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成长录》第111章


而对于太后来说,其实近几年也很有些家眷们想把女儿送到皇子们的府上。毕竟,选秀的秀女即便与皇子成婚,也多因为身份问题当着正房,而很多有庶女的家里就动了把女儿塞到皇子府上做侍妾的想法。这样的家眷以各种方式找来慈宁宫的并不算少,而这几年被太后用各种理由打回去的也不少,少数的几个被皇上以“赐”的方式促成了几个。可是说来也奇怪,这年家竟是这么多年第一个想要送女儿去四皇子府上的。
京城内的上层圈子几乎都知道,四皇子与四皇子妃可以称得上是模范级别的贤伉俪,用鹣鲽情深都不足以说出两人之间的情深义厚。更何况,四皇子又是个众人皆知的“薄情”的,就算现如今封了亲王,把女儿扔到那样的王府里守着活寡,到最后很可能都讨不到任何好处。
不说别人,就是那个被冷冷放在府上的陈娘子陈云秋,到现在依旧没有个名分,甚至有传言说连四皇子的面儿都没见过。毕竟陈娘子怎么说都还是个住在畅春园里的“娘子”身份,不论怎么说,胤禛都没有见她的理由。
年夫人听了太后娘娘的话,看着雍王妃满脸的笑意,思来想去一下,还是略带局促地开了口,“王妃娘娘,臣妇这个小女是个不成器的,我们年家本就是王爷的奴才,亮功他也是死心塌地地跟着王爷的。所以,臣妇便想着让这小丫头去王府上做个使唤丫头,想着能让王妃娘娘教导教导。”其实,年夫人本来跟太后的说辞不是这样的,她当时是想求着太后娘娘把自家蕙瑕用个侧福晋的身份放到雍王爷府上的,怎么说他们家也是一等公,让一个嫡女儿做王爷的侧福晋,也是能说得过去的。
毕竟,年府里除了年遐龄年夫人与年羹尧,就只有年蕙瑕一个人知道自己并不是夫人亲生,就连其他的庶子庶女都不曾知道年蕙瑕的真实身份。
只是被太后娘娘绕了个弯子,现在不得不自己面对雍王妃的年夫人却觉得有些心里打嘀咕。夫人的圈子里都传说,真正有本事的女人还是这位年轻王妃。别的女子,哪怕就是八皇子家那只胭脂虎,也只能管住八皇子的身子,就算是见一顿打一顿,也无非就是让八福晋自己挣了个“妒妇”的名声。可这位年纪轻轻雍王妃,却能让雍王爷连自家后院儿的女人都不多看一眼。是以面对着这位年轻的王妃,年夫人斟酌二三,还是没敢明明确确地提出来。
她也是个女人,家里夫君也有三妻四妾,即便她年夫人外有贤名,可没人知道,他们年府后院儿里的妾侍究竟过着什么日子。当着主母的面儿,让自家女儿给人家家老爷当小妾,就算是傻子也不可能说出这种话来。
舒敏听完了年夫人的话,微微笑着,眼光扫了扫立在一旁毫无反应年蕙瑕本人,脸上的笑容越发甜美,她很满意年蕙瑕现在的表现,对现如今年夫人这种比较识趣的说法,也还是相对满意的。轻轻将手上的茶盏放回到自己身边的方桌上,舒敏抬头看着依旧是一脸局促的年夫人,“夫人这说的是哪里话,我自忖也没有能教导得了年小姐的本事,只是夫人若是有这份心思,便从明面儿上过个章程。就算是令公子与王爷相熟,年小姐这般未出阁的女子也不能就咱们私下里便做了这等规划,免得到时候很多事情不明不白,耽误年小姐的年华。”她知道,若是万岁爷真有心让胤禛接那个位子,那必然很多事情已经要着手开始了,年羹尧在前线显然已经成了一颗璀璨的新星,到底该如何做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舒敏去考虑。
年夫人是个还算聪明的,听了舒敏这话就知道,自己是要求到更厉害的人面前才行,若说太后娘娘给她绕了个弯子,那这位雍王妃娘娘就是赏了她个软钉子。只是再软也是颗钉子,年夫人必须得接到手里,还得找个接起来不太扎手的姿势。
☆、第三十五章
十四/受/封大/将军,畅春园中/日/月长
虽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话俗的要命,却也俗的在理。大概是因为夫妻感情太好了,即便舒敏与胤禛都知道皇上这回明明白白地给自己这个四儿子赐了年家的小女儿做了个侧福晋,可这边雍王爷跟雍王妃依旧亲亲热热地怀了王妃娘娘的第二个孩子。
