏影(人兽文~人和蛇)第一章璎珞,璎珞.怎么像个姑娘家的名字.郁郁葱葱的密林中,溪水潺潺,耳边是各种鸟类的鸣叫声。掬一把清凉的水,敷在疲惫的脸上,水中的倒影渐渐的清晰。这是一张少年俊美的脸。柔和的线条,细致的五官,尤其是那一双长而美的丹凤眼,最引人注目。偏阴柔吧?
- 最新章:第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