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摊上一个好死。
谋而少断 躁终至祸――无力回天的唐昭宗
唐僖宗好不容易得返长安都城,未几暴疾而亡。在太监杨复恭拥戴下,僖宗同母弟寿王李晔(李杰)柩前即位,是为唐昭宗,时年二十二岁。“帝(昭宗)攻书好文,尤重儒术,神气雄俊,有会昌(唐武宗)之遗风。以先朝威武不振、国命浸微,而尊礼大臣、祥延道术,意在恢张旧业,号令天下。即位之始,中外称之。”
唐昭宗继位时虽然也就今天青年人大学刚刚毕业的年龄,却已是端然长君。他由皇弟而入统,深知哥哥唐僖宗时的朝廷内情,很想恢复祖宗旧业,重振朝纲。
也别说,昭宗继位的第一年,即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年底,好消息传来:先为唐将、后来降附黄巢、曾以盐尸为干粮复又称帝的巨贼秦宗权被手下将领申业推翻。申将军砸折老主子一只脚,并准备以这个跛腿贼头为礼物向朱全忠投降。没过几天,申业手下将领郭в稚钡舾崭丈绷死现髯拥闹髯樱宰约好逵么蠹鞒蛋亚刈谌ㄑ褐零曛荨6灾烊依唇玻屠辞刈谌ǘ家谎凑苤茨嬖舻拇蠊κ亲约旱摹S谑牵现彀岩丫春蒙暌得值奈巫赐康簦男垂',委以蔡州留后(代理节度使)。
在京城被送刑场砍头的路上,秦宗权这个吃人恶魔还哀求监斩官:“大人您帮我说说情,我这人哪像造反的人呐,只是上表忠心无路呵。”围观人听此言皆笑。刽子手不笑,抢起鬼头刀把秦宗权和一族人均当西瓜切了。
蔡州即克,朱全忠功大,地盘、人员不仅增多,他还被唐昭宗封为东平郡王。
唐昭宗虽为宦官杨复恭推立,但他心中十分厌恶这些不男不女的阴人们。特别是杨复恭,“多养壮士为假子”,每次入朝时均“肩舆上殿”,太上皇一样的排场,让唐昭宗及诸位宰相们感觉很不爽。
不悦之余,唐昭宗就他蓄养干儿子一事加以质问。杨复恭有恃无恐,大大咧咧地回言:“我收养义子是为了捍卫朝廷,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既然是为了国家,为什么不让这些义子姓李反而姓杨?”昭宗这句反问,真把杨复恭噎住,翻了半天白眼答不上来。
唐昭宗也见好就收,便说也打算认干儿子,想收杨复恭义子天威军使杨守立为自己的义子。大太监没多想,马上让杨守立面见皇帝。反正是自己心腹,荐为皇帝干儿子更好办事。杨守立胡人血统,本名胡弘立,孔武力大,手中掌统一部内廷禁军。为了拉拢禁军势力,唐昭宗养胡弘立为自己的义子,赐名李顺节,使其统掌皇宫六军,并很快升其为天武都头,赐镇海节度使,“俄加同平章事”。一年不到,这么一个禁卫军旅长就身兼使相(既是节度使又兼宰相),不能不让他对唐昭宗感恩戴德。
稳住宫内宦官势力,唐昭宗便想外讨藩镇以立皇威。可惜的是,唐昭宗不是唐宪宗,他既无唐宪宗的天姿武断,手下又无裴度、高祟文一类的能臣干将。因此,征讨李克用和李茂贞,皆失败而还,不仅没壮皇威,还露出自己的巨大缺陷。
当时,一直与李克用争地盘的朱全忠、赫连铎等人不停上表要求讨伐这位沙陀人,朝内的宰相张浚与大太监杨复恭有过结,也想通过征战胜利来为自己立威。同时,张浚又听说李克用到处对人讲:“张公(张浚)好虚谈而无实用,他日必乱天下。”愠怒之下,张宰相添油加醋,窜掇唐昭宗出兵。张浚深知昭宗喜变,便乘间进言:“陛下如此英明睿智,竟内外受制于强臣,臣窃以此痛心!”唐昭宗问计,张浚就劝皇帝“召强兵以服天下”。于是,唐昭宗在京师募兵,一下子就征了十万人。但是,这十万长安市井子弟,真正打起仗来,其实抵不上三千精兵。
大臣们廷议时,多半不同意兴兵,而且李克用毕竟对唐廷有复都(长安)大功,不可因其小小违乖而致征讨。张浚、孔纬等人“欲倚外势以挤杨复恭”,竭力主战。
思忖再三,唐昭宗下诏,派宰相张浚为河都行营都招讨,京兆尹张揆为副,统大队京城禁兵出发前去征讨李克用,并诏命朱全忠、赫连铎两军南北夹击沙陀军。
朱全忠又得头彩,突袭攻得潞州,并上表请大军副招讨孙揆到潞州坐镇。孙大人爱摆派,“建牙杖节,褒衣大盖,拥众而行。”李克用义子李存孝率三百精兵埋伏于道,不仅把这一行人杀个精光,还生擒了孙揆,押往李克用处。3
沙陀老李劝孙揆给自己干,这位孙大人到这地步官架也不倒:“我乃天子大臣,怎能给一个节度使当属官。”李克用大怒,派兵士拿来大锯锯杀孙揆。两个大兵锯了好久,手忙脚乱,血流一地,也锯不死这位孙大人。孙大人也怒,大骂:“死狗奴,锯人要用木板夹上来锯,连这点技术也不懂,死笨的杀才!”军士忙把孙大人以木板夹捆,大锯一拉,果然生效。孙揆“至死,骂不绝声。”英勇倒是英勇,唐军却出师就丧掉“副总司令”。
