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成长录》第131章


“皇上还有什么事儿吗?若是没有,我有点儿困了,想歇下了。”也许是为了抵制胤禛的登基,固执的太妃娘娘甚至连“哀家”这个自称都不愿用。
胤禛听到问话,从善如流地站起身来,“回皇额娘,儿子来这儿,一来是想看看皇额娘还有没有缺了什么少了什么,二来,儿子听内务府的下人说,皇额娘对这登基大典的朝服不怎么满意,便想来问问。”
德太妃冷哼一声,“我对这朝服可没什么不满意的,边角是好边角,绣纹是好绣纹,内务府出的活儿,我还是看在眼里的。皇上多虑了。”
胤禛听了这话,便摆出了一张正经脸,“皇额娘这般说,儿子便心安了,那还要烦劳皇额娘登基大典那日莫要误了吉时,这是儿子一辈子仅此一次的事儿,皇额娘总要多疼疼儿子才是。”这般死皮赖脸的说辞,自然也是舒敏以前教过胤禛的应对方式,只是他从未真的用到而已。
舒敏说,对太妃娘娘,就要学会把她说的算不上对的直接忽略掉,然后说出自己认为对的,说的时候语气委婉些,专门挑她老人家没法发火的词儿,自然而然两个人言语上的冲突就不会那么多了。
果然,德太妃让胤禛这番说辞给妥妥噎住了。她一时半刻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说不去?可是没什么不去的理由。总不能真的像外面说的那样,指着皇上的鼻子骂他是个篡位贼人吧!小儿子早就说了,那本来就是谣言。可就这么认下来,她又有些不甘心。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张口,便有些无措地看着自己疼宠的小儿子。她想着,若是小儿子流露出一丝的不乐意,哪怕只是有一点儿想要得到那个位子,她就是拼了命,也得把小儿子扶上去。
只是被自家额娘眼光扫到的十四显然并没有深刻领会到这眼神中的真正含义,而是再一次发挥了他“无意中神助攻”的技能,语气温软地说了一句,“皇额娘,皇兄都这么说了,您就高高兴兴地去呗!难不成,皇兄的登基大典,皇额娘您不开心吗?”
德太妃娘娘第一次感受到“来自猪队友的沉重打击”,使劲儿地压住了自己直窜脑门的那股气,柔着声音说,“额娘开心,额娘怎么会不开心呢?”我的傻儿子,你怎么一点儿当皇帝的心都没有呢?居然还帮着那个从来都不和我一心的家伙说话,真是太伤额娘的心了!
而胤禛这边,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自然是留着人家母子两个好好沟通感情了,垂身一拜,“儿臣谢皇额娘,不扰额娘休息,儿臣告退。”便全身而退了。
胤禛回到坤宁宫,便看到舒敏穿着寝衣披了件她专在屋子里披的外袍斜倚在贵妃榻上看着一些文书册子。听到他的脚步声,舒敏抬起头来,脸上是一种胸有成竹的狡黠笑容,“夫君,大功告成了?”
胤禛笑着自己动手将披风与外袍脱下,换上了和舒敏颜色款式相似的寝衣,“你夫君出马,怎么可能会不成功?更何况,还有你这个神算子?”
舒敏笑着从身边小几上摆着的小瓷碗儿里舀了一颗芝麻糯米团子放进胤禛口中。这是他们夫妻两个都十分喜欢的小甜点,这种被舒敏称之为“小汤圆儿”的热点心是冬季最好的零食。“夫君也就是喜欢捧着我,我哪有那么神机妙算,只是觉得,无论如何,皇额娘总还是皇额娘,不会那么过分,对了,今天小豆包下午来的时候说,太傅最近教了他《大学》的正心修身篇,我总觉得是不是讲的太快了?豆包还是个小孩子呢,就给他讲这些大人的东西。”
胤禛听了舒敏的话一下子笑了起来,点了点舒敏的额头,“夫人,你也把咱们儿子想的太小了吧,怎么说也是十一二岁的孩子,若是连《大学》这些东西都没法读个通透,未免太丢他阿玛与额娘的脸。”
雍正元年二月三日,满清王朝第五任皇帝的登基大典在宫内太庙举行。百官朝贺,乐队列坐,因在丧期设而不奏,鸣鞭三响,百官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颁先皇遗诏,銮仪卫擎执黄盖至太和门,皇帝回宫,再鸣鞭。
