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弈沃伲飧赡苁抢醋缘笔薄凹蟹熘小钡摹岸氛?24不过,实在很难说,周扬是否一直等到自己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关进秦城监狱以后,才“觉醒”的。换言之,当时在“文人周扬”身上是否还残留着哪怕一丝未被那个“政治周扬”蚕食殆尽的悲悯性情。
人是复杂、多面的,拿周扬来说,一方面,他伤害过太多的人。这里仅举1959年对郭小川那篇从未发表过的诗歌《一个和八个》的批判:《一个和八个》是郭小川在1956年“右派分子向党猖狂进攻的五六月间”完成的。写完以后,“由于快乐,也由于对自己这个人的欣赏,我简直狂热了。”因为“这是一首真正用心写的诗。”但因诗中的政治敏感因素难以把握,修改后虽经几位名家、名编辑看过赞不绝口,但《收获》杂志还是决定不发表为好。1958年2月,周扬要到湖南,郭小川将诗作交他审阅,并附一信,说明了《收获》的意见,自己倒没觉得有那么严重。周扬回来后,郭问他有什么意见。周说只看了一个头儿。一个月后,郭又问周。周说夫人苏灵扬看后,表示不赞成这个题材。郭这才感到或许是题材真的有问题,便不去管它。直到1959年6月,周扬将《一个和八个》直接交给作协党组,要他们批判郭。难怪郭小川在1967年就认为,“周扬、刘白羽的手法是不正派的。《一个和八个》诗稿在周扬那里放了一年零四个月,当我给他们当驯服工具时,他一声不吭的;当我跟他们闹了别扭时,他就批下来叫作协党组批判。我写给刘白羽的信,也在刘的手中放了几个月,后来才忽然拿出来批判。”925另一方面,周扬又确实在几个难得的瞬间流露过“铁面判官”少有的温情。陈登科就曾受到周扬的保护。他记得,“五七年,反右扩大化,我也险些儿被打下去。周扬同志爱惜人才,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给安徽省委文教书记陆学斌打电话说:‘陈登科是一个老实人,好人,他是党一手培养起来的,对党是没有异心的。’由于这样,才把我保护下来。周扬同志在关键时刻是我的保护人。”“胡风分子”彭柏山也得到过周扬的关心:1960年,彭柏山流放青海师院当资料员,后来学校精简人员,彭便写信去中宣部求助,希望帮忙重新安排工作,周扬接到信后立即批转。据沙汀日记透露,周扬也曾在私下里对建国后此起彼伏的政治运动对作家创作造成的影响,表示过不满。另据秦牧回忆,1962年,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古巴,团长是周扬。他感觉周扬“雍容大度,没有什么架子,谈起话来对人很亲切。……在闲谈中他向我提起了他的英年早逝的长子,竟然滴下了眼泪,后来我还见到他在激动时下泪好几次。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情感丰富,具有真挚感情的人。虽然像他那么一个历经沧桑的人物,会那么容易掉泪,是远远出我意料的。”926在对待丁玲的态度上,当然丝毫看不到周扬的这一面。一方面,丁玲在遭到批判,并被定为“反党集团”、“叛徒”和“右派分子”的蒙冤日子里,她惶惑、震惊、恐惧、怨愤。一次,她竟当着一些党内干部的面,放声大哭:“我痛苦哪!我犯了什么罪呀!“做党员怎么那么难哪!可她只能在心里发出“天问”:“真的没有一个人能尊重事实,没有一个人能为丁玲说句公道话吗?”另一方面,她心里十分清楚,“我的案子,当然是文艺界的一些人捏造出来的,汇报上去的,但不经上边,也就是毛主席的‘御笔’,他们打不倒我。”927事实上,对1927年入党,曾参加过长征,并在30年代担任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在上饶集中营做过国民党的监狱的资深革命作家冯雪峰,也是如此。1957年,冯雪峰被打成“右派”,开除出党。8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的通栏篇幅是:冯雪峰是“三十年来一贯的反党分子。”当年他看到这一宣判,悲愤得“想到过要毁灭自己。”928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正因为他“资深”,才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也还是因为“资深”,才觉得有资格对老舍那样的爱国作家进行“粗暴的申斥”:“有一次冯雪峰同志指着我的鼻子,粗暴地批评我的作品。”929试想,如果不是“反右”时有“批判”冯雪峰的机会,同样“资深”的老舍这份委屈该向谁申诉呢?
