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梁王的诏书前来,太子、梁王这才能进入宫中。文帝由此更加看出了张释之的与众不同,任命他做了中大夫。
又过了些时候,张释之升任中郎将。一次,张释之跟随文帝到了为文帝自己修建的霸陵,汉文帝站在霸陵的北面眺望。文帝的宠姬慎夫人也跟随前行,皇帝用手指新建造的道路给她看,并感慨地说:“这是通往邯郸的道路啊。”接着,文帝让慎夫人弹瑟,他自己合着曲调歌唱,心里很是凄惨悲伤,回过头来对着群臣说:“唉!用北山的石头做椁,用苧麻丝絮堵塞石椁缝隙,再用漆粘涂在上面,谁还能打得开呢?”在身边的近侍都连连称是。张释之走上前去说道:“假若里面有了引发人们贪欲的东西,即使封铸南山,也还会有缝隙;假若里面没有引发人们贪欲的东西,即使没有石椁,也用不着忧虑啊!”文帝称赞他说得好,后来任命他做了廷尉。
公正的廷尉
一次,文帝出巡经过长安城北的中渭桥,有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了出来,皇帝的驾马因此受到惊吓。文帝命令骑士捉住这个人,交给了廷尉张释之。张释之审讯那个人。那人说:“我是乡下人,听到了清道禁止通行的命令,就躲在桥下。过了好久,我以为皇帝的队伍已经过去了,就从桥下出来,没想到正好撞到了皇帝的车队,因为害怕就跑了。”廷尉张释之向皇帝报告说,那他触犯了清道的禁令,应处以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惊了我的马,幸亏我的马驯良温和,假如是别的马,说不定就摔伤了我,可是廷尉才判处他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就这样规定,却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能让百姓信服了。而如果在当时,皇上您让人立刻杀了他也就杀了。现在既然把这个人交给廷尉,廷尉是天下主持公正执法的人,稍一偏失,天下执法者都会任意或轻或重地去判罚,老百姓岂不会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愿陛下明察。”许久,文帝才说:“廷尉的判处是正确的。”
第153节:新读史记(下卷)(153)
又一次,有人偷了高祖庙神座前的玉环,被人抓到。文帝很生气,交给廷尉治罪。西汉法律中规定,偷窃宗庙的珍宝、服饰、器物的人,判处斩首示众的“弃市”刑罚。张释之就按照法律判处了死刑。文帝听说后,勃然大怒,说:“这个贼无法无天,为非作歹,竟敢盗窃皇家祖庙中的玉环器物。我所以把此案交给廷尉去处治,就是要你严加惩处,判以灭族重刑。可是你却像办平时其他案子一样,只是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上报判处的意见。你这样处置他,怎么能够维护先帝高祖的尊严呢?再说也违背了我尊奉祖先,恭敬、孝顺的心意。”张释之脱下帽子,叩头谢罪说:“依照法律,这样处罚已经足够了。况且在罪名相同时,也要区别犯罪程度的轻重不同。现在他偷盗祖庙的器物就要处以灭族之罪,万一有人挖了先帝陵墓一捧土,陛下该用什么刑罚惩处他呢?”文帝哑口无言,在和薄太后商量之后,才同意了张释之的判决。
谦恭的廷尉
后来,文帝死去,景帝即位。张释之因曾经得罪过景帝,感到非常害怕,就假称生病回避朝见景帝,想要辞职离去,又担心这会激怒皇帝招致杀身之祸。他想要当面向景帝谢罪,又不知怎么办才好。最后,他采用了王生的计策,终于见到景帝道歉谢罪,景帝也没有责怪他。
王生是个喜好黄老之学的老处士。一次,他被召进朝廷中,三公九卿全部在场,气氛肃穆庄重,王生却说了一句与气氛不相符的话:“我的袜带松脱了。”回过头来对张释之说:“你过来,给我系好袜带!”张释之也不生气,就跪下帮他系好了袜带。事后,有人问王生说:“你为什么在朝廷上羞辱张廷尉,让他跪着为你系袜带?你们之间是不是有仇啊?”王生说:“我岁数这么大了,地位也这么低,料想也不能给张廷尉什么好处。我敬佩张廷尉是天下名臣,所以故意这么做,是想用这种办法宣扬他的谦恭礼让的名望。”各位大臣们听说后,都称赞王生的贤德而更加敬重张廷尉。
张廷尉侍奉景帝一年多,终因以前得罪景帝,被贬谪为淮南王相。不久,张释之就在任上去世了。
触犯龙颜
冯唐的祖父是战国时赵国人。他的父亲移居到了代地。汉朝建立后,又迁到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冯唐非常孝敬父母,在当地传为美谈,后来被当地的官府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一次文帝乘车经过冯唐任职的官署,问冯唐说:“老人家您的岁数这么大了,怎么还在做郎官?家在哪里?”冯唐如实作答。
汉文帝说:“朕在代郡做藩王时,曾有人多次谈到赵将李齐的才能,讲述了他在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城下作战的情形。现在朕时常会想起钜鹿之战时的李齐。老人家知道这个人吗?”冯唐回答说:“小人认为他远比不上廉颇、李牧的指挥才能。”汉文帝说:“凭什么这样说呢?”冯唐说:“我的祖父在赵国时,担任过统率士兵的职务,和李牧交情很好。我父亲从前做过代相,和赵将李齐也交往不错,所以我能知道他们的为人。”汉文帝听完冯唐的述说,拍着大腿说:“我偏偏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如果有这样的将领,我难道还忧虑匈奴吗?”冯唐说:“恕臣直言,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过了好久,才又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是个乡下人,憨得很不懂得忌讳回避,请陛下恕罪。”
持节赦魏尚
当时,匈奴大举入侵,杀死了北地都尉孙卬。汉文帝正为此忧虑,就又一次询问冯唐:“爱卿怎么知道朕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回答说:“臣听说古时候君王为将军出征送行时,会跪下来扶着车毂说,朝廷以内的事,由我决断;朝廷以外的事,由将军裁定。所有军中论功行赏和封爵的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归来再奏报朝廷。这不是骗人的话呀。
第154节:新读史记(下卷)(154)
