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社,是共产党在校内所领导的一个秘密革命组织,原是要求“作为党的外围组织,来推行党的政策,扩大党的影响,并为吸收党员做准备工作”。也就是说火星社是党的助手。火星社约于1924年底在广州北校场内分校成立,以“SM”为代号,另有特定的手势作为联络信号。火星社的创立和活动不到1年,社员有100多人,先后分散到各个战斗岗位中去,其中不少人成了出色的共产党员。在它存在时期,对校内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校内中共政工组织(4)
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简称“青军会”,原是以黄埔师生为骨干的,国共合作的社会革命军人组织。它由校内发展到校外,经历了校内的“青年军人社”、校外的“青年军人代表会”等阶段发展而成。“青军会”成立后,最先以共产党人蒋先云为中共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常委主任(主席),国民党人贺衷寒为秘书。立会宗旨以“联合革命军人,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以求救国、救民、救自己为目的。”他们英勇无畏地表示要当“人类的牺牲者”、“革命的先锋队”。因为共产党人在会里占据领导优势,于是国民党右派视之为“赤色机关”,他们公然实行退会,另立山头,自打旗帜。这样就使“青军会”成了以共产党人为核心的组织,拥有两万多革命会员,以最富有战斗性、革命性而名声大振。以黄埔军校师生为骨干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开办了自己的会刊《中国军人》杂志,会刊主笔是共产党员王一飞,主要领导者是蒋先云等一批共产党人。该刊创办于1925年初,停刊于1926年“中山舰事件”之后。共出版发行了9期。
孙文主义学会,简称“孙学会”,是一个打着孙中山的旗帜,专门与“青军会”对抗,矛头直指共产党的组织。他们要求从“统一战线中开除共产党”。原“青军会”秘书贺衷寒脱离“青军会”,当了“孙学会”会长,以“戴季陶主义”为精神支柱,开展了一系列的反共分裂活动。他们虽自命为孙中山的信徒,实际上为反对国共合作、分裂革命统一战线、破坏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效劳,成了全国有名的反共组织。
《中国军人》杂志刊载的图片
“青军会”与“孙学会”都以黄埔军校为基地,以黄埔师生为争取联络的主要对象,争雄斗胜。为了争取会员,扩大势力,他们各自向全国开展活动,形成了人多势重,足以左右军校和广东革命形势发展的两种政治力量。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和5月“整理党务案”先后爆发,“青军会”被迫于4月底解散,党的势力受到了削弱,一批共产党员被迫将身份公开,活动受到了限制。但是,这一时期身经战火锻炼和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激烈斗争的黄埔共产党人及其组织系统已经茁壮成长,他们懂得了运用革命组织迎击反动组织的一切挑战,有领导、有组织、有群众、有策略地同国民党右派作斗争。他们顽强地坚持军校革命的政治方向,不断地为维持国共合作,巩固革命统一战线,贯彻孙中山三大政策而作出贡献。所以,在反共分裂迫于眉睫的形势下,共产党人仍千方百计促进黄埔军校的两党合作,使之在统一广东的基础上又挥戈北伐,勇当先锋,并取得胜利。共产党人也因此受到军校师生的拥戴,在政治上始终居于领先地位,这完全是黄埔共产党人运用策略的成功,和政治方针路线的正确以及英勇战斗的结果。
黄埔军校出版的部分书刊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时事逆转,黄埔军校也无可挽救地惨遭摧残。在黄埔“4·18”反共事变中,大批共产党人被无辜逮捕、枪杀,党团书记熊雄遇害牺牲,军校的一系列革命制度被取消,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著述在黄埔军校内一律予以查禁焚毁。幸免的共产党人被迫离散,或转入地下工作,更隐蔽而艰苦的进行斗争。早期黄埔军校以国共合作开始,以国民党右派反共分裂而告终。但是,黄埔军校共产党人所创立的一整套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政治工作制度及方法,却大部分为两党军队所接受,并继承了下来,其不可磨灭的功勋,是永远值得后人纪念的。
成绩斐然,军校史鉴(1)
军校生动活泼的政治思想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学生的政治觉悟,明确了革命军人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发了他们学习军事政治的热情,因而,他们能够在“每1小时吞下6小时的功课”。当时《广东前敌通信》曾报道:军校教导团的士兵,开始连什么是主义都不懂,入伍仅几天工夫便晓得“革命是被压迫的民众对统治阶级的反抗”,“革命军必须代表被压迫的民众的利益”,“必须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等许多革命道理。
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硕果累累。具体反映在军事斗争中,是使军校学生精神振奋,英勇善战,战绩辉煌。在行军作战中,军校师生提出:“不怕死,不怕穷,不怕冻,不怕热,不怕痛,不怕饥,不怕疲,不怕远,不怕重,不怕险”等“十不怕”的战斗口号,充分显示了革命的英雄主义气概。在第一次讨伐陈炯明的东征战役中,同学们身先士卒,扒城先登,不知道什么生死。这种精神,正是平日政治教育的结果。
1925年2月,黄埔学生参加第一次东征。淡水战役时,校军协同粤军以2000人,就把固守淡水城4000余人的敌军打败,俘敌1000余人,第一次出征就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大捷。3月27日的《商报》记载说:“初出茅庐之黄埔学生军教导团,尤出类拔萃,每攻必克,每攻必取。”“俄国加伦将军在前敌目睹学生军之奋不顾身,冲锋陷阵,视死如归之革命精神,谓比欧战时德国少年军尤超出几倍。”10月,校军参加第二次东征,在惠州战役中,打得更是勇猛顽强。惠州地势险要,设防坚固,而黄埔校军发扬孙中山提出的“以一当百”的精神,依照“不怕死”、“不怕苦”的信条,和其他各军的冲锋队一起,不到3天就拿下了惠州城。当时的外国报纸称:像这样的战役“以协约国之兵力攻之,需两星期。”恽代英曾评论说:“广州之青年革命军,令一切革命的青年诚心尊敬佩服,这为中国的前途开一新纪元。”
