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第159章


这一轮冒险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他心中追悔莫及。
为了母亲的心愿;为了外祖父母的晚年;他和佐理克决心要把老人家接往安全地带。在两次向苏联外事机构申请都被拒绝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冒险入境。
达扬对冒险并不陌生。十来年的训练和作战养成了他沉郁而机敏的性格。若不是眼下巴勒斯坦的沉寂;他也许仍然拼杀在战场上——即使一只眼睛失明也罢。为了自己苦难深重的民族和安全难以保障的家庭;他准备付出生命。
这次他们选择了远东。他要一路上看看那些使他感兴趣的情景。
在海法;他们乘上了那条驶往海南岛的移民船。驶往目的地的一路都是充满了寄托和憧憬。感受了那个阳光地带的祥和、安宁;使他和弟弟商定;要把母亲和外祖父安置在这里;离开那些随时可能流血、受到惊吓的环境;这样自己才能在巴勒斯坦安心地为民族权利去战斗。
换船到上海时;他们得到那里犹太居民的极有价值的帮助。向他们提供了大量有关苏联远东状况、战况和交通的信息;给他们指点了方便的路径;资助了他们可能会用到的卢布;甚至帮助他们搞到了苏联人的身份证件——尽管是伪造的;但是技巧高明得识别不出真假。
一位经商的朝鲜侨民;犹太人社团的老朋友;自告奋勇带领他们乘船在釜山上岸;又坐了两天火车来到朝鲜东北部边境城市罗津。一路上他们走马观花地感受了这个正在恢复秩序、摆脱贫困的国家;再次感到一个正常的民族拥有一块正当的国土的重要。
夜间的越境对于两个久经训练的战士不是难题。从小在家庭的俄语环境里长大使他们在对话方面也没有受到严峻考验。
在受到轰炸的海参崴;搭上苏联的列车开往目的地——比罗比詹的时候;兄弟俩兴奋得脸都红了;对着西侧的车窗虔诚地作了祷告。
但是麻烦恰恰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发生。
在比罗比詹小站下车的人寥寥无几。出站口上站着的几个拿枪的苏联安全内务人员使他们感到来者不善。那些人对年轻的佐理克发生了兴趣;反复核查了他的证件;最后认定他是一名逃兵——因为确实当过兵的佐理克身上的军人气息很难掩盖;而此时此刻在兵源奇缺的苏联远东;这样的年轻人没有应征入伍;实在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安全内务人员对缺少一只眼睛的摩西DangerCode;达扬没有特殊兴趣;但不由分说就把化名〃格罗科维特斯基〃的佐理克扣留;当场向他宣布:要么立即进入军队服兵役;要么作为逃兵进入劳改营或者枪毙。
这个意外打乱了他们的全部计划。在达扬的暗示下;佐理克接受了第一种选择;当即就被押送去了新兵训练营。
达扬暗地跟随;找到了新兵营的地址;并了解到几天内新兵营就将开拔;送往前线补充兵员的缺额。
费了不少周折找到外祖父;在意外和惊喜之后;老人潦倒的生活使他震惊不已。外祖母前不久已在贫病交加中过世。孤苦伶仃的外祖父对达扬要再次冒险把他带出境外的计划深表疑虑——他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很难坚持边境夜间的长途跋涉。商讨的结果;还是要等到这场该死的战争平息下来;再作打算。
老人念叨和担心的是他多年心血的书稿和资料——强制搬迁时被寄放在家乡乌克兰小镇的图书馆里。还有另一个女儿——达扬的姨妈一家;也是列入搬迁名单;却始终未见音讯……
安顿了一天之后;达扬抓住机会到新兵营给佐理克通了信息。但悲剧也就随后发生。
两天后的晚上;佐理克逃离兵营;按照达扬给他的路线图摸到外祖父家里。但是身上带着四处枪伤!新兵营管理者还在对他进行搜捕。
第二天一早;达扬外出为佐理克寻找药物和包扎品时;两名士兵带着一条狼狗追循昨夜的血迹找到了外祖父的残破木屋。
眼看佐理克危在旦夕;绝望中奋力阻拦和解释的老人;被扑上来的狼狗惊吓而心脏病发作;以至于当场一命呜呼。
正当士兵们要对佐理克执行战场纪律——枪决这名逃兵时;达扬赶来了。他假装不明真相的邻居;好奇地探问原因;瞅准时机一脚踢中了一名士兵的命根;又用双手扭断了另一名士兵的颈骨。最难对付的警犬迫使他不得已使用了匕首。
