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也许他的家系与兰开斯特家族联系更紧密些,但他的妻子却是约克家族的嫡系出身,他俩的后代将既有兰家血统,又有约家血统。曾经不共戴天,相互仇杀的两大家族就这样合二为一,变成一家人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正是:失道定然得助寡,成功岂必仗人多。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回 平反叛 首君固国祚 行改革 八世振王权传到都铎国运兴,首王雄武次王明,披荆斩棘费经菅。
积聚钱财充府库,改革教会辟新宗,英伦从此日峥嵘。
——调寄《浣溪沙》话说1485 年,博斯沃思一役,理查德三世兵败身亡,约克王朝寿终正寝。都铎王朝从兹开创,亨利·都铎是为新朝首君,称“亨利七世”。
亨利七世统治年间,虽说各派贵族势力均已在玫瑰战争当中相互残杀殆尽,然而觊觎王位者仍旧不乏其人。他们指点着泛黄飞边、水浸虫蛀的家谱,分说自己乃是约克、兰开斯特、金雀花甚至古不列颠国王的后裔,拥有1/4、1/8、甚至1/16、1/32 的王族血统。
以此为由,要求亨利七世禅位让贤。这些说梦痴人还常常能得到约克朝爱德华四世的胞妹、勃艮第“大胆查理”的寡妻、一心光复前朝的玛格丽特公爵夫人的大力支持和钱物资助,从而使一个个无稽之谈发展成一次次武装叛乱。亨利七世在位24 载,无年无月不受这一问题困扰,不堪其忧烦。然而亨利七世乃英明之主,并未采取卅年玫瑰战争中那种杀害政敌、没收财产、株连九族的作法,而是挫其凶锋、折其羽翼、瓦解分化,绥抚怀柔,终于平靖海内,安定四边,使国家秩序和自己的地位均趋稳固。与此同时,他矢志开济、鼎革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君主专制;削弱贵族影响,任用出身蓬蒿甚至来自敌营然而才德卓越之士。他奉行重商政策,保护和发展本国工商航海各业,改善王室财政,充盈府库,使以前外债累累的英国王室成为全欧债权人,留给后任者的积蓄竟达百万英镑之巨!此君外交方面尤见老辣圆滑。折冲樽俎,使以前的敌国尼德兰、佛罗伦萨、丹麦先后与之签订友好商约;化解宿怨,与数百年坚持反英的法兰西君主握手言欢。他为长子迎娶西班牙公主,将长女嫁与苏格兰国王,又让幼女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长孙结缡百年。通过王室联姻和亲,都铎英国的国际地位大为提高。至1509 年亨利七世去世时,曾经饱受战乱之苦的英格兰已然重获和平、富裕和繁荣。
亨利七世生有两子。长子亚瑟,生得聪明俊逸,少年老成。可惜天不假寿,16 岁新婚不久,即因罹患肺结核病夭折。因此继承亨利七世王位的,乃是其次子、年仅18 岁的亨利八世。这年轻人外貌极为英俊。当年参加他登基大典的各国使节纷纷向国内报告说:“新王身材高大匀称,大腿粗壮有如牛犊”;“肤色白皙、金棕色的头发按法国款式梳得短而直”;“颈项又粗又长,广额方颐,神采奕奕”;总而言之,“他是世上最漂亮的君主”。由于在亚瑟病逝前,亨利七世一直想让次子就任神职,因此为他提供了全面的教育。亨利八世有学能文,会讲6 种语言,写一手漂亮雄辩的文章,精通神学,爱好诗歌与音乐,能够自己作词谱曲,自弹自唱。他精力充沛、体格强壮,“拉弓的力气胜过任何一个英格兰人”,擅长网球,娴于骑术,酷爱打猎。在某些场合,比如节庆典礼、迎宾宴客、晚会郊游,他衣着华丽,举止潇洒,唱歌跳舞,有说有笑,显得热情、随和又快活。可是在另一些场合,他却令人见而生畏,粗暴凶猛,心狠手辣。特别是在治国理政方面,他刚愎自用,不允许任何人悖逆或阻挠他的意志。
作为君主,亨利八世确是英霸之器,才堪跨灶,见识、意志、能力、手段均在其父之上。都铎时期正值社会经济剧变,资本主义初起,新兴阶级中人才辈出之时。亨利八世因势利导,知人善任,先后起用沃尔塞、克伦威尔、莫尔、克兰麦等一批博学多能的新人;又顺应客观形势,与罗马教廷决裂,实行宗教改革,从而排除外来权威,建立起民族主权。利国利民,居功厥伟。然而细论起来,这一件革故改宗的宏大事业,竟是起因于亨利八世婚姻问题。说来话长。都铎朝建立之时,英国刚刚经历玫瑰战争的空前劫难。30 年腥风血雨,两大王族残杀殆尽。痛定思痛,如此大动干戈究竟为什么?还不是为个王统问题。殷鉴不远,故而都铎朝历代君主均将立嗣一事视为头等重要,唯此为大。亨利八世亦不例外,甫登大宝便渴望生子,然而却迟迟不能如愿。