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塔(academics)还是个老王家的吹鼓手,你吹你的,我打我的,各不相涉。在此之前,蒋公曾出了一本《中国之命运》。据已故史家萧作梁教授生前告诉我,此书几个关键章节,是抄自美国作家Robert C.Norths的Chinese munism。余复查之果然。这就是中国近代外交学的研究,与政府的外交运作无法配合,很可悲的实际事例了。】
前节已言之,笔者本人,为着糊口,也曾在海内外学府,教过不少堂东亚和中国外交史一类的课程,每苦于无中文参考书,以为点缀。八〇年代之初,我又为纽约市大所指派,住中国大陆作交换教授,授美国史及国际关系史诸课程,并曾得机参观大陆各地诸大学有关外交学科的教研情况和图书收藏。斯时开放未几,国内对与外交有关的出版与收藏,可说是一片沙漠,班上纵有极优秀,和肯下苦功的青年师生(我班上即有很多优秀的青年大学教师),而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回忆笔者于六〇年代之初,服务哥大期间,曾由联合国文教机构及美国国务院之特颁执照,与北京有关机关,作大量图书交换。经我个人手选,由联合国负卖运输之交换图书,即包括美国国务院所出版,凡七十年末断之全套《外交档案汇编》(Foreign Relations)。窃思中、美两国不论为敌为友,和有志外交的中国青年,将来不论为学(做教师)或从政(当外交官),这部绝版书,都是不可或缺的ABC教科书,笔者当年所以费尽心血,搜得一套运往中国者,职业知识分子之职业癖,实有以致之,然亦未尝不是为两国百年之计,作「后人乘凉」之想,未尝计及个人及身而用之也。初不意八〇年代自己课室中,求知若渴之青年学者,竟然有此急需也。迨再过北京细询之,始知此部绝版书,在文革期间,竟以七分钱一斤之市价,化为废纸,当年主持交换之负卖人,亦因神经分裂,自裁而逝云。真为之惊心动魄。(关于当年中、美交换图书,笔者曾另有拙文纪其事,见拙著:《知彼知己,认识美国:序王书君着《太平洋海空战》)一文。王书于一九八七年由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此书在大陆为畅销书。后来亦有台湾版。)
于此可知,官僚机构与象牙之塔,各干各的;以致外交学与外交行政,同时落伍的状况,国、□两党和蒋、毛二公,固无轩轾也,而句句发金光的毛公之落伍,且有过之。老蒋只是自作聪明,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而「赔了夫人又折兵」(以外蒙向苏联行贿压毛,以免赔保皇而扶日媚美抗俄,都是屎棋),误国误己。
老毛则是昏庸自大,不学有术.为着一己权位,把中国搞回石器时代,则罪无可逭也。所幸老周能忍辱负重,目光深远,而运筹有方,虽经十年浩劫,仍能死而愎苏。今日大陆不特经济成长,领先世界,外交似亦步入正轨,二者皆鸦片战争以后所未尝有,实皆周某之遗泽也。经济非关本题,从近百年外交史,看今日外交,我们也可以说,从香港顺利回归之日起,百余年来的中国政府,实是第一次有了它自己的「外交政策」,而顺利执行之。近时江、钱之配,可圈可点,老朽不禁为之击节也。
其唯一可虑者,只是北京今日所搞的,仍是李鸿章、周恩来那一派的,天才外交和常识外交也。可圈可点者,妙手偶得之也。然现代国家的外交,毕竟是一项专业。外行不能领导内行。欧美之培养外交专业人才,亦如今日大陆之培养体育明星与歌舞演员,往往都是从中、小学即已开始的。至于教研师资之培训,研究成果之累积,与夫图书设备之增置(如今日美国长春藤盟校中专设之院系科组),都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一旦有国际外交问题发生,觅对策,访人才,都如探囊取物,而不致手忙脚乱也。忆曾有大陆外交系教授告诉我,「我们都是不中用的,才留在国内擦黑板;行的都出去做外交官去了呢!」
我告诉教授,这怎么可能?外交是专业,与搞党做官不同,外行不能领导内行。君不闻讼棍如毛的美国法律界,有所谓「出庭律师」(Court Lawyer)与「研究律师」(Research Lawyer)乎?对诉讼案件(litigation)没有彻底「研究」,何能「出庭」?大律师楼,大老板,如尼克森,都不是出庭律师。纵是大出庭律师,其背后亦必有强大的研究集团为其后盾。毛主席说得好:「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外交亦战场也。不知彼知己,怎能乱下雌黄?天才外交,妙手偶得,不足恃也。
