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言。只要对党和革命事业有利,我个人无论经受任何痛苦和牺牲,我都心甘情愿。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永远是这样。……”942老舍死后两年的1968年初夏,被批斗中的杨朔,面对是不是影射伟大领袖的喝问,仍然执著而无力地辩解着:“我是热爱领袖的。请同志们仔细看我的书,看《三千里江山》,看……”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使他走上绝路。临死前,挥之不去的愿望是要求给毛主席写信。但谁会给他这个权利?他只有用一瓶烈性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9431968年8月12日深夜,是周瘦鹃生命的最后一个夜晚。他独自走在自家的花园里,做死亡前的心灵考问:“精心栽培的五六百种盆景盆栽,全部被毁,无一幸免;汗水浇灌的美丽花园满目凄凉;书房被抄被封,书籍文稿统统被堆到大街上付之一炬;甚至连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的关怀,也成了奸佞国贼的口实!他既不甘蒙垢忍辱,又无力抵挡政治风暴的冲击,甚至连在顽童的辱骂声中,也不能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作为老年人起码的尊严。……”绝望中,远处传来妻子的呼唤。在那样的瞬间,他也许有刹那的留恋这人间的思念。但离他家不远处“工纠队总部”里吊打什么人的声音,将他对生的最后一丝眷恋击的粉碎。想到当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而他却无从“请罪”,等待他的将是什么,他愿在自己花园的深井里求得解脱。944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文革”一开始就被打成“叛徒”的诗人闻捷,1968年春又被投入监狱。他常对孩子们说的也是:“要相信群众,相信党,有什么可怕的呢?”“爸爸和妈妈都不是敌人,不是叛徒,不是走资派。我们工作中有错误,但都是吃延安的小米长大的,受了三十多年党的教育。”但当他又经历了被“解放”以后更残酷的批判、迫害时,“坦然”也变成了沉默,死亡是最好的归宿。9451968年12月20日,70岁的史学家翦伯赞,因不肯违心提供刘少奇的罪证材料,携夫人一起吞食积攒起来的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制造的强力安眠药“速可眠”自杀。死后,搜身者在他的中山装两个下衣口袋里,各搜出一张二指宽的纸条——遗书。一张写的是“我实在交代不出什么问题,所以走了这条绝路。”另一张写的是“毛主席万岁,万万岁!94640年代,面对蒋介石的独裁政权,翦伯赞曾愤怒地表示:“暴力对于学术是没有用的,真正的学术,决不会服从刀剑的指挥,更不会变成政治的婢女。”即便到了“文革”前,当他所倡导的历史主义被指控为“资产阶级客观主义”,他仍在致友人信里毅然地说:“在真理的问题上,不能让步。”面对大批判的文章,他表现得异常从容而坚定:“我要等着看到批判我的最后一篇文章。”姚文元开始“炮轰”吴晗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他以史家的良心和胆魄,仗义执言:“姚文元的文章非常粗暴,这是抓辫子,打棍子,给吴晗同志扣政治帽子。如果这样整吴晗,所有的进步知识分子都会寒心。”最后,他清醒地意识到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死;要么屈节。947于是,他清醒地选择了死。“我实在交代不出什么问题”,表现了他性情的刚烈,绝不会为了苟活而落井下石。“万岁”只是为表示对伟大领袖的效忠吗?似乎没那么简单。
知识分子命运的“另类”抉择(4)
正如章诒和所分析和感慨的:“翦伯赞的自杀和字条,像个死结打在我的心口,一直想解开,又一直解不开。”她为此请教了许多人,像对老舍之死的解释一样,也是各式各样。她当然也似乎是顺理成章地像许多人把老舍之死归于绝望的抗争一样,认为“翦伯赞的死,是对以暴力做后盾的中国的一系列政治运动的无声抗议,更是对眼下这个以暴力为前导的‘文革’的激烈反抗。”但他手书的“三呼万岁”又意味着什么呢?“——是以此明其心志,为子女后代着想?是对‘文革’发动者的靠拢,在以死对抗的同时,表示心的和解?抑或是一种‘你死我活’、‘我长眠、你万岁’的暗示性谶语?”章诒和以为,“翦伯赞不同于老舍,也不同于邓拓。他的手书‘万岁’一定有着更为隐蔽和复杂的内容。”948而我自然联想到的却是王国维的遗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遭此世变,义无再辱。……”的“辱”。
可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同一个翦伯赞,早在1952年的“三反”运动中,在批判燕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并作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民盟中央政治局委员张东荪的大会上,“讲话辞锋凌厉,暗含杀机,指认张东荪所谓的‘中间路线’完全是幌子,思想上是‘一贯反苏、反共、反人民的’”。他在发言中列举了张东荪大量“敌视马克思主义的言行。”不过,出乎包括翦伯赞在内的许多批判者意料的是,张东荪的“问题”最后从“四反”(反苏、反共、反人民、反马列主义)变成了“特务”,由“思想改造”变成了“叛国罪行”。949不管翦伯赞是否对这个结果感到意外,并是否对此有过“史学家”的思考,反正他在后来的“反右”运动中,还是自觉响应毛泽东在《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的讲话中提到的“大学里,一个中文系,一个历史系,唯心论最多”的领袖意志,以《右派在历史学方面的反社会主义活动》为题,写文向史学界的“右派”发难:他批判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雷海宗在“鸣放”中的言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真是极尽诬蔑之能事。雷海宗的谬论,主要的是说马克思主义过了时,……对于党的领导雷海宗也放射了毒箭。