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无法勉强的事。”郑敦谨苦笑着说,“案子总得要结,只好我跟涤相会衔出奏。反正凶手是张文祥,定拟了‘比照谋反叛逆,凌迟处死,并摘心致祭’的罪,对马端愍也算有了交代了。”
在会衔复奏时,曾国藩特别附了一个夹片,陈明“实无主使别情”。他是个重实践的人,与那些三天一奏、五天一折,喜欢发议论以见其能的督抚,纯然两路,无事不上奏,所以上奏格外有力,附这样一个夹片,虽不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痕迹,但确有用处,意思是知会军机,此案到此就算结束,再也问不出别的来了。这样,倘或还有言官不服,要想翻案,军机处就会替他挡在前面,设法消弭,不致再别生枝节。
当然,马新贻的家属、旧部,还有些秉性正直的人,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发发牢骚,无可作为。朝廷重视此案,两派钦使,而且对马新贻的恤典甚厚,总算仁至义尽,这口气还能叫人咽得下去。至于案子的办得不彻底,细舷想去,也实在有些难处,再加上曾国藩的“面子”,就只有忍气吞声。不过孙衣言是个读书人,有笔在手,可以不争一时争千秋,他为马新贻所撰的墓志铭,秉笔直书:“贼悍且狡,非酷刑不能得实,而叛逆遗孽刺杀我大臣,非律所有,宜以经断用重典,使天下有所畏惧,而狱已具且奏!衣言遂不书‘诺’。呜呼!衣言之所以力争,亦岂独为公一人也哉?”
这篇文章一出,外界才知别有隐情,对郑敦谨的声名,是个很大的打击。他本来就有难言的委屈,从结案以后,就杜门不出,钦差在办案期间,关防是要严密的,一到结案,便不妨会客应酬。而魁玉邀游清凉山,曾国藩约在后湖泛舟,郑敦谨一概辞谢,只传谕首县办差雇船,定在二月初回京复命。
※ ※ ※
于是曾国藩派了一名戈什哈,去送程仪,两名司官每人一百两,这在“曾中堂”,出手已经算很阔的了。送郑敦谨的是二百两,附了一封曾国藩亲笔写的信,说这笔程仪,是致送同年,不是馈赠钦差,同时表明,绝非公款,是从他个人的薪给中分出来的,请郑敦谨无论如何不可推却,否则就是不念交情。
郑敦谨还是“不念交情”,断然谢绝。到了二月初六,携带随从,上船回京,一路闷闷不乐,每每终宵长吁短叹。这样到了清江浦,便得起旱换车北上,新任漕运总督张兆栋把他接到衙门里去住,留他盘桓数日,郑敦谨无可无不可地答应了。
不久,从江宁来的消息,郑敦谨和曾国藩会衔的奏折,已奉上谕批准,马新贻“着再加恩,照阵亡例赐恤,并于江宁省城建立专祠,用示笃念荩臣,有加无已至意。”而张文祥也就在上谕到达的第二天伏法,行刑的地点在江宁城北小营,曾国藩亲临监视。两江总督亲莅刑场,监视正法,是从未有过的事,因而引起许多揣测,说倘非如此,或者会有意想不到的变故,唯有曾国藩亲临坐镇,才得安然无事。
郑敦谨又听到消息,说马家的报复甚酷,定制了一把刀、一把钩,交给刽子手作行刑之用。凌迟重刑,数十年难得一见,有人说只“扎八刀”,有点脔割的意思就行了,有人说要用“鱼鳞剐”,一片片细切。而张文祥则是介乎其间,用定制的钩子扎住皮肉往上一拉,快刀割切,钩一下,割一下,自辰至未,方始完事,张文祥始终不曾出声。
于是郑敦谨以一种奇怪的、豁达的声音对张兆栋说:“我的责任已了!该回去了。”
“春寒料峭,起旱苦得很,何不再玩些日子?”张兆栋说,“反正案子已了,回京复命就晚些也不要紧。”
“我不回京。”郑敦谨摇摇头说,“我回家。”
张兆栋愕然,想了一下说道:“想来老前辈出京时就已请了假,顺道回籍扫墓?”
“‘田园将芜胡不归’!”郑敦谨朗声念了这一句,又黯然摇头:“九陌红尘,目迷五色,我真的厌倦了。”
张兆栋大为诧异:“老前辈圣眷优隆,老当益壮,着实还有一番桑榆晚景,何以忽有浩然归去之志?”
