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殖鲎忱吖蟮奶啤!墩炱煜隆访荒艹晌仙峄?0年文学创作之功的压卷之作,没能为20世纪中国的小说创作奉献一部有理由认为是杰作的名著,实在是太可惜了。
老舍之死是对生命的幽默
现在,可以在幽默的话题下回答以上的两个设问了,幽默的老舍可不可以不死?老舍的自杀是对生命的幽默吗?
如前所述,老舍怕旁人对他的“幽默”产生歧义,才写了《“幽默”的危险》。“幽默的人,据说,会郑重的去思索,而不会郑重的写出来;他老要嘻嘻哈哈。假若这是真的,幽默写家便只能写实,而不能浪漫。不能浪漫,在这高谈意识正确,与希望革命一下子就能成功的时期,便颇糟心。那意识正确的战士,因为希望革命一下子成功,会把英雄真写成个英雄,从里到外都白热化,一点也不含糊,像块精金。一个幽默的人,反之,从整部人类史中,从全世界上,找不出这么块精金来。”605但他坚持把幽默看成“伟大文艺的特征。”便执意要“幽默”下去了。
不过,老舍对别人执意要把“幽默”的标签戴他头上,仿佛他除了幽默文章再不会写别的,或再不该写别的,而不真正了解他幽默的个中三昧,心里并不舒服。他在1935年写的《又是一年芳草绿》即可换成一个题目叫“为幽默辩”。初看文题,谁都会以为这是写对又一年春景的印象、感受之类。但它却是老舍勾描的一幅“写家”自画像,同时也是一份自白书,少不了几分“辩白”。尽管他明白“人是不容易看清楚自己的”,他还是想努力将自己看得清楚一些,同时也使读者把他看得清楚一些。
表面看,文章依如老舍一贯轻松的幽默笔调,但读来感觉并不怎么轻松。因为老舍要说的意思常常是藏在幽默后头的,而这后头的幽默不但不轻松,有时往往还十分沉重。或许还有人在老舍的幽默里看出了他语言里不动声色的“损”。用老舍的话说就是,“一件事总得由两面瞧,是不是?”
能想象吗?他一上来先声明,他的爱笑是因为“悲观”。谁会信一个人幽默是因为“悲观”呢?“悲观”了还会“乐观”地活着?其实,这才是真正的老舍。幽默是他一种别样的武器,他从来不想也不会板起面孔阐发自己的想法。如果说他的性格像母亲一样是“软中硬”的,他的幽默也一样,壳是软的,核却常常十分坚硬,甚至扎手。他从来没有过“嬉皮笑脸,死不要鼻子”式的幽默,也从不把自己的写作看多高,他认为自己与“朋友德成粮店的写账先生”是同等的“写家”。
前边已经说过,“九·一八”以后,国难当头似乎就成了不该再幽默下去的理由。所以才有了鲁迅对林语堂式“幽默小品”的“讥诮”。虽然老舍的幽默或许更多属于鲁迅肯定的“倾于对社会的讽刺”一类,还是有许多人不理解,觉得正像鲁迅所说,“现在又实在是难以幽默的时候”。所以,老舍不去直接辩白对人们叫他“幽默的写家”这个称谓的“荣”与“辱”,他只管写就是了。因为要说文学有用,“拉长了说,它比任何东西都有用,都高明。可是往眼前说,它不如一尊高射炮,或一锅饭有用。”
老舍的幽默与悲剧意识(7)
老舍一方面是表达自己能幽默的理由,像“对事清淡,我心中不大藏着计划,做事也无须耍手段,所以我能笑,爱笑;天真的笑多少显着年青一些。”“我爱小孩,花草,小猫,小狗,小鱼;这些都不‘虎势’。”另一方面,也软中带硬地谈了对文坛的看法,像“一个人的天才与经验是有限的,谁也不敢保了老写的好,连荷马也有打盹的时候。”正是从这一点,他尤其反感“权威”、“大家”、“大师”一类“老气横秋的字眼们”。他“愿意老年轻轻的,死的时候像朵春花将残似的那样哀而不伤。”606事实上,老舍的“幽默”也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他爱生命,不肯以身殉道。”607但另一方面,他深知悲观的好处在于能叫人把事情都看轻一些。“我的悲观还没到想自杀的程度,不能不找点事做。有朝一日非死不可呢,那就只好死喽,我有什么法儿呢?”608老舍最后的自杀正是如此,一方面,他悲观,但他爱生命。另一方面,当生命让他再也爱不起来,对生命已再没有什么可留恋,即到有朝一日非死不可的境地,那就只好死了。这不是说老舍把死看得很轻,而恰恰是他把生命看得很重,重到“不肯以身殉道”。
但正像老舍在《我这一辈子》里所描述的,“年头儿的改变不是个人所能抵抗的,胳膊扭不过大腿去,跟年头儿叫死劲简直是自己找别扭。”换言之,也就是“生命简直就是自己和自己开玩笑。”老舍时常透过小说流露出的对生活的悲剧认识,像短篇小说《五虎断魂枪》的引子:“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意即任何一个生命个体都无法改变时代的更迭变迁所带来的命运安排。一下子便显出一个悲剧的模子——“今天”的“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早把沙子龙在江湖曾经的一切都变成了昨日梦,“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因为“这是走镳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被革命党与教育家提倡起来的时候。”其实,这也就是老舍说祥子的“生不逢时”。而这又何尝不是老舍笔下一切想和命运抗争的小人物们所经历和遭受的“愚蠢与残忍”?
