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韩信有所考虑,但是始终不能断然突破感情上的束缚,不忍背叛汉朝。所以,韩信对于汉室,大节无亏。但刘邦对于韩信,早存防范猜忌之心。早在楚汉争霸期间,他就两次夺走韩信所率部队,垓下之战后,刘邦立即“驰入齐王信壁,夺其军”。马上削夺韩信兵权,并且徒封为楚王。此后,有人控告韩信图谋造反,刘邦根本不加核实,利用韩信朝见机会,予以逮捕,虽然查无证据,但仍削去王爵,改封淮阴侯。最后韩信被牵连进陈豨叛乱事件之中,遭受夷灭三族的惨祸。还有学者指出。韩信“谋反”是由吕后一手编导的,先被诬造反,由楚王贬为淮阴侯。再次被诬造反,惨遭杀戮。韩信功高震主,加以“贪”、“骄”相循,因而招致杀身灭族之祸。
另外,有人分析汉初全部异姓诸侯王的命运,将他们分为三类:一类是与韩信一样,并没谋反,也无他罪,但最终被以“谋反”借口被杀贬,如梁王彭越、赵五张敖;第二类是由于刘邦的疑忌、逼迫以致走上反叛道路的,如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第三类是免于杀戮的,如势力最小的吴芮。根据上述分析,凡那些功高震主的将领,不管是否谋反,皇帝总是要找理由杀掉。刘邦对于韩信,虽然佩服他那“连百万之众,战必胜,功必以”的军事才能,但是对他这种才能极不放心,一旦夺取全国政权,其才不可留,终下杀手。这样,韩信当然免不了一死了。谋反云云,只不过是刘邦在政权到手之后杀戮的借口而已。
总之,韩信有无谋反之心?是否参与陈豨叛乱?目前史学界尚未论定。韩信被杀真相,如处迷雾,难以认清。
董仲舒是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初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罢黜诸子百家,只允许通晓儒家学说的人做官,以此来统一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汉朝在太学设立五经取士,用儒家经典来教育贵族子弟。选拔官吏,也以儒家学说为标准,从此,儒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统治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这是中学课本都有的历史事实,中国理论界把它当作一个千真万确的学术信条,在古今中外涉及儒学的著述中被广泛征引,然而有人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汉武帝从未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更未真的有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际行动,他只是“绌抑黄老,崇尚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汉初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斗争的实际情况不符,也与汉武帝以后的整个中国思想史不合。因此,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学术谎言。这一观点提出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赞同和反对声一直不断。
为什么会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与董仲舒连在一起呢?主要由于董仲舒在著名的“天人三策”中提出“《春秋》 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因此,董仲舒长期以来因“独尊儒术”成为儒家元老,也因此一度而成为罪魁。那么,董仲舒该不该为这一思想的提出负责呢?关键在于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在哪一年提出。
据《 汉书? 武帝本纪》 记载:“建元元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承相缩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这就是说,在建元元年(前140 )就已经有了“罢黜百家”之说。在元光元年(前134 )岁首《孝武本纪》记载,“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又在五月记载了汉武帝诏贤良对策的事,“五月,诏贤良……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如果董仲舒在元光元年刚刚被举孝廉并参加对策,那么,他就不是“罢黜百家”的创始人了。
反对者认为,历史上宣传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指的是从武帝元年开始到武帝六年截止的几次大的思想斗争或学术斗争。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和后来班固的《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初期有儒家学者两次大的思想斗争:一是罢“申商韩苏张”之言,其中心人物是丞相卫绾;二是“议立明堂”,其参加者有赵绾、王臧、申公、窦婴、田汀炊哉呤邱继侍蟆5谝淮谓械媒纤忱诙卧蛟馐芰瞬抑氐氖О堋M酢⒄员簧保辍Ⅰ肌⑻锩夤佟2还夥狭浚逖Х锤钊肴诵牧恕!妒芳牵咳辶至写吩兀骸凹榜继蟊溃浒埠钐锿‘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晚于田汀扮┗评稀⑿堂偌抑浴保腋揪兔徊斡胛涞哿暌郧暗乃凶鹑寤疃R虼耍皇恰昂何涞鄄赡啥偈娴慕ㄒ椤征戆偌叶雷鹑迨酢保翘锿‘“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后才出的董仲舒,董仲舒只是“延文学儒者数百人”时所延的一个儒者。
