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真庄重地说道:“诸位请起!今我为蒙古大汗,若果如诸位所言,平定天下后,天下也将由我与诸位共享!”
人们不约而同地望向年轻的大汗。
阳光在他的身上罩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辉,他端坐华光中,双目如电,不怒自威,一派绝代风采恰如天神一般。
没有一个人起身,人们再次顶礼膜拜!
1189年,这是蒙古历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从这一年的这一天起,不满27岁的铁木真变成了成吉思汗。
1189年,也同样值得铁木真家族永远纪念,因为日后的蒙古国第二代大汗窝阔台就出生在他父汗登基的那一刻。
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于个人或许只意味着称谓的改变,于蒙古草原而言,却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开端。
成吉思汗登上汗位伊始,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手巩固自己的地位。首先,他组织了一支完全听命与效忠于他个人的亲军,亲军将领全部由他熟知的才能突出、忠心不二的兄弟朋友担任,亲军的核心则是以“箭筒士”命名的,相当于中原御林军的五支“怯薛军”,成吉思汗将它们分别交由二弟合撒尔、朝伦以及斡歌连、速不台、忽必来指挥。然后,他又委派三弟别勒古台掌管后勤,四弟合赤温掌管狩猎,幼弟帖木格掌管殿军……总之,在一切要害部门都安排了他的亲信。最后,他任命博尔术、哲列莫做亲军之首,他充满感情地对他俩说:“当我除了影子没有朋友的时候,你们成了影子安慰了我的孤独;当我除了马尾没有长鞭的时候,你们成了长鞭护卫了我的安宁,是你们在我最困难时最先追随了我,我无以为报,就请你们二人做亲军之首吧。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我对你们的信任。”
由于深知在这种显然不会太牢固的联盟中站稳脚跟决非易事,成吉思汗从一开始便对那些与他实力相当的部落首领采取了不动声色的笼络和限制手段。这也是他比其他部落首领高明之处,即不是仅靠草原自然法和朴素的忠诚观念来维系一个联盟,而是建立了不容违背的法律秩序,将各部用铁的手腕统归麾下。适我者生,逆我者亡。除此,别无选择。
当然,成吉思汗并没有忘记将他被推举为汗的消息报告给他的义父——克烈王汗。应该说,王汗在黑林得知这一消息时心里还是十分满意和高兴的,他非常爽快地对蒙古部的两名使者表示,蒙古部不该长期群龙无首,铁木真人品出众,才略过人,正是最合适的大汗人选。
王汗的态度对巩固成吉思汗的地位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较棘手的是札木合,成吉思汗并不指望他的汗位能够得到安答的认可,但作为与安答主动和解的第一步,他又不能不将他称汗的消息据实以告。
札木合在他阔大的营帐冷漠地接待了两位蒙古使者。
得知铁木真已被推举为蒙古新汗的消息,札木合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他自然不会为他的安答感到高兴,然而,他的一腔怨怒和嫉恨一时又找不到可以发泄的借口。
是的,如果可能,他只需要一个借口。
时光如白驹过隙。1192年,成吉思汗开始踏上了战争的不归路。
