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中国老百姓对苏联的印象很不好,这不仅有历史上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苏军占据东北,并且不断压迫国民政府在外蒙问题和新疆问题上做出让步,这样的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共的发展,但在本质上却伤害了中国的主权,这就深深刺伤了中国人民最敏感的神经——于是,当国民党当局把共产党的暧昧态度与苏联军队的沙文主义联系起来的时候,当蔡智诚他们指责“某党为了实现武装割据,不惜出卖国家利益”的时候,一场全国性的学生运动就不可避免地被点燃了。
“为了国家主权,不惧赴汤蹈火”,“只知有国,不知有党”——这是46年反苏运动的主要口号。
国民政府选择在这样的时候提出这样的口号,有一个重要的原因。1946年3月,正是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到中国主持调停的时候,马歇尔一下飞机就听到了如此“民主的、爱国的呼声”,立刻就对苏共和中共的行为提高了警惕。于是,随之而来的政治胁迫和国际压力不仅迫使毛泽东决定“让开大路、占据两厢”、放弃了“独占东北”的计划,也迫使苏联最终从东北撤了军。
46年3月的这次“点火”可以称得上是国民党和三青团最为成功的政治运作之一。在这场学生运动的影响下,大批青年先是走上街头,继而又走上了内战的战场,而与此同时,由中共主导的“声援一二、一学生运动”和“反甄审”运动却被完全压制,学生中的共产党员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被要求不得参加反苏运动),于是,中央大学的闹事学生们最终被迫服从政府的安排,到上海念书去了。
这次进校园,蔡智诚他们的功劳不小。但事实上,仅凭蔡智诚他们这一伙军官是不可能“点火”成功的,真正在运动中发挥作用的是混杂在学生中的“人民服务队”——也就是“五毒”中的“青年从”。
所谓“青年从”,简单地说就是“青年从军退役人员”。马甲在前面的段子里讲过,“十万青年十万军”时期有个政策,青年军从军人员退役以后可以选择进学校读书,由国家提供学费——现在抗战结束了,一大批拿政府薪水、受三青团领导的“青年从”就涌进了各大校园。他们的学习基础不好、学习成绩更加不妙,却可以不在乎考试、不在乎纪律,他们有自己的组织(叫做“人民服务队”),实际上却沦为了流氓学生和学生特务,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大公害。
“青年从”有点象是“军官总”的孪生兄弟。在校园里,他们的组织性不亚于学生会、攻击性却更加残暴,他们兼有学生的轻率和兵痞的野蛮,却失去了理想的单纯,犯起浑来无法无天。在三青团的指使下,他们可以打老师、打同学、大闹课堂,可一旦对上级不满,他们也敢打警察、骂官员、围攻政府。
1946年4月,刚在“反苏运动”中立下汗马功劳的“青年从”就转而大闹南京总统府,有个家伙居然还在总统府的墙上画了个大王八。
而这位敢在蒋委员长办公室的大门口表现漫画才能的傻大胆,就是蔡智诚的老朋友潘崇德。
1946年4月之后的南京,就象是政治闹剧的大舞台。
一方面,报纸上接二连三地登出各种各样的“好消息”,另一方面,大街小巷间却充满了天怒人怨,集会游行和抗议漫骂此起彼伏——而有意思的是,这些不满的情绪,往往又是因为那些“好消息”引起的。
比如,有好消息说,苏联从东北撤军了。
可是,外国的撤军并没有换来中国的和平,苏联人前脚刚走、国共两党后脚就打了起来,4月份以后的东北地区成了军事冲突最激烈的战场,而就在这时候,南京城里的东北人也纷纷上街请愿。
抗战胜利后,大批的东北籍军人、学生和阵亡将士遗属滞留在国统区,他们无法返乡(华北的铁路和公路全都被共产党阻断了)、没有经济来源(部队番号被取消了),生活窘困不堪——中山大道上每天都有东北军人举着“要回家,要工作”的牌子申请救济,还有的孤儿寡母打着招魂幡讨要抚恤金,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就象叫花子一般。
姜键的母亲是位心善的老太太,她经常守在兵营的门口,遇到军官就问:“孩子,您有没有用不上的东西呀?都送给大娘吧”……然后就踱着一双小脚去救济老乡。姜键这时候是二大队的副队长,他自己不好出面办这种事,却也经常在私底下发牢骚,责怪政府亏待了东北人。
当时,与东北有关系的共产党人几乎全去了“满洲”,一般人并不知道东北民主联军的司令是林彪,却都知道张学思出任了辽宁省主席,借着“张大帅”的名头、招兵买马的号召力很大。于是,许多人都认为国民党只派“外乡人”去东北是搞不过中共的,最好的办法是把张学良放出来,让他带着老部下去和中共和苏共争地盘——凭着张少帅的影响力,且不说能不能赶走“民主联军”、至少能够让共产党发展不起来——这样的话,中央政府在东北既不花钱、也不费力,国军可以把精锐部队集中在平津地区,先南北夹击、解决华北问题,再图谋恢复东北……