军校政治教育的结果,使军校大部分学生都能明白中国如何受帝国主
义列强及其工具即中国军阀的压迫,农工群众如何痛苦,以及解除压迫和痛苦的途径,并在思想上确立了国家民族为重的正确意识与本身的重大责任。军校有着爱民的严明军纪,校军“行军所至不扰民间一草一木,老妪
1939年国民党在南岳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李默庵(前左五)、叶剑英(前左四)任正副教育长。
妇孺,喜而挤欢。鸡犬不惊,商市安定,入夜不入私家空房,则扎蓬营露宿,东江人民父老可谓民国以来,仅此听见乃是真正革命军,真正卫国保民之革命军。”在行军途中,校军对人民的爱护,更是倍加感人。如第一次东征时,“我军中有一女挑夫,因病不能前进,司财务者在前方,又无法遣回,某同志遂另雇挑夫一名,再将病者负于背上,俨于孝子负慈母。”正因为如此,革命军深受民众热爱,深得民众支持。如战争中革命军有关“输送、补给、通信、侦察等,亦获助实多,甚至农工人揭竿相助。”1926年,革命军北伐时,得到群众拥护与帮助更大。如在湖南前线,农民革命武装直接帮助革命军杀敌,工人帮助革命军运输,邮差做革命军的向导,使革命军在后方有民众实力的帮助,在前方而无后顾之忧,增加百倍地杀敌勇气,并于最短期间,消灭了反动军阀势力吴佩孚、孙传芳,取得了北伐的胜利,实现了孙中山多年未能实现的遗愿。
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将才,为以后人民军队的创建打下了干部基础,为人民军队一些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军校斐然的成绩在国内及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令人惊叹的。那么,在政治教育方面,它的主要办学经验是什么呢?又给今天的军校以怎样的借鉴呢?本书综合归纳为以下几点:
1.军校成功的政治教育,是军校学生快速成才,并为日后进军高级领导层打下了牢固思想基础的关键,也是军校学生最终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成绩斐然,军校史鉴(2)
有识之士皆可看出,军校政治教育是国共两党争夺未来军官、未来军队的“定音之
小说推荐
- 中国黄埔军校
- 作品:中国黄埔军校 作者:陈宇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陈宇,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军事思想专业导师,大校。曾供职于连、团、师、大军区机关、中央军委办公厅各级单位,数次参加南疆边境作战。首届全军历史系本科毕业生,首批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会员《军事历史》杂志主编。出版专著30余部,红军长征系列有《草地龙虎《血火煮
- 最新章:第148章
-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全
- 作者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
- 最新章:第62章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中国五大野战军-第372章
- [军文]上校
- 《上校(军文》作者:青色羽翼文艺版文案身在异国的神秘东方男子方迟,因为一次意外被有奇特兴趣的军部上校布莱安看中,将其纳入军籍。两个孤单之人,能否突破一切障碍,闯出一条属于他们的道路?现实版文案:布莱安坐在桌子上,居高临下地对方迟伸出脚说“想离开军队吗?那就舔我的靴子”方迟弯下身子低下头—然后以迅雷不
- 最新章:第72章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作者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
- 最新章:第62章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中国大历史[美: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
- 最新章:第59章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
- 作者:张明金等本书简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参加过的重大战役、战斗,曾经出现过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等。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我军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目录 概述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军委总部机关一、中央军事委员会二、总参谋部三、总政治部四、总后勤部第二章 野战军一、第
- 最新章:第55章
- [军婚]中校的下等小妻
- 书名:中校的下等小妻作者:冰彬儿内容介绍:他,毕启胜,29岁,S市最年轻的中校参谋长,军政世家眼中的良婿人选。她,何心心,22岁,服刑两年刚刚释放,是社会上最下等的“三无女。出狱的第一天,男人强行的掳她上车。并在三天后强行把自己的姓氏,冠在她名字的前面。盛世婚礼上,面对外界的纷纷质疑,和母亲的强烈反
- 最新章:第124章
- 中国文脉
- 作者:余秋雨第一章 中国文脉一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就像那一条倔犟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正是这条天际线,使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一种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因为太重要
- 最新章:第7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