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一滴的时间自学文化,晚上去夜校上课,掌握科学知识,探讨蒸汽机的奥秘。他密切注意别人研制火车取得的成就,仔细分析还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苦心的钻研,1814 年,他发明了蒸汽机车,并在煤矿的轨道上行驶。1825 年,他负责建成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全长37 英里,他的机车拖着一长列载满乘客和货物的列车,用了3 个小时才走完25 公里。别看这速度慢,这25 公里可是跨越了两个时代!以前的车辆都是人力、兽力牵引,而从此以后,人类进入了机械力牵引的铁路时代!铁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当时一些思想保守的人拼命反对这一新生事物,说什么机车声音太大,把牛羊都吓跑了,车头冒出的火把树木和庄稼烧焦了,什么怪话都有。但这些议论都没能使发明家止步不前,他继续研究,不断改进,使机车日益完善。1830 年,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通车,斯蒂芬逊新设计的“火箭号”机车以31 公里的时速跑完了全程。火车速度快,运输成本低,其优越性很快显示出来。在三四十年代,英国掀起修建铁路的热潮,到1850 年,英国已建成铁路6000 英里。
交通运输革命加快了原材料和制成品运输的速度,减少了资金积压,降低了运输成本,也方便了劳动力的流动,对工业革命是极大的推动。
各工业部门的机械化有赖于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手工业制造机器速度慢,质量差,成本高,已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在需求推动下,18 世纪已出现简单的工作母机。所谓工作母机,就是用来制造机器的机器,如车、刨、铣、钻等机床。1775 年,英国机械师T.威尔金森发明车床,1798 年,H.莫兹利对原有的车床作了改进,制造出新型车床。1814 年,T.福克斯发明刨床。1825 年,克莱门特发明镟床。19 世纪上半叶,汽锤等机器也相继发明出来。三四十年代已出现机器制造业。到19 世纪中叶,各主要工业部门的重要生产环节都基本实现机械化,这时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空前的飞跃,1785 至1850 年,英国棉织品产量增长49 倍,1770 至1861 年,采煤量增长8 倍多,1740 至1850年,生铁产量增长1300 多倍。出口商品总额从1820 年的4800 万英镑增加到1850 年的17900 英镑,30 年间增长近3 倍。由于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一跃而为世界最大工业强国,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1820 年,英国工业生产量已占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五十。
工业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分布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770 年的45%降到1841 年的22%,工业则从24%上升至34%。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从1801 年的35%降至1901 年的9%,工业劳动力则从29%上升到54%。原来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工业革命加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造成了整个社会的深刻变化。
工业革命前,社会主要由农民和贵族地主阶级组成,工业革命造就了两个新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其他阶级不是趋于消失,就是退居到次要地位。在工业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成为社会阶级斗争的主要内容及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正是:机器斥退旧世界,社会迎来新面貌。
正当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之际,汉诺威王朝的第三个国王乔治三世即位,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奋起进行独立战争,脱离母国。
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三回 树羽翼 谋夺议会权 榨财富 激反美洲领君王失策欲行专,宗主政府心太贪。
