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珍珠港的黑色恶梦
1941 年12 月6 日,星朗六。
在素有“太平洋心脏”之称的夏威夷群岛的首府檀香山(又称火奴鲁鲁),夜幕刚刚降临,被美军官兵视为“神圣周末”的夜生活,便像醇酒一样迷醉着人们:光怪陆离的霓虹灯,在黑夜中明灭闪烁,变幻着绚烂的色彩;一阵疯狂的爵士音乐从舞场里滚滚涌出,在夜空中回荡;海滨大街的棕榈和矮杉的树丛中,醉醺醺的美国水手挟着情侣在徜徉;在奢华的“太平洋夜总会”
以及“夏威夷桥牌中心”,美国海军军官们纵情声色,酒意方酣。。美太平洋舰队司令赫斯本德·金梅尔海军上将素称生活刻板,但在今天的晚宴上也不觉微醺。晚上九点半,他忽然想起明天与陆军首脑肖特将军还有一场高尔夫球的约会,便匆忙走出狂欢的哈莱克拉尼饭店,返回他在麦克拉帕半山腰的寓所。他躺在床上,觉得格外舒展,不知不觉,渐进梦乡可是,金梅尔做梦也没想到,一支以6 艘航空母舰为主体的庞大日本舰队,正以24 节的航速,杀气腾腾地向他的舰队所在地——距檀香山西北约9 公里的珍珠港迅猛扑来!
12 月7 日(东京时间为12 月8 日),星期日,7 时55 分,由183 架日机组成的第一攻击波,犹如晴空霹雳,自天而降,出其不意地扑向仍然沉睡在晨雾中的珍珠港。霎那间,日机的吼叫声,炸弹的爆炸声,一下子把珍珠港星期天的早晨那平静安谧的气息撕得粉碎。炸弹如雨,铺天盖地,浓烟四起,火团升腾。机场上,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美机被炸得横七竖八、支离破碎、惨不忍睹;海面上,水柱突起,火光冲天,燃烧的破片在飞旋,一艘艘锚泊的巨型战舰,被炸得东倒西歪,狼狈不堪,顷刻之间就翻转沉没了。不出10分钟,珍珠港往日的粼粼碧波,顿成一片黑红色的火海;昔日蔚蓝色的海空,如今已是浓烟蔽日。沉浸在“桃源美梦”中的美军官兵,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的惊恐万状,有的呆若木鸡,较“聪明”一点的则以为这是美国海军玩的鬼把戏——选择星期天搞“特殊演习”。
直到8 时,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才把十万火急的电报匆匆发出:“珍珠港遭受空袭。这不是演习!”
12 月7 日清晨四点钟,天还没亮,“康道尔号”扫雷艇艇长发现在珍珠港入口南面约一千米的海面上的一个奇怪的黑影:很象一艘潜水艇,可这艘潜水艇却小得出奇。那黑影径直向北,朝海港的入口移动,扫雷艇艇长刚看着一会儿就不见了。可是,他断定自己不是作梦,他用不引人注目的舷灯向正在附近巡逻的“沃德号”驱逐舰呼叫,示意他发现了目标(不引人注目的舷灯,顾名思义是一种很小的低功率探照灯,可以转向,可以遮蔽,用点、划发出信号)。“沃德号”的值班军官马上到驾驶台后面的地图室叫醒了合衣而睡的舰长。“沃德号”舰长是个朝气勃勃、恃强好胜的军官,这是他首次担任指挥,一心想作出个榜样给人看看。他刚接到这个报告,就命令全速驶往指示地点,同时命令全舰进入战斗岗位。海面上空空荡荡,舰上的监听器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声音。“沃德号”舰长下令投了几颗深水炸弹后,就同“康道尔号”扫雷艇一起周围巡视。两艘军舰转了两个小时,什么也没发现。
珍珠港的入口是一条珊瑚礁密布的航道,航道口在很早以前就布下了一张保护网(以防鱼雷和潜艇)。战时或者在有战争威胁的时候,几乎所有军港入口都在夜间布上这种保护网。保护网上有一个“桁条”,又叫大门,“康道尔号”扫雷艇出港之前,大门打开了,随后还有别的小型杂役船要进出,所以大门依然敞开着。其它军港也是采用这种令人厌烦的办法。海港防区的值班军官真有些不忍心这样往复不停地驱使小拖船上的士兵。