自从太子重新复立,本来在西北领兵颇受康熙重视的胤祥便因为不明的缘由失去了万岁爷的宠爱,这是胤禛与舒敏都没有想到的。毕竟,若说起太子的复立,胤祥在其中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可皇上不仅没有论功行赏,还说了“若无事可做,居于养蜂夹道亦慰朕心”。这话,如果只是单纯当做皇上与儿子的闲谈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便是胤祥近几年都住在了养蜂夹道的京郊别院里,那里虽说是康熙曾经居住过的别院,但实际上却是太宗皇帝崩后,幼年的康熙与太后娘娘短居数月的一个算不上很好的住处。
那地方有着北方少见的阴冷与潮湿,就算是胤祥这样的身子骨,长此以往在那边住下也对身体有着很大的伤害。更别提还有个娇滴滴的侧福晋富察氏了。皇上下了让十三皇子居于养蜂夹道别院的令,与十三感情甚笃的嫡福晋,马尔汉家的姑娘兆佳氏便哭着喊着要跟上一起到养蜂夹道来。被舒敏狠狠拦住了,十三离了府,这十三皇子府上本就少了主心骨,若是嫡福晋再跟着一起去了别院,那皇子府不用多久就得全乱了套。
那段日子,舒敏愣是把窈窈撇回了娘家,住在了十三皇子府,有十几日才堪堪劝住了兆佳氏。到最后,舒敏终于听着自己这个妯娌答应自己,会在他们爷不在的日子里好好守在府上,等着她们爷回来依旧是一个整整齐齐的十三皇子府,舒敏才放心地回了自己的畅春园。
而在十三失宠的同时,小十三不到一年的小十四却跃然于众人眼前。小十四她是知道的,这孩子从小便喜欢拳脚,看到宫中守卫便总是吵着要比划几下。相对胤祥后来的文武兼修,还未改名的胤祯显然是一个“武痴”。只是这孩子未免太过听从德妃娘娘的话,有的时候胤禛想尽些兄长的职责,也都被那孩子远远躲了去。
舒敏实在是不清楚,德妃娘娘为何会因为胤禛幼时根本无法决定的一件往事而对自己这个明显听话很多的大儿子抱有那么强的敌意,甚至在小儿子的教育上都不打算放过。只是,事情既然已经让德妃娘娘推到了这样的地步,就算舒敏真的天资聪颖,智慧过人,也拿这种情感上的问题没有任何办法。久而久之,他们夫妻反而与这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并不是那般亲热。
十四已过弱冠,自十三失宠便被皇上派去西北领兵,不到半年皇上就让他做了西北领兵大将,这般荣光自然让德妃娘娘越发觉得小儿子的争气与大儿子的不得人心。胤禛自入朝堂,便一直周旋于官场,这其中很多辛苦都是不能为外人道的,身在深宫的德妃自然不会知道自己的这个大儿子究竟有什么本事。
只是,这么多年在舒敏的劝说下,胤禛对额娘的这种怨愤已经看得淡了太多。他依旧是个孺慕的好儿子,只是他的额娘不喜欢多看到他,他就少出现些便是了。
自上次胤禛追讨库银之后,朝堂中明面儿上的风波反而少了很多,而最近的康熙爷很是喜欢自己四儿子与四儿媳采了畅春园中的菊瓣做出来的菊花饼菊瓣糕,不论是朝堂上下还是皇宫内外,看上去都是一派和乐景象。
而这畅春园内过得最憋屈的,恐怕就是永远住在后院儿的绣楼,连正院儿的院门都过不来的陈娘子了。至于侧福晋年氏,舒敏怀了二胎的当日,便来挽澜堂说要自请去宫庙为舒敏及舒敏肚子里的孩子祈福。
也不知道是当初年蕙瑕在府上做了那件事之后,忌惮于舒敏的手段,还是这女子心思太过深沉狠辣,年氏自到了雍王府便很少轻举妄动,每日规规矩矩地请安,老老实实回到自己在后院儿的小院子里呆着。就连胤禛对她的不闻不问也仿佛置若罔闻,甚至偶尔年夫人到了府上来看女儿,年蕙瑕还会说王妃待自己很好,自己日子过得很好。
舒敏虽说并不怕年蕙瑕会耍什么手段,但有些事情就算拿出些精力来应对,也还是令人觉得有些麻烦。
作者有话要说: 总是害怕晋江一不小心就“wu”了起来,反而看自己的断句觉得很奇怪呢~笑~
☆、第三十六章
王/府喜/得降麟/儿,得名“弘/历”惊舒敏
最近的雍王府迎来了一个大喜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