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成长录》第114章


最近胤禛回家总是面色不妙,舒敏偶有一日问起他来,才知道,自家王爷是憋了一肚子的邪火。这太子复立尚不足一年,便有些张狂起来。竟然出手让人构陷弹劾了老九,说老九在京城欺行霸市,很遭民怨,如果不是他后来查实,恐怕万岁爷一个震怒就能直接削了老九本就不算厚的爵位。
舒敏当时正和胤禛一起用膳,这般听了,就随口问了一句,“哎?怎么是爷把这事情给拦下来的?九爷不是跟八爷惯熟一些吗?”她已经太久不去关注前朝的事情了,虽然在甚至不知道如今的九阿哥竟真如她所愿地成为了支持胤禛和太子的一员。
胤禛夹了块鸭肫填到舒敏嘴里,“夫人记着的都是老黄历了,如今九弟十弟和十三弟一样与我感情甚笃,八弟与我们兄弟本就有些隔阂,倒是不知道为何十四弟与他颇为惯熟。”
舒敏嚼着鸭肫,觉得这其中必然有什么故事,毕竟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几年前,自家夫君跟老九可是绝对的情敌关系。虽说老九前两年也取了董鄂氏的小姑娘做老婆,可这也不是自己能够理解的两人和解的契机啊?想到这一层,舒敏便两只眼睛巴望着胤禛,想让他给自己讲一讲这中间究竟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故事。
胤禛在舒敏这里本就是最善解人意的,可这次,他有点儿想装傻到底了。毕竟,怎么说这些事情都是他们男人之间的事情,不和夫人说应该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到了晚上就寝的时候,缠了胤禛一晚上依旧没有满足自己好奇心的舒敏有些不开心了,她决定,如果胤禛还不能满足她的好奇心,那就要使大招了。最近舒敏因为想要减肥,经常找人习武喂招,虽说这种事情从来没有用在胤禛身上过,可舒敏一点儿都不介意今天晚上与胤禛对招。
沐浴出来,舒敏晃着脚坐在床边,“爷,就给妾身讲讲呗,妾身可不记得爷曾经与九弟关系那般亲密的呢!”
胤禛打着哈哈,在桌边沏了一壶新的安神茶。“夫人就莫要多问了,咱们早些歇息吧。”
“夫君,好夫君,你就给我讲讲吧!”很少有的撒娇状态的舒敏出现了,或许真的是因为家庭生活太过安逸,自己与胤禛之间的关系太过和谐,现在的自己甚至比当时还是一个少女的自己,在胤禛面前都多了几分孩子气。
“夫人,你就别追问了,只需知道现如今九弟与我关系甚好就好了。”将安神茶斟在茶杯里,胤禛这位堂堂一品王爷,十分殷勤地把杯子端到了自家夫人面前。
舒敏扁扁嘴,“阿祯,你真的不讲吗?”
“呃,虽然觉得夫人这话颇有些威胁的意味,我还是决定不讲。”
“夫君,那,你要是不满足敏敏的好奇心,就陪敏敏对招吧!我们彻夜对招好不好?”因为好奇心而熊熊燃起的精神头把舒敏的两只眼睛都烧地极亮。
胤禛知道,自家媳妇儿最近一直在习武,好像是为了维持身材,因为夫人曾经也是习武之人,所以雍王爷倒从未阻拦过自家王妃。只是,看着舒敏现在明显就是不听故事誓不罢休的样子,胤禛还是将手中自己的茶杯放到了床边的小几上,把想要给舒敏的茶杯硬塞到了她的手里,打手胡撸了一把舒敏的头顶,“好好好,夫人想听为夫就说给夫人听吧。”
原来,在老九娶了嫡福晋之后,曾有一次约了他的四哥一道去京城醉湘楼,想要说些兄弟间的话题,也是在那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中,胤禟说自己是真的佩服自己这个四哥的,他居然能够真真正正的只对舒敏这一个嫡福晋好,甚至连自己纳娶妾侍的想法都没有,对这个,他是极为佩服的。至于后来两人之间关系越来越近,倒是很多政见上的观点有了相似之处,也正因此,和胤禩产生了分歧的胤禟渐渐与胤禛关系亲近了起来。至于从来都没什么大志向,只想着能做个闲散王爷的老十,是因为从小听惯了九哥的话,三个人的关系也就这般好了起来。
舒敏听完,愣了一下,突然笑出声来,拍着胤禛的胳膊,舒敏笑得格外开心,“哈哈哈哈,夫君,哈哈哈哈,阿祯阿祯,笑死人了!”
胤禛有些迷茫地看着笑得前仰后合的舒敏,“敏敏你笑什么?”
