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氏三兄弟》第17章


毛氏三兄弟衣锦还乡的消息就像这村中袅袅升腾的炊烟,在村里面传递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村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再说毛氏三兄弟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十里八坳都知道,同时也留下了好的口碑。这好的口碑,就是打从1921年他们全家搬迁到长沙,毛泽东为搬家搞了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村民无不感激毛家人。后来村里也有很多传说,传说三兄弟在外长了翅膀,有了本事,当了大官,天王老子的事都能管;同时也传说他们在长沙街头的书店门匾都是谭督军亲自书写的,朝中上上下下有他们不少认识的人等等。
他们做了“官”,村民也有了好处,最近几年韶山冲时不时地有人出山进城去打工,或是参加革命。韶山冲村风纯朴,乡民们重情,一听说毛家三兄弟回来了,三五成群地向上屋场拥去,主要是看望他们心中的骄傲和表达牵挂。
最早第一个走进上屋场的是毛福轩。
后头跟脚来的还有钟志申、李耿侯、庞叔侃、毛新枚等,人越来越多,满满一大屋子。大家说说笑笑,亲情、友情尽在其中。
钟志申是毛泽东小学时的同学。见面更是亲热无比。两人先是拥抱,再是拍肩。钟志申开口问:“这次回来能住多久?”
毛泽东回答:“不走了!”
“此话当真?”
“真的。跟你们一起干。”
“跟我们干什么?”
“1918年你领人发动抗缴‘烟灶捐’的斗争,听说还赶走了大恶霸成胥生的团丁,有这回事吗?”
钟志申嘿嘿笑笑:“好汉不提当年勇,那都是陈年老事了。”
毛泽东严肃地道:“就是这事,我琢磨了半天,说明我们农民朋友中孕育着无穷的战斗力量。要改朝换代,这支力量忽视不得哟!以前我们只注重了工人运动,而忽视了农民运动,实际上是偏颇的。我这次回来,一是养病,二是搞一搞农运活动,欢迎你来支持啊。”
“好的,老同学,你有话请说,我们做就是啦。”钟志申也下了保证。当两双大手相握时,他们似乎达成了某种协议。
接着毛泽东又讲了当前的形势说:国共合作后,工农运动迅速发展,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农民运动干部,去年7月,中国共产党人以国民党的名义,在广东举办了第一期农民运动讲习所。上个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把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写进了决议,并且把这个问题同发动农民运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大会决议案指出:农民“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不努力发动农民从事经济的、政治的斗争,中国革命成功以及在民族运动中取得领导地位,都是不可能的。
……
大家越谈话越多,快到吃晚饭的时候,毛泽民从伙房里走出来,向在座的人打招呼说:“今天不见外,我也没给大哥商量,自作主张一次,来者一并吃饭,若要见外,你们就走,我也不拦。”
毛泽东当场表示赞成:“这个主张好,要得。”
毛泽覃也表态道:“二嫂(指毛泽民夫人王淑兰),上菜,我们也共产一顿。”
王淑兰在内屋应了一声:“好的,来了来了———”
不一会儿,一大桌菜上了出来。毛福轩一看道:“看来,我们的大经理有所准备啊!不吃白不吃。”说完第一个拿起了筷子。
毛泽东问道:“泽民,准备酒没有?”“醪米酒。”
“好啊,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小弟,快给大家倒酒啊!”毛泽东又道。
毛泽覃应了一声:“好。看来,大哥要封我酒司令啦!”
毛泽东应道:“好,你就是我们的酒司令。”
“大哥,说好了我是司令,你得听我的。”毛泽覃变戏法似地从下衣中取出了个大海碗,然后倒上酒,放到桌子中央,调皮地说:“谁要不听本司令的使唤,罚酒一碗”。
毛泽东笑了,大家都笑了。
毛泽覃接着,又道:“本司令今天高兴,有名俗语叫‘先喝为敬’,我这执法官就先喝为敬了。”说毕,端起一杯酒牛饮一般地进了肚。接上又倒了一杯:“弟兄们,这杯酒谁来喝?”