因为“后宫不能干政”的规定,这样的登基大典身为太后的乌雅氏也只是作为皇帝的生母,先皇的妃嫔着太后朝服在一旁随銮驾,这样的形式也是为了“证明”如今成为皇帝的人是正统的。
到了下午,胤禛的登基大典几乎礼成,之后便是皇太后的授印礼,舒敏倒是时时让太监们打听着前面的事情,可很多细节上的东西却不能第一时间知道的那么清楚,她只知道前两日胤禛拉了内阁大学士写的关于太后的册文倒是不错。
体仁殿内,太后受封,大概是小儿子的劝说起了作用,太后虽然脸色算不得好,但也没有太过闹脾气。宣旨太监捧着一卷圣旨一本正经地念着,“母仪正位。仁风诞播于八方。壸德流辉。宝训永垂于万世。进徽称于清庙。玉册爰新。议典礼于容台。彤编式焕。钦惟皇妣大行皇太后华渚炳灵。庆都凝瑞。秉含弘之淑性。应地安贞。树雝肃之芳型。俪天作则。赞襄内治……”不得不说,这册文写的还真是文采斐然,辞藻华丽。
胤禛坐在龙椅之上,看着自家额娘虽然满脸不虞,但因为将十四的站位排在了离皇额娘很近的地方,也就那么将将就就撑下来了,并没有让满朝文武下不来台。胤禛本来对自己这个额娘也没有太多的奢求,只求着别大庭广众之下叫出“乱臣贼子”“篡位之人”就算好的了,能维持成如今这个场面,也很让他知足了。
雍正元年二月十二花朝节,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在御花园钦安殿,皇后册封典于百花团簇中举行。
因为是皇后与后宫妃位的册封礼,想必带着些肃穆色彩的皇上登基大典就要轻松一些了。一二品诰命的内命妇也随自家丈夫一同在列。
舒敏穿着一身明黄色八片皇后朝服,上面用金银线绣了团团的云纹和五爪金龙,脖子里挂着松石琥珀玛瑙等串成的皇后朝珠,头上戴着珍珠猫眼金凤冠,由于舒敏长相本就出色,这般打扮出来,竟然真的如话本中所写的那样,“金珠攒起来,红宝石绿猫眼堆起来,这般看去恍若神仙妃子”。
看着好看,可舒敏却很想在心中默默吐槽,这身衣服真的太重了,还好这样的一身也只需要在这种册封典礼上穿一下就好,若是做皇后的天天都得这么穿,她可是要努力改制一下了。
跪在舒敏身后大概一步地方的,是年蕙瑕,这个从雍亲王府跟着出来,一路走到皇宫,被京城坊间认为很是有些地位的雍亲王侧妃,因为当初先皇册封的侧福晋身份,也得了一个妃位。不是后世电视剧里被热炒的“华妃”,也不是历史上记载的被皇上荣宠如斯,进宫便被封为四妃之一的“贵妃”,而是一个“和”字。
当初在坤宁宫,因为蕙瑕的封号,胤禛和舒敏就讨论了很久。当初胤禛想着,这回终于轮到自己做主,所以很想要一下子就把她的身份捋下去,直接给个嫔让她在后宫消磨便是。可舒敏想了想,还是觉得,必须要给年蕙瑕一个位子。
君王笼络人心的一个手段便是封官加爵,而后宫位份的变动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舒敏怎么说也是后宫之主,她又心知肚明,自己和胤禛的感情不会有什么缝隙。可对于年蕙瑕来说,封号这个东西便有些举足轻重了。
年羹尧在西北卖命,说得好听,是为了大清朝开疆拓土,尽忠尽心,可人都是有私心的,年羹尧当初在府里也是个心疼妹妹的兄长,不然也不可能当初年蕙瑕一撒娇便不管伦理纲常地把妹妹送到四皇子府来了。如今若是给年蕙瑕的位份太低,年羹尧是个精明的,西北军权都在他手中掌握,若他真的多想一些什么,免不了胤禛就可能被掣肘,这是舒敏不想看到的。
至于另一个,跪在年蕙瑕半步之后的李娇容,却是舒敏与胤禛达成一致的一个身份,“谨妃”。舒敏之所以执着于娇容的身份,实在是希望自己在后宫之中也有个知音,就算有个三长两短,也有个帮衬自己的,而胤禛之所以会同意,也只是因为舒敏的坚持。
说起封妃,舒敏和胤禛也有讨论过。一旦登上帝位,那必然逃不过众臣奏请“选秀”,扩充后宫。当时说这事儿的时候,舒敏也和胤禛绊了两天的嘴。
胤禛本来的想法是不设后宫,就现在府里的人随随便便赐个封号便好,却被舒敏敲了脑门儿。
舒敏笑着,给胤禛嘴里填了块儿榛子糕,“皇上,我的好夫君,这弄权之术夫君不会还不如我清楚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