知识分子命运的“另类”抉择(2)
不过,这里也许埋藏着一个疑问:周扬是参与捏造丁玲罪名的大将,还是毛泽东“御笔”驱谴的先锋?同时,还有另一个谜团:除了难以预测的政治因素,周扬与丁玲和冯雪峰个人之间的积怨,是否也是重要原因呢?因为早在“左联”时期,胡风、冯雪峰与周扬之间,由于“两个口号”的论争,冯雪峰按鲁迅的意思起草了指责“四条汉子”的文章,积怨已久。建国后,周恩来安排冯雪峰出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冯雪峰曾不情愿地跟好友发牢骚,“看看中宣部那几个人,叫我怎么工作?!当时,周扬正担任中宣部副部长。而冯雪峰与丁玲的关系又非比寻常。930也许正是基于此,忏悔的晚年周扬,在1975年出狱之后,第一位拜望的就是冯雪峰。一见面,他握着冯雪峰的手哭了,当面致歉:“历史证明你在对待鲁迅的问题上是正确的,为人是正派的。”此时冯雪峰已患癌症晚期,生活十分困难。见此情形,周扬回家后,在尚未恢复工资的情况下,立即请夫人筹措数百元钱去周济。自己的党籍还没有恢复,他又亲自上书毛泽东,要求给冯雪峰恢复党籍。当得知长期关押的胡风,获释后回京住院,他也是立即前往探视,当面告诉胡风中央决定给他平反,同时真诚地表示:“反革命集团”一案,虽是中央决定的,“我们也有责任,”“文艺理论你是最深刻的。”931不管怎么说,周扬或多或少地是已经在从文人恩怨的角度来反思其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这是难能可贵,也是催人警醒的。
如此看来,跟远不止这些有着复杂到“后见之名”也难以说清的是非与恩怨沧桑的作家们比起来,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命运抉择真可称得上是嵇康式的异数了。陆键东所著《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一时令洛阳纸贵,便是最好的明证。书中的这样一个细节发人深思:当1953年11月,一位“使者”怀揣着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和副院长李四光的信,兴致勃勃地南下广州,劝说陈寅恪到北京就任中国科学院中古史研究所所长时,这位使者绝不会想到陈寅恪竟会有如此的魏晋风骨。他居然提出了担任所长的两个触犯天条的条件:一,允许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二,请毛公(毛泽东——笔者注)或刘公(刘少奇——笔者注)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这便是当时学界暗地里流传的“陈寅恪公然提出不学马列”说法的由来。陈寅惆不能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的态度非常明确:“我对共产党不必说假话”;“我要为学术争自由。我自从作王国维纪念碑文时,即持学术自由之宗旨,历二十余年而不变。”932随后不久,63岁的陈寅恪口述了那篇今天看来堪称绝响长文《对科学院的答复》:“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没有自由的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但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我认为王国维之死,不关与罗振玉之恩怨,不关满清之灭亡,其一死乃以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正如词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我决不反对现在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因此,我提出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其意就在不要桎梏,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政治,也不要学政治。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我从来不谈政治,与政治决无连涉,和任何党
小说推荐
- 启功口述历史
- 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州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自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在满州建立伪满州国后,大多数满州人就不愿意把自己和“满州”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了。但那是日本人造的孽,是他们侵略了满州,分裂了中国,这不能赖满州族人。日本强行建立伪满州国,想把满州族人变成满州国人
- 最新章:第14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中国神话历史简述
- 神 话神话的概念: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过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
- 最新章:第6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
- 历史顺口熘
-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约前170万年-前221)同期的世界尼罗河流域文明(华夏彩陶文化时代)华夏文明(约前170万年-前771年)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 雅典城邦文化第一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朝的建立(约前2070约前16
- 最新章:第36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6099-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
- 人头马代代相传的不朽真谛在于它弘扬的非凡优雅的生活艺术。如今,人头马更将其品质与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总能在任何一种场合下,为每一个动人的时刻增添光彩。白兰地之于法国,就如同探戈之于阿根廷或是斗牛之于西班牙一样,都是一种足以代表整个国家文化的标志性事物。也许有人会把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当做法兰西这个
- 最新章: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第19章
- 2196-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
- 刀锋在颈中勒过,手中的躯体猛地绷紧抽搐,发出和细小的体积不相称的颤动,似乎要把其中蕴涵的点滴生命全部迸发出来。随着温热腥臭的液体逐渐滴落口中,指间的颤动也逐渐衰竭,最后消散了。阿萨竭力压榨着山鼠,毫不在意胃容物也一起被挤了出来。直到最后一滴体液缓慢地滴下,阿萨才丢下已捏得扭曲变形了的山鼠,伸出舌头将
- 最新章: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第5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