这一年,蒙古历史上著名的“十三翼”大战拉开了序幕(因对敌双方各自集结了13个部落的兵力而得名。大战在有着相同族缘的两大蒙古阵营间展开,是一场硬碰硬的大厮杀)。札答阑联盟与蒙古联盟终至兵戎相见,表面上看似乎缘起于纠察尔的被杀,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纠察尔的被杀恰好给了札木合出兵的借口。
纠察尔的营地与蒙古属部之一的赤那思部相邻。赤那思部昔日曾归附于札木合,后又追随了铁木真。其首领捏鲁台精心饲养了几十匹百里挑一的骏马,准备献给成吉思汗。纠察尔一直觊觎着这些好马,一日趁赤那思人疏于防备,亲自带人行抢。负责看管马匹的士兵一边追赶,一边射箭,其中一箭恰好射入纠察尔的咽喉。纠察尔还没来得及吭一声便翻身落马。他的手下大惊失色,慌慌张张地丢弃了抢来的马匹,将纠察尔抱在马上,直奔黑林主营向札木合报信。
札木合在大帐见到弟弟的尸体,悲愤交集,指天发誓要为弟弟报仇。随后,他调集3万大军,杀气腾腾,直扑蒙古主营而来。
成吉思汗处变不惊,他沉着地命令各部做好迎战准备,同时派博尔术、朝伦率亲军千人护送老营百姓及辎重财产先行退守不儿罕山,并封住所有入山隘口。之后,他亲率大军在斡难河畔迎住了汹汹而至的札木合。
札木合指挥的3万军队中,拥有全草原最精锐的两支部队,即主尔台的兀鲁兀惕部和惠勒答尔的忙兀惕部。这两部人马皆筛选自幼娴熟弓马者,每逢转战,阵法森严,从容不迫,即令成吉思汗的亲军也只能与其战个平手。况且,成吉思汗素爱主尔台和惠勒答尔的忠实品性以及杰出才干,从未放弃将二人收归己用的决心。为避免两败俱伤,他从大战伊始就作了保存实力、暂避其锋的打算。
他要等待时机。
蒙古部的伤亡不断增加,成吉思汗手持镔铁枪冲杀于敌阵,仍在苦苦坚持。他必须给博尔术、朝伦足够的时间。蓦然,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当即甩掉了身边的敌人,向那个身影冲去。
木华黎!
分营后他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的好兄弟,竟会相逢在拼杀酷烈的战场。
他的胸中燃起一团无名的怒火。这或许就是他个性中最大的特点抑或是弱点:他可以谅解敌人的残酷,却不能容忍朋友的背叛。
当发现对手换上了成吉思汗时,木华黎手中的金星剑不由自主地垂了下去。成吉思汗枪已刺出,见木华黎毫无闪避招架之意,匆忙中强行卸力变招,不料枪尖还是斜着划过了木华黎的肩头。“你!”成吉思汗也不知心里是痛是怒,握枪的手沁出了一层汗水,“你为什么不自卫?不抵挡?”
木华黎将身不由己却无可辩白的痛苦强压心底,唯有洞悉一切的目光轻轻落在成吉思汗的脸上,那目光仿佛在说:您没有伤到我,不用担心。
成吉思汗一怔。片刻,愤怒化作了隐忧,乘二马错镫之际,成吉思汗沉沉地说道:“但愿我没有看错你!但愿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对敌!”
估摸时机成熟,成吉思汗向离他不远的合撒尔做了个手势。合撒尔了然于胸,立刻指挥“怯薛军”集中向札答阑一部发起猛攻,札军猝不及防,首尾不能相顾,潮水般向后退去。成吉思汗要的就是这个。他不等敌人重新组织反扑,迅速向哲列捏峡谷退去。成吉思汗的亲军协同作战的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在混战中也能很快领会指挥者的意图,这点其他各部均望尘莫及。因此成吉思汗命合撒尔、速不台、忽必来率“怯薛军”断后,待人马全部撤入峡谷后凭险封山。
反应过来的札木合率领大军追至峡谷,几次督促攻山,终因伤亡太大退了出来。眼见攻山无望,札木合派人向山中喊话,声称只要成吉思汗肯交出杀害纠察尔的凶手,他愿与安答重修旧好。成吉思汗给他的回答却是:“草原盗贼,人人皆可得而杀之。纠察尔之死,纯属咎由自取。”札木合无奈,3天后下令撤出不儿罕山。
这一仗,以札木合的大获全胜告终。
然而,札木合真的是最后的胜利者吗?