“早归早好。”郑敦谨说:“涤相是抽身不得,以致于不能克保全名。象我,驽马恋栈,只恐真如涤相所说的,‘名既裂矣,身败在即!’归去,归去!岳麓山下,白头弟兄,负暄闲话,强似千里奔波来审无头命案!”
这一说张兆栋才知是为马新贻一案,受了委屈,先还当他是发发牢骚,解劝了一番,也就丢开了。谁知第二天一早,郑敦谨亲自来跟张兆栋要求,派一名专差为他递告病的奏折,同时请张兆栋替他雇一只官船到长沙,竟真个要辞官回里了。“老前辈何必?”张兆栋说,“就要告病,等回京复了命再奏请开缺,也还不迟。”
“那就辞不成功了。”郑敦谨说,“士各有志,老兄成全了我吧!”
说到这话,张兆栋不便再劝,当天就派了专差,为他递折,接着又传淮安府首县的山阳知县办差,派了一只大号官船,床帐衾褥,动用器具,一律新置,作为对这位刑部尚书的敬意。
那两名司官,自然也要苦劝,而郑敦谨执意不听。问他辞官的原因,他答了八个字:“外惭清议,内疚神明。”说唯有辞了官,才能消除对马新贻和他的家属,以及孙衣言、袁保庆等人的疚歉之感。
“此案外界闲言闲语很多。大人这样子一办,见得朝廷屈法,恐怕上头会不高兴。”
“那也是没法子的事,”郑敦谨说,“只怕不高兴的不是朝廷,是我们湖南同乡。然而我也顾不得了!屈法是无奈之事。若以为屈法是顾全大局,以此自宽自解,恬然窃位,岂不愧对职守?”
说到这话,那两名司官心里也很难过。原来是打算着办这件名案可以出一出风头,就象总理衙门的章京陈钦办天津教案那样,虽然费心费力,到底名利双收。谁知年前冲寒冒雪,吃尽辛苦到江宁,落得这么个窝囊的结果,除了曾国藩的一百两程仪以外,什么也没有捞到!
于是吃了一顿张兆栋特备的,索然寡味的离筵,水陆异途,各奔前程。郑敦谨趁一帆东风,过洞庭湖回长沙,两名司官走旱路回京复命。一到部就为同事包围,都要知道郑尚书辞官的真相。
最后连恭王也知道了,特地传谕,叫那两名司官到军机处去见他,询向郑敦谨倦勤的原因,那两名司官不敢隐瞒,照实答复。于是恭王也就据实陈奏两宫太后,因为两宫太后也觉得事出突然,颇为怀疑,曾经一再问起,恭王不能不奏。
“我说呢,郑敦谨年纪虽大,精神一向很好,怎么一下子就告了病。原来其中还有这么多隐情!”慈禧太后停了一下又说:“不过他就是告病,也该回京复了命再说,就这么擅自回籍,也太说不过去了。”
听她的语意不满,恭王怕惹出“交部议处”的话来,会引起各方的揣测,又生是非,因而赶紧为郑敦谨进言:“这一案,郑敦谨劳而无功,不免觉得委屈。臣等叫人写信劝他销假,请两位皇太后,暂时不必追究了。”
既然恭王为他乞情,慈禧太后也就算了,“最好让他销假。”她说,“不然,面子上不好看。”
这话就算说得很重了,恭王不敢再多说什么,只答应一声:“是!”
“倭仁的病,怎么样了?”慈安太后问。
“不行了!”恭王微微摇头,“不过拖日子罢了。”
“那是先帝敬重的人。”慈安太后看着右面,用征询的语气说,“给他一个什么恩典,冲冲喜吧!”
“也好!”慈禧太后看着恭王问:“你们倒看看,怎么办才合适?”