达扬在万分紧张和沉痛中;冷静、清醒地安葬了外祖父;并为他作了祷告。又包扎了弟弟的伤口;然后换上一套被干掉的中士的军服;带上他们的证件和一支冲锋枪;背着佐理克来到镇口的公路;拦到了一辆卡车;用枪逼迫司机把他们拉到200公里外的哈巴罗夫斯克;住进了野战医院。
稀里糊涂的医生对这两个负伤的〃边境巡逻兵〃进行了处置;伤重的佐理克在手术后被确认需要送往后方;而〃轻伤〃的达扬则被警告;包扎后;应该尽快回到前线。但他扯开眼罩告诉医生;他现在头痛难忍;医生终于同意他暂时留医观察。
急于离开这个危险的、可能被追查的是非之地的达扬兄弟;两天后幸运地赶上了一班飞往赤塔、运送伤员的飞机。达扬毫不犹豫地护送着担架上的佐理克登了上去;并把身上的大部分卢布塞给了那位监管登机的军医上尉。于是当天傍晚他们飞到了赤塔;又换上了这列缓慢、但是不停顿地向西行驶的伤兵列车。
漫长的旅途上;达扬思索着这次得不偿失的冒险;心中感慨万分。
列车上并不安全;昨天已经躲避了三次空袭。只是向西行驶似乎比向东行驶遭受的拦截少些;但铁路边时而出现的巨型定时炸弹确实令人惊心动魄。不知是哪一级的神明保佑;他们这列并未标明鲜明红十字的隆隆列车至今还没有引爆其中的任何一枚。达扬忍不住又作了一次祈祷。
列车驶向何方?他们将被送往何处?达扬不知道;现在也不想知道。他期待的只有两点:一是尽快让佐理克得到医治;二是到外祖父的家乡;找到他的遗稿——只有这一点能够作为对他老人家的纪念了。想起这些;他仅存的右眼中滚出大滴的泪水……
过了贝加尔湖;空袭基本绝迹;列车速度加快了。但是佐理克却是高烧不退。随行的军医官从他可怜的小药箱里找不出什么有效的药品;达扬除了用冷毛巾敷在佐理克的额头以外;也是束手无策。
两天后车到新西伯利亚;他们又要换车了——这个铁路枢纽站还在瘫痪中。工人们忙于抢修作业;转运伤员的人力十分紧张;他们等了很长时间。
等待期间;他看到了一个稀罕的情景:一种高大、敦实、厚重的坦克;正在缓缓地爬过废墟;来到铁路这一端;等待装运后向东开进。虽然数量并不多;但是令人印象深刻。
伤兵们都默默地注视着;目送着。没有人知道它的型号。
DangerCode;
(348)
扬子江下游。芜湖段。总裁长江座舰〃金陵〃号。
新命名的这艘金陵舰;是使用缴获日本的未完工驱逐舰〃宵月号〃舰体专门改装的。没有安装火炮、鱼雷等大型武器;只保留必要的防空火力。
舰上设置了若干套高档舱室;以及两个风格不同的会议室和典雅的餐厅。总起来说;它已经是一条有武装的豪华游艇;航线确定在长江水道;负责接送委员长和党国其他要员;往来于长江流域的紧急公务。
下得庐山;一袭人等决定乘坐〃金陵舰〃同回南京。在那里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于是马歇尔国务卿自不待说;就连毛泽东也大大方方上了船;不存戒虑。
这个不寻常的举动马上就被等在山下的报界和媒体敏感地捕捉住;九江港的电话站和电报局一时被记者团体挤了个水泄不通。
顺风顺水;快船轻舟。一夜之间;金陵舰已经驶近国都南京。
一向作息守时、黎明即起的蒋介石照例五时半起床洗漱;六时整在案头整理日记。随后他走出舱室;到甲板上透透风。远远地看见毛泽东的住舱区门口;两个警卫如泥塑般靠墙而立;辛苦一夜;委员长不禁暗自好笑。
刚刚信步踱到后甲板;下弦月还挂在西天。还没看到船尾的浪花;却看见毛泽东正立在船尾的栏杆旁;大口地吸着烟;和身旁的叶剑英说着什么。
不期而遇。委员长于是打了招呼:
〃润芝;兴致不错啊。临江慨叹;是否有即兴之作?〃
〃呵呵;委员长早。我们听说这是当年为阻击日寇进犯长江;水师将士沉船堵口之地;特地起早;来凭吊一下。〃
〃哦哦。原来如此。〃蒋介石也想起什么;若有所思地凝视着江面。
〃明月当空;晚潮汹汹;国事混蒙;忧思忡忡。安得乘宗悫之长风;破万里浪以斩蛟龙!……〃叶剑英在旁吟诵;并笑问道:〃委员长尚有记忆否?〃
蒋介石怔了一下:〃噢?剑英;你怎么会记得?这是;这是我27年前追随中山先生而不得;在厦门泛舟时节;因苦闷有感而发!剑英你;你是何时记得?……〃
〃此句当年见报;在下曾有剪贴。那时委员长风华正茂;而国事步履维艰。慷慨书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