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五月 -印尼排华纪实1149》第13章


在制糖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郭鹤年进一步扩大了糖业贸易,1970年,他觉 察到世界糖价有上升的趋势,便果断地打进国际糖市,他以东南亚为主要基地,把 经营战线延伸向欧美,如从古巴购糖转手销给印尼,从泰国进口原糖提炼后通过香 港经纪人之手转卖给中国,他赶在世界糖价上涨之前收购了大批原糖,并积极投资 糖的期货交易。后来随着糖价的上涨,他当年就赢得了600万元(马元)的巨额利润。
70年代中叶,郭鹤年每年从泰国购入近30吨糖,通过贱买贵卖、抽取佣金等方 式,在纽约、伦敦等地进行期货交易,取得了巨额利润。在此基础上,郭氏家族企 业逐步在巴黎特腊糖厂、玻璃市——联邦土地发展局综合糖厂和中央糖厂拥有了巨 大的股权。据报道,郭氏企业集团在国际市场70年代中叶就控制了150万吨的贸易与 经营,几乎占国际糖业市场的10%,占马来西亚糖业经营的80%。至此,郭鹤年已由 “马来亚糖王”发展成为“亚洲糖王”,成为国际糖市叱咤风云的人物,被世界同 行公认为是世界六大糖王之一。
进入80年代以后,郭氏企业集团的资本已更趋雄厚。据1984年的统计,主要由 郭氏控制的玻璃市种植机构已拥有资本1。3762亿万元,总资产4。24亿万元,营业额 达到3。7亿万元,扣税前盈利6855万元,扣税后盈利亦高达4600万元。
随着郭鹤年和他所主持的郭氏家族企业集团的发展,资本日渐雄厚,其经营胃 口逐渐大了起来,经营项目也日趋多样化。
1962年,郭鹤年在此基础上创办了联邦面粉厂,之后粮食生意日渐兴隆。1966 年,巴生的面粉厂投入生产,不久巴生及新山合营的4家面粉厂又相继上马。这些面 粉厂主要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输入小麦进行加工,年产量约22万吨左右,控制了东、 西马来西亚面粉市场的40%。与此同时,郭氏兄弟有限公司还独资创办了拥有100%股 权的巴生古当食油有限公司,用大豆和棕榈油提炼食油。1985年,联邦面粉厂还利 用面粉厂及食油厂的副产品制造饲料出售。1984年度,联邦面粉厂有限公司的总营 业额达到9。8亿马元,扣税后盈利3300万元,净利达2300万元。1985年该公司的资本 增至8500万元,总产值有3亿元。
郭鹤年还设立了木材加工厂,在柔佛合资创办了制造薄木板和夹板的马来亚木 板厂后,不断扩建在东南亚具有一定地位的大厂。其中95%的产品销售到欧洲、美国、 东南亚。马来西亚森林面积宽广,经济树种达70多种,林材出口位居全马出口的第 二位,锯木业是仅次于石油的大工业,林业工人达100多万人。郭鹤年发展木材加工 业,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拥有4000公顷的林木租赁地,生产和加工的木板因此取得 了好效益。
早在40年代末,郭鹤年即在新加坡创建了利克服务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航运。 后来为了发展马来西亚本国的航运业,冲破远东货运船队的垄断,他支持前马来西 亚财政部长陈修信建立国家船运——马来西亚国际航运公司。
目前,郭氏兄弟有限公司拥有马来西亚的船务股票近3110万股。
在资本不断积累的基础上,70年代初,郭鹤年开始发展房地产业。1972年创办 了彩虹有限公司,专门经营房地产,该公司在新山市购买了大片土地,建筑了彩虹 花园(住宅区)、柏龄花园(占地903英亩,拥有11000间屋子的新住宅区)。1984 年,该公司又以1600余万元收购了新山市郊1025英亩的友光胶园,作为继续扩展房 地产的后备。此外,还有首都吉隆坡新建的郭氏兄弟公司的办公大厦和公寓大厦。 至1985年,彩虹有限公司的资本达到6725万元。
郭氏兄弟有限公司还经营矿产业。郭鹤年的玻璃市种植机构有拉曼锡矿41。37的 股权。此外,该公司在吉打拥有3571英亩胶园,并设有大理石厂和玻璃瓦厂,在芙 蓉开办了塑胶袋厂。
