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恃?br /> 波格丹诺夫的救援;始终未能突破祁连山脚下的古浪防线。狡猾的中国人使用蚊式飞机夜间密集布雷;阻挡了机械化兵团的前进道路。弱势对手大多喜欢这种鬼鬼祟祟的战法;可你不能不承认那也是合理有效的武器……卫国战争前期;苏军不也是这样对付长驱直入的、猖狂的德军么……
兰州市区;炸掉黄河铁桥以来;双方进入隔河对峙。于是炮击成了每天的必修课程。敌人的美式105榴弹炮虽然威力不及苏军的122火炮;可是数量和地形优势渐渐在占上风——至少他们有用不着吝惜使用的、足够的炮弹。而自己;现在只能依靠空运了!
空运……崔可夫大将忽然想起四年前的情景。一瞬间;眼前的黄河幻化为伏尔加河……白塔山幻化为马马耶夫岗……遍地的废墟瓦砾也变得熟悉而毛骨悚然
……那是;那就是血与火的斯大林格勒啊!包卢斯的德国第六集团军不就是在包围圈中依靠空运;渐渐被吸干血液;最后走向覆灭么?而自己;正是自己;这个斯大林格勒的第一英雄;却要在这遥远的东方黄土高原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里;重蹈斯大林格勒那个包卢斯元帅的覆辙么?
一股寒气从脚下升起;直透天灵盖。
不行;决不能再象那样坐以待毙。我必须在补给耗尽以前;组织突围!哪怕战区司令;甚至最高统帅不批准也罢!
新西伯利亚市。铁路编组站。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匆匆赶到这里;为的是昨天这个重要的编组站遭受轰炸。
一片狼藉的现场上;朱可夫元帅也出现了。他的飞机比自己到得还要早;并且一言不发;脸色很难看。
执行这次轰炸的敌人B-24中队半数以上——有10架被击落;算是对这次严重破坏的一个严厉惩罚。俘获的敌方飞行员多数竟是美国人;所谓志愿飞行员;实际上是领工资的雇佣军。这不稀奇;苏军也招聘到一些这类人;前线也有适量使用。
华西列夫斯基明白了;只有这些美国人才能这么大胆、这么没有地域概念地飞到苏联腹地;也才能把B-24的远程能力发挥到极致;敢于接受这往返5800公里的几乎不可能任务。他们会作出一些高空滑翔、节省燃油的动作……但是策划这次空袭的是否就是美国人呢?搞清楚这一点很重要。
元帅亲自参加了审问。几个吊儿郎当、嚼着口香糖的美国〃鲍伊〃们回答提问倒还诚实;交代了:策划并亲自带队实施这次大胆空袭的指挥官;是中国空军副参谋长兼远程轰炸机部队司令;徐焕升少将。并说;这个人富于冒险精神;是第一个轰炸过日本的人;用的是〃纸片炸弹〃。
元帅想起来;这个人1941年前后还曾担任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副武官。怪不得能够这么准确地找到苏联交通动脉的结点;组织这样富有想像力的远程奔袭。
这个在哲学中含有〃后发制人〃内涵的古老民族;象俄罗斯对付德国一样;开始缓缓释放它巨大而可怕的能量了……
苏军东方战役准备的重要内容;便是从国土的欧洲部分将部队和物资调到东方战场。某种意义上;这是人类历史规模最大的军队部署之一。大量兵力和兵器要在短时期内进行10000公里的调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唯一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输效率。
苏联亚洲地区铁路的技术保养状况难以符合需要。在对德战争岁月里;各条铁路储备的铁轨、枕木、道岔和大量机车都被调集到西部的铁路线上。西伯利亚大铁路年久失修;许多地段的通过能力不强;某些路段的昼夜通过能力仅为12对列车。
苏军总参谋部、总后勤部与交通人民委员部共同拟制了部队东调的铁路运输保障计划。成立了〃东方铁路特区〃;调来了三个铁道管理团和管理处;另有4个铁道兵旅和一个专业队奉派参加修路工程。从其他铁路干线上调来800台机车;使东方各铁路干线上的机车增加到近3000台。大批铁路职工和铁道兵部队增建会让站、抢修复线和迂回线路;终于使西伯利亚铁路每昼夜通过列车能力达到30~36对。铁路民用基本停止;西伯利亚大铁路归由苏军总后勤部副部长维诺格拉多夫直接管理;支线则划归方面军使用。
统计表明;开战五个月来;约有14万节满载部队和物资的车皮从西部驶抵后贝加尔和阿拉木图。输送部队约60万人;运送物资器材的为48800节车皮;约220万吨。平均每天1800多节;换算运量约4。5万吨;月换算运量达到135万吨。运量已达到此时铁路技术水平所能达到的极限。
