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顺口熘》第27章


考迪罗:西班牙语意为首领,引申为军事独裁。
103 回复:历史记忆顺口溜(超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9世纪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2) 
1、背 景 
①经济条件 科学理论能诞生,经济发展为动因。 
工业革命激流涌,资本主义现弊政。 
经济危机①初发生,资本主义多矛盾。 
基本矛盾难克服,阶级矛盾长留存。 
②阶级条件 工业革命民贫困,工人斗争多样性。 
卢德运动砸机器,斗争水平步步升。 
政治斗争三工运,法德起义②英宪运③。 
无产阶级已觉醒,政治舞台初登临。 
革命需要新理论,阶级条件已奠定。 
③理论条件 科学理论三来源,德国哲学④英政经⑤。 
英法空想⑥新蓝图,马恩批判又继承。 
汲取人类优成果,科学理论三部分⑦。 
④马恩实践 马恩创立新理论,剖析社会探富贫。 
指导工人建政党,起草同盟⑧新纲领。 
2、《共产党宣言》 
宣言发表举世惊,科学理论略阐明。 
①社会发展学说 社会发展有规律,社会主义必来临。 
②暴力革命学说 阶级斗争唯暴力,推动历史向前进。 
③工人专政学说 推翻旧制并专政,工人政党作先锋。 
3、意 义 宣言发表新标志,科学理论喜诞生。 
工人斗争有理论,国际社运启航程。 
二、第一国际的成立(1864) 
1、背景 
①经济因素 工业革命达顶峰,西方社会多矛盾。 
经济危机世界性⑨,人民受难民抗争。 
②阶级因素 经济发展多工人,工运民解新水平。 
各国工人互声援,国际联合势喜人。 
③马恩实践 马恩研究新理论,总结工运多经验。 
国际组织忙筹建,第一国际喜建成。 
2、成立意义 国际工协兴伦敦,第一国际启航程。 
主义⑩工运相结合,国际工运面貌新。 
国际组织作指导,马恩思想印人心。 
三、巴黎公社(1871、3…5) 
1、背景 
①外 因 法国历史多风云,共和帝制波浪行。 
国内政权常更迭,普法争霸激矛盾。 
战败割地又赔款,战后法国闹革命。 
②内 因 巴黎九月民革命,推翻帝国共和⑾兴。 
资产阶级掌政权,对外卖国⑿民忿恨。 
对内镇压调军队,倒行逆施民抗争。 
2、概况 
①3月18日起义 两大高地⒀有敌情,人民起义占京城。 
敌人远遁凡尔赛,巴黎公社喜建成。 
②革命措施 巴黎公社举措新,国家机器阶级性。 
a。政治方面 废除军警旧议会,成立国民革命军。 
公职人员民选举,立法司法机构新。 
b。经济方面 没收工厂工合⒁管,干部薪金有限定⒂。 
军工铁路受监督,接管银行⒃未施行。 
③失败原因 公社失败多原因,力量悬殊难取胜。 
统一战线未建成,工人农民未结盟。 
领导分散无核心,科学纲领未施行。 
夺权时机不成熟,五月流血业未竞。 
3.影响 
①性 质 工人夺权初尝试,首创政权史标柄。 
②理论方面 公社实践初证明,马恩学说正确性。 
无产阶级要翻身,暴力革命并专政。 
③实践方面 公社经验与教训,社运财富史永存。 
④精神方面 工人英勇斗敌军,永垂史册励后人。 
'注释' 
①经济危机:指1825年英国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②法德起义:指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③英宪法:指1836…1848年间英国宪章运动。④德国哲学:指德国的古典哲学,其代表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⑤英政经:指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代表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关于劳动价值论的思想。⑥英法空想:指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代表人物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⑦三部分:指马克思主义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⑧同盟:指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1852年)。