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先后在〃全力解救蒋夫人!〃和〃誓为白将军报仇!〃的煽动下;向兰州战场已陆续投放了超过200万的兵力。战役打成胶着状态。虽然已成鸡肋;但不允许放弃——崔可夫集群如果不能安全撤出;这场战争就没有胜利可言;当然就更不可能指望蒋介石签字认输。
中路;后贝加尔方面军;没能保持前期的锐利势头;在崇山峻岭前被挡住了脚步。本来指挥官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是苏军屈指可数的山地战能手;应该大展宏图;但是战场恶劣环境下日甚一日的腹泻顽疾使他饱受折磨。人都已经瘦得脱了形;2个小时的作战会议他至少要去3次厕所……应该说〃伤心岭〃前的失利与此不无关系。
东路;远东方面军是个相对独立的战区。由于战场启动上的时间差;划分给经验丰富的科涅夫元帅独立指挥。也是开头进展顺利;中途受阻。致命的问题是对敌人估计不足。
本以为起义过来的苏维埃干部能够造成顽固的民族主义分子的分裂和孱弱;以及情报工作的优势;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些书生能力有限。偷袭海参崴这样重大的情报事先竟一无所知;列柳申科〃坦四集〃被夜袭;事先也没有任何情报预警;使敌人又一次得逞。对沈阳军工能力虽有较详细的汇报;却未能引起重视。现在科涅夫不得不承认;他的进攻部队离开沈阳更远;而不是更近了。
斯大林同志这次统一了战场指挥。对于科涅夫提出的远东方面军增兵的要求;华西列夫斯基和统帅部意见一致——远东确实是最重要的方向;对蒙古和中亚的争夺;实质上都是为了远东的安全;为了太平洋的出海口。因此这次增加的主力尽量满足远东的需求;雷巴尔科和〃坦三集〃应该在满洲平原驰骋。
输送这些部队、装备和给养;需要调动300列以上的火车和8000个车皮。西伯利亚大铁路虽然已经建成复线;仍然不堪重负;事故频频。
元帅的烦恼是:正当坦三集整装待运、近百列火车调度完成、首车已经驰过赤塔、奔向满洲里之时;传来意外消息:首发列车在赤塔以东最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卡雷姆斯克耶被炸毁。
损失30多辆坦克不要紧;重要的是通向东方的动脉发生严重堵塞;那个几千人的枢纽小城被彻底摧毁了。
华西列夫斯基恨透了那些美国生产的定时炸弹。聂荣臻的空军出动了他B-17联队的全部;上百架的四引擎轰炸机把数千枚这种重磅炸弹;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赤塔地段;三天里日夜投掷;密布了数十公里。
按照苏军习惯的算法;每公里路线上定时炸弹的分布达到50枚;这条路成为一段时期内的死亡之路。聂荣臻达到了阻滞我军进度的目的。
以前不曾料到;中国空军敢于进行这种远程袭击。他们也没有这种炸弹;而且这类手法多为英美惯用。或许对手聘请了美国顾问?从炸弹看来;他们期待的美国武器终于开始到达了。不知批量是多少?迹象表明;他们在策划反攻。必须严密监视这一动向;及时粉碎敌人阴谋。
修复枢纽站和铁路、排除定时炸弹需要时间。空军第10集团军日加列夫上将因为忽略要地防空;并且反击组织不及时而遭到免职;由维尔西宁将军接替。
但这些都不能弥补的一个事实是:整个战役计划必须调整了。
斯大林同志及时指出;要从具有战略突然性的方向给敌人致命的打击;首先突破那些防御薄弱的地段。
华西列夫斯基在地图前思考了整整一夜。审时度势之后;分析出中路突破是当前的选择。
突击应当从敌人稀少的包头、归绥地域发起;穿过鄂尔多斯草原;跨越黄河;指向陕北。首先夺取那里的油田;实现就地补给;然后向东向南;可以刺入中国腹地;向西;可以策应崔可夫集群;恢复中亚方面军进攻能力;改变整体战略态势。
东西两线;短期内都可以各自为战。西线的问题是后勤补给必须跟上。李宗仁的空军在发动什么〃绞杀战〃;虽然没有铁路供他针对;破坏有限;但还是造成了一些供应迟缓。〃蚊子〃叮人固然不致命;但被它叮多了也会把血吸干。
东线应该发动一个空中攻势。沈阳军工生产已足以成为一种威胁。可惜苏联缺少重型轰炸机。据说吝啬的英国佬高价提供了一个航空师的〃兰开斯特〃;不知何时抵达前线?计算下来;这100多架四引擎飞机的载弹量;相信可以夷平沈阳那几所工厂。
中路打进这个楔子;势必造成敌人全局被动。不是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么?那么我们的钢铁利剑这次就把摇篮吊索斩断!让蒋介石在婴儿坠地的哭泣声中低头签字!
