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奥托·施密特的可疑的证词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能证明弗里奇的罪行。这是戈林、希姆莱和海德里希为了损害一个无辜的军官的名声而策划的阴谋。虽然盖世太保的人员迅速赶到德国各个地区和东普鲁士的军界去调查,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证明弗里奇有同性恋。尽管如此,还是起草了审判文件;另一方面,希特勒在计划重建国防军,其方式是迫使总参谋部毫无异议地执行他的战争政策。
威廉·凯特尔是个举止生硬、戴着单片眼镜的家伙,也是唯一被认为忠实于希特勒的将军。在他的协助下,希特勒建立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包括总参谋部在内的一切人员都将听命于最高统帅部,希特勒本人将是最高统帅,凯德尔将担任他的参谋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将担任作战部长。希特勒本想以弗朗茨·哈尔德代替贝克,可是他一想到哈尔德是巴伐利亚人,又是天主教徒,就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以前还从来没有巴伐利亚人或天主教徒担任过总参谋长。希特勒就像讨厌普鲁士新教徒那样不喜欢他的将军是巴伐利亚人和天主教徒。因此,他保留了贝克的职务。到1938 年1 月30 日,他已经做好计划,并且列出了他的清洗对象。2 月4 日,他像发动一次政变一样,准备采取行动了。
那天早晨,“电台监察人”在全国各地挨门挨户地检查,使同胞们都守在国家制造的收音机旁收听广播。到一点钟,广播里播出贝多芬第三交响乐时,二千三百万户和四千万成年人大部分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消息播出来了,一个接一个的知名人士倒台了。全国感到震惊,欧洲人听了则惴湍不安。
国防部长和陆军总司令以健康原因退休了,一个接一个的将军退休或被降职,总共有三十五名著名的将军被解职了。乔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取代牛顿特任外交部长。瓦尔特·冯·布劳希契接替弗里奇任陆军总司令。戈林成了元帅。驻罗马和东京的大使也都换了人。希特勒本人则取代勃洛姆堡而担任国防部长。驻德外交使团和新闻记者都立即向国内发报,消息倾刻间便传遍了全球。当天晚上,希特勒将三百名将军(1923 年只有二十三名)召集到总理府,听他的关于弗里奇和勃洛姆堡所犯错误的说法。将军们静静地听着,听完就走了。希特勒事后说,他曾担心将军们可能会集体辞职,或者逮捕他。
但是,这些将军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那天晚上,希特勒和他的党内亲信才松了一口气。他说他这时才发现,这些将军不是胆小鬼,就是笨蛋。
审判弗里奇的日子到了。一个叫做吕迪格尔·康特·冯·德·戈尔茨的很有胆量的人,在审讯弗里奇的军事法庭及其庭长新任元帅戈林面前,把盖世太保提供的罪证材料撕得粉碎。他证明,有一个陷害弗里奇司令的阴谋,施密特就是在阴谋者的诱惑下做出伪证的。这使戈林无法判处他的受害者,只好将他无罪开释。直判结果是:男爵冯·弗里奇上将无罪,弗里奇以自由人身份走出法庭。他的名誉得到了恢复,但是,他的前途却是无法挽救的。
施密特被枪毙了,希姆莱和海德里希则在国内遥远的地方处理军务机要去了:因为他们说过,他们预料德军要行动了,如果现在不行动,就再也不会行动了。历史证明,他们的估计是正确的。
虽然希特勒避免了公开的军事反叛,可是,反对其统治的隐蔽势力却开始聚集起来。
虽然贝克将军后来说,弗里奇一勃洛姆堡事件是世界大战的前奏,但在这一段时期,他所抱的态度却是一个谜,人们不得而知。希特勒曾经说过,战争不是立国的最后手段,而是立国的根本。现在,他有了最高统帅部这个工具来执行他的计划了。不过,在最高统帅部所属的各部门首脑中,只有一个人尽心竭力地支持他,那就是赫尔曼·戈林。其他人,包括卡纳里斯,都站在一起反对他。然而,最高统帅部高级军官的反对阵营是孤立无援的,因为希特勒受到的绝对崇拜和信任,也受到军队普通士兵、工业界和空军的支持。任何反对他的阴谋都会引起内战。“黑色乐队”,的同谋者们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去冒这个风险。