他诬蔑‘中国知识分子一言不发的本领在全世界的历史上可以考第一名。’他说解放后知识分子‘一般地是一言不发的,或者只能希望他们发的一套假言’,大家请注意雷海宗在解放以后所说的都是‘假言’没有一句‘真话’,大家都知道历史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真实性,一个言不由衷的专说假话的人,怎么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历史知识。……雷海宗在文章中还谈到不要党‘发号施令’,并威胁地说,不然,知识分子就要说假话,或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地消极怠工了。”翦伯赞还批判了史学家荣孟源“主张复古主义,企图用主要是封建主义的历史学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就因为他在《建议编撰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资料》一文中,“没有一个字提到马克思主义,而是以一种隐晦的笔调反对马克思主义。”950实在猜不出,当翦伯赞发现自己在如何看待农民战争的历史观上与毛泽东发生龃龉,并被指控为“资产阶级客观主义”的时候,会不会,或有没有设身处地地想到他曾经对雷海宗和荣孟源的批判,是否逼迫人家“在真理的问题上”“让步”?人家是否能够接受他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潮,“容忍学术如此卑贱地跪拜于权力”?951历史所遗留的像这样的谜团太多了,根本无法破解。
1970年9月,囚禁中的赵树理,“用一只手按着被打断的两根肋骨的侧胸,忍着极大的疼痛,艰难地坐在桌前恭恭敬敬,一笔一划地抄写着”毛主席诗词《卜算子·咏梅》。把抄好的诗词送给前来探望的儿子时,庄重而严肃地说:“如果将来有一天你能看到党的领导,就替我把它交给党,党会明白我的……”在“文革”被批斗的日子里,他经常对儿子说的是:“不要软弱,相信党,相信群众。现在确实困难,但这对我们每个人的革命意志都是个很好的锻炼和考验,只要对党和人民有好处,个人受到一点冲击和委曲不该有什么怨言。”952为什么有好几位知识分子自杀者要在死前抄写《咏梅》?有什么特殊的意味吗?至少现在还不敢妄加揣测。也许是出于韦君宜丈夫那样的心理?
韦君宜记述自己的丈夫“坚信所有的坏事都是个别坏人打进党内干的,与党无干。他的根据主要是,在延安时期,毛主席曾亲手对他的一首诗作过批示:他的那首诗中把毛主席说成‘平民’,毛主席说没有问题。1943年整风审干,他和许多干部遭到‘抢救’,打成特务,而毛主席一经发现错误,就亲自在台上举手行礼道歉,所以当前的坏事总会变,毛主席总是英明的。他把这些话再三嘱咐儿女。”953这又不禁使想起萧乾曾对我说的:“从古到今,中国知识分子在政治面前都太天真了,总以为自己是谁,到了谁也不是。这个亏,我们今天还在吃。?
小说推荐
- 启功口述历史
- 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州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自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在满州建立伪满州国后,大多数满州人就不愿意把自己和“满州”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了。但那是日本人造的孽,是他们侵略了满州,分裂了中国,这不能赖满州族人。日本强行建立伪满州国,想把满州族人变成满州国人
- 最新章:第14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中国神话历史简述
- 神 话神话的概念: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过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
- 最新章:第6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
- 历史顺口熘
-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约前170万年-前221)同期的世界尼罗河流域文明(华夏彩陶文化时代)华夏文明(约前170万年-前771年)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 雅典城邦文化第一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朝的建立(约前2070约前16
- 最新章:第36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6099-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
- 人头马代代相传的不朽真谛在于它弘扬的非凡优雅的生活艺术。如今,人头马更将其品质与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总能在任何一种场合下,为每一个动人的时刻增添光彩。白兰地之于法国,就如同探戈之于阿根廷或是斗牛之于西班牙一样,都是一种足以代表整个国家文化的标志性事物。也许有人会把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当做法兰西这个
- 最新章: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第19章
- 2196-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
- 刀锋在颈中勒过,手中的躯体猛地绷紧抽搐,发出和细小的体积不相称的颤动,似乎要把其中蕴涵的点滴生命全部迸发出来。随着温热腥臭的液体逐渐滴落口中,指间的颤动也逐渐衰竭,最后消散了。阿萨竭力压榨着山鼠,毫不在意胃容物也一起被挤了出来。直到最后一滴体液缓慢地滴下,阿萨才丢下已捏得扭曲变形了的山鼠,伸出舌头将
- 最新章: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第5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