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千万不能这么说,也许这是我大清朝的气数吧?臣曾听先父皇讲过我们祖上陵寝风水的事,说这是命中的气数。”
“这到底是什么气数,本宫怎没听先父皇讲过?”
“臣还是做阿哥时,一天在上书房读书,父皇来查问功课,谈及祖上之事,父皇说先祖为辽阳总兵时,曾在百山黑水之间请一风水大师给查看一块风水宝地,说在此安放陵寝层辈必出至尊,但此地有一大缺陷,由于受一外来山势所挡,此龙脉受阻,绕山后虽然重又续上龙脉,但子孙后人为皇帝者必然短命。”
“哦,原来是这样,难道没破除的方法吗?”慈安太后问道。
“据说先祖也有此问,那风水大师说,这是上苍之数,虽然人为之力可以破除,但效果不一定明显,但是还必须坚持去做。”
“这破除方法怎样?”
“就是每一代为皇者必须在自己在皇位期间亲临辽沈祖上陵寝祭奠。”
“是这样,我也听说过以前几位先皇在位时都曾回辽沈拜祭,只以为是尽尽孝心,不想其中有此缘由。”
“只可惜这拜祭的定例没能坚持下去,被后世子孙给忘却了,如今果有应验。”
“从何时起没有从事这拜祭典礼?”
“最后一次拜祭是先皇祖乾隆爷时,也就是那次拜祭的当天先父皇道光降世。”
“竟然这么巧合,果真就什么神秘之数。”
“但先父皇在位时也曾牢记祖训,多次想到东北辽沈祭祖,却一次也没实现夙愿。起初是平定张格尔叛乱,后来是连年与海外洋人征战,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割地赔款,先父皇自感无颜拜见先人,在先祖坟前无法开口,多不愿去辽沈祭祖,为此事一直感到心愧,每每提及此事总是伤心落泪,弥留之际仍觉得愧对列祖列宗,也对不起后世子孙。并再三告诫先皇大行皇帝咸丰,务必亲赴辽沈祭租。弥补父皇之过失,却想不到先皇竟热河一行英年宾驭上天,也未能如愿,那时,我就有点怀疑此天数难道已经应验吗?一个人独处时,常想起此事,却谁也没有告知,只想再等几年,待同治皇上年龄稍大,国富民强时,告诫这先祖的例制,劝谏圣上亲赴东北祖宗陵寝拜祭,以完成祖上遗愿。想不到当今圣上这么年轻又染上此病?”
恭亲王说着,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慈安太后也是泪下如雨,叹道:
“难道这大清的气数已尽?”
恭亲王一抹泪,气恨他说道:“把文喜、杜宝两个逆贼给斩了!”
“这事交给内务府总管崇伦去办就是。”
“太后,老臣罪言,请太后思考?”
“恭亲王,有话请讲。”
“皇上到了这地步,对续统之事太后有何打算?”
“你说呢?”慈安太后问道。
“依老臣之见,皇上之病目前尚无大碍,且皇后阿鲁特氏已身怀有孕,也许不久就会分娩,那时,若生有太子,即使皇上宾天也可后续有人。”
“万一皇上在皇后分娩之先宾驾呢?”
恭亲王沉思一下说:“万一那样,对外可密而不发,只说皇上有病不见外人,等到皇后分娩后,是阿哥则即为续统之人,若为格格再另作考虑,太后以为如何?”
慈安太后点点头,“愿上苍保佑皇上龙体日康,也愿上苍保佑皇后生下阿哥!”
“这只是我们如此汁议,但西太后不知有何想法?”恭亲王奕欣试探着问。
“她,皇上是她亲生骨肉,岂有不为皇上血脉着想之理,我想此事她会妥善处理的。”
提起西太后慈禧,奕欣忽然想到山东巡抚丁宝桢的事,急忙说道:
“太后,臣有一事相求?”
慈安太后一怔,说道:“请讲!”
这时,恭亲王奕欣便把最近山东济南府发生的火烧洋教堂一。案报告给慈安太后,又把慈禧太后对丁宝桢的不满之事也大致讲一下,请慈安太后拿主意。
慈安太后听后,考虑一下说道:
“洋人固然可恶,该杀!但事件发生,为了不引起争端,消除洋人再以此为借口兴兵问罪,最好将大事化小,小事息了。捕提凶手也可给洋人一个交待。想不到丁宝桢一时大意竟让凶犯得脱,万一传出去,洋人岂肯罢休。最好现在给他信函一封,责令他火速追捕逃犯,早日辑拿归案,能够重新提获凶犯更好,万一凶犯逃远,再另作处理。”
“太后,这事可给西太后一个把柄,你知道为安德海之事,西太后一直心有介蒂,早有惩办丁宝桢之意。不过没借口罢了,这事岂不是最好的借口?”
慈安思索片刻,说道:“过去的事早就过去了,她不会小题大作吧?”
奕欣摇摇头,”太后你和她共事多年,她的脾气太后难道不知?””
“这——”慈安太后寻思道,“当年斩杀安德海之事并不是丁宝桢独自作主,当时丁宝桢也恐事情闹大于己不利,曾上书朝廷定决。那时我与慈禧同时垂帘听政,而斩杀安德海一事却不曾让慈禧太后知道,是本宫恐阉人权势太大扰乱朝纲才独自批旨处斩。不想为了此事,慈禧太后一直耿耿于怀。对本宫,她倒没有什么,对丁宝桢确实心有怨愤。恭亲王,你认为如何处理?”