在运来的苏军兵团中;共有8个集团军(含近卫坦克第6、第4和第3集团军)15个步兵、炮兵、坦克和机械化军的指挥机构;36个步兵师、炮兵师和高炮师;53个兵种旅。还有2个航空兵军指挥机构和7个航空兵师。
到1946年9月;苏联在远东整个军队集团的人数增加到214万人;其中陆军186。2万人;空军和防空军29。2万人;海军7。8万人。其中伤亡和减员约64万人。在技术兵器方面;西伯利亚大铁路共运往东方各种火炮29835门;坦克5250辆;飞机5700架。目前战损超过了三分之一。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冷静地看到;尽管苏军在战略后勤运输上发挥了优秀的效率;但战场运输做得并不好。战区气候、地形、路况的复杂程度;对运输的影响出乎预料。在战役过程中;交通堵塞、物资积压、供应中断、后勤远远落后于作战部队等问题多次发生。
但由于近来敌人两次对于铁路枢纽编组站的破坏;从战略后勤的角度;苏军也将遇到困难。过于漫长而又易受攻击的补给线;使苏军尝到了轻敌的苦头。
那些在欧洲经过战火洗礼的、已经拥有远程空袭能力和经验的中国空军;现在开始冒着牺牲对苏联补给线实施〃绞杀战〃了。
作为指挥员;华西列夫斯基意识到;多数地段还是单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将承受不起百万军队的消耗补给量;他坦率地向朱可夫承认了这一点:前线苏军渐显疲态。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朱可夫同他交换了意见。两人的共识是:兰州可以放弃;崔可夫应该突围。可能的话;新疆应该守住。蒙古;至少要保住乌兰巴托一线。但是远东毫无疑问是不可丢失的。兵力投放的重点;无疑应该是科涅夫的战区。
想到如何向最高统帅部复命;俩人沉默不语。分手时朱可夫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来之前;斯大林同志曾说;如果不是还没有找到合适人选;他或者科涅夫之中至少有一人应该撤职。
但是朱可夫又说:〃我认为;你这个岗位;没有人能够顺利地接替;亚历山大DangerCode;米哈依洛维奇。即便是……斯大林同志本人。〃
华西列夫斯基凝望着铅灰色的、风雨将临的天空;没有答话。
徐焕升;1908年9月11日生;上海崇明人。中央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后选入中央航空学校第一期受训;后派往德国、意大利空军深造;学成回国;任航空教官、蒋专机驾驶员。
抗日初期;徐率机〃人道远征〃日本;首创中国空军越洋远征记录。
抗战中期;徐任空军轰炸总队教练;空军第八大队队长;与苏联空军志愿队联合作战。后任驻苏联大使馆副武官;回国后任中美混合团副司令;亲率机队出击;屡建战功。在台湾历任空军参谋长、上将总司令。
(109)
庐山。议事堂。
一次历史性的会晤从寒暄开始。
〃委员长;一年半不见;别来无恙啊!气色满好。〃毛泽东先打招呼。
〃润芝——旅途劳顿。江西你不陌生;可是庐山第一次来吧?〃蒋介石于是起身来迎。
〃果然。没有机会么;那时委员长在赣北;我们在赣南……〃毛泽东转头对站在一旁微笑的马歇尔国务卿解释道:〃十几年前;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好捉了一阵迷藏呢!〃
蒋介石倒不回避这个话题;并且言谈中也不肯落下风:〃不打不成交噢。我同李德邻、阎百川、冯焕章都是打而相识;识而再打。分歧为国;非关私谊啊。〃但他感到这题目没有继续展开的必要;还是转了一个角度:
〃润芝;这一向;没有时间研究水利了吧?军务缠身哦?〃
〃鄙人平生爱水。少不更事之时;自作聪明;曾凑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以为自励。委员长见笑了;这段时间我越发的研究起跟水有关的事情来……〃
〃哈哈;击水三千!鸿鹄之志嘛。智者爱水;润芝于水——有何心得?〃蒋委员长边说边请各位客人入座。马歇尔也颇有兴趣地观察着这场对话;哈佛博士出身的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低声为他流利地翻译着。
〃委员长可还记得?上次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前闲谈;我曾向你讨官?〃毛泽东发挥他声东击西的谈话风格。〃那时我是想作水利部长。〃