办外交和研究外交学,必须从根本做起。王尔敏教授这本《晚清商约外交》是一本极其扎实的外交学的基本著作。可惜百余年来,我国研外交学,做外交官的绣花枕头太多了。很少人愿意练这样的基本功。没基本功而奢言外交学,做外交官,就是花拳绣腿了。走上真战场,往往会误国误己的。拜读王兄大著,我希望这是三百篇之首。再有两、三百本类似的大著随之而出,我们的外交学就可以全部现代化了。我国经过严格训练的外交官,也就不会再出洋相了。
中国现代文化大转型,已进入最后阶段。一转百转,我们的外交学转型的完成也会随之而来。希望王教授这本大著,便是这一完成的开始(beginning of the end)。
*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五日于美国新泽西州
本文为作者读王尔敏著《晚清商约外交》的心得和感想(代序)
【壹】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
四、论中国大陆落后问题的秦汉根源
我个人是学历史的。自一九三九年考入大学到现在已搞了半个世纪,所以也可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史学职业工作者。但是半个世纪中,我个人返回祖国大陆参加史学会议,连这一次才是第三次。我回来的目的,第一当然是学习。第二则是作点学术报告。可是我自己不免要问问自己:这大把年纪了,还要学习些什么?学无专长,又能报告些什么,我自己的回答则是,我不应该来此学习一两个专题,我所要学习的,应该是详细了解祖国大陆史学界整个的学风和情况。第二点,那我又能报告些什么呢?万里归来不容易,向济济群贤献丑,报告一点个人研究的牛角尖,沧海一粟,我想也有点辜负大会主持学长们邀请我的美意。所以我想讲点大问题、大题目。大题目是不会有结论的。胡适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可是求证是无止境的,今天我只想提出点「大胆假设」,以就教于祖国史学同文。
中国史学的三大主流
上月五日曾在纽约参加了「中国留学生历史学会」的成立大会。主持大会的同学们要我去致欢迎辞,我为慎重其事。曾预备了一篇有四十六个注脚的学术讲演,文题叫「当代中国史学的三大主流」。我个人认为,当今具有世界地位的中国史学,大致有三大主流。第一是从往古的左丘明、司马迁到今日在台湾的钱穆教授,这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史学;第二则是在今日大陆一枝独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第三派则是由十九世纪的西方「汉学」,逐渐现代化和社会科学化而形成的「现代西方中国史学」。第一派在今日大陆、台湾都还有师承;第二派则为今日大陆所专有;第三派的主力还在海外,台湾也有一部分。
我个人认为上述三派,长短互见,大家本可截长补短,融会贯通。不幸的是这三派之间,显然是隔阂甚大。简直有种各是其是、老死不相往来之势。我因而勉励「中国留学生历史学会」中出席大会的八十多名青年会员们,要争取做个贯串三派的中国现代史学的「第四主流」——后来居上通吃三家的第四个主流。
海外史家看中国古代史
因为第四个主流尚在成长期间可略而不论.我们但看上述三家对中国古代和中古史的看法是多么分歧。分歧固无碍于学术研究,但是各是其是、老死不相往来,就显得下正常了。——尤其是中国大陆马克思主义学派和海外现代西方史学派的学术上的「三不通」,实在大有检讨的必要。
治中国传统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通常都认为中国古代是存在着马恩列史所说的,人类社会发展必经阶段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可说无人不承认这两个社会在传统中国的绝对存在。他们所研究的、所讨论的焦点,只是两段时期之中界如何划分;以及奴隶制时期的上限,和封建社会的下限延长到什么时代的问题。
至于?
