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个人就是缩小了的国家。人有三种品德:智慧、勇敢和节制。国家也应有三等人:一是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二是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三是有节制之德的供养者。前两个等级拥有权力但不可拥有私产,第三等级有私产但不可有权力。他认为这三个等级就如同人体中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协调一致而无矛盾,只有各就其位,各谋其事,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就达到了正义,就犹如在一首完美的乐曲中达到了高度和谐。
柏拉图死后,他所创业的学园由门徒主持,代代相传,继续存在了数世纪之久。但学园派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仍是柏拉图这位开山鼻祖。
集大成的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的父亲是马其顿王国的宫廷医生。亚里士多德18岁时,就被父亲送到当时著名的柏拉图学园,在那里他学习了20年。由于他勤奋刻苦,涉猎广泛,很受老师柏拉图看重。可是,柏拉图又说:“要给亚里士多德戴上缰绳。”意思说,亚里士多德非常聪明,思想敏捷,不同于一般人;不加以管教,就不能成为柏拉图期望的人。亚里士多德很尊敬他的老师,但是,在很多问题上,他又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在学园里,亚里士多德经常和柏拉图争论,有时候,会把老师问得答不上来。他不同意柏拉图把真实存在看成是“人的理念”的唯心观点。他提出这样的问题:树就是树,由种子长成,结出果实。离开实实在在的树,仅仅是头脑中的树的概念又有什么意义呢?后来,亚里士多德终于抛弃了柏拉图的许多唯心论观点。他认为,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是永恒的,不是靠什么观念产生的。是先有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三角形状的东西,然后在人们头脑中才有三角形的观念。代数和几何的定律是从自然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他还认为,生命和世界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空间和物质。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辩证法观点。但是,当亚里士多德碰到一些解释不了的现象时,就把老师的一些唯心论的观点搬出来帮忙,因此常常被弄得自相矛盾,在唯物论和唯心论这两种观点中摇来摆去。
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从公元前342年起,他给当时的马其顿王国王太子亚历山大当老师。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创办了吕克昂学园。
在教育方面,他首先提出了对青年学生必须进行“智育、德育、体育”三方面的教育,并且提出了划分年级的学制。他主张,对于7岁到14岁的儿童,国家应该为他们办小学,让他们学习体操、语文、算术、图画和唱歌。对于14岁到21岁的青少年,国家应该为他们办中学,教他们历史、数学和哲学。体育是为培养强健的体魄,德育是为了培养自尊心和勇敢豪放的品格。这个学校是古希腊科学发展的主要中心之一。亚历山大国王十分支持亚里士多德办学,据说先后提供了800金塔兰(每塔兰约合黄金60磅)的经费。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建立了欧洲第一个图书馆,里面珍藏了许多自然科学和法律方面的书籍。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雅典人激烈地反对马其顿的统治。有人告发亚里士多德曾做过亚历山大的老师,当局准备将他逮捕。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及时得到消息,帮助他们的老师逃出雅典,来到亚里士多德的故乡优卑斯亚岛的卡尔喀斯城避难。第二年夏天,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凄凉的境遇中死去。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科学还处于胚胎时期,亚里士多德孕育了这一胎儿并使它降生。希腊人之前的文化都是用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界的每种神秘变化的,到处都是神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的光辉成就之一就是能以宽广的胸怀和勇气把科学组织成一个有条不紊的庞大机体。
影响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明中思想界、哲学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成为影响西方的最重要的理念。不管是政治方面、道德方面、思想方面等等,后人都从他们的想法里获取指导,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论的借口。他们对于西方文明的地位,就像是孔子、老子和韩非子对于中国文明一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他们的哲学思想又被后人拿出来,用作向封建势力进攻的武器。文艺复兴的含义,就是要回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这三位哲学家,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具有源头的地位。
第一部分 汉谟拉比法典第11节 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5世纪,希腊各城邦曾一致对外共御波斯,其后正当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诸城邦大伤元气的时候,北方近邻马其顿国家却逐渐强大起来。其国王腓力二世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趁希腊各城邦混乱不堪、无力外御的时候,先后夺取了一个个衰落的希腊城邦。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军队大败希腊联军于喀罗尼亚城下,确立了在全希腊的霸主地位。腓力二世的下一个侵略目标,便是东方的波斯及其他文明世界。然而,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没有完成自己的宏图大业。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受军队的拥戴登上王位,时年20岁。他决心继承父业,实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亚历山大注定要威震东西方。
亚历山大大帝远征
亚历山大曾经拜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师,学习了哲学、医学、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他酷爱希腊文化,梦想不仅要征服世界,而且要使世界希腊化。亚历山大最喜欢的书是《伊利亚特》,他一心想向阿喀琉斯学习,创下辉煌的伟绩。亚历山大I6岁起,就跟随父亲参加军事征战,学到不少作战技术和军事知识。在著名的喀罗尼亚战役中,18岁的亚历山大曾指挥马其顿军队的左翼取得辉煌的战果。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之后,即着手仿效希腊人的制度,实行政治、军事改革,削弱氏族贵族的势力,加强君主的权力。他还改革货币,奖励发展工商业。最重要的是军事改革,亚历山大创立了包括步兵、骑兵和海军在内的马其顿常备军,将步兵组成密集、纵深的作战队形,号称马其顿方阵,中间是重装步兵,两侧为轻装步兵,每个方阵还配有由贵族子弟组成的重装骑兵,作为方阵的前锋和护翼。亚历山大通过这些改革,使马其顿迅速成为军事强国。腓力二世被害后,希腊被征服的城邦认为这是摆脱马其顿帝国控制与奴役的天赐良机,纷纷起义暴动,但年轻的亚历山大在短短的两年里就平息了骚乱。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以镇压希腊各城邦的反马其顿运动,为了实现自己征服世界的野心,亚历山大把目光投向了领土辽阔、资料丰富、财富滚滚的波斯。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和希腊各邦的联军,包括步兵3万人,骑兵5000人和160艘战舰,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向波斯进军。行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分赠属下。一位大将迷惑地问道:“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希望。”亚历山大说:“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