且说他这婚姻,亨利七世临终之时,念念不忘与西班牙友好结盟,因此遗嘱亨利八世,要他与长兄亚瑟之未亡人,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结为百年之好。亨利八世谨从父命,登基6 周便与寡嫂结婚。这年亨利不过18 岁,凯瑟琳长他5 年,芳龄二十三。由于自幼生长深宫,备受呵护,那凯瑟琳面貌姣美,甜净秀丽,身材婀娜,娇小玲珑,气质高雅,风度雍容。亨利恰正青春年少,情窦初开,与凯瑟琳一见之下,顿时倾倒。虽系父母之命、政治婚姻,却也热情澎湃,如胶似漆。婚后一年,王后诞育一子,亨利八世喜不自胜。可惜这孩子是个短命冤家,只活了6 个星期便早早回到了上帝身边。国王夫妇悲伤不已。此后王后又几次怀孕,却不是流产便是死胎。直到1516 年,方才生下玛利公主,这孩子看上去健康又聪明。亨利八世重新燃起希望,他对威尼斯大使说:“王后与我还年轻,这次弄瓦,上帝保佑,下次一定弄璋!”然而上帝吝于赐福,岁月流逝,凯瑟琳却一直没有再受孕。亨利八世焦虑不安,开始思索断嗣的原因。在中世纪封建迷信盛行的年代,人们考虑和衡量问题唯一的准则便是上帝的法规。亨利想起《圣经》中有这样的说法:“若有人娶嫂嫂或弟媳,就是侮辱自己的兄弟,是不洁净的,两人都会断子绝孙而死。”亨利怀疑自己触犯了这一条。当年亨利七世欲将凯瑟琳再嫁亨利八世时,曾特别上诉罗马教廷,申明凯瑟琳虽与亚瑟举行了结婚典礼,然因二人年幼,亚瑟又身患重病,因此从未圆房。从法律和事实的角度看,亨利娶她并非娶嫂,并不触犯《圣经》的戒条。当时的教皇尤利斯二世根据亨利七世的申诉,待批了这门亲事。但是现在亨利八世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对,肯定是父王为了英国西班牙两国交好,隐瞒了事实真象,使自己无意中犯下了违反天条的罪恶。为证实自己的想法,亨利八世勾引了一名宫女,她很快便生下一个男孩。虽然私生子不能解决王位继承人的问题,但却使亨利充分认定,与凯瑟琳的罪恶结合正是断嗣的根本原因。于是他命令大臣沃尔塞,马上组织秘密法庭,审理这桩案子,让他与凯瑟琳离婚。
此时凯瑟琳与亨利结婚已经18 年,18 年来相敬如宾,伉俪情深。虽然亨利偶尔不大检点,但凯瑟琳聪明地视而不见。孰料晴天一声霹雳,亨利竟提出离婚!凯瑟琳芳心欲碎,痛不欲生。她在法庭上哀哀申诉:“上帝可以为我作证,当亨利接触我时,我是地道的童贞。”她又呼唤其夫:“18 年夫妻恩爱怎能忘怀!我们是合法的夫妻,我爱你胜过一切!”言辞之哀婉,模样之凄楚,引得道貌岸然的法官们无不为之感动。他们拒绝作出离婚的裁决,把问题交给最有权威的主教会议决定。但是凯瑟琳同样得到了主教大人们的同情,他们说:“既有教皇特许,这桩婚姻完全合法,谁敢怀疑教皇和教廷的神圣?”此路不通,亨利只好亲自出马,劝说凯瑟琳离开宫廷。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是“18 年来,你我都生活在罪恶中。继续作孽,神鬼不容。若真爱我,你就该为了都铎王统,自动出宫”。凯瑟琳一言不发,泪如泉涌,抵死不肯从命。那悲痛欲绝的神情,亨利看了也自心痛。亨利一筹莫展,迁怒沃尔塞,怪他办事不力,缺乏变通。沃尔塞开始失宠。
正在此时,一个名叫安妮·波琳的女人出现在宫廷里。她出身名门望族,诺福克公爵是她的伯父。她曾在法国贵族大学受过教育,时髦风雅,热爱艺术。当然,她算不得太漂亮,她的敌人攻击说:“她中等身材,皮肤黝黑,胸部平板,脖子太长,嘴巴太大,左手还生有6 个手指。”但是她有一头乌油油又密又长的秀发,她甚至能坐在自己的头发上面。?
小说推荐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清史演义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
- 最新章:第194章
- 南北史演义
- 作品: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内容简介 汉晋以降,外族渐次来华,杂居内地。嗣是五胡十六国,迭为兴替。后来弱肉强食,彼吞此并,辗转推迁,又把十六国土宇,浑合为一大国叫作北魏。后来北魏又起内讧东分西裂,无暇顾及江南,所以江南尚得保全。及东魏改为北齐,西魏改为北周,西土又分作为三分,周最强,齐为次,江南
- 最新章:第20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