唐军首次出兵皆不利,宰相张浚只得在晋州城坚守不出。李克用觉得张浚是宰相,“俘之无益”,攻打两天,就退营五十里。张浚等人乘此机会弃城狂逃,晋、剑菥∠萦诶羁擞茫惩颖勾舐哟戎莸鹊亍?br /> 由于张浚无能,赫连铎无功,孙揆被擒杀,加上朝廷倚为心腹的朱全忠正忙于进攻德州等地扩展地盘,镇冀和魏博二个藩镇坐山观虎斗,此次讨伐李克用可谓是大获全败。唯一有收获的,是朱全忠在内黄五次大败魏博节度使罗弘信。“魏博(军镇)自是服于汴(朱全忠)。”双方还结为儿女亲家,朱全忠嫁女给罗绍威的儿子。
既然打不成李克用,唐廷又来老一套,窜贬主战的张浚、孙纬等人,加李克用为中书令。朱全忠上表为张、孔二人“诉冤”,“朝廷不得已,并使自便”,于是,两个人奔至华州依附刺史韩建。李克用见到中书令的委任状只是一笑,又发大兵进攻云州的赫连铎,后者大败,逃奔吐谷浑部落。
唐昭宗因伐李克用失败正郁闷,朝内又添烦心事。唐昭宗亲舅王环想当节度使,大太监杨复恭坚执不可。王国舅闻之,上朝时破口大骂杨公公,并不停入宫向昭宗大讲特讲杨公公的“坏事”。杨公公耳目众多,侦知王国舅总在皇上耳边讲自己的坏话,便上表求请以王国舅为黔南节度使。王环高兴,以为自己大嘴一臭大公公让对方服软,欢天喜地遍带宗族宾客乘数艘大船去当“封疆大吏”。行至半道,杨复恭的干儿子、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把王国舅一行人截住,全部用绳捆起扔入江中淹死喂王八。然后,上奏说王环一行遇狂风遭溺毙。唐昭宗接到舅舅死讯,知道是杨复所恭为,“深恨之”。
杨大公公昔日的干儿子李顺节得宠后,与从前的干爹争权,“尽以(杨)复恭阴事告上(昭宗)。”有了禁军“总司令”支持,唐昭宗逼迫杨复恭退休。杨大公公怒极,派人杀掉皇帝前来宣敕的使人。
唐昭宗亲自登上皇宫的安喜楼,命李顺节等人率兵进攻位于昭化里的杨复恭大宅邸。杨复恭干儿子众多,率家兵死命抵抗,李顺节等人一时还攻不下来。不久,含光门的禁兵前来助战,杨复恭望见对方势众,率数位干儿子马上逃出长安,奔往兴元,联合在外任职的干儿子们“举兵拒朝廷,以讨李顺节为名”。
逐走了前干爹,李顺节“恃恩骄横,出入常以兵自随”,惹起唐昭宗厌恶。于是,左、右军中尉刘景宣和西门君遂暗劝唐昭宗除掉这个跋扈的胡人,并获得允许。
两位掌兵的公公以议事为名,召李顺节入宫。三人寒喧坐定,刚刚端酒要喝,站在堂内“侍卫”的一名将领突前,一剑就把李顺节脑袋砍落在地。大脑袋滚了几滚,这位胡人的眼珠子还乱动,嘴巴张合,似乎在问“为啥来这个?”。李顺节属下闻老首长“死讯”,大噪而出,剽掠城市,“至晚方定”。唐昭宗也不厚道,刚刚利用李顺节撵走杨复恭,就把人家弄死,显示出这位年青皇帝不懂得收买人心。
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静难节度使王行瑜,以及镇国节度使韩建等人趁乱,一齐上表要求出兵讨伐收留杨复恭的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见唐廷迟迟不下诏令,李茂贞、王行瑜就擅自发兵攻打兴元。同时,李茂贞因未得招讨使头衔十分愤怒,写信给宰相杜让能和大太监西门君遂,“陵蔑朝廷”。不得已,唐廷授李茂贞山南西道招讨使。不久,兴元被诸军攻拔,杨复恭?
小说推荐
- 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
- 黄金时代的凋零—隋唐的极盛与五代的极衰 世事空悲衰复荣,凭高一望更添情 红颜只向爱中尽,芳草先从愁处生 佳气霭空迷凤阙,绿杨抵水绕空城 游人驻马烟花外,玉笙不知何处生—张祜《洛阳春望 透过历史层层的烟雾,回望一千多年前屹立于东亚大地上强大繁荣的唐帝国,苍凉之情,油然而生 在辉煌的七世纪,中华帝国的疆
- 最新章:-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第127章
-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元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北方汉人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文坛艺苑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与不朽
- 最新章:第53章
-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元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北方汉人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文坛艺苑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与不朽
- 最新章:-元朝的另类历史-第53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
- 5890-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发表,比较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1-历史的坏脾气
- 《历史的坏脾气》堪称去年畅销书市场上的“黑马,作者张鸣继续“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写就《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即从帝制崩溃到现代中国初立这一段,是中国历史上危机与生机并存的岁月。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和清理,是今日知识分子关注的课题之一 在书中,作者以其一贯的风趣,把晚清到民国有争议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挨个
- 最新章:历史的坏脾气-第41章
- 华丽血时代 - 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 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令人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精彩“场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 作者:梅毅华丽血时代中华盛事的胎动期(1)中华盛事的胎动期(2)三分一
- 最新章: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第151章
-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 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令人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精彩“场景…1.中华盛事的胎动期2.三分一统晋业兴3.大好江山谁承继4“牝鸡司晨”朝纲紊5.树欲静而风不止6
- 最新章:-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第151章
- 2988-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 中华盛世的胎动期—两晋南北朝的华丽血时代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历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场景。场景之一: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国一统天下。飘飘然之余
- 最新章: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第8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