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分校各期毕业学生、学员:第16期学生2个总队,毕业学生4203人(其中有女生300多人);第17期学生1个总队,毕业学生1323人;第18期学生1个总队,毕业学生702人;第19期学生1个总队,毕业学生602人;第20期学生1个总队,毕业学生600人。计有毕业学生7430人。各种班队毕业学员5961人。共毕业学生、学员13391人。
本分校成都时期和江西时期,共计有毕业生近2万人。
第4分校(广州分校):1927年初,由于黄埔本校招生人数大发展,黄埔岛上的校址显得过于狭小了。军校于是在广州燕塘训练第7期入伍生,是为广州分校校址的开端。此外,民国时期入据广州的军队,在此地还办过一些军校,其中有李耀汉的肇军讲武堂,林虎的第2军广西桂平第4分校旧址讲武堂,李烈钧的滇军讲武堂,李济深的西江讲武堂,谭延辏У南婢参涮茫罡A值牡?军讲武堂,还有李济深的广东地方武装团体训练养成所、第8路军干部学校等。这些军校旧址,后来多成为黄埔军校广州分校的校舍。
1936年夏,余汉谋投靠南京国民政府取代陈济棠,蒋介石派陈诚、陈芝馨接收燕塘军校,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蒋介石兼任校长,陈诚兼主任,陈芝馨为副主任(后升任主任)。燕塘军校原第3期学生作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12、第13期学生,毕业后有资格投考陆军大学。1936年至1937年间,广州分校续招第14、第15期学生3000多人。1936年冬,第4路军的军官总队共4个大队约1000余人,编入该校,以陈克球为总队长,办了两期后改为补习总队。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机轰炸广州,校部迁往白云山,学生总队迁往龙眼洞上、下元岗,军官总队迁往肇庆,校内只留守卫兵1个排。1937年12月,全校迁往德庆。迁校后已不能正常进行教学和训练。1938年1月,广州分校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4分校(迁址德庆),由韩汉英任主任,谢婴白为副主任。2月,成立第14期学生第7总队,分甲乙两级,学生1028人,同时将政训处改为政治部。成立第15期学生第7总队,学生1482人。9月,第14期甲级生毕业。10月,日军侵占广州。本分校奉命从德庆等地全部迁移到广西宜山、德胜、东江一带教学,校部设在宜山。又招收新生1500名。后又迁往贵州独山、贵阳、遵义等地。
遍地开花结果的12所分校(5)
从1938年12月31日以蒋中正、韩汉英和谢婴白3人名义发布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4分校招生布告》看,本分校的招生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对于上世纪民众文化素质较低的年代来说,这些要求可谓非常苛刻。首先要求报考者须“德才兼备”,“隶属中华民国国籍,品行良好,笃信三民主义者。”重要的是必须“初级中学以上毕业或修业,及经教厅立案之私立中学体育、艺术、会计、新闻、速记等学校,暨各有所习学校得有毕业证书,曾受军训者。”另外,要求报考者“年龄20岁以上,28岁以下”、“体格健全,合于本分校体格检查之规定者”。
1940年2月,昆仑关战役打响,日军自南宁进犯宾阳。本分校奉命编组全体官兵为第120军,辖2个师,参加桂南作战,出色地完成任务后,迁移到贵州独山。6月,第17期新生入伍,成立两个总队,共2629人。7月奉命实施乙种编制。建议招考海外侨胞青年子弟回国受训,专请侨务委员会及战时驻东南亚各国领事馆负责招生,计招学生254人,成立华侨大队。1944年8月,桂林、柳州一线战局紧张,本分校奉命组织黔桂边区防守司令部,其组成由本分校优秀官员充任,官兵沿黔桂边区各要隘地区修筑防御工事,完成任务后转移到贵阳附近的湄潭县作为新校址。本分校两次参加抗日作战,3次迁移校址,对学生完成学业影响甚大,但这批学生也在战火中得到了锻炼。
1945年10月,本分校奉命裁撤。凡未完成课程的各大队,分别将炮、工、通信兵科学生转送各专科学校继续学习。入伍生团未升学学生,也分别参加第20期学生升学考试,转往志愿兵科学校继续学习。
本分校各期毕业学生、学员:第12期学生1个总队,毕业学生780人;第13期学生1个总队,毕业学生717人;第14期学生1个总队,毕业学生724人;第15期学生1个总队,毕业学生1482人;第16期学生2个总队,毕业学生2127人;第17期学生6个总队,毕业学生5945人;第18期学生1个总队,毕业学生680人;第19期学生2个总队,毕业学生2912人。计有毕业学生14377人。各种班队毕业学员5079人。共毕业学生、学员19456人。
第5分校(昆明分校):校址在云南省昆明市,其前身是云南陆军讲武堂,辛亥革命后改称讲武学校,后又改名为云南教导团。朱德、叶剑英
等著名将领毕业于此校。1935年9月16日,云南教导团改组为黄埔军校
昆明分校——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旧址
昆明分校,主任唐继麟。1938年1月,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5分校。1940年10月奉命实施丙种编制。
本分校成立之初,原在校受训的滇、黔绥靖公署军官队,改称学生大队。1936年招新生分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各科,计700人,训练时间原定为3年又4个月。后续招第14期,训练时间缩短为1年又6个月。1939年,招训第16期入伍生。当时抗日前线急需基层军官,故将第16期学生分甲、乙两级教育,同时学生名额增加到1500人。甲级生为期6个月毕业,乙级生为期1年毕业。1940年3月,招考第17期学生,录取120人,分步兵、炮兵、工兵3科,步兵科为期1年,炮兵、工兵科为期1年6个月毕业。1941年12月,第19期学生1300多人入校,并续招了第20、第21期学生。
1944年11月8日,本分校奉命改行新制,规定本分校收训学生总量为12个队,分步兵科6个队、炮兵科2个队、工兵科1个队、辎重兵科1个队、通信兵科2个中队。抗日战争胜利后,本分校奉命裁撤,未完成学业的学生于1946年2月并入成都本校,本分校至此结束。
本分校各期毕业学生、学员:第14期学生1个总队,毕业学生958人;第16期学生2个总队,毕业学生2856人;第17期学生1个总队,毕业学生1047人;第18期学生1个总队,毕业学生1104人;第20期学生1个总队,毕业学生577人。计毕业学生6542人。各种班队毕业学员2480人。共计毕业学生、学员8022人。
