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介绍进来。
沈醉一开始被分配到通讯组,他作为小头目的任务之一,是负责秘密特务站和通讯员之间的交通。沈奉命在接受夹在报纸或小说里的情报和递交活动费时不要与通讯员交谈。但当他在茶馆或餐馆与多半三四十岁的情报人员碰头时,他们把他当弟弟,请他吃喝,并告诫他如何在艰难时世中照料自己。
沈醉被任命为二组组长后仍旧负责了一段时间的通讯组。在那里有20多个正规特工在他手下工作,他们每人又有自己几到几十人的“眼线”(助手)。后来,又有一特工增加到了刘果庆(杭州特务训练班毕业,他来上海接受实地特工训练,结果发展了自己的工作网)手下的情报组里。还有一个由流氓和帮会分子参加的组,由阮亚丞领导。沈醉在1935年当了警备司令部侦察大队第一组组长后,所有这些人员都由他交到了苏业光手里。于是沈醉除去领导二组情报活动的任务,还担起了在军事警察外衣下的“行动”领导任务。
虽然三组的任务是在国际租界收集情报,它的头目王昌裕一直住在法租界,因为他嫌英国人统治的区域太乱。不过他最终还是搬进了国际租界。他在那里碰到前黄埔同学时,假装成一个公开反对蒋介石的人,他典型的报怨是找不到工作。他的黄埔校友们嫌他烦了,要么想法给他找工作,要么会借给他几块钱来支撑困境。颇有一些黄埔校友被他的状况打动,于是王昌裕得以在反蒋的圈子里拉上些很有意思的关系,他们会给他带来对戴笠的人事控制十分有用的消息。王还为广东籍的特务们发展了极为活跃的关系网。这些人大多数都住在虹口,其中有些人与广东的军阀、“新国民党”甚至“民主党派”建立了密切关系。而王昌裕的“眼线”或情报人员还在上海的三大广东饭店当招待,在广东人经营的大百货公司(先施和永安)当店员。戴笠对王的情报网络非常满意,便让他负责在国际租界的活动,直到抗战爆发。
张人佑的四组设在西摩路静安寺一带,它名义上负责闸北、虹口和沪西,但绝对没有三组那么活跃。张本人是个间谍,毕业于杭州警察学校的秘密特务训练班,在上海城内没有很好的关系网。
这种缺乏实际经验和公关网络的现象,是许多杭州训练班毕业生的共同特点。除了这一点之外,杭州训练班标志着戴笠为自己招兵买马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然而,尽管杭州特务训练班给了戴笠一个培养干部的机会,使他非正式的“间谍”组织成了一个真正的情报机构,但它无法培养高级间谍。既然大多数戴笠的特务是杭州训练班的学生,他们在上海的活动更像是实习性质而非间谍性的。他们偶而在行的最多不过是社会调查和监视工作。张人佑的四组最后得到了两个与工人阶层有关系的精锐特务。一个是程慕颐,属杭校学生,他能够吃苦,曾住在沪西工人区当中,收集了可观的关于共产党前沿组织的情报。另一个极为出色的特工叫陶一珊,是中央军事学校毕业生,当过吴淞商船学校的教员。陶在整个吴淞地区有非常好的关系,他关于那里的社会局势和商船学校里的情况报告受到戴笠的高度欣赏。后来,张人佑因向杨虎借钱挥霍一事被戴笠撤职后,程慕颐接替了四组领导。1935年,四组杀害了共产党江苏省委的几个领导成员。
随着上海站活动的扩展,每个小组的活动已无法局限在原定的地区内了。因为他们的目标经常在城里的各个区域之间穿越。于是,惟一的分工便是在监视工作上。
如沈醉的二组,它的任务是监视共产党嫌疑分子、民主党派人士和反蒋组织,因为这些人与活动大都在二组负责的法租界里寻找庇护。
无须说,那些嫌疑分子们当然不会把活动局限在法租界之内。结果,二组经常在上海城的其他区域里运转,而各地区间的边界线及其控制范围在他们眼里就完全乱了。对特务处的特务们来说,以进步分子的面目充当“肇事者”是家常便饭。因为用这样的办法,他们很容易吸引城里其他特工组织的注意,从而赶来对付进步人士或共产党人。但由于双方的特务都用了对方不知道的化名,而且都装做是亲共产党分子,于是双方便开始了一场无形中打击自己人的秘密战。有好多次,二组在即将执行绑架前被区部告知,要绑架的目标原来是为别组工作的自己人。