决心下定;方案上报。他想;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可以休息一下了;老战友的生命和健康不能眼看他就这么耗尽。
把他换下来;让帕维尔DangerCode;谢苗诺维奇DangerCode;雷巴尔科大将的生力军;和身经百战的20万摩托化步兵去饮马黄河、洗涮军靴、荡涤征尘吧!
(353)
武汉。蛇山;长江大桥工地。
八月的烦恼;不止来自酷热;也不止来自工期紧张、技术复杂。对于桥梁总工程师茅以升来说;烦恼还来自某种似曾相识的预感。
48岁的茅以升;是中国最权威的桥梁专家。他在自己23岁时的博士论文中关于桥梁工程的见解;被国际桥梁界称为〃茅式定律〃;并成为美国卡里基理工学院建校以来的第一位工学博士。
1934年11月11日;39岁的茅以升受命担任钱塘江大桥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那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在此之前;这样的职务总是由外国人担任的。
时任浙江省建设厅长的曾杨府先生积极筹措;促成了钱塘江大桥开工。他把茅以升招到办公室;正言励色道:〃我一切相信你。但如果造桥不成功;你得跳钱塘江。我也跟在你后头跳。〃
茅以升答:钱江大桥成败不是我一人生死的小事;而是能不能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大事。
然而;这座大桥建设成功了;却仅仅存在了89天。
多年后;钱塘江大桥被评价为中国近代桥梁建筑史上的里程碑。这个里程碑却是呼唤着毁灭一同来临。
茅以升对建桥的每一道工序;都极尽苛刻;大到钢梁的架设;小到每一颗螺丝钉;都有严格检查程序。9月25日大桥通过了第一列火车。
但卢沟桥战事爆发后;他突然有了一个连他自己也不愿证实的预感。
这位总设计师下令:在大桥南2号桥墩上留下一个长方形大洞;这个大洞在设计图中从未出现过;茅以升也没有向任何人解释原因。
罗英;是茅以升在美国康美尔大学桥梁专业读书时的同班同学;大桥建设的总工程师。罗英曾出过一个上联;是八个字:钱塘江桥五行缺火。钱塘江这四个字的偏旁部首;就是缺少中国〃金木水火土〃五行当中的火字。这个下联一直没人对出。但是不幸;历史被罗英言中;火——战火;真的来了。
持续3个月的淞沪会战;上海陷落;杭州危在旦夕。这时钱塘江大桥刚好全部完工。但茅以升已无力把握大桥命运。11月16日茅以升接到南京政府命令:如果杭州不保;钱塘江大桥就等于是给日本人造的。必须炸毁。
不愿面对的预感终于来到眼前。茅以升经历着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刻。
长方型大洞就是预防这一时刻的来临。
当晚;茅以升以一个桥梁工程学家严谨、精准的态度;将大桥所有的致命点一一标示出来。整个通宵;茅以升一直亲眼看到最后一根导火索引线接好。
这位坚毅的〃大桥之父〃埋下伏笔;在建桥的同时预留了放炸药的空间。
11月17日;是全面通车的第一天。当第一辆汽车从大桥上驶过;两岸数十万群众掌声经久不息。
浙江省政府此时还不知道大桥上布满了炸药。此事被高度保密。
这是茅以升一生中最长的一天。他对家人回忆起那天的情形说;就像是把自己刚生下的孩子掐死在摇篮里。
谁会把自己出世才3个月的婴儿亲手杀死;又在10年之后利用他的心脏让他复活?钱塘江大桥炸桥计划;是一个魔鬼计划。然而制订并执行这个计划的正是设计师茅以升本人。
茅以升后来回忆说:〃那天过桥10多万人;以及此后几十天过桥的人;都要在炸药上面走过;火车也在炸药上风驰电掣而过。开桥第一天;桥墩里就有炸药;这在古今中外桥梁史上;都是空前的。〃
一个月后;12月23日下午5点;日军的先头部队已隐约可见;过桥人群被强行拦阻;所有的引线都点燃了。
钱塘江大桥全长1453米;历经了925个日夜兼程赶工;耗资160万美元。大桥通车第89天被炸毁。
这一天晚上;茅以升写下8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以上均为史实。
1944年抗战胜利后;茅以升开始修复钱塘江大桥;这一愿望终于在1946年得以实现。
现在;似曾相识的战火再次燃起。烽烟虽尚在千里之外;困扰却象梦魇徘徊心头。这座他呕心沥血设计的全新式样的钢梁拱桥——武
小说推荐
