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第29章


和的黎波里伯国(1109~1289年)等,它们名义上是耶路撒冷王国附庸?熏实际上是各自独立的。西欧封建主在领地上以军事城堡为中心,统治、剥削、奴役当地居民。为了维持统治,保护朝拜“圣地”活动,他们建立宗教骑士团作为常备武装力量。如12世纪初由法国骑士组成的圣殿骑士团、意大利人组成的医院骑士团和12世纪末由德意志骑士组成的条顿骑士团等。
1144年埃德萨伯王国被摩苏尔总督突厥人赞吉(1127~1146年在位)所灭,由此引起第二次十字军东侵。这次十字军的组织者是法国国王路易七世(1137~1180年在位)和德意志皇帝康拉德三世(1138~1152年在位)。十字军出发时约有2。5万人,不过在穿越小亚细亚时,日耳曼军队遭消灭,所以,1148年春联军到达叙利亚时只剩了5000人。随后他们又在这年7月28日攻击大马士革的战役中被赞吉之子努尔丁击溃,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失败,“法兰克人不会输”的神话终告破灭。
12世纪晚期,努尔丁的继承者萨拉丁建立了一个包括埃及、部分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广大领土在内的国家。他攻克了许多城市。由于十字军骑士袭击穆斯林商队,萨拉丁发动圣战,于1187年占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第一王国告终,的黎波里伯国和安条克公国也被降格为首邑。西欧为之震动,于是组织规模较大的第三次十字军。西欧主要国家的君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红胡子)、英王理查一世(狮心)和法王腓力二世·奥古斯都,皆率军参战。腓特烈一世于小亚细亚渡河时溺死,德意志军大部分回国;英、法两国君主因领地争执,矛盾重重,明争暗斗,在十字军攻陷沿海要塞阿克后,腓力二世即率军回国。理查一世无力夺取耶路撒冷,在得到萨拉丁允许基督徒往“圣城”巡礼的诺言后,匆匆回师。
第四次十字军东侵(1202~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起、组织。但由于情况的变化,这次东征改变了目标。从11世纪末以来,威尼斯从拜占廷那里获得了非常多的贸易特权,但到了12世纪君士坦丁堡的居民的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把城里的拉丁人杀得一干二净。于是为了复仇,负责承担运送十字军的威尼斯船队,以索取巨额运费为威胁,以平分战利品为利诱,促使十字军改变原定进攻埃及的路线,攻陷了亚得里亚海东岸的萨拉城,转而进攻拜占庭。1204年,君士坦丁堡陷落,被十字军洗劫达一星期之久,破坏惨重。这时十字军已撕下它“神圣”的面纱,暴露出其侵略掠夺的本质。
在十字军攻占的拜占庭领土上,西欧封建主建立了拉丁帝国。威尼斯分得拜占廷领土的3/8,包括君士坦丁堡的一部分,成为地中海上的商业霸国。其余未被占领的拜占廷领土,分裂成为几个独立的小国。1261年,尼西亚皇帝巴列奥略家族的迈克尔八世灭拉丁帝国,恢复了拜占廷帝国。
十字军运动的衰落
教皇英诺森三世以十字军作为增强其权力、镇压反对力量的工具。1209年,他又组织十字军讨伐阿尔比异端?熏屠杀法国南部人民。1212年?熏教会在法国和德意志煽动、发起“儿童十字军”。成千上万10~18岁儿童,或被骗送往埃及和爱琴海的奴隶市场卖为奴隶,或船沉溺海,或在赴意大利途中死亡。英诺森三世拟组织第五次十字军东侵,但未及成行而身先死。
第五次十字军东侵?穴1217~1221年)以埃及为进攻目标,参加者主要是法国人。开始他们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迫使伊斯兰国家恢复了耶路撒冷王国,并保持了原有疆界。但教皇特使却不满足这一结果,他希望在埃及建立一个新的基督教国家,于是1221年十字军进军开罗,但受洪水所阻,被迫撤离了埃及。
第六次十字军东侵(1228~1229年)也是以埃及为进攻目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利用伊斯兰教国家内部矛盾,和埃及苏丹缔结条约(1229年)。双方约定,欧麦尔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归伊斯兰教徒,圣墓属基督教徒,这样腓特烈二世为耶路撒冷第二王国取得了耶路撒冷、伯利恒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但1244年,花剌子模突厥人在埃及支持下,又占领了耶路撒冷。