班师途中,札木合将全部怨恨都发泄到了那些昔日曾经追随过他,此次不幸做了俘虏的赤那思族人身上,他一定要让他们知道背叛他札木合的下场。他命人支起70口大锅,烧满70锅开水,准备将赤那思战俘统统煮死。
木华黎开始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及至明白札木合要采取如此愚蠢的报复行为,再也顾不得素日与札木合的不睦,竭力加以劝阻。札木合却充耳不闻,只冷冷地质问:“你与铁木真交战,为何束手等死?莫非事到如今你还想保住铁木真的这些属民?你别忘了,就是他们射死了纠察尔,我一定要为纠察尔报仇!至于你的账等我回营后再一笔笔与你清算。”
木华黎绝望地沉默了。札木合不再理他,席地而坐,一边啜饮着美酒,一边欣赏着战俘被扔到锅里时痛苦挣扎的样子。
当时的惨状连动手去扔俘虏的士兵都恐惧地闭上了眼睛。札木合却无动于衷,似乎那一声声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叫才更助他的酒兴。木华黎明白,札木合彻底完了!与此同时,他内心所残存的最后一点对札答阑——不是对札木合,而是对他父亲追随宝力台首领辛苦创建的事业—?
小说推荐
- 成吉思汗传: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之王
- 《成吉思汗传》第一部分 译者序译者对于蒙古史的研究,是放在剌失德《史集》的翻译和《蒙古秘史》的整理两个目标上。至于翻译这本《成吉思汗传》的动机,除介绍苏联的名著给读者们外,还把它当作一种整理《蒙古秘史》的预备工作。可是译者的写作技巧太差,不能把原文里的神韵风格完全表达出来,这是应该向读者们致歉的(三
- 最新章:第31章
- 蒙古帝国史
- 作者 法 雷纳·格鲁塞(Rene Grousset)译者:龚铖 译者序本书著者雷纳·格鲁塞曾任巴黎塞尼希博物馆馆长,他所写的有关蒙古史著作,据我所知有四种。1929 年出版了《远东史,该书分五篇:中国两篇,印度一篇,蒙古一篇,印度支那半岛一篇。其中蒙古的一篇,已经由冯承钧译成中文,题名《蒙古史略(商
- 最新章:第73章
- 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帝王们:皇帝也疯狂
- 第1节“亡秦者胡”谶语的应验(1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为了纪念自己的不世功业,秦始皇自称皇帝,由于他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所以便是“始皇帝,以后的子子孙孙,要接着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让秦朝的帝业能够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但是,秦始皇没有想到,
- 最新章:第77章
- 穿越之帝国传奇
- /b3817-中州故事多一点点资料,大家看看。这块大陆叫做中州大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南北长有一万多里,东西长有*千里。南部叫做中州帝国,分为十八州,大概有着五六亿人民。中州帝国北部是草原,没有统一的国家,但是分散着无数的兽人部落,大约在三十年前,北方荒原上一个叫做天狼人的兽人部落强大了起
- 最新章:第346章
- 脂点江山历史上女人传奇(全文)
- 脂点江山:历史上女人传奇 作者:段战江“脂”点江山 第一部分 目录(1 触摸历史上最动人的胭脂痕迹(自序)娥皇、女英—佳话背后的传奇当初,帝尧为了选好接班人,便派了两个宝贝女儿嫁给舜,到他身边做“卧底,以考验国家候选领导人舜的德行品质…她俩用智慧和宽容,不但极大地成全了舜的名声,而且巧妙地化解了家庭
- 最新章:第34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元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北方汉人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文坛艺苑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与不朽
- 最新章:第53章
-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元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北方汉人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文坛艺苑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与不朽
- 最新章:-元朝的另类历史-第53章
- 幻国之"一休"传奇
- 我习惯站在安国寺外的山顶之上,在寂静无声中看旷野无边,看日出日没,看花开花谢,每天修行完毕,我都会一个人来到这里,听着寺里悠扬而且醇厚的钟声,自己的心也会随之起伏跌荡,我的师傅,一个面貌苍老但却谦逊可爱的老人,很多时候,他会悄悄地走来站在我的身后,我们默不出声,也只有在很长时间之后,在他要回寺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