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三八线 军事》第20章


方式,认为撤退是一种战术:“英勇决战于前,又放弃土地于后,不是自相矛盾吗?吃饭于
前,又拉屎于后,不是白吃了吗?“
毛泽东在另一篇文章中把他的战略战术归纳成一个口号,这在非正规战争的史册上是不
朽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然而美国军方和情报界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却知之甚少。毛泽东著作的翻译本在全世界
的共产党国家都广为流行。但他们并未引起美国军方的注意。1954年,伦敦出版了毛泽东
的著作。翌年,纽约的国际出版家协会也出版了毛泽东的著作。但在此之前,毛泽东的著作
在美国几乎是无处寻觅,包括国会图书馆,除了一些散布在各地的零星小册子以外,甚至在
军队的图书馆中也无法找到。
由于对毛泽东在以前战争中的做法缺乏了解,美国军方便依赖没有根据的猜测。志愿军
越推迟他们新的一轮攻势,一些美国军官就越发自信,认为中国人不会来了。朝鲜严酷冬季
的到来使他们更为相信自己的猜测。
“联合国军”更气焰嚣张地向北推进。彭德怀则胸有成竹,镇定自若。他说:“要诱鱼
上钩,你必须让鱼尝点甜头,麦克阿瑟吹嘘他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看看这次战役究竟谁能把
谁吃掉。“为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彭德怀再次电令各军仍以小部队与敌人保持接触,诱
敌深入。
第二着棋就是释放战俘,纵敌骄狂。
11月17日,志愿军司令部,彭德怀问杜平:
“能不能挑些战俘放回去?”
“放少了恐怕影响不大,是否多放一些?”
“好!能多放就多放一些。”彭德怀果断他说。
杜平是1930年参加红军的,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非常熟悉对敌工作。在国内战争
中,释放战俘是家常便饭,用不着向上级请示报告,但现在是在国外,志愿军不仅是打军事
仗,而且也是在打一场政治仗。释放战俘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国际影响,将来交换战俘怎
么办,但目前从军事上考虑,又必须快放。
他们思来想去,主意难定,所以杜平向彭德怀建议说:“这件事关系重大,要不要请示
一下?“
彭德怀略一沉思,说:“你再考虑细一点,写个电报向中央军委报一下。这件事,你负
责把它办好!“
杜平当天就草拟了电报,经彭德怀审阅后上报军委,电文如下:
“军委:
我们拟下一战役前,释放100 名美李伪俘虏(内美俘30名,伪俘70名),以扩大我军
优俘政策,打破敌军怕杀心理,并准备19日夜由前方阵地送出。是否可以?请速示。
彭德怀邓华杜平
1950年11月17日9 时“
11月18日上午,毛泽东回电:
“(一)你们释放一批俘虏很对,应赶快放走,尔后应随时分批放走,不要请示。
(二)敌方对我实力还认为是6 万至7 万人,并不是一个不可侮的势力,这点对我有
利。
(三)美、英、法对我毫无办法,悲观情绪笼贸各国。只要我军多打几个胜仗,歼灭几
万敌军,整个国际局势就会改观。“
彭德怀看完电报后说:“不要等到明天了,今天晚上就放,越快越好!”
“今天就放?”