将士们被亚历山大的雄心所激励,他们决心随他到东方去掠夺更多的财富。
亚历山大率领部队首先占领了小亚细亚,消灭了那里少量的波斯军队。然后他又挥师北上,向叙利亚进军。在伊苏斯城,他打败了波斯王大流士三世,并俘获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看着大流士豪华的宫殿,亚历山大赞不绝口:“这样才像个国王!”
接着,亚历山大向南进攻叙利亚和腓尼基,又派手下大将攻占了大马士革,从大流士的军械库里获得大量战利品。他亲自率领部队南下,经过7个月的艰苦战斗,攻下了推罗城,把推罗城的3万居民卖为奴隶。
亚历山大围攻推罗城时,大流士三世曾派使者求见亚历山大,愿意出巨款赎回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还要割让半个波斯帝国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一员大将帕曼纽心满意足地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接受这个条件。”亚历山大则毫不动心,他说:“我不是帕曼纽,
小说推荐
-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件大事
- 了解和研读历史大事是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世界历史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缀而成的,重大历史事件则能勾勒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与大体轮廓,阅读历史大事便能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每件历史大事或开启了一个时代,或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还有的是对某段历史或某个历史侧面的总结。阅读这些大事,即是在了解
- 最新章:第31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
- 我国陕西省中部,有个黄陵县,黄陵县城北有座桥山,桥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墓。人们称它为黄陵,因此把这个原称为“中部”的县,改名为黄陵县。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它座山环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参天耸立,
- 最新章:第58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
- 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绵远流长,波涛汹涌。其间,有些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部分: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是黄帝,黄帝不仅通过涿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
- 最新章:第21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6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上卷(6)火烧赤壁 三国鼎立 Page 2-黄巾大起义公元168年正月的某一天,洛阳夏门外的万寿亭挤满了文武百官,并且停着一辆漂亮的青盖车。百姓们知道,这是欢迎从河间接来的新皇帝。不久,一连串的白盖小车,在羽林军的护卫之中,驰向洛阳而来,所有的白盖小车都停在万寿亭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6-第14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2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 Page 2-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明清之际,风云变幻,造成了不少的风云人物。本文所写的吴三桂,即是在明清两代交替中起过重要作用、叱咤风云的人物。吴三桂,字长白,先世居徽州,后迁高邮,又流寓辽东。因此史书一般称之为辽东籍高邮人。他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卒于清康熙十七年(公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2-第17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4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 Page 2-东北“易帜”1927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国民革命军所向披靡,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横扫了大半个中国。北洋军阀的统治已经是岌岌可危。此时。张作霖审时度势,决定把自己的军队撤到关外。当他的专车行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药炸中,张作霖身负重伤,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4-第19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6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 Page 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向宛平县城射击,继而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全民抗战序幕从这里揭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九·一八事变的继续,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华北、吞并全中国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6-第19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1
- 编者的话古今中外的史籍浩繁。对于今天的青少年读者来说,要熟悉和了解这么多中外历史显然是有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运用史籍中的丰富材料,分别选取了影响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较为重要的和著名的 100件大事,并用通俗的现代语言编写、整理出一套浅近的、比较有系统的历史读物,以满足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需要。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1-第13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2
- 春秋争霸春秋,以鲁史《春秋》而得名。这时期,王权衰落“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力量不断加强。为争夺领土、财物、扩大政治影响,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频繁“春秋无义战,这话是极有道理的,争霸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曲。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以及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先后建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2-第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