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面镜子里的影像。
老舍在《一年来之文艺》里说,“血光杀声里有大时代的真面目。尽管所见者只是一事一人一角落,可是既经看到,便是好的资料。……以热情的文字写面前的杀声炮火,就足以动人。这些事是抗战的铁证,这些文字是真实的记录。”649老舍在抗战期间,随时把这些“好的资料”运用到创作上,除写了大量宣传抗日的话剧,因为“现在我们说,文艺的工作就是宣传。”650更主要还是构思酝酿并精心打造他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老舍的《四室同堂》是抗战期间一部不可多得的反省文化和人性的伟大之作,是中国人们抵抗日本侵略者从艰难走向胜利的“铁证”,是“以血为墨及时的记录下民族伟大的经验”,651同时又有着超越时代的思想和精神价值。
1939年9月至12月,老舍被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派遣参加北路慰问团,到西北去慰劳抗战将士,到延安地区访问。刚刚抵达延安的第二天晚上,毛泽东就赶到慰问团下榻的地方看望,并设宴招待全体成员,而后又和大家一起乘车来到中央大礼堂参加延安各界召开的盛大欢迎联欢会。老舍代表慰问团致欢迎辞。后随慰问团参观了延安抗大,八路军政治部等处。又到米脂、榆林等地体验延安地区的生活面貌。此行在他1942年出版的作为“抗战文艺丛书第一种”的长诗《剑北篇》中有所反映——“由夏而冬,整整走了五个多月,共二万里。”652
1943年底,胡絜青为刚刚故去的老舍的母亲办完丧事,带着孩子,离开北平,千里跋涉,赶到重庆。老舍把家安在了北碚。胡絜青向老舍介绍着她所见所感的北平沦陷区百姓的生活和遭际,这使老舍的脑中浮现出一幅清晰的文学地图,人物的命运安排,小说的结构布局,就在这幅地图上铺展开来。这样的构架产生了近百万字的《四室同堂》三部曲:《惶惑》、《偷生》和《饥荒》。
1944年4月,重庆文艺界举行了“纪念老舍创作生活二十周年”的活动。而这时,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断取得胜利,中国的战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抗战胜利的曙光已呈现在眼前。老舍在一次“文协”座谈会上说:“我们要做耶酥降生前的约翰,把道路填平,以迎接新生者。”以至重庆《新华日报》专门发了一篇短篇《作家的创作生命——贺老舍先生创作二十周年》,称赞老舍此番话“是何等勇敢的宣告。”并对老舍为抗战所做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在抗战七年来为文艺界团结所尽的力量是值得人们永远追忆的,他又曾为了实际的需要而尝试运用各种文艺形式(包括民间文艺形式),这对所谓既成的作家是很难能的事。他曾屡次为文艺界生活困难而向社会呼吁,但他同时又斩钉截铁地说:‘尽管贫穷,我们要咬紧牙关忍受,要保持清高,不可变节。’”653
老舍又是异常敏锐的,当他看到抗战胜利不久,内战的烽烟又起,1945年11月,他在纪念鲁迅的会上由朗诵《阿Q正传》顿生感慨:“这样的胜利,而胜利后又复如此,假如自己不努力不要强,真使我觉得中国的命运将和阿Q的命运没有两样。……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不属于任何党派,我没有当汉奸,我八年来的言论作品没有一篇不是为了抗战,而我后面却一直跟着一个黑影。……打仗死不是党委啊!不是大官啊!而是我们老百姓啊!而是你和我啊!我们为什么不阻止呢,所以我觉得我们应当拿出力量来停止内战-……只有和平胜利了中国才有办法。”和平是人与人之间的永久契约!