6 时40 分,“沃德号”停止巡航后,又收到“大火星号”拖靶船发出的舷灯信号。“大火垦号”正拖着一块靶子向海港入口驶去。拖靶船示意:“可能有船在跟踪”。“沃德号”船长站在驾驶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他看到在“大火星号”和拖靶船之间有一个非常小的东西,很像潜水艇的司令塔。船长一声令下,全舰官兵重返岗位,驱逐舰快速向目标猛冲过去,当即开火。
在距一百米的时候,那个假想的司令塔被击中消逝了。“沃德号”围着那个地方又投了深水炸弹。这时,一架向瓦胡返航的飞机发现了炮击发出的火光,也朝这个地方飞过来,投了两颗炸弹,随后就飞回基地向值班军官报告去了。
投了一阵炸弹之后,“沃德号”舰长用探照灯向珍珠港上的了望哨呼叫示意:“我在防区攻击了一艘潜艇”。过了几分钟,他怕表达得不够明确,又呼叫了望哨,进一步肯定:“我们炮击了一艘在防区活动的潜艇,并投了深水炸弹”。他问对方是否清楚了,还要求对方把信号重复一遍。这样,他才又启航巡逻去了。不管怎样,这位舰长总算尽了他的职责。
当时,珍珠港拥有一套雷达装置,但还不够完善,能操纵这个雷达的人也寥寥无几。所以,人们并没有把它用于实战侦察,而是当成培圳技术人员的工具。训练是在早晨4 时到7 时进行,因为军人们历来认为黎明是一天中最有利于进攻的时刻,这个陈规还在很大程度上起了作用。12 月7 日那天,和往常一样,早晨4 时到7 时上了训练课。7 时整,参加训练的官兵只留下三个人,一个是军官,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已的名字。这两个士兵,一个叫洛卡德,一个叫埃利奥特。他俩在瓦胡岛北部的奥帕纳受训,学习操纵防空警戒雷达。他俩对这个仪器简直入了迷。在荧光屏上可以发现和跟踪远处或黑暗中肉眼看不见的东西,真叫人有点心驰神往。洛卡德和埃利奥特总觉得每次训练课时间太短。12 月7 日早7 时,他俩决定继续练习。7 时零2 分,他们看到荧光屏上出现一群亮点。这些亮点井然有序,编成整齐的队伍由北面向荧光屏中心——瓦胡岛移动。
洛卡德和埃利奥特测量了一下距离:一百三十二海里,不到二百五十公里。在珍珠港海域还从来没有见过数目这么可观的飞机。两个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低头注视着荧光屏。亮点还在那儿,还在不停地移动着。
洛卡德和埃利奥特决定给雷达网总站打电话,也许总站还有人在。
总站果然还有人,是一个空军中尉。他就是那第三个人物。这个军官也在参加雷达训练。那天,他在总站耽搁了一会儿,正要走的时候,接到奥帕纳雷站打来电话。说来也不凑巧,这个人又偏偏好猜疑。他想:目前还没宣战,瓦胡岛上的雷达还没有完全校准,而且全体技术人员又都缺乏经验,既便奥帕纳雷达站的荧光上确实出现了亮点,那也很可能是预走要从加利福尼亚来的一支美国飞行大队,它们正好应该在那天早晨赶到,很明显,只能是这么回事儿。中尉没有细想,两个雷达兵报告的这个编队并不是在预定方向上。况且,这队美国飞机已经事先改变了航向,当时,瓦胡岛的雷达网还没有配备识别敌我的装置,无法确切地断定是不是敌机。
总而言之,这个中尉没有理睬洛卡德和埃利奥特的报告。他跟这两个小兵说,他怀疑他们是否真地看见荧光屏上有什么东西,即使真有亮点,那也肯定是美国飞机。说完,他挂上电话,把总站的门一锁就走了,奥帕纳这边,两个士兵张皇失措,六神无主,呆呆地望着荧光屏:那些亮点排列得还是那么整齐,还在不停地向屏幕中心移动。7 时55 分,瓦胡岛的所有机场都被日本飞机炸成了灰烬。
而在珍珠港,美军在4 时到6 时40 分之前发现的潜水艇原来是由两个人操纵的“袖珍潜艇”。它们由一种特制的潜艇运到离瓦胡岛一百海里以内,其任务是刺探军情。根据目前所能掌握的尚不十分准确的材料来看,大概有两艘“袖珍潜艇”成功地潜入了珍珠港。其中一艘(可能就是“康道尔号”
发现的那艘)越过了保护网的大门,绕福特岛转了一圈。福特岛位于珍珠港的中心,沿岛泊满了装甲舰。“袖珍潜艇”的艇长把通过潜望镜观察到的军舰位置标在地图上,然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出保护网的大门,再把收集的情报通过无线电传给日本舰队。尽管这些情报有许多失实之处,但它向日本航队司令证明美国战列?