“哈哈哈哈,我是觉得,胤禟他就是个大写的怂啊!”
“嗯?大写的怂?”被称作杀伐决断,在银钱上很有天赋的九阿哥居然被他的四嫂称之为怂?
“没错,就是怂!亏他当初还信誓旦旦想要和我在一起,连只对自己喜欢的那个女子好这种简单容易的事情都做不到,还拍着胸脯在那里山盟海誓!不只怂,还天真。哈哈哈哈哈……”舒敏觉得胤禟简直能让自己笑出眼泪,也还真是一个盲目而冲动的小孩子,自己当初对他的定位还真是准确!
越发张狂的太子终于把手伸向了八阿哥胤禩。其实,即便太子并不是万岁爷所想象的那个天生聪慧,能堪大用的人,也能凭着这种皇家血缘的天赋猜到谁会是威胁到自己位子的人。胤禩的野心太明显了,皇帝尚在位,太子也有人选,两人看着都身体康健,可朝中却有一个百官称颂的“八贤王”,这本来就是一件十分令人忌讳的事情。
“八贤王”是谁,舒敏不知道那些野史的记载是否属实,可就算那些故事神乎其神,八贤王也有一个绝对的身份,那便是,本来应该成为皇帝的,有免死金牌的为民做主的人。或许百官称颂的胤禩,是从所谓的贤良,体恤百姓,胸怀天下上讲的,可胤禩自己,想要的却是“八贤王”的第一个真正身份,那就是,“本来应该成为皇帝的人”,这样的野心勃勃,和这样的官场经营,不得不让人交口称赞,八皇子胤禩还真是一个合格的阴谋家。
只是最近,八皇子胤禩显然是被太子盯上了,记载中被大皇子那个过于愚蠢的人捅出去的道士张明德,这次反而是让成天盯着胤禩的太子发现了。
太子发现这个张狂的道士,便马上跑到自己阿玛那里痛哭流涕,说什么他刚知道,原来八弟才是有富贵之命的人,也怨不得大臣们都觉得八弟才是那个命中能堪大任的人,说当初的大哥肖想着他的位子也还是虚的,可如今八弟在群臣中的这般威信才是他真正怕的。倒不如早早把这个位子推了,让八弟去做好了。
康熙本就是一个执掌大局的人,他自然不会听太子的一面之词,最起码,太子排除异己扶持党羽倒行逆施的很多事情,身为皇帝的他早就已经一清二楚,但即便是这样,对太子所说的胤禩一事,也还是要整治一番。
本朝本就严禁巫蛊,像那个张道士的事情更是上位者的忌讳。不管他说的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对于现如今还是皇上的康熙来说,这就是一件会令他感到有些厌恶的事情。把哭哭啼啼的太子劝出了养心殿,康熙坐在火炕上静静地喝了一盏茶,叫来了身边的德全公公低声吩咐了些事情。
当夜,道士张明德便在皇命之下被投进了刑部大牢,原本已经回府的雍王爷也因为皇上密令赴刑部大狱亲审妖道。而包庇妖道的八贝勒,也同时被皇上一纸手谕召进了乾清宫。
刑部的大狱里,胤禛的面色很不好看,宫里来人说是皇上密令,实际上却带了一张皇阿玛亲手写的手谕,那手谕并不算短,长长的一段看完了,却让胤禛心中颇有些不适。虽说胤禛对外很有些铁面无私,薄情寡义的评价,可对于这些兄弟之间,却更多了几分情谊。他终归还是不舍得对他们动手的,这也是为何他向来不愿与大臣们交游的原因。
可看了皇阿玛的手谕,胤禛却有些愤意,这些愤意都被他发泄在了那个被自己审问的妖道身上,可这妖道的话,却让心存兄弟情谊,兄友弟恭思想的雍王爷越发愤怒。
“无耻妖道张明德,你老实交代,你那句所谓的‘八皇子此后必为大贵’究竟是什么意思?!”压着怒气的胤禛的声音,在有些阴森的牢狱中回响着,吓得被绑缚在地上跪着的张明德浑身一抖。
“大……大人,这,这小人就是……就是那么胡乱一掐的……这,这富贵人家……不都是……”浑身颤抖着的张明德已经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了。
旁边陪着胤禛一同审问的刑部官员听了这话,却是狠狠一拍桌案,“大胆狂徒,你这狗眼睁大了看清楚!这可是雍王爷!满嘴在那胡沁什么?!”
雍王爷?张明德混迹在京城也有二十余年,虽说一直就是个江湖骗子,但却走街串巷,消息灵通。虽说在这京城里,几个皇子阿哥众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