问到这一层,恭王恰好可以陈奏拟议中的办法。大学士本以官文为首,他已在正月里病故,这是个满缺,该由瑞常以协办大学士坐升,瑞常空出来的一个缺,照例由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升任,而文祥是在同治六年就已调任吏部,等着拜相,此时顺理成章地得了协办。但是四位大学士,两殿两阁,需要重新安排,官文所遗的文华殿大学士,为殿阁之首,依惯例应该由曾国藩以武英殿大学士改授,但入阁是倭仁在先,科名亦是倭仁早,因此,倭仁以文渊阁改为文华殿,亦未始不可。
等恭王把这番周折奏明以后,两宫太后一致认可,以倭仁为文华殿大学士。这是名义上的“首辅”,说到做官,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以复加的高官。但是冲喜没有能把倭仁冲好,到四月里假满,再赏假两个月,并颁赐人参,这就再无销假之期了。师傅的恤典,一向优厚,加赠太保,入祀贤良祠,赐谥第一个字自是“文”字,第二个不出大家所料,是理学大臣专享的“端”字。
这一下又出一个
小说推荐
- 慈禧全传
- 作者:高阳慈禧全传第1部 慈禧前传第一部分慈禧全传(一(1)皇帝终于把所有的奏折看完了。丢下惠亲王领衔所奏“恭办圣训告竣,请旨遵行”的那道折子,他顺势伏在紫檀书案上喘气。左右的小太监都无动作,只紧张地注视着,怕“万岁爷”会昏厥。皇帝虚弱得太厉害,这时还不能去碰他,须等他喘息稍定,才宜于上前服侍。三十
- 最新章:第682章
- 慈禧全传之母子君臣
- 作者:高阳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下了车,袁世凯不回小站的“新建陆军”营地,骑着马直驰金刚桥北洋大臣衙门,求见荣禄。荣禄是慈禧太后的亲信,并有个无可究诘而疑云重重的传说。大约二十年前,慈禧太后得了一场大病,御医会诊,束手无策,下诏命各省举荐名医。直隶总督李鸿章举荐前任山东泰武临道无锡人薛福辰,山西巡抚曾国
- 最新章:第128章
- 真假慈禧
- 《真假慈禧》全集【校】作者:张宝瑞★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书籍简介《真假慈禧1西遁风云录》作者:张宝瑞正文第1章源远流长的黄河之水在养育中华民族的华夏大地上不知流淌了多少年,它经历了炎黄子孙的欢乐和幸福,也
- 最新章:第102章
- 原来慈禧
- 《原来慈禧》引子 印象慈禧(1 妇孺皆知的慈禧太后,在人们印象中历来是一个祸国殃民、狠毒凶残、腐化保守的一代妖后、恶女人形象 近年来,这种形象在影视剧中开始软化和模糊。最初是被施以漫画式的喜剧、闹剧色彩,后来渐渐进展到探索“妖后”的人性与女性 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
- 最新章:第19章
- 我不是慈禧
- 《我不是慈禧》作者:旺德福文案:清史系教授在故宫东暖阁(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地)游览时穿越,成了叶赫那拉·杏贞(慈禧)的阿玛—叶赫那拉·惠征。惠征有感于清末鸦片战争的国运不济,打算为十岁的杏贞提供“精英教育,企图扭转国运。不料,杏贞女扮男装为了完成“卖字”的作业,巧遇科举落榜的李鸿章、六阿哥奕?及其青
- 最新章:第62章
- 龙夫人--慈禧故事
- 作者[美]斯特林·西格雷夫声明:前言说不尽的慈禧 一部晚清史,套用一句老话,道是:从何说起!李鸿章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可算是政治家的宏大叙事;王国维言“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则是诗人的切肤之痛。其间波诡云谲,山重水覆,不但当局者迷,旁观者也未必清。是故百年以来,以晚清为题材的文字著述,可谓车载斗量,
- 最新章:-慈禧故事-第113章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简介:秦时明月汉时关,北疆烟云南国还。唐宗宋祖今何在,三分流水,几处尘埃。寰宇之内谁称雄,圆明园外春水寒。数英雄,论成败,古今无人说明白。万里江山千钧担,海雨天风独往来。12004楔子、一、梦回百年)楔子&年11月12日,农历十月初十。天气闷闷的,天边隐隐传来几声闷雷。晚上十点钟,杭州市郊的一处农民
- 最新章:第1329章
- 慈禧是怎样炼成的
- 总点击:194873总推荐:6516文案:看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干我屁事”的现代小蛀虫如何化身“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末代女主没有空间没有金手指,但有好闺蜜相伴还有一个温吞腹黑面瘫男鼎力支持庶女丫鬟、贵女小姐、贵妃娘娘角色转换之间且看慈禧如何成就-本文从家宅往事说起,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叶赫那拉氏。
- 最新章:第169章
- 当武则天穿越成慈禧
- 《当武则天穿越成慈禧》作者:穆烟晋江VIP2014-01-31正文完结+两番外总非V章节总点击数:151712 当前被收藏数:1247 文章积分:13,454,322文案一代女皇武则天,寿终正寝之后竟然传到了清朝末期,并成为了在正史中谩骂不断的慈禧太后。当慈禧这个外壳里面的芯子变成武则天之后,清末那
- 最新章:第6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