“我的祖父说,李牧在赵国边境统率军队时,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由将军在外决定,朝廷从不干预。君王交给他重任,只要求他成功,其他一律不干涉,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建功立业。当时,赵国几乎成为霸主。后来恰逢赵王迁即位,他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找人替代了李牧,结果赵军大败,赵国也被灭亡了。
“如今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兵,还拿出个人的钱财,宴请宾客、军吏、亲近左右。匈奴人因此远远躲开云中郡的边关要塞。匈奴曾经入侵过一次,魏尚率领军队出击,杀死很多敌人。那些士兵都是普通百姓的子弟,从村野来参军,哪里知道法令律例?他们只知道整天拼力作战,杀敌捕俘,到幕府报功,只要有一句话不合实际情况,法官就用法律制裁他们。应得的奖赏不能兑现,有一点儿错误,法官就按照法律惩罚。我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因多报了六个敌人首级,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了重刑。因此说,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我愚蠢无知,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文帝听后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当天就让冯唐拿着汉节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他担任云中郡郡守,并任命冯唐做了车骑都尉。
■ 正义直言的忠臣
袁盎,楚国人,字丝。他的父亲原先是强盗团伙的成员,后来移居到安陵。吕后掌政的时期,袁盎曾经做过吕禄的家臣。汉文帝继位以后,袁盎的兄长袁哙保举他做了中郎。
周勃担任丞相的时候,每当朝会结束,没等到皇帝转身,他就快步地退朝了,而且十分地得意。天子则十分恭谦地以礼相待,经常目送他离开。为此,在一次朝会上,袁盎进言说:“陛下认为丞相是什么样的人?”文帝回答说:“他是国家的重臣。”袁盎则说:“丞相只能说是国家的功臣,并不是重臣。后者是要与君主共存亡的。吕后当政时期,吕氏宗族掌权,他们擅自封王,阴谋篡夺皇位。刘氏的命脉虽然没有断绝,但是却命悬一线。此时,丞相担任太尉?
小说推荐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上卷(1 序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或135年,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曾任太史令。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任
- 最新章:第90章
- 百年记忆:中国百年历史的民间读本
- 记忆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在审视历史中创造未来。记忆积淀下了太多太多悲壮的故事,以致误导后人以为唯惊天动地的豪杰才有权利走进历史,千万年来只默默走着自己人生道路的凡人、甚或至于失意于命运的弱者,只能扮演历史过客的角色,他们的记忆惨遭遗忘。许多人活得就真似一只蝼蚁,匆匆地生,匆匆地奔忙,直到匆匆
- 最新章:第63章
- 历史密码:千古之谜终结解读
- 第一部分 前 言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案。虽然后人在其后的历史中一直在不停地研究、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历史之谜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历史的车轮在沧桑巨变中不断前进,而世人又渴望从艰涩滞重的印痕中探索历史的本原面目,这就使得原来就充满了神秘
- 最新章:第37章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给历史留下记忆-东方小说史话
- 写给青少年的话(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
- 最新章:东方小说史话-第24章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风景游记卷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风景游记卷》作者:张胜友+蒋和欣主编【完结 初游美国容闳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人。清代学者。著有《西学东渐记》等 一八四七年一月四日,予等由黄埔首途。船名亨特利思,帆船也,属于阿立芬特兄弟公司,前章已言之。船主名格拉司彼(Capta
- 最新章:第106章
- 成君忆解密三国真实历史:千里走三
- 成君忆解密三国真实历史:千里走三国作者:成君忆 分类:中国文化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你可能听过三国的故事,但你真正了解三国的历史吗?你可能读过《三国演义,但你知道刘备、曹操、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吗?自2008年春踏上千里三国之旅,近一年的时间里,成君忆走遍了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浙
- 最新章:第25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六:安史之乱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ISBN:9787533945534所属分类:图书>历史>中国史>隋唐五代十国史编辑推荐安史之乱后,只能梦回盛世大唐。华清池没了杨
- 最新章:第29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