第十一章 1932—1935年的上海站秘密特工的社会渊源
特工组织,尤其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上海,是一个大杂烩。他们中有律师、教授、银行职员、记者、无业流氓,甚至有帮会头目们。其中许多人参加特工组织是因为家庭的关系。如我们所见的沈醉,1932年他刚从浙江乡下出来,与秘密特工挂上钩是通过他姐夫、上海站成员余乐醒。其他人跟沈醉差不多地幼稚,由他们组成的小型而非正式的特务队伍往往敌不过老练而机智的共产党对手们:他们受像周恩来这类干部的领导,能轻而易举地击败这些持枪行凶的年轻人。的确,尽管秘密警察制造了白色恐怖,但他们往往非常拙劣。偶尔,当他们在上海马路上追捕轻易脱逃的“颠覆分子”,或坐着破旧的司蒂倍克汽车,持枪追捕又新又快、很容易超过他们的汽车时,真像无声电影里的小丑警察那样滑稽。
戴笠故意压低上海特工的经费:他们每月只有30到100元,再加奖金和补贴。虽然一个组长可以另外有每月100元的特别费,但还是入不敷出,于是大家都设法去得奖金。每当沈醉向戴笠抱怨特务处的人员收入太少,戴笠总是一本正经地说:“我们是干革命工作,不能讲享受,应当艰苦一点”。但有一次戴笠发脾气,格外直言不讳地对沈醉说:他故意把特工员们的工资压低,这样他们就可以努力工作来争奖金,从而变成一种提高效率的刺激制度。
自然,低工资也容易导致贪污。起初很少有特务能赚外快,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可捞外快的公职。那时,除了极少数的人有军事委员会或参谋部身份外,上海站的特工员没有合适的证件允许他们拘捕可疑分子,也就无法敲诈勒索。于是,年轻特务的最大愿望之一就是有一个公职,不管是当幌子还是正规工作都行,这样便可以有额外收入,并且有机会来敲诈勒索了。沈醉到警备司令部侦探大队工作的第一天,在抽屉里发现一个“红包”,上面写着“请笑纳”,里面有200元现钱。他觉得奇怪,就问侦探大队长翁光辉怎么回事。翁微笑着说不知道。从那以后,沈醉的抽屉里再也没有出现红包。但沈醉发现,同办公室对桌的林之江经常在打开抽屉后脸上浮现笑容,然后把什么东西从里面拿出来装进口袋里。
因为没有警察的权力和掩护,戴笠的人就往往装作记者,这样他们就可以有说得过去的理由来提问和照相。例如,张人佑就装成《温州日报》上海办事处主任。还有许多特工的确是记者,甚至还出版报刊杂志。二组的特工毛仿梅是上海大报《晨报》的摄影记者,他利用记者的照相设备拍摄了民主党圈子里的“眼线”(他们也是正式受雇佣的记者)从进步人士那里偷来的文件。另一个《晨报》摄影记者高巩白(他在学生运动和文化活动中非常活跃),是特务处的特工,而《火炬》的主编崔万秋也是。
沈醉自己也打着湖南湘光通讯社记者的幌子,使用陈庚和陈仓的化名。他还在法租界霞飞路巴黎电影院对面开了一家女子书店,并在那里出版一份叫《女子月刊》的杂志,在南阳和闽广一带发行。他一直用此刊物作掩护,蒙骗了许多记者,他们都对此信以为真,甚至在他成了警备司令部侦缉队队长,经常从事绑架和谋杀后仍然如此。
第十一章 1932—1935年的上海站监视
上海站特工们最麻烦的任务是全面监视。戴笠对这套任务特别重视:它既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方法,又是对蒋介石的敌人的惩罚手段。因为被某个人物的政治活动激怒,委员长会吼叫着命令:“把他监视起来!”这命令会通过戴笠下达。于是上海站下面的某个组就会组织起一个专门针对那个人的监视来。但那时每个组只有十几个外勤特工,而且尽管每个特工会把他的亲友们拉进来作帮手,也还是人手不够。结果,大多数的监视都是断断续续的。组长们尽量对戴笠隐瞒这一事实,因为戴以为某个?