蒋介石本没把那个说法放在心上;加上生性也谨严而不甚幽默;于是回答:
〃笑谈。润芝啊;我知道你是开玩笑滴。鸿鹄岂能屈就燕雀之位?〃说话间他注视着对方的眼神;旁敲侧击地又跟上一句:〃
小说推荐
- 另一种历史
- 有人在解析混沌学概念时,曾用过一个比喻 一只蝴蝶,在平壤煽动一下翅膀,却引起了里约热内卢的一场风暴 正在渐渐远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那样一场影响人类的战争。以至于多年后,它的衍生物,它的结果,仍然像空气一样包围着人类,尽管人们往往忽略其存在,却无不生存于其中 六十年后,翻阅那些耳熟能详的二战史,一个
- 最新章:第225章
- 5409-历史选择
- 江西广昌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北大门。1934年4月中旬,蒋介石调集11个师,由陈诚率领沿盱江,一边修碉堡,一边缓缓向广昌推进,企图占领中心地区,彻底摧毁红军,扼杀中国革命。4月21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全称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下达保卫广昌之政治命令。命令指出“敌人已尽力采用一切方法企图占领
- 最新章:历史选择-第31章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第一部分:毛泽东之前“赤色人物”从上海涌向武汉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
- 最新章:第106章
-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格更是翻了几个跟斗,连统舱票都涨到四十五元一张
- 最新章:第106章
-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z
- 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格更是翻了几个跟斗,连统舱票都涨到四十五元一张
- 最新章:第106章
- 有一种选择叫情深缘浅
- 书名:有一种选择叫情深缘浅作者:一眼迷光文案她是把亲情看得比爱情重得多少女,为了家人她可以抛开很多东西,甚至是自己的爱情,可是她也有痛苦难过后悔的时候,随着协议的解除,她想重新挽回曾经最纯真的爱,那么她能做到吗?内容标签:搜索关键字:主角:海瑞哲,蓝天羽 配角:蓝飞羽 其它、天蝎弃双鱼而去 故事发生
- 最新章:第20章
- 张文木: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 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 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 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因此,研究大国崛 起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发展,是有益的。先从国家与 财富的关系谈起
- 最新章:第11章
- 选择一生
- 作者:罂粟依恋第一章 前言如果时间能够回到过去,现在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可是,时间已逝,木已成舟,过去只能是过去。回忆只会让人更痛,更神伤,我也只好把回忆牢牢埋在心底,希望有一天能够彻底的忘记。渐渐的,似乎已经告别了过去,直到今天,当一切有那么清晰的浮现于眼前,才知道,一切并未过去,一切仍旧活在我的
- 最新章:第42章
- 中国历史文选
- 目?录:绪论1.甲骨文?2.金文3《尚书?4《诗》5《春秋》与《左传》6《国语》7《世本》8《战国策》9《史记》10《汉书》11《后汉书?12《三国志》与《三国志注》13《晋书》14《宋书》15《魏书》16《世说新语》17《水经注》18《洛阳伽蓝记?绪论: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是高等院校文科历史教育专业
- 最新章:第3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