“对!现在是争取时间。”彭德怀对杜平肯定他说。“有个问题不知你想过没有?你们
上月入朝时,毛主席来电说:各部派遣远出之侦察部队,均要伪装朝鲜人民军,而不要称中
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迷惑敌人嘛!“
彭德怀的用意很明确;这次释放战俘,也是对敌人的一次迷惑。
彭德怀风趣他说:“可以告诉俘虏,我们粮食供应困难,没有吃的,恐怕要退回中国,
美国官员们不是说,志愿军人朝不过是为了拆除鸭绿江水电站的设备,‘大捞一把’吗?不
是说他们的空军很厉害,使我们的后方运输和交通完全瘫痪起来了吗?我们就要适应美军的
这个愿望,来一个就汤下面嘛!“
彭德怀首释战俘的行动,得到了毛泽东的鼓励。他在11月24日的来电中指出:
“你们释放美俘的行动,已在国际上收到极好的效果。请准备于此次战役后再释放一大
批,例如三四百人。“
就在美伪军进至预定发起总攻势的攻击开始线时,志愿军主力也悄悄地完成战役集结。
部队运动过程中,不仅未遭空中突击所阻,而且根本未被察觉。对此,美国舆论界惊呼这是
“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第三着棋就是出敌不意,攻其不备。
彭德怀注意到,西线美第8 集团军和东线美10军之间留下一个数十公里的缺门。西线
敌右翼又是刚受过打击的韩国第2 军(辖第6 、第7 、第8 师),不足2 万人。彭德怀决定
利用这个薄弱点,向西线敌人的右翼德川发动攻击,下一步再向美第8 集团军的深远后方迂
回。
11月25日黄昏,西线敌人都已进入志愿军预定战场,其右翼更加暴露而且立足未稳。
夕阳隐没在群山之中,月亮冉冉升起,惨白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在朝鲜战场上,月夜是志愿
军进行夜战的最好时机,美军曾将这时的月亮称为“中国人的月亮”。就在这个月夜,伴随
着令敌人心惊的军号声,西线志愿军6 个军在200 公里宽的战线上同时发起第二次战役。
38、42两个军担负着打开战役缺口、迂回敌后的艰巨任务。按照预定作战方案,这两
个军首先歼灭德川、宁远地区的伪2 军主力,然后向价川、三所里、顺川、肃川方面迂回,
断敌退路,配合正面的第39、第40、第50、第66军从运动中歼灭向北进攻的美军2 至3
个师。
志愿军的反击排山倒海。11月25日天黑不久,志愿军穿插进沃克第8 集团军与阿尔蒙
德的第10军之间的空隙,向第8 集团军的右翼——伪2 军发起了攻击。美伪军全线崩溃,
自相践踏。
为了堵住战线右翼的这个突然出现的缺口,沃克把几天前才来到朝鲜的5000人的土耳
其旅紧急派往那里。土耳其人匆匆忙忙地投入战斗。
可笑的是,几小时之后传来了上耳其人大获全胜的消息:他们在首次与“蜂涌而至的中
国人“的交战中守住了阵地,并以白刃格斗赢得了一场”浴血战斗“,还抓了”几百名俘
虏“。美2 师派遣一位翻译去审讯俘虏。他发现这些俘虏是一些韩国士兵,他们在逃离德川
附近的阵地时误入了土耳其人的防线。被打死的“中国人”全都是韩国人。
11月26日,战役的缺口被打开了!
11月27日早上,美国广播新闻评论员宣称:“大韩民国军队第之军被歼灭,业己完全
消灭不复存在,再找不到该部队的痕迹“。
事后,美国参谋学校专门撰写了《德川战役南韩第2 军被歼的检讨》一文,作为研究中
国军队进攻战术的范文。该文称赞志愿军进攻作战的优点是:“集中压倒兵力于企图决战方
面,“”发动大规模重点的夜间攻击,深入敌阵地后方控制整个战场。“
两天后,11月27日,东部战场普降大雪,气候严寒,志愿军第9 兵团攻击了美第10
军,中国军队插到背后,将敌人围困。“……美伪军遇的是第一流的军队,令他们吃惊的
是,中国军人纪律严明,指挥有方。沃克的第8 集团军被这突然袭击完全打晕了头,开始全
线后撤。“
从战壕至第8 集团军司令部,人人皆知圣诞节回家的希望已告破灭,他们的目标不再是
鸭绿江边,而是如何尽快后撤。
五角大楼对战局发展极为悲观。美国舆论界也在关注着美军在朝鲜的命运。美国报纸每
天都在头版刊登“形势图”,图上的箭头表明志愿军正在包抄第10军,钳击第8 集团军。
《新闻周刊》说:也许这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除非在军事和外交方面出现奇
迹。否财,被投入朝鲜大约2 /3 的美国陆军可能不得不进行一场新的敦刻尔克式的撤退,
以使他们免遭一场新的覆灭。
(4 )彭德怀通令:38军万岁。
第二次战役发起后,彭德怀已经3 天3 夜未睡觉了:志愿军总部驻地遭美机轰炸后,大
家都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