这倒提醒我可以把老舍《“幽默”的危险》和《诗人》联系起来看,老舍之所以感觉到“嘻嘻哈哈”的“幽默”的危险,正在于“生不逢时”,同“诗人”只被人误以为是“囚首垢面”的“怪人”、“狂士”、“败家子”,如出一辙。反过来,也正如只有“诗人”才敢在战乱祸患之际“身谏”、“投水”、“殉难”一样,非“正人君子”的幽默者面对“意识正确的战士”的“革命”时,真的能连死都看轻。“我们就盼望那大悲剧的出演,把笑改成泪。历史是血泪的凝结,珍藏着严肃悲壮的浩气。笑是逃避与屈服,笑是本无可说,永无历史。悲剧的结局是死,死来自斗争;经过斗争,谁须死确不一定。”609老舍最后无异于是拿死在他艺术人生的舞台上挥洒出悲剧的落幕,是一曲用死亡书写的深刻的生命幽默。
有意选择的人生归宿(1)
母亲的因素如英国历史学家布莱德雷所说:“或许有些历史事件注定了就是要对我们永远都成为问题的,但它们却始终是我们的问题,并且将永远都是;而它们那绝对不可解决性,如若我们好好加以考虑的话,其所涉及的就不止于是一种用词上的自相矛盾而已。”610德国哲学家卡西勒也说:“在每一种历史原因里,都有某些东西是我们在物理的或生物的原因中所找不到的。不仅有一般的原因,而且也有我们所说的‘动机’。当然,‘动机’绝不是和原因对立的,而是原因的一种特殊的形式。”611简单说来,老舍投太平湖自杀的“动机”和“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即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也就不会有老舍的自杀。换言之,老舍自杀的“动机”无庸讳言就是“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也就是说,要研究老舍之死的“动机”,与挖掘和研究“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是分不开的。同理,老舍自杀选择太平湖的“动机”,也要从他之所以要投太平湖的“原因”中找。
记得在某个材料中看到这样一段介绍性文字:太平湖位于北京新街口豁口外,因其地址叫太平庄而得名,太平湖由四个大小不一的湖面组成,1956年以前这里芦苇丛生,腥气熏人。在片片污水中苇子长得二三米高,苇塘北岸是一片冷落的乱坟岗子,称之义园。在1936年绘制的地图上称之为贡家苇塘,195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在这里兴建贮水湖,半年后修成一个葫芦状的人工湖,附属海淀区人民公社。在葫芦的腰上横跨一座木桥,使整个湖面分为东西两湖,东湖水面较小,西湖则很大,湖中心偏西处有一湖心岛,岛上长满芦苇,无数叫苇渣子的水鸟栖宿在这里。东湖北面栽植了许多杨树,木桥的南面是快三角地,这里种植着桃树、丁香和各种灌木,与南面的荷花池构成了太平湖公园最美的一角。湖边的树荫则是近邻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们复习功课的好场所,电影《水上春秋》为我们了解太平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那里边很多场景是在太平湖拍的。61
小说推荐
- 启功口述历史
- 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州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自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在满州建立伪满州国后,大多数满州人就不愿意把自己和“满州”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了。但那是日本人造的孽,是他们侵略了满州,分裂了中国,这不能赖满州族人。日本强行建立伪满州国,想把满州族人变成满州国人
- 最新章:第14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中国神话历史简述
- 神 话神话的概念: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过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
- 最新章:第6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
- 历史顺口熘
-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约前170万年-前221)同期的世界尼罗河流域文明(华夏彩陶文化时代)华夏文明(约前170万年-前771年)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 雅典城邦文化第一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朝的建立(约前2070约前16
- 最新章:第36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6099-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
- 人头马代代相传的不朽真谛在于它弘扬的非凡优雅的生活艺术。如今,人头马更将其品质与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总能在任何一种场合下,为每一个动人的时刻增添光彩。白兰地之于法国,就如同探戈之于阿根廷或是斗牛之于西班牙一样,都是一种足以代表整个国家文化的标志性事物。也许有人会把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当做法兰西这个
- 最新章: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第19章
- 2196-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
- 刀锋在颈中勒过,手中的躯体猛地绷紧抽搐,发出和细小的体积不相称的颤动,似乎要把其中蕴涵的点滴生命全部迸发出来。随着温热腥臭的液体逐渐滴落口中,指间的颤动也逐渐衰竭,最后消散了。阿萨竭力压榨着山鼠,毫不在意胃容物也一起被挤了出来。直到最后一滴体液缓慢地滴下,阿萨才丢下已捏得扭曲变形了的山鼠,伸出舌头将
- 最新章: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第5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