第七次(1248~1254年)和第八次(1270年)十字军东侵皆由法王路易九世(1226~1270年在位)发动、领导。第七次十字军进攻埃及惨败,路易被俘,1250年以大笔赎金赎回。第八次十字军进攻北非突尼斯,路易九世在军中罹疫身亡,军士败退。
13世纪十字军已成强弩之末,留在东方的西欧封建主、意大利商人和宗教骑士团内部矛盾重重。13世纪中叶?熏蒙古旭烈兀建立伊儿汗王朝?熏1258年攻陷巴格达,杀死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发,叙利亚、巴勒斯坦皆受威胁。
埃及马木留克王朝苏丹拜巴尔斯一世(1260~1277年在位)击败蒙古军,不断夺取十字军领地,并于1268年攻陷安条克。1289年马木留克王朝攻占十字军的重要据点的黎波里,1291年又攻占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克。西亚大陆的十字军国家至此全部灭亡。
影响
十字军东侵给西亚、埃及和拜占庭人民带来了灾难,严重阻碍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西欧教俗封建主向东方扩张的目的也最后落空。西欧的人力、物力大量消耗,十字军税和其他杂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从十字军东侵中取得直接利益的是少数意大利城市,如威尼斯和热那亚。它们取代了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在东部地中海的商业霸权,扩大了西欧在东方的贸易市场。
十字军东侵对西欧社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东西方之间的商业活动日益频繁,近东地区的贸易成为西欧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了造船技术的发展。生产水平较低的西欧,通过各种渠道从先进的东方学到了布匹和绸缎的精织、印染技术以及较高的金属加工技术,同时学会了种植水稻、荞麦、西瓜、柠檬、甘蔗等农业生产技术。封建主和市民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东方的影响?熏如讲究沐浴、理发等。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从而对后来欧洲文化思想的变化产生了长远影响。
第二部分 耶稣的诞生第25节 大宪章—英国诸侯战胜君主专制政治
英国的宪政,最早起源于1215年《自由大宪章》的签订,所以《大宪章》的签署对于英国历史,进而对于世界历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在全世界大多数地区,民主共和已经取代了君主制度成为国家的组织形式,这是世界面貌的重要变化,而这一切,都与《大宪章》有关。
“无地王”约翰
自诺曼征服以来,英国建立了强有力的王权。这对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等级关系起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到12世纪中叶,英国进入金雀花王朝统治时期,第一代国王亨利二世是法国安茹伯爵的继承人,在法国拥有大片领地。他成为英国国王后,这些领地便统归英国辖领。这样,包括安茹、缅因、屠棱、诺曼底等地在内的几乎二分之一的法国疆土便并入了英国的版图,形成了疆域辽阔的“安茹帝国”。
亨利二世去世后,其子理查一世继位。理查一世一生穷兵黩武,曾参加十字军东征。在国内理查一世横征暴敛,使国家财政拮据,天怒人怨,使得王权逐渐失掉了在国内的阶级基础和一切可能与之联盟的力量。1199年,理查一世的弟弟约翰继位。这是一个性格复杂矛盾的人,有时仿佛很精明能干,很有天分,有时却会做些莫名其妙的糊涂事;说他自私、吝啬,但他却偶尔表现得颇为慷慨。大致说来,他还具有猜疑、卑劣、好色等个性。也许导致约翰这样个性的是因为在他出生之前,他父亲认为自己已不太可能再生养儿子,便把大部分的土地、财产平均分给几个大儿子,未料到又生了约翰,这时已经没有田地可分了,正因为这样,约翰便被他的家人称为“无领地的约翰”。
直到约翰继承英国王位,成为头号富翁的时候,他总还觉得别人在图谋他的财产、王位,就连身边的侍从,也无法得到他的信赖。不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