小说推荐
- 王爷善妒,强占间谍王妃
- 王爷善妒,强占间谍王妃作 者:月琥珀文案:她是现代间谍,任务中意外死亡;她是东陵国第一美女、太傅之女,大婚当晚上吊自杀。一朝魂穿,她成了她,更成了东陵国残暴嗜血陵王的王妃。他是东陵国七王爷,权倾一方,自立为王。他嗜血成性,上了战场便六亲不认,且从无败绩;他残暴不仁,稍不如意便手刃下人,且从未手软;他
- 最新章:第241章
- 王牌大间谍
- 《王牌大间谍》作者:过街鼠[王牌大间谍 过街鼠 著/书籍介绍 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他是一个不喜欢拿枪的兵,命运驱使他不得不拿起武器 他是一个喜欢单纯的人,却不得不在生死一线的战场上,扮演不同的复杂角色 他更
- 最新章:第253章
- 皇子与绝色间谍:挚爱王妃
- 皇子与绝色间谍:挚爱王妃 作者:珈铃本书读者群读者一群 铃歌小筑:63213700读者二群 铃韵水榭:68652354太累了,扛不住了,休息三天真的很对不起,这几天在封闭培训,天天因为上课还有培训的相关活动以及排练节目都要忙到12点以后,早晨还有6点多起来出早操,已经累趴下了…下周三被放出来,就算是
- 最新章:第223章
- 金粉间谍
- 作者:简璎第一章楼高八十八层的莫氏影业大搂位于洛杉矶的市政中心旁,不仅可眺望洛杉矶全市的风景,其建筑更是凌驾朋纳维乔旅馆和购物中心之上,新颖华丽的外观已成市区的新地标。洛杉矶是美国的第二大城,属于加州,是西部最大城,同时也是全美电影事业的中心,此地四季如春,长年阳光普照,除电影外,电子工业、航空、太
- 最新章:第24章
- 星际间谍
- 作者:黯然销魂正文 第一章 司南司南没有宗教信仰,可这几天犹如过山车一般抛上落下的刺激经历,令他怀疑世间是否真有神灵的存在。这得从几天前开始说起,委实透出几分倒霉劲!本来司南此次航行的目的,是为了去一个人迹罕至的星球考古与冒险。现在偏移航道如此之远,实在不是他希望见到的。就凭他这艘不起眼的“飞猪号,
- 最新章:第382章
- 上帝的间谍
- 作者[西]胡安·高美译者:枫雨【由文】主要人物表神职人员安东尼·福勒:前美国空军军官,CIA特工,神父,美国人。维克多·卡洛斯基:神父,连环杀手,美国人。坎尼斯·克洛:圣马太研究所前所长,已故,美国人。梵蒂冈资深职员约奎·鲍瑟:梵蒂冈发言人,西班牙人。间里奇·瓦伦:梵蒂冈宗教法官,意大利人。枢机萨默
- 最新章:第56章
- 异时空-间谍
- 作者:愚蠢猎人谍影 危机(1)连绵两周冰冷潮湿的浓雾天气后,冬天就来了,刺骨的北风吹过霍罗维尔大街将昨夜的残雾驱散,紧接着又卷起枯黄的树叶呼啸着掠过伦敦塔,再将这些树叶洒落在泰晤士河肮脏的河面上。这样的天气,又是星期天的早上7点钟,就连伦敦桥上也没有别的什么行人,只是偶尔会有往圣保罗大教堂方向的汽车
- 最新章:间谍-第284章
- 异时空间谍
- 《异时空-间谍》作者:愚蠢猎人]谍影 危机(1)连绵两周冰冷潮湿的浓雾天气后,冬天就来了,刺骨的北风吹过霍罗维尔大街将昨夜的残雾驱散,紧接着又卷起枯黄的树叶呼啸着掠过伦敦塔,再将这些树叶洒落在泰晤士河肮脏的河面上。这样的天气,又是星期天的早上7点钟,就连伦敦桥上也没有别的什么行人,只是偶尔会有往圣保
- 最新章:第284章
- 异时空--间谍
- 作者:愚蠢猎人谍影 危机(1)连绵两周冰冷潮湿的浓雾天气后,冬天就来了,刺骨的北风吹过霍罗维尔大街将昨夜的残雾驱散,紧接着又卷起枯黄的树叶呼啸着掠过伦敦塔,再将这些树叶洒落在泰晤士河肮脏的河面上。这样的天气,又是星期天的早上7点钟,就连伦敦桥上也没有别的什么行人,只是偶尔会有往圣保罗大教堂方向的汽车
- 最新章:第28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