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将星们的“拜将”之路也是如此。
时代变迁,21世纪初论说黄埔军校的风云人物,已经不再像几十年前那样,或瞻前顾后,或投鼠忌器,或隔靴挠痒。随着那代人的远离,那个年代已经成为历史,21世纪的当代中国人,可以比较客观地论说半个世纪前的黄埔军校了。黄埔战将,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模仿《水浒》传中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的模式,将黄埔军校师生也“封”出了“一百单八将”,虽然不尽合理,但也能反映出黄埔英杰阵容的一个轮廓。
开列“一百单八将”名单,肯定会有多种版本。甚至过若干年后,会有“及时雨”、“智多星”、“黑旋风”的别号或绰号,加在这些黄埔师生的头上。本书作者预测,只要这个社会还崇拜英雄,黄埔军校的故事就会继续讲下去,因为国共合作的黄埔军校充满“拜将”传奇和众多战将的英雄魅力。
第十章 军神将星(12)
黄埔军校虽然以其培养军事人才著称,但其中也不乏各界的显赫人物,他们也许没有辉煌的战绩,可是其贡献与业绩同样使黄埔骄傲。从黄埔走出来的不仅有叱咤风云的战将,也同样不乏思维细腻缜密的著名文人,像政治教官沈雁冰、第6期学生臧克家后来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巨匠和著名诗人。还有被称为奇才的第2期学生聂绀弩,教官成仿吾、郭沫若,也都是赫赫有名的文坛巨匠。
缘分啊!黄埔,没有战事的别样人生也同样辉煌壮丽。
英雄不问出身。黄埔军校作为现代中国那段历史上最重要的人才输送基地,也许只要能与黄埔军校沾上点缘分的边,不管是哪方哪路来的人,后来这些人都能在这“人”之后加上一个“物”字,连写成为“人物”。他们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显赫,即使他们与黄埔军校擦肩而过,也要让后来人铭记住他们的业绩和名字。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聂耳,也与黄埔军校有着历史的情缘。当年的热血青年聂耳也曾想去从军报国,但他报考黄埔军校时未被录取,可他成就大业之心未泯,终于创作出了不朽的乐章。如果当时的聂耳真的能如愿提笔从戎,后人不知道还会不会听到那首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旋律,不知对黄埔军校录取榜上没有聂耳的名字,是该庆幸还是该叹息?聂耳与黄埔军校的缘分虽然不深,但他为中国历史大变奏的音符,书写了金色的乐章。这些时代英才,以另外一种方式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
国共合作创办时期的黄埔军校,可谓桃李天下,文武兼备,名气大得让人听着就能感到一股贯通天地的英雄气。
第十一章 校刊《中国军人》述评(1)
第十一章 校刊《中国军人》述评
《中国军人》杂志,是以黄埔军校为主体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会刊,是在黄埔军校内出版的重要校刊之一。这本杂志,可谓是国共合作时期创办黄埔军校的一个历史窗口。全面了解真实的前期黄埔军校,特别是研究黄埔军校史,不能不较真的多读几遍这本杂志。通过这个窗口,可看见黄埔军校内部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内幕,了解军校内争的许多起因详情。实际上,该刊是中国共产党在军校和军队内进行政治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理论阵地。创办时间虽仅有1年余,但在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政治舞台异常活跃的年代:上承第一次国共合作后黄埔建校建军;中贯两次东征、平定杨刘叛乱、孙中山逝世、沙基惨案、廖(仲恺)案、西山会议派、国民党“二大”、中山舰事件等重大历史事件;下启北伐战争、大革命猝然失败。该刊基本反映了这一时期在军校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国民党左派对时局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方针。
办刊宗旨和出刊概况
1925年初,黄埔军校内的革命势力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军校中的中共党员及进步青年组织的“青年军人社”,为配合军校政治教育等工作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为了进一步将革命影响扩大到全国军队中去,以周恩来为首的军校共产党人决定扩大原有革命群众组织,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简称“青军会”),作为党领导青年军人的桥梁和组织形式。2月1日,“青军会”在广东大学大操场上隆重召开成立大会,初步建立起了广东各军进步青年军人的大联合。并决定出版发行会刊《中国军人》杂志,成立了编辑委员会。
《中国军人》创刊宗旨是:团结革命军人,统一革命战线,拥护革命政府,宣传革命精神。刊址设在广州市小市街88号,后移到大沙头,《中国军人》杂志创刊号封面再迁至南堤二马路河南大本营。共出版发行9期,各期出版时间是:创刊号(1925年2月20日);第2期(3月2日);第3期(3月12日);第4期(4月2日);第5期(4月30日);第6期(8月17日);第7期(10月10日);第8期(11月20日);第9期(1926年3月),这一期虽未注明详细日期,但从文字内容看出,当在3月下旬。第1至第9期共发表文章100余篇。该刊主笔是共产党员王一飞,撰写论文的有蒋先云、周逸群、李之龙等共产党员,他们都是黄埔军校第1、第2期的毕业生。
该刊本着宣传革命精神的主旨,其发行章程规定:本刊赠阅军队人员及各种团体机关,函索即寄。零售价仅收工本费,10份以上收7折价钱。在国内外设立分售处17个,计有:香港、巴黎、上海、武昌、长沙、芜湖、南昌、太原、济南、杭州、宁波、云南、开封、福州、重庆、成都、广州。
该刊除刊载革命文章外,还大力介绍全国革命刊物,共有15种,即:《向导周报》、《中国青年》、《人民周刊》、《中国学生》、《黄埔潮》、《新学生》、《革命军》、《新海军》、《新青年》、《新建设》、《新民国》、《前锋》、《中国工人》、《农民旬刊》等。通过对这些刊物的介绍,使广大读者更多地接触了革命理论,起到了非同小可的宣传媒介作用,广泛传播了革命思想。