敢于反对希特勒的人都聚在贝克的周围。起初,他们的反对表现在德国的军事计划的制订上。贝克周围的这些人每次从希特勒和最高统帅部接到了为某项军事冒险行动制订作战计划的命令时,都忠实地予以执行,但同时也制定出一个对应计划,证明希特勒的打算是危险的,而且是不实际的。他们在“鲜花之战”中第一次运用了这种策略。可是,这时候,希特勒已经有本钱不理睬将军们的意见了。1938 年3 月13 日,他由一个叫埃尔温·隆美尔年轻上校率领着他的卫队,胜利地进入维也纳,在探求生存空间的征途上迈出了决定性的第一步。
但是,当希特勒视察德军占领奥地利的效率时,却大吃一惊。总参谋部没有执行动员计划。通往维也纳的路。上满是损坏的坦克和汽车,将军们乱糟糟地指挥装甲纵队,这说明有人在破坏。这个因素当然是有的,卡纳里斯就对奥地利总参谋部的情报首脑埃尔温·拉豪森说过:“你们的人为什么不开枪?那样,这个下士就会知道,事情不会总是这样发展下去的。否则,这个家伙怎么能清醒呢?”这时候,希特勒准备采取下一步行动了。希特勒一面向捷克斯洛伐克人花言巧语地保证说,他对他们的国家没有任何企图,一面准备“绿色方案”,即用武力或者诡计去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当最高统帅部命令总参谋部制定“绿色方案”时,贝克又决心用他能想得出的最有效的方法去挫败这一命令:即附上一份备忘录,向希特勒指出,攻击捷克斯洛伐克会使德国四面受敌。
贝克意识到,希特勒并不理睬总参谋部的警告,于是便到总理府访问希特勒,要求他做出不想发动一场新的全面战争的“具体保证”。希特勒就像追逐小鸡的狐狸一样,向贝克保证他没有这种打算,但是同时又用威胁的口吻提醒这位总参谋长说,军队是政治家的工具,它的职责是高度执行政治家所交给的任务。他还说,军队没有责任对自己的任务提出疑问。贝克知道,要是反对元首的计划,那就是自找倒霉,结局会比勃洛姆堡和弗里奇还惨。
但是,贝克大胆而直截了当地回答说,他不执行他不赞同的命令。说完,他就向希特勒告辞了。他知道自己的前途已经完了。
贝克别无选择,只有辞职。但是,在辞职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事,他设法力促将军们集体辞职,抗议“绿色方案”。他让他的朋友,一个普鲁士有名望的贵族的继承人卡尔一海因里希·冯·施图尔纳格尔将军“衡量一下以军事手段支持集体行动的可能性”,这只是审慎而婉转的说法,真正含意则要发动一场革命。施图尔纳格尔在男子俱乐部同指挥部队的将军们进行了交谈。但是,将军们说,贝克要求他们采取行动的建议是同他们的军队受到的训练过分背道而驰的,也就是要他们参与政治,反对政府。他们还说,如果需要有人去赶走希特勒,那只能是德国人民,因为是他们选举了他。于是,这些将军又回到他们的牌桌上去了,也就是走向了他们的末日。
贝克因为进行密谋活动身体垮了,辞职了。他的一切计划都落空了。他在离开自己的总参谋部的办公室之前,召集起同事,对他们说,瑞典的国王查理十二带领军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冒险,最后在苏联草原上全军覆灭,希特勒和他一样。贝克说话时非常镇静,简直和总参谋部的创始人埃尔德·莫尔特克维妙维肖,后者的肖像俯视着这个阴沉的场面。最后,贝克以警告的口吻说:“如果德国发动战争,除了她所攻击的国家外,其它国家也会立即参战。在对付一个世界性联盟的战争中,她必然会战败,听任这个联盟摆布。”说完,贝克以德国人特有的风度向在场的一小群人微微一鞠躬,走出他的办公室。他的部下在忧郎地思索,这是一个对历史有重要影响的行动,确实是这样,因为像所有将军们的结局那洋,最后一股对希特勒起牵制作用的力量已经不再掌权了。乔治·C ·马歇尔将军后来向国会报告:清除贝克就是清除了德国对外政策中的最后一股起作用的保守势力。”希特勒批准贝克的辞呈后如释重负。他在弗里奇事件上曾说过:“(在我的将军中)我唯一害怕
小说推荐
- 海狼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主战纪实
- 海狼行动-二战潜艇主战纪实 作者:佚名 引子 风云突起英吉利海峡 1940 年6 月5 日清晨,在法国北部港口敦刻尔克附近,两名德军的高级将领正沿着宽阔的海滨沙滩向前走着,他们的皮靴踏在一支溃退的军队所留下的废墟上。这是英军大批驱逐舰和小型船只撤离后的第一个早晨。最后一只船已载着所剩下的英国远征军,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主战纪实-第65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三卷 伟大的同盟