暴政激反殖民地,新国称作美利坚。
话说当年,就在工业革命开始之时,有一位少壮国王继掌英国,这就是汉诺威王朝的第三位国王乔治三世。1760 年,其祖乔治二世驾崩,王位由他袭承。当时他才22 岁,是爱德华六世以来最年轻的国王。
1738 年6 月4 日,乔治降生在伦敦的诺福克宫。他是一个早产儿,在母腹里少呆了2 个月,出生时非常弱小,宫庭里的人对他的存活都不抱太多的希望。后来在奶妈的精心抚育下,乔治奇迹般地长大。他的父亲弗雷德里克是威尔士亲王,1751 年因病去世,于是只能由他接替父亲成为王位继承人,那时他刚刚12 岁。
乔治是在寡母奥古斯塔身边长大的,祖父乔治二世指派托马斯·哈特·诺威克主教做他的教师,此人追名逐利,野心勃勃,极不讨人喜欢,乔治称他为“诡计多端,毫无廉耻之徒”。后来王室又为乔治请了几位太傅,师徒关系均不融洽,责任在谁?其说不一。乔治当然把他的老师们说得一无是处,他的老师们也形容他是“枯燥而懒惰、充满贵族偏见而且特别喜欢挑剔别人过失的人”。
乔治的母亲奥古斯塔在丈夫死后,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的8 个孩子身上,当时她感受到宫廷的各种压力,尤其害怕乔治的小叔叔坎伯兰公爵篡夺王位,并为此而杀害她的儿子。母亲的恐惧也感染了乔治。在他13 岁时,有一次他造访小叔叔的府第,看到那里有一口宝剑,很想观赏一下。小叔叔拿过剑,唰地一下抽出剑鞘,剑刃寒光闪闪,把他吓得浑身哆嗦,冷汗淋漓。从此,他对叔父的戒心更重了。
乔治同汉诺威王朝的头两位国王不同,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都是在汉诺威长大,他们的语言、生活习惯和政治观点都跟英国人不一样,他们怀念故土汉诺威,与自己所统治的国家格格不入。宫廷里充满了德籍顾问和侍从。由于语言的隔膜和对英国事务缺乏兴趣,他们任由大臣们处理朝政,以致议会和内阁的权势日增,国王的权力相对下降。乔治三世则生在英国,长在英国。他的父亲临死前曾嘱咐儿子放弃与汉诺威的联系,专心治理国家。父亲死后不久,这位后来的乔治三世终于得到了一位让他喜爱和相信的教师,这就是他父亲生前的好友,现在成为他母亲至交的布特伯爵。布特是苏格兰人,当时苏格兰刚刚并入英国不久。他同乔治在有一点上很有共鸣这就是从血统和乡贯来说,他们都不是真正的英国人,可是又都与英国有一种割不断的密切联系,而且还肩负着对英国未来的重大责任。布特是一个保守的托利党人,憎恨辉格党和议会制度,妄图加强国王权力。他尽力以自己的政治观点教育乔治,力图使王子相信,宫廷内外除了他布特之外再无可信任之人,国王时刻都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小叔叔坎伯兰公爵更是随时都可能谋害他,其他政治家也都不可信,所以国王不能再像乔治一世、二世那样把行政权放手交给内阁和首相,而应加强君权,削弱议会、内阁和首相的权力,这样王位才能稳固,国王本人才能得到安全,国家也才能长治久安。布特的这类观点对乔治影响很大。
1760 年乔治三世登上国王宝座以后,雄心勃勃,立志要作一个名符其实的国君。布特灌输给他的那些政治思想这时开始发挥作用。他讨厌大臣们把他当孩子看待,他要撵走那些敢于藐视他和他母亲的辉格党大臣们,他要恢复昔日君主的权势。这时的客观形势似乎也有利于他加强自己的地位,辉格党的寡头政治在几十年中已逐渐失去人心,詹姆斯二世党人几经挫败,已放弃了恢复斯图亚特王朝的图谋,托利党人已投到汉诺威王朝的麾下,那些仇视辉格党政治的人都聚集到新国王的周围,形成所谓“国王之友派”,他们极力排挤辉格党,削弱议会制度,增强王权,试图恢复专制统治。
1761 年3 月,乔治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为国务大臣。布特走马上任后,立即就与辉格党的老臣们针锋相对,他利用群众对旷日持久的战争(“七年战争”)的不满情绪,煽动社会舆论反对老皮特的战争政策,迫使威名显赫的老皮特辞职。次年纽卡斯尔也辞去首相职务,乔治便任命布特为首席财政大臣,也就是首相,后来又组织了主要由托利党人组成的“国王之友”内阁。持续近50 年的辉格党寡头统治就此结束。乔治三世和布特在排斥辉格党人方面并未就此止步,国王还把皮特和纽卡斯尔的同党一并撤职,甚至地方上职务不高的人也未能幸免。这一下可害了他们自己。有威望有经验的政治家们都下台了,布特及其一小撮同伙又缺乏执政的经验?
小说推荐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清史演义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
- 最新章:第194章
- 南北史演义
- 作品: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内容简介 汉晋以降,外族渐次来华,杂居内地。嗣是五胡十六国,迭为兴替。后来弱肉强食,彼吞此并,辗转推迁,又把十六国土宇,浑合为一大国叫作北魏。后来北魏又起内讧东分西裂,无暇顾及江南,所以江南尚得保全。及东魏改为北齐,西魏改为北周,西土又分作为三分,周最强,齐为次,江南
- 最新章:第20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