该刊以它鲜明的革命性赢得了读者,武装了群众。特别是青年军人在其感召下,纷纷加入“青军会”。“周恩来同志,经常找该会的负责人蒋先云等研究情况,给他们出谋划策。”(王逸常:《周恩来同志在黄埔军校》,载1980年1月6日《长江日报》)很多青年把“青军会”作为他们革命精神的寄托,会员由最初的两千多人迅速发展到两万多人,活动范围由黄埔军校延展到在粤的军队和滇、桂、湘所设的军官学校,进而遍及全国,影响了一代青年军人,成为他们中大部分人走向革命道路的导航站。
这本杂志作为共产党人的重要理论阵地,其顽强的战斗力使反动势力胆寒,“青军会”被反动分子称为“赤化”机关。思想偏向国民党右翼的一些师生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组织了“孙文主义学会”(简称“孙学会”),假孙中山之名,行对抗孙中山政策之实,制造事端,猖狂地向军校中的共产党人进攻。《中国军人》杂志发表文章奋起反击,击退了国民党右翼势力的反扑,这更加引起了反动势力的极端恐惧。1926年1月2日,蒋介石公开表示:“青军会”和“孙学会”在国民党未改组之前,都不能承认。特别是当蒋介石见到以黄埔毕业生为骨干组建的国民革命军第1军有十分之二的人加入了共产党组织,大部分加入了“青军会”,而加入“孙学会”的仅是一小部分后,多次怪罪“孙学会”的人无能,并转而又施一计,在“中山舰事件”后,下令解散“青军会”和“孙学会”。
第十一章 校刊《中国军人》述评(2)
“青军会”的被解散,对该会负责人来说是比较突然的。这可从第9期会刊看出,本期“启事”仍载“无论会员非会员,来稿一律欢迎”等5条稿约。另一条启事写道:“本刊拟在总理逝世周年纪念日出版,因几次为印刷所误,故延至今日,谨此致歉,并乞读者原谅。”由此证明本期出版发行于1926年3月下旬,也说明编委会在这时还没有意识到将要停刊。
4月8日,蒋介石对军校官长发表讲演,他说:“国民革命军的党代表要完全的国民党员才可担任。”反对共产党员担任党代表,提出“第1军的党代表统统调回再训练”。4月10日,“青军会”面对危局,不得不忍痛发表《解散通电》,以“本会拥护革命而始,亦以拥护革命而终”作为对“孙学会”的回答。4月21日,“孙学会”也发表自动解散宣言。不久,蒋介石
小说推荐
- 中国黄埔军校
- 作品:中国黄埔军校 作者:陈宇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陈宇,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军事思想专业导师,大校。曾供职于连、团、师、大军区机关、中央军委办公厅各级单位,数次参加南疆边境作战。首届全军历史系本科毕业生,首批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会员《军事历史》杂志主编。出版专著30余部,红军长征系列有《草地龙虎《血火煮
- 最新章:第148章
-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全
- 作者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
- 最新章:第62章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中国五大野战军-第372章
- [军文]上校
- 《上校(军文》作者:青色羽翼文艺版文案身在异国的神秘东方男子方迟,因为一次意外被有奇特兴趣的军部上校布莱安看中,将其纳入军籍。两个孤单之人,能否突破一切障碍,闯出一条属于他们的道路?现实版文案:布莱安坐在桌子上,居高临下地对方迟伸出脚说“想离开军队吗?那就舔我的靴子”方迟弯下身子低下头—然后以迅雷不
- 最新章:第72章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作者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
- 最新章:第62章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中国大历史[美: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
- 最新章:第59章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
- 作者:张明金等本书简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参加过的重大战役、战斗,曾经出现过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等。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我军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目录 概述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军委总部机关一、中央军事委员会二、总参谋部三、总政治部四、总后勤部第二章 野战军一、第
- 最新章:第55章
- [军婚]中校的下等小妻
- 书名:中校的下等小妻作者:冰彬儿内容介绍:他,毕启胜,29岁,S市最年轻的中校参谋长,军政世家眼中的良婿人选。她,何心心,22岁,服刑两年刚刚释放,是社会上最下等的“三无女。出狱的第一天,男人强行的掳她上车。并在三天后强行把自己的姓氏,冠在她名字的前面。盛世婚礼上,面对外界的纷纷质疑,和母亲的强烈反
- 最新章:第124章
- 中国文脉
- 作者:余秋雨第一章 中国文脉一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就像那一条倔犟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正是这条天际线,使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一种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因为太重要
- 最新章:第7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