- 吴万沈 译伟大的同盟目 录本卷的主题英国人怎样历尽艰辛继续作战,直到苏联和美国参加这场大战。第三卷 序 伟大的同盟志谢序言上部 德国东进(1941年1月—6月)第01章 沙漠地区和巴尔干各国第02章 战火蔓延第03章 闪电战与反闪电战。第04章 地中海战争第05章 征服意大利在非洲的帝国第06章 援
- 最新章:第192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 [意大利] m·a·布拉加丁
- 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 作者[意大利 M·A·布拉加丁 序言 美国海军和意大利海军之间通力合作的关系,大大有助于盟国保安宗旨的发扬和民主生活方式之推进。我个人就能举出许多事例来说明,我们的意大利海军朋友们曾对美国第六舰队和美国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的军事部署,给予公认的得力的帮助。由于有了这些
- 最新章:第87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作者[英 李德·哈特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没有其他的战争堪与比拟。其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更是全面而深远,值得我们加以关注、省思 正文 出版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原为英国伦敦
- 最新章:第1412章
- 机密档案-第二次大战盟军最高司令部内幕揭档案
- 机秘档案—第二次大战盟军最高司令部内幕揭 第一章勾心斗角●艾森豪威尔官运亨通●英国人恶作剧地把美军派去守卫蒙哥马利的后方●史迪威写道“上帝啊,他疯了●巴顿像许多演员一样虚荣得要命 第一节一个英国人给艾森豪威尔写信:我并不欢迎你 二战初期,英国被击败了,蒙受奇耻大辱还被赶出了敦刻尔克,他们被迫撤出北非
- 最新章:第二次大战盟军最高司令部内幕揭档案-第94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英文版引言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遭遇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德国不仅在其东西两部分之间出观了一种严峻的政治分裂,而且大量最重要的军事文件还从西德转移到了美国,一小部分转移到了英国。还有为数可观的文件,尽管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肯定也在最后时刻不
- 最新章:第109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二卷 最光辉的时刻
- 吴万沈 译最光辉的时刻目 录本卷的主题英国人民怎样单独坚守堡垒直至过去半盲的人们作好一半的准备。上部 法国的沦陷(1940年5—6月)第二卷 序 最光辉的时刻第01章 全国联合第02章 法兰西之战第03章 法兰西之战第04章 向海岸撤退第05章 援救敦刻尔克 第06章 竞相抢夺第07章 再谈法国 第
- 最新章:第15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空军 [美] 肯尼思·r·惠廷著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空军[美]肯尼思·R·惠廷著 军用航空早期的发展 在三十年代初期斯大林为了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而执行了几个五年计划并获得成果,在此之前苏联红军基本上是一支庞大的步兵集团。航空兵、装甲兵和技术人员只占武装力量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发展苏联航空工业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的 当时是从
- 最新章:第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