小说推荐
-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
-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 作者:黄炎 引子 英国的谍报部门比任何其它大国的历史都悠久。在过去五百年间,她的政治家和将军们使用这些手段先建立起来一个王国,嗣后又建立起来一个帝国,并且利用这些手段保卫王国和帝国免受敌人侵犯。它在以往几百年中曾经以智取胜西班牙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并且在本世纪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第72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 [意大利] m·a·布拉加丁
- 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 作者[意大利 M·A·布拉加丁 序言 美国海军和意大利海军之间通力合作的关系,大大有助于盟国保安宗旨的发扬和民主生活方式之推进。我个人就能举出许多事例来说明,我们的意大利海军朋友们曾对美国第六舰队和美国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的军事部署,给予公认的得力的帮助。由于有了这些
- 最新章:第87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作者[英 李德·哈特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没有其他的战争堪与比拟。其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更是全面而深远,值得我们加以关注、省思 正文 出版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原为英国伦敦
- 最新章:第141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英文版引言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遭遇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德国不仅在其东西两部分之间出观了一种严峻的政治分裂,而且大量最重要的军事文件还从西德转移到了美国,一小部分转移到了英国。还有为数可观的文件,尽管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肯定也在最后时刻不
- 最新章:第109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二卷 最光辉的时刻
- 吴万沈 译最光辉的时刻目 录本卷的主题英国人民怎样单独坚守堡垒直至过去半盲的人们作好一半的准备。上部 法国的沦陷(1940年5—6月)第二卷 序 最光辉的时刻第01章 全国联合第02章 法兰西之战第03章 法兰西之战第04章 向海岸撤退第05章 援救敦刻尔克 第06章 竞相抢夺第07章 再谈法国 第
- 最新章:第15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美] 肯特·格林菲尔德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作者[美]肯特·格林菲尔德 著 汉译本前言 全书由四篇专论组成,每篇相对独立,合起来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第一章开宗明义列举了标志大战中美国战略演变进程的八项重大战略决策,由此引出一系列战略关系或矛盾,分别在以下各章中加以探讨。其中第二章专门探讨英美两国战略上的矛盾,核心
- 最新章:第21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三卷 伟大的同盟
- 吴万沈 译伟大的同盟目 录本卷的主题英国人怎样历尽艰辛继续作战,直到苏联和美国参加这场大战。第三卷 序 伟大的同盟志谢序言上部 德国东进(1941年1月—6月)第01章 沙漠地区和巴尔干各国第02章 战火蔓延第03章 闪电战与反闪电战。第04章 地中海战争第05章 征服意大利在非洲的帝国第06章 援
- 最新章:第19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 书香.o 请访问≡o《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完结)作者:李巨廉、金重远 等编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031001【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涉及国家之多,战役、战斗规模之大,军事科学技术之广泛应用,为历史战争所无法比拟。战后世界各国竞相研究,我国学者也非常重
- 最新章:第39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