小说推荐
- 隋亡唐兴七十年 作者:蔡磊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自 序关公战秦琼没错,单凭这种极不规范的书名你就几乎可以断定,这是一本非驴非马、能将学院里一派端庄的老先生气得吐血的关公战秦琼式的书“你在唐朝我在汉,你我交战为哪般”相声里的人物都如此这般发问了,笔者就是再“无知者无畏”吧,也决然不敢拿历史当
- 最新章:第24章
- 正德五十年
- 《正德五十年》作者:竹下梨第一章 一梦千年(新人新书,请各位兄弟鼎力支持“正阳门,九丈九尺九寸高,这里,便是这个时代的燕京吗?这个偌大的东方帝国,大明皇朝的京师”站在路边,望着眼前那高耸的巍巍城墙,那直刺云天,比城墙更是高出一倍多的城楼,连子宁轻轻地叹了口气,眼神飘忽。此时正是傍晚时分,晚霞满天,给
- 最新章:第987章
- 十年不晚
- 作者:易水潇潇1、楼上.作者有话要说:过新年,开新文,先放上来一万字暖暖场,大家多捧场啊~本人坑品良好,基本保证日更,我是个勤奋的好姑娘!一个,女生缘很好的女生。陆若言看着走在自己前面一点下楼的阮茉香,得出这个结论。此刻她胳膊搭在新科班花姚美意的肩膀上,两个人头凑着头说着笑话,不一会儿阮茉香就仰起头
- 最新章:第107章
- 亲历晚清45年
- 第一部分:初到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籍贯与家庭(图)第一部分:初到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童年趣事(图 我的童年是在农场里度过的,尽管总地说来非常平静,但也不是没有任何变故—通常发生在那些或多或少有些冒险精神的男孩子身上的意外之事—发生。我所能记得的最早一次是,一只肩膀脱臼了,家人安排车马要带我去看医
- 最新章:第72章
- 君子晚熟十六年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靳惜何夕】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君子晚熟十六年》作者:风微雨斜内容介绍 幸福美满的氏族婚姻生活,为什么就离她那么遥远?她不过就是想寻得一个可以白头不相离的如意郎君—心中也已然有了完美无瑕的既定目标,譬如“金鳞才子”唐慎之。可是为什么?老天爷就这么喜
- 最新章:第73章
- 十七年蝉
- 《十七年蝉》马克嗡嗡文案:有些人没有生存下去的欲望,不是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也并没有对命运感到绝望,而是因为失去了对自身的认可和归属感。假如你也如此,在某一时刻厌恶放弃自己,希望你能坚持,再给自己一点点信心和勇气。因为在这世界上会有一个人,非常非常喜欢你。穿越漫长岁月,他的热情与勇气永无尽头,他给你
- 最新章:第48章
- 金刀十七年
- 文案:金阁都尉府两个小孩子快乐成长然后一前一后死掉,然后所有人都死掉坏人活得很好的故事内容标签:搜索关键字:主角:周慎钟显尘 配角:周聪韩留仙 其它:大家都死了不用看了第1章 北鸟栖胡树 夜夜啼西风 隔了二十七年,长宁殿的门又一次大开 宫人们合力推开朱红大门,渐开的大门牵动地下的铜丝,催醒了殿前黄铜
- 最新章:第20章
- 七十年代纪事
- 作者:方芳001 开始更新时间2016-5-1 0:42:58 字数:2016黑漆漆的天空没有一丝光亮,一个女人仓皇的奔跑,连鞋子掉了一只都毫无察觉,身后有大狗的疯狂的吠叫着,伴随着悉悉索索的追逐的人声。女人吓坏了,脚底的疼痛并没有转移她的注意力,只是仓皇不顾一切的的奔跑跑,连路都没有看,直到一个高
- 最新章:第281章
- 崇祯十七年秋
- 崇祯十七年秋作者 话凄凉第1章 冒风雨,惶惶南逃天下着大雨,暴雨如柱,电闪雷鸣。在京师通往南方的道路上,一群衣着褴褛的人,冒雨前进。他们中有身着华服的贵人,有穿着长衫的士子,更多的则是素服的难民。泥泞的道路,让他们的服色失去了本来面貌,无论贫贱,无论富贵,都成了泥土的颜色。整个北方一连数月的干旱,赤
- 最新章:第118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