⑨世界性:185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⑩主义:指导马克思主义。⑾共和:1870年,巴黎九月革命,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⑿卖国:指普法战争后,法国对德赔款50亿法郎,并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⒀两大高地:指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⒁工合:指工人合作社。⒂限定:巴黎公社职员的薪金最高,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000法郎。⒃银行:指法兰西银行。
第三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一、俄国1861年改革 
1、背 景
①经济因素 俄国改革多原因,经济发展为动因。 
工业革命虽推进,不利因素略说明。 
农奴贫困市场小,劳力不足缺资本。 
②政治因素 俄国社会多矛盾,资产阶级初长成。 
农奴贫困受压榨,人民起义日日增。 
严重动摇农奴制,社会危机达峰顶。 
③外交因素 克里米亚①俄惨败,统治危机改革兴。 
2、概况 
①政治 亚历山大颁法令,农奴制度俄废停。 
买卖农奴不通行,农民自由法保证。 
②经济 农民自由获份地,高价赎买民负增。 
3、影响 
①性 质 封建沙皇来领导,资产阶级改革新。 
②政治方面 废除封建农奴制,新型制度初奠定。 
③经济方面 经济发展除障碍,资本主义又前进。 
④对外方面 国力渐强兵力增,扩张争霸多战争。 
⑤局 限 改革具有局限性,封建残余长留存。 
二、美国内战(1861…1865) 
1、背景 
①经济因素 美国独立西推进,领土扩张手段新。 
a西进运动 购买颠覆与入侵,幅员辽阔多移民。 
印第安人血泪路,西部开发促繁盛。 
b南北矛盾 工业革命美施行,南北经济多矛盾。 
北方工商南种植②,不利因素略说明。 
北方工业缺劳力,市场原料步步紧。 
关税事关进出口,南辕北辙多纷争。 
②政治因素 美国南北多矛盾,经济冲突为主因。 
焦点废除奴隶制,废奴运动蓬勃兴。 
解放黑奴多起义,南北冲突兴战争。 
③ 导火线 总统选举两党争,林肯当选③北方胜。 
力主限制奴隶制,南方挑战兴战争。 
2、概况 
①开始(1861) 南方叛乱节节胜,北方妥协违民心。 
②发展(1862) 战局直下新举措,林肯颁布两法令。 
a《宅地法》 《宅地法》令有规定,西部土地十元整④。 
耕种五年成私产,民有土地乐参军。 
b《解放黑人 宣布奴隶获自由,参加北方联邦军。 
奴隶宣言》 战争部署大调整,战争转折终来临。 
③转折(1863) 葛底斯堡败南军,北方反攻卷残云。 
④胜利(1865) 一八六五北方胜,南方残余刺林肯。 
解放黑奴护统一,林肯业绩受尊敬。 
3、影响 
①性 质 内战性质两重性,资产阶级又革命。 
②政治方面 维护统一废奴制,国家富强初奠定。 
③经济方面 经济发展除障碍,腾飞之路已铺平。 
④局 限 有色人种地位低,种族歧视仍长存。 
三、德意志统一(1864…1871) 
1、背景 
①经济因素 德国统一多原因,经济发展为动因。 
经济受阻多因素,封建割据捐税增。 
国内市场不统一,国际市场难竞争。 
工业革命德施行,物质基础已奠定。 
②政治因素 统一中坚普鲁士,决心坚强国强盛。 
工业革命最发达,统治阶级有野心。 
陆军欧陆最强大,民族单一少矛盾。 
③个人因素 乱世英雄俾斯麦,领导改革举措新。 
德国统一多阻力,“铁血政策”唯可行。 
军事改革增实力,外交灵活利进军。 
2、概况 
①开始(1864) 普奥联合败丹麦,夺取荷尔斯泰因⑤。 
②发展(1866) 普奥决战萨多瓦,奥军失败逐国门⑥。 
北德同盟⑦旋建立,北方统一又南进。 
③高潮(1870) 普军色当败法军,俘虏法皇拿破仑⑧。 
南方诸邦又统一,普法战争影响深。 
④结束(1871) 威廉即位称皇帝,德国统一终完成。 
3、影响 
①性 质 容克⑨阶级来领导,统一运动最典型。 
②政治方面 结束封建与割据,新型制度得确定。 
③经济方面 发展障碍被扫除,经济腾飞势喜人。 
④外交方面 扼制法奥德强大,欧洲格局有变更。 
⑤局 限 德国继承旧体制,军国主义长留存。 
五、日本明治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