遍地开花结果的12所分校(6)
该分校旧址(讲武堂)建筑,具有浓厚的西南地区民族特色。现存主体建筑为“走马串过楼”式的两层砖木建筑,基本呈正方形四合院样式。东楼长118。4米,西楼长119。6米,南楼长116。7米,北楼长116。8米;东西楼宽10米,南北楼宽7米,四楼高12~15米。西楼为教室,东楼为办公室,南北楼为学生宿舍。四楼对称相接,浑然一体,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入。20世纪50年代初,驻人民解放军昆明步兵学校。90年代时主体建筑整修一新,被列为全国第3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6分校(南宁分校):该分校是一所政治学校。最初驻南宁,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1分校。1926年5月16日,在南宁东部原陆军讲武堂旧址成立,负责人俞作柏、萧越、黄杰、甘丽初等。第1期学生受训18个月,分步、工、炮兵3个科目。1927年底第2期开学时,吕竟存接任校长。1928年6月1日,军校改为国民革命军陆军军官学校广西分校,后又称广西各部队干部训练所。1929年秋,改为陆军军官学校,迁桂林。1930年4月7日,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1分校。1931年3月,军校校址迁往柳州,改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学校第1分校。后校址迁回南宁,恢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1分校原名,通常称为南宁分校。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军事政治统一于中央,遂改名为陆军军官学校第6分校,主任冯璜。1938年春,校址由南宁迁往桂林市郊外的李家村。这里依山靠河,有许多天然防空洞,名将蔡锷曾在这里建立学兵营。3月,本分校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6分校。设主任、副主任各1人,俞星槎任主任。1940年10月奉命实施丙种编制。
南宁分校门口1944年9月,桂柳会战爆发,11月军校被迫撤到宜山县怀远镇,后又迁往百色地区凌云县城。11月8日,本分校奉命改行新制,规定本分校收训学生总量?
小说推荐
- 中国黄埔军校
- 作品:中国黄埔军校 作者:陈宇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陈宇,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军事思想专业导师,大校。曾供职于连、团、师、大军区机关、中央军委办公厅各级单位,数次参加南疆边境作战。首届全军历史系本科毕业生,首批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会员《军事历史》杂志主编。出版专著30余部,红军长征系列有《草地龙虎《血火煮
- 最新章:第148章
-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全
- 作者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
- 最新章:第62章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中国五大野战军-第372章
- [军文]上校
- 《上校(军文》作者:青色羽翼文艺版文案身在异国的神秘东方男子方迟,因为一次意外被有奇特兴趣的军部上校布莱安看中,将其纳入军籍。两个孤单之人,能否突破一切障碍,闯出一条属于他们的道路?现实版文案:布莱安坐在桌子上,居高临下地对方迟伸出脚说“想离开军队吗?那就舔我的靴子”方迟弯下身子低下头—然后以迅雷不
- 最新章:第72章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作者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
- 最新章:第62章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中国大历史[美: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
- 最新章:第59章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
- 作者:张明金等本书简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参加过的重大战役、战斗,曾经出现过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等。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我军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目录 概述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军委总部机关一、中央军事委员会二、总参谋部三、总政治部四、总后勤部第二章 野战军一、第
- 最新章:第55章
- [军婚]中校的下等小妻
- 书名:中校的下等小妻作者:冰彬儿内容介绍:他,毕启胜,29岁,S市最年轻的中校参谋长,军政世家眼中的良婿人选。她,何心心,22岁,服刑两年刚刚释放,是社会上最下等的“三无女。出狱的第一天,男人强行的掳她上车。并在三天后强行把自己的姓氏,冠在她名字的前面。盛世婚礼上,面对外界的纷纷质疑,和母亲的强烈反
- 最新章:第124章
- 中国文脉
- 作者:余秋雨第一章 中国文脉一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就像那一条倔犟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正是这条天际线,使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一种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因为太重要
- 最新章:第7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