“润之先喝!”钟志申提议。
“好,小弟执法如山,群众提议,当辞不让!”毛泽覃把酒端到了毛泽东的面前。
杨开慧走了过来,劝道:“小弟,可不能让你哥喝多了?”
“我相信哥哥不是气管炎(妻管严)!能喝酒!”毛泽覃调皮地向嫂嫂笑道。
毛泽东也为人豪爽,端起酒杯,也学着泽覃的样子牛饮了一杯:“下面你们继续进行。”
接下来大家你一杯我一盏地喝了起来,为了国家的前途,为了家乡农民运动,也为了心中理想的早日实现。
毛泽东把血缘、乡缘关系融入政治纽带之中,他所有的家庭成员和部分乡亲都投入到革命中去,这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高级成员中是很不多见的。足看出毛泽东无私的品质和博大的胸怀。
第八章 献身“农运”中国,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成立
1925年5月中旬的一天夜里。
上屋场毛氏三兄弟已逝父母的阁楼里,一个神圣庄严的入党仪式在进行着。新入党者是钟志申、毛新枚、庞叔侃、李耿侯等。他们都是韶山农民运动的骨干。
一面带有斧头镰刀的党旗挂在正面的墙壁上。他们庄严地举起了右手,在毛泽民、毛泽覃、毛福轩的领读下,进行了入党宣誓。那声音坚定洪亮,在上屋场上空回荡……
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机密,活着是党的人,死了是党的魂,一心一意为党工作,打倒列强,洗雪国耻,努力革命,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牺牲个人。为实现党的最终目标而奋斗,决不叛党……
多么难能可贵啊,他们在党的初期入了党。然而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多么激动啊;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新的道路又展现眼前……
仪式结束后,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他们又进行了中共韶山党支部的选举,一致推选毛福轩为中共韶山支部书记。李耿侯为宣传委员,钟志申为组织委员。
应该说这是当时中国的第一个农村基层支部。它孕育着新中国的曙光。
中共韶山党支部的建立,融入了毛氏三兄弟多少的心血啊!打从2月6日他们回到韶山,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农民朋友进行思想启蒙教育。应该说毛氏三兄弟都是工人运动的高手,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借鉴办工人夜校的经验,采取办农民夜校。这正好也迎合湖南当局赵恒惕鼓励办平民教育的思想。于是,他们通过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李耿侯等,发动进步教师,利用原来的教室、毛氏祠堂、李氏族校,在韶山、银田寺一带创办夜校。毛氏三兄弟轮换去上课。除教识字、珠算外,还讲三民主义救中国,讲国内外时事、学唱革命歌曲。毛泽东常去夜校查看,那天正好是毛泽覃上课。他悄悄地坐在后来听了起来,临下课时,他便走上讲坛,道:
“我并不是批评泽覃讲课有问题,首先讲课一定要通俗易懂,使人一定接受。二是要看基本对象,和骨干讲与一般农民讲就不一样。三是讲课要生动。比如打倒帝国主义就说成打倒‘洋财主’,这样即生动又形象,何乐而不为呢。”
接着他又要求:“我们并不是为识字而识字。夜校在教识字的同时,还要传授一些浅显的道理。比如‘手’、‘脚’这两个字,我们讲解时就要多说一句:人人都有手和脚,可是农民的手脚,一年到头在地里不停地劳动,却缺衣少吃;土财主有手不劳动,有脚不走路,要坐轿子要人抬。这是十分不公平的。农民遭穷受苦,并非天命,而是‘洋财主’和‘土财主’互相勾结压迫所致。”
毛泽东的一席话说得大家连连点头,击起阵阵掌声。
与此同时,农民夜校遍地开花。仅在韶山地区就增至20多所,在教员打不开点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