60年代末期,郭鹤年有鉴于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便毅然向旅馆酒店进军。 1971年,他在新加坡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合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家豪华大酒店——香 格里拉大酒店。这是当时新加坡最早建起的豪华饭店之一。该酒店投资为1亿元,总 资产超过两亿元,初期客房为520间,现增至816间,成为著名的五星级酒店。后来, 他与其他人合资组成香格里拉大酒店集团,在吉隆坡、曼谷、斐济等地建造了沙洋 酒店(属下有3家酒店,共有客房777间,拥有康塔酒店60%的股权)。1985年在槟城 康塔大厦旁,他又兴建了一家拥有468间客房的康塔大酒店。
据统计,郭氏其兄弟公司先后在吉隆坡、槟城、曼谷、汉城等地兴建经营香格 里拉酒店达19家,这些都是国际上一流的五星级酒店,构成了亚太地区最大的酒店 集团之一,资产值估计超过20亿美元,独资和合资联营的旅馆酒店还有10多所,总 投资额也有10亿元左右。
如今,郭鹤年在酒店业中也是名扬东南亚的“酒店大王”。
30多年来,郭氏公司已从单一经营米、糖等业发展为经营工业、种植业、矿业、 航运、国际贸易、酒店、保险、房地产、证券、建筑、采矿、饲料、塑料制造业、 保险业、电视等多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
郭氏兄弟集团在马来西亚的旗帜公司就是玻璃市种植有限公司,它是集团中规 模最大而且盈利也最多的公司,1991年营业额为29。28亿马元,税前盈利209。8万马 元。其盈利大半来自制糖业和面粉业。在糖业方面的业务已扩展至全球,持有世界 首席食糖贸易公司的三成股权。其下属的联邦面粉有限公司则支配了马来西亚国内 46%的面粉市场及20%的饲料市场。1992年底,玻璃市种植有限公司把属下的五家旅 馆及UBN办公大厦合组成香格里拉酒店,并将之上市。该集团旅店的入住率介乎60% ~70%,而UBN办公大厦的出租率则维持在90%以上,该集团将在马来西亚兴建更多的 旅店,加紧发展在东盟国家的旅店业务。其他业务如油棕种植业和电影院,郭氏集 团也未放过。
1994年郭鹤年又成立缅甸基金会,准备吸引1亿美元的资金,投往缅甸。
郭鹤年不单是马来西亚首富,也已成为东南亚屈指可数的跨国企业家,旗下的 公司遍布东南亚、中国、香港、斐济、智利、法国和德国等国家和地区。
在印尼暴乱发生后,暴徒们到处烧杀抢掠,在西苏门答腊以北,约有300名基纳 利人闯入富商郭鹤年在印尼所拥有的油棕园进行抢掠,此举令人进一步忧虑华商在 印尼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报道,在西苏门答腊以北180公里,约有300名基纳利人在7月14日冲破警方防 线,闯入属于大马华裔富商郭鹤年所拥有的桑加古纳公司的油棕园抢掠熟棕油籽, 以磨制成油供食用。
外电指出,基纳利超过6万公顷土地在军方和政府的支持下被强行接管,更不满 战用他们超过900公顷土地的特里桑加古纳公司赔偿不足,于7月7日向巴东地方议会 反映,但当局及有关公司反应冷淡,而该公司下属的一块油棕园据称是富商郭鹤年 所有。由于基纳利人得不到满意的答复,遂于14日在极度愤怒下,冲破警方防线闯 入8400公顷的油棕园,掠夺成熟的棕油籽。
郭氏家族在马来西亚拥有的玻璃市种植棕油有限公司发言人却否认法新社报道, 指有关数百人劫掠的一块油棕园并非郭鹤年所拥有。
但从一位居于苏门答腊的印尼华侨口中获悉,被暴徒抢掠油棕园籽的地方,确 是郭鹤年与当年棉兰华侨合作开发的一个项目,这次的抢夺主要是当地物资蒉乏, 物价暴涨,致使民不聊生,于是铤而走险,抢掠油棕园的熟棕油籽,磨成油供食用。
她又强调,当地人不只抢夺油棕园,咖啡园亦受影响,甚至当地政府的种植亦 不能幸免。
香港一家报纸就上述事件致电郭鹤年,遭其秘书黄小姐拒绝代为联络,并说郭 鹤年不会对有关事件作任何回应。
● 台湾商人,眼看仓库成火海
“我现在手、脚都还在抖,暴徒就像蝗虫过境,看到商家就抢,看到车就翻, 整条马路,几乎是火海一片、满目疮痍,我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仓库、办公 室烧成一片火海。不心疼吗?但又能怎么办!”
在雅加达西区10公里处经营纺织厂的罗政钦,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仓库、办公 室被一群暴徒闯入后放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