既然汉武帝从未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么这一说法是怎么产生的呢?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绝口未提此事,他自始自终认为是田汀扮┗评稀⑿堂偌抑裕游难逭呤偃恕薄!鞍征戆偌遥雷鹑迨酢闭庖凰捣ǖ氖甲髻刚呤嵌菏费Ъ野喙蹋凇逗菏椋慷偈娲返慕嵛泊τ姓庋欢位埃骸白晕涞鄢趿ⅲ浩洹⑽浒埠钗喽∪逡印<爸偈娑圆幔泼骺资希主戆偌摇A⒀V伲菘ぞ倜男⒘宰灾偈娣⒅!?br /> 班固这段话既背离了《史记》,也背离了其《汉书》的《武帝纪》和《儒林传》。到底是否可信?唐代韩愈写《原道》时,根本未将董仲舒列为汉代重要的儒学传人。到了宋朝,班固的说法被司马光借鉴,他在其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之《汉纪》这样写道:武帝元年“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余人。广川董仲舒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天子善其对,以仲舒为江都相。会稽庄助亦以贤良对策;天子擢为中大夫。”同时,司马光在《通鉴考异》中解释:“今举孝廉在元光年十一月,对策在下五月,则不得云自仲舒发之,盖《武纪》误也。”司马光在这里把董仲舒在元光元年贤良对策的时间提到了建元元年。
南宋人洪迈不同意司马光的说法,他认为应该是元光元年,“对策者百余人,帝独善庄助对、摧为中大夫。后六年,当元光元年(五月),复诏举贤良,于是准仲舒出焉。”清人王先谦也赞同此说,并作补充说:董仲舒对策中有“夜郎康居,殊方万里,说德归谊”之语,据《 汉书? 西南夷传》 记载,夜郎之通,在建元六年发生,次年,也就是元光元年董仲舒对策时才可能说出夜郎归德的话。
千百年来,对于建元元年和元光元年五月两说对峙,直至今日。施丁先生同意并证明了元光元年之说,因为董仲舒对策中有“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之语,汉自建立至建元元年并没有七十年,而到元光元年,正好有七十二年,这一论断与《董仲舒传》中的“皆自仲舒发之”不矛盾,这里的“发”可以理解为“发挥”、“发表议论”。况且,设置《五经》博士,也并非从建元元年开始,在文景之时就有了。
孙景坛先生则坚持建元元年之说。他认为,元光元年的诏贤良与建元元年的举贤良不同,前者对策的内容为《五经》,后者为百家。《五经》对策,必须以五种经学内容为理论根据来回答皇帝的提问,用其他理论回答均不对。《汉书?武帝纪》记载:武帝五年才“置《五经》博士”,如果没设置《五经》博士,是不可能用《五经》策问的,所以不可能有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张大可先生也同意孙景坛的说法,?
小说推荐
- 历史密码:千古之谜终结解读
- 第一部分 前 言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案。虽然后人在其后的历史中一直在不停地研究、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历史之谜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历史的车轮在沧桑巨变中不断前进,而世人又渴望从艰涩滞重的印痕中探索历史的本原面目,这就使得原来就充满了神秘
- 最新章:第37章
- 加密的历史:山海经大揭秘
- 作者:雾满拦江】序言:远古密码破译与解读?1神秘的故事据《太平御览·卷五十》记载,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了一桩极为神秘的怪事。有一天,东郡一带突然晴日里一声惊雷,好端端的地面无端塌陷,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幽深的洞穴,洞口向外冒着冷飕飕的阴寒之气,其深不知几许。事情很快传扬开来,地方官不敢隐瞒,一边上奏天子,
- 最新章:第53章
- 历史上最伟大的赚钱秘密
- 布施的力量那是几年前的一个炎热的夏天,我正要去杂货店买些东西。那时,我经常要去超市买东西,因为我从来没有足够的钱一次性的买下够吃一个星期的食物。要知道,当时我年轻的妻子,在经历了与癌症的痛苦的争斗后,几个月前刚刚离开人世。由于没有买保险,所以也没有保险赔偿金,她留下的只有一大堆帐单。我有一个兼职工作
- 最新章:第14章
- 加密的历史:山海经 大揭秘
- 作者:雾满拦江【由]整理(备用域名】序言:远古密码破译与解读1神秘的故事据《太平御览·卷五十》记载,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了一桩极为神秘的怪事。有一天,东郡一带突然晴日里一声惊雷,好端端的地面无端塌陷,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幽深的洞穴,洞口向外冒着冷飕飕的阴寒之气,其深不知几许。事情很快传扬开来,地方官不敢隐
- 最新章:第21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路卫兵类型:历史传记内容简介微历史,顾名思义用微博体写史。涵盖了国学大师的真性情、文人风骨、军阀的趣闻逸事、小人物的话语等百年语录精粹。并配有大量稀见图片,影像连缀,俨然1840—1949历史剪影,现代版《世说新语“微历史”诞生记⊙时人感
- 最新章:1949历史现场-第60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