- 另一种历史
- 有人在解析混沌学概念时,曾用过一个比喻 一只蝴蝶,在平壤煽动一下翅膀,却引起了里约热内卢的一场风暴 正在渐渐远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那样一场影响人类的战争。以至于多年后,它的衍生物,它的结果,仍然像空气一样包围着人类,尽管人们往往忽略其存在,却无不生存于其中 六十年后,翻阅那些耳熟能详的二战史,一个
- 最新章:第225章
- 5409-历史选择
- 江西广昌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北大门。1934年4月中旬,蒋介石调集11个师,由陈诚率领沿盱江,一边修碉堡,一边缓缓向广昌推进,企图占领中心地区,彻底摧毁红军,扼杀中国革命。4月21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全称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下达保卫广昌之政治命令。命令指出“敌人已尽力采用一切方法企图占领
- 最新章:历史选择-第31章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第一部分:毛泽东之前“赤色人物”从上海涌向武汉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
- 最新章:第106章
-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格更是翻了几个跟斗,连统舱票都涨到四十五元一张
- 最新章:第106章
-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z
- 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格更是翻了几个跟斗,连统舱票都涨到四十五元一张
- 最新章:第106章
- 有一种选择叫情深缘浅
- 书名:有一种选择叫情深缘浅作者:一眼迷光文案她是把亲情看得比爱情重得多少女,为了家人她可以抛开很多东西,甚至是自己的爱情,可是她也有痛苦难过后悔的时候,随着协议的解除,她想重新挽回曾经最纯真的爱,那么她能做到吗?内容标签:搜索关键字:主角:海瑞哲,蓝天羽 配角:蓝飞羽 其它、天蝎弃双鱼而去 故事发生
- 最新章:第20章
- 张文木: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 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 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 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因此,研究大国崛 起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发展,是有益的。先从国家与 财富的关系谈起
- 最新章:第11章
- 选择一生
- 作者:罂粟依恋第一章 前言如果时间能够回到过去,现在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可是,时间已逝,木已成舟,过去只能是过去。回忆只会让人更痛,更神伤,我也只好把回忆牢牢埋在心底,希望有一天能够彻底的忘记。渐渐的,似乎已经告别了过去,直到今天,当一切有那么清晰的浮现于眼前,才知道,一切并未过去,一切仍旧活在我的
- 最新章:第42章
- 中国历史文选
- 目?录:绪论1.甲骨文?2.金文3《尚书?4《诗》5《春秋》与《左传》6《国语》7《世本》8《战国策》9《史记》10《汉书》11《后汉书?12《三国志》与《三国志注》13《晋书》14《宋书》15《魏书》16《世说新语》17《水经注》18《洛阳伽蓝记?绪论: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是高等院校文科历史教育专业
- 最新章:第3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