老舍的积极投身抗战与其朴素、自然的爱国思想,最初是源于一种本能的“知耻而后勇”。由母亲给他讲述父亲的牺牲,他懵懂意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在小学读书的时候,就知道了国耻。“可是,直到‘五四’,我才知道一些国耻是怎么来的,而且知道了应该反抗谁和反抗什么。以前,我常听说‘中国不亡,是无天理’这类的泄气话,而且觉得不足为怪。看到了‘五四’运动,我才懂得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运动使我看见了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明白了一些救亡图存的初步办法。反封建使我体会到人的尊严,人不应该做礼教的奴隶;反帝国主义使我感到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不该再做洋奴。这两种认识就是我后来写作的基本思想与情感。”这也是他“献身文艺写作的灵感”。“‘五四’给了我一个新的心灵,也给了我一个新的文学语言。”654
有意选择的人生归宿(4)
“在国外读书时,身处异域,自然极爱祖国;再加上看着外国国民如何对国家的事尽职责,也自然使自己想作个好国民,好像一个中国人能像英国人那样作国民便是最高的理想了。个人的私事,如恋爱,如效悌,都可以不管,自要能有益于国家,什么都可以放在一旁。”655可见,老舍的“国家至上”思想,并非在抗战时才一蹴而就的。回忆起当年在国外关注北伐革命时,他还记得,“在伦敦的一些朋友天天用针插在地图上:革命军前进了,我们狂喜;退却了,懊丧。”656因而,老舍在《二马》里流露出这样的情感也就在自然不过了:“破碎的中国,破碎也可爱的中国。”657其实,单就“国家至上”而言,若把抗战时期的老舍与建国初期的老舍简单做一比较,便不难发现至少有三个相当明显且意味深长的相同点:第一,老舍是勤劳辛苦而多产的。不算老舍所做“文协”繁杂的事物性工作,仅算他服从抗战宣传的需要所创作的作品,抗战期间,他共写了长诗《剑北篇》,4部京剧,9部话剧,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的第一、二部《惶惑》和《偷生》,短篇小说《火车集》和《贫血集》,以及大量的诗歌、杂文。除此以外,他还写了数量可观的鼓词、坠子、相声、数来宝、戏曲等通俗文艺。据曲艺演员欧少久回忆,抗战初期,老舍仅为他和富少舫就先后编写了《骂汪精卫》、《芦沟桥》、《新拴娃娃》、《啼笑因缘》、《台儿庄战役》、《樱花会议》、《中秋月饼》、《八面玲珑》等相声、鼓词数十段之多。658建国初期的老舍就更是这样。
第二,老舍是积极热情真诚投入的。从老舍的《诗人》来看,他自己无疑是个诗人气质的作家,为“协力抗战,重整山河”,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这伟大的事业与行动中”。659他单纯地以为:“我觉得我的一段鼓词设若能鼓励了一些人去拼命抗战,就算尽了我的微薄的力量。假若我本来有成为莎士比亚的本事,而因为乱写粗制,耽误了一个中国的莎士比亚,我一点也不后悔伤心。”660“为自由,为自由,齐赴沙场;/历史的光荣,当仁不让,/要作今天的岳武穆、文天祥!661“我只知道岳夫子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陆放翁的激昂的诗句,并没毁坏了文艺,而反倒有些千古不灭的正气,使有心人都受感动。”“从‘七七’抗战后,我差不多没有写过什么与抗战无关的文字。我想报个人的仇,同时也想为全民族复仇,所以不管我写得好不好,我总期望我的文字在抗战宣传上有一点作用。”66250年代“歌德”663的老舍也是如此。至于文艺不应是宣传这个道理,老舍在抗战时就再明白不过了:“有的人以为,文艺要过于切近实用,偏重于某一点,则必损失了文艺的从容不迫,或竟至不成为文艺。”664但从老舍的自身创作实践看,他懂得在特定情形下,比如“国家至上”,文艺理应担负起“宣传”的使命与功用。
这样一来,也就很容易导致两种意识形态所带来的截然相反的评价。比如,夏志清以为“自从中共政权成立以后,老舍凭着靦颜的阿谀奉承,得意确保文坛的高位。”665而阳翰笙则早在老舍从事创作20年纪念时就说:“这20年来,我觉得你总跟中国人民站在一起,特别是抗战军兴起以后,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的人民,你曾运用你那支锋利的巨笔去打击我们的民族敌人,鼓励过我们的士气民心,去扫除过那些社会上的渣滓,揭破过那些伪善者假面。你始终是爱着中国人民的,我想中国人民也一定会热爱你。”666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从事这一切“服从”宣传的社会活动和文学创作中,老舍在“任劳任怨”667的同时,常是内心有矛盾,也有想法,甚至是痛苦的。对这一点,有一部分研究者常
小说推荐
- 启功口述历史
- 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州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自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在满州建立伪满州国后,大多数满州人就不愿意把自己和“满州”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了。但那是日本人造的孽,是他们侵略了满州,分裂了中国,这不能赖满州族人。日本强行建立伪满州国,想把满州族人变成满州国人
- 最新章:第14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中国神话历史简述
- 神 话神话的概念: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过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
- 最新章:第6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
- 历史顺口熘
-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约前170万年-前221)同期的世界尼罗河流域文明(华夏彩陶文化时代)华夏文明(约前170万年-前771年)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 雅典城邦文化第一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朝的建立(约前2070约前16
- 最新章:第36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6099-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
- 人头马代代相传的不朽真谛在于它弘扬的非凡优雅的生活艺术。如今,人头马更将其品质与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总能在任何一种场合下,为每一个动人的时刻增添光彩。白兰地之于法国,就如同探戈之于阿根廷或是斗牛之于西班牙一样,都是一种足以代表整个国家文化的标志性事物。也许有人会把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当做法兰西这个
- 最新章: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第19章
- 2196-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
- 刀锋在颈中勒过,手中的躯体猛地绷紧抽搐,发出和细小的体积不相称的颤动,似乎要把其中蕴涵的点滴生命全部迸发出来。随着温热腥臭的液体逐渐滴落口中,指间的颤动也逐渐衰竭,最后消散了。阿萨竭力压榨着山鼠,毫不在意胃容物也一起被挤了出来。直到最后一滴体液缓慢地滴下,阿萨才丢下已捏得扭曲变形了的山鼠,伸出舌头将
- 最新章: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第5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