“就按刚才太后所言,给丁宝桢去一密函,让他火速破案,以防给西太后留下把柄,于他不利。”
“暂且就这样吧,以后你留心一下此事就是。”
“是!太后。”
恭亲王奕欣这才告别慈安太后回府。
养心殿东暖阁。
同治帝迷迷糊糊睁开双眼,隔着厚厚的窗纸虽然看不清外面的世界,但知道又是一个晴朗的天,尽管是晴天,但在这寒冷的冬日,气温也十分低,他很困难地把手伸出被外,想喝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双唇,但摸到的杯子里的水却是冰冷的。同治帝叹口气想喊人,声音只能在喉咙以下打转,就是发不出声,无奈,只好闭目等待。
不知过了多久,睡梦中,同治帝听到呼唤,这才睁开疲倦的双眼,看到一个小太监正在给他喂水。
“主子,你醒醒。主子,你醒醒。”
同治帝喝了几口参汤,这才感到好受一点用沙哑的声音对小太监说:
“你去为朕传军机大臣李鸿藻,不必声张,仅他一人即可。”
“是!”小太监叩头退下。
小太监走后,同治皇上一人再无睡意,他已经感觉到自己病情在一天天恶化,死神正一步步逼近,这死对于他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了。因此,对于这大清朝的续统问题不能不令他忧虑。自己先父皇英年早逝,冲龄即位,两位母后垂帘听政多年,这大婚之后刚刚独立主持朝政,却由于一时放纵而惹得此病,如今行将归天,有何面颜见列祖列宗。
自己今春尚够一十九岁,正值盛年,立嗣一事从来也没有考虑过。自己也仅仅婚后一年有余,妃嫔虽多,仅皇后阿鲁特身怀有孕,但产期尚早,也不知男女,续统之身不得不另作打算。再说,就是皇后生下男儿,如此幼小怎能处理朝政,让皇后阿鲁特氏垂帘听政更是不可,她本不是搞政治权术的那块料,一向心地善良,为人憨直,岂能执政?况且皇额娘与她关系疏淡,更是容不得她。与其处在极尊位置受人挟迫不得自主,哪如做一普通人生活逍遥。无论皇后生下阿哥或格格都不必再当那什么劳什子皇上,做一个平常人,过上平常生活,平平安安也就是了。
只是这大清的天下如何托身呢?溥字辈目前尚无能人。两位母后必定是女流,慈安母心胸大度,但太过善良软弱,皇额娘有女豪杰的政治家风度与心计,却又太过心狠手毒,况且也太会享受和奢侈,正值多事之秋的大清王朝怎经得起她的折腾。
唉!皇叔恭亲王奕欣到是个合适人选,为人厚道,生活勤俭,又懂得治国安邦,虽然年龄稍大,但朕也顾不了许多了,暂且让他执政再慢慢寻求合适的继承人选吧。
同治帝正在思前想后,御前太监来报说军机大臣李鸿藻叩见皇上,同治帝立即命他进来。
李鸿藻进入东暖阁跪下奏道:“臣李鸿藻叩见圣上,祝圣上早日龙体康复!”
“免礼,起来吧。”同治帝轻轻说道。
“谢皇上!”
李鸿藻起来坐定,同治帝令退左右的人才缓缓说道:
“朕口授遗诏,请你代笔。”
“皇上正盛年体健,偶有小疾,刻日即可康复,不必虑及大统之事。”
李鸿藻忽又跪下奏道。同治帝微叹一声,示意他起来找纸笔,李鸿藻不得已,在御案上取过?
小说推荐
- 光绪皇帝-二月河
- 光绪帝载恬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
- 最新章:二月河-第31章
- 乾隆皇帝 - 二月河
- 乾隆皇帝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
- 最新章:二月河-第718章
- 雍正皇帝 - 二月河
-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第一部 九王夺嫡 第一回 瘦西湖他乡逢故知 天光楼布衣窘官宦 游三吴不可缺扬州,冶扬州不可无虹桥 虹桥这地方,面湖临河,西邻“长堤春柳,东迎“荷浦薰风,虹桥阁、曙光楼、来薰堂、海
- 最新章:二月河-第396章
- 光绪皇帝
- 作者:二月河光绪帝载恬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
- 最新章:第32章
- 康熙大帝二月河
- 书籍介绍-章节内容开始-第一卷 第一章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7-1-12 23:49:44 本章字数:64026一 开新篇纵谈天下事 辞旧朝忍抛骨肉情-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一家
- 康熙大帝 - 二月河
-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第一卷 夺宫 第一章 开新篇纵谈天下事 辞旧朝忍抛骨肉情 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下、破庙里挤满
- 最新章:二月河-第334章
-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雍乾
- 156846第1章 楔子)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檐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一家家、一窝窝在城墙根搭起了破庵子、茅草棚,竟有长住下来的意思。好在自李闯王兵败以后,北京城内屡遭兵乱,人口十去五六。东直门内外瓦
- 最新章:第1528章
- 混在娱乐圈的二三事
- 他曾穿着一袭淡蓝色道袍,站在天墉城高喊“寒冬将至,我将君临天下”他也曾穿着一身Brioni,搂着赵小刀说“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鱼塘,被你承包了”他用颜值圈了一波波粉丝时,他不停地强调,自己是演技派。当他用演技征服一座座小金人奖杯时,他向世界宣布,自己是偶像派。这是富
- 最新章:第268章:风水不好
-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 作者:江山微雨【文案 江晚晴穿进一本宫斗文,成了男主皇帝回忆杀里的早逝白月光,生性纯良,却注定下场惨淡 幸好,只要走完剧情领便当,就能回现代 于是她兢兢业业演了一路,本以为就快收工大吉,可因为演技太好,善良苦命白莲花人设树立的太成功,到了最后关头,怎么作死都死不了 江晚晴: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终归是
- 最新章:第13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