这个想法或许有道理,但实际上根本就行不通。抗战期间,东北受到的破坏比较小、比中国其他地方富裕得多,为了能去满洲发“接收”财,中央嫡系自己都争破了头,谁还会让这个美差落到“东北破落户”的头上?更重要的是,46年,正是蒋总裁满怀壮志准备一统江湖的时候,他刚刚把拜把哥哥龙云软禁起来,又怎么可能再把拜把弟弟张学良放了出去。
因此,盼望回家的东北军人们只能留在南京城里苦苦煎熬。一直熬到47年底,陈诚顶不住了,政府才赶紧组织“回乡总队”,把这两万多人送回沈阳去打仗。可这些人早就对“党国”寒透了心,一回家就找去共产党、还没来得及整编就跑光了,就连总队长张国威都投了林彪,打老蒋的劲头比正宗的八路还要猛。
46年4月,“第一届国民大会”(制宪国大)的代表选举工作即将完成,这对渴望“民主”的人们来说也是个好消息。
其实,早在46年1月10日,全国各党派就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当时的代表名额为国民党8人、共产党7人,青年党5人,民主党派(民盟、民社党、救国会、职教社、村治派、第三党)9人,无党派贤达9人,这样,共产党和民主人士的联合力量就超过了国民党和“青年党”。结果,执政党提出的议案经常被在野党否决,而在野党的主张又得不到执政党的履行,这就使得所谓的“政治协商”流于形式,于是,制订宪法、召开“国大”就成了当务之急。
即将在年内举行的“制宪国大”的名额为国民党220名,共产党190名,民主党派120名,青年党100名,社会贤达70名,再算上按地区分配的1350名代表(国统区的面积比解放区大),国民党的势力就远远地超过了共产党。
于是,共产党人就反对召开“国大”,认为这违背了“政治协商”和“党派平等”的原则,是要搞“蒋记独裁”。而事实上,国民党内部也有许多人不愿意“制宪”,他们觉得在大战当前的时候搞一部“宪法”只会束缚政府的手脚,不如沿用战时条例,先消灭了“共匪”再说。可是,美国人却坚持要求中国走“民主”的道路,他们认为,制定宪法、建立西方式样的议会是帮助中国“溶入国际社会”的最佳途径,为此,马歇尔将军甚至采用了“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的手段压迫国民政府就范,这就更让共产党人觉得国民党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
“国大代表”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十分优厚,这使得各地士绅纷纷踊跃参选。为了当上这个“军机大臣”,候选人之间拉帮结伙,漫骂诬陷、威胁利诱、打群架下黑手,什么卑鄙手段都用尽了,4月份之后,当选的代表们跑到首都准备“进内阁”,落选的家伙也赶到京城来抗议“选举舞弊”,一时间,南京里的大报小报成天刊登各类“内幕消息”,把国大代表们祖宗八代的丑事全都抖露了出来——结果,“国民大会”还没有召开,国大代表的名声先就臭了街,弄得“国大代”也成了“社会五毒”之一。
当然,46年4月,最让大家高兴的“好消息”莫过
小说推荐
- 战场上的蒲公英
- 作者:王外马甲马甲很早就知道蔡智诚当过国民党军官,因为我小时候曾经看见他被捆起来游街,胸前挂着牌子、头上戴着高帽。后来又听说他平反了,得了一份“起义证书、还补发了好多工资,顿时特别有钱。那时候,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正好解禁,大人们看完金环和银环的故事,回来就说:老蔡原来是“关团长”一样的人物呵,是
- 最新章:第122章
- 抗战之最强民兵
- 《抗战之最强民兵》作者:步枪打蚊子第一章 就这么穿了?一卷 第一章 就这么穿了?走在这似乎完全陌生的羊肠小道上,邓成功感觉自己真的很倒霉,复员至今也有小三年,可自己这个从特种部队出来的jīng英到现如今还是个小特jǐng一枚。局里有啥好事绝对没他的份,但有什么急重险的任务,你想躲都不行。其实对于这种
- 最新章:第447章
- 抗战之民兵传奇
- 抗战之民兵传奇[作者名 试纸[类别 战争幻想[最后更新时间 2013-02-05 07:42:42.0第一卷 为何而生第1章 重生[本章字数:3513 最新更新时间:2013-02-02 02:54:42.0“大山哥,大山哥,你醒醒 有人在耳边呼唤着他“噢”董大山慢慢睁开眼睛,就感觉自己的脑袋相当的
- 最新章:第117章
- 抗战之最强民兵(步枪)
- 作者:步枪打蚊子 岗村宁次对着手下师团长们吼道“八嘎,你们通通的应该剖腹以谢天皇陛下,连区区一支民兵都打的我们大日本皇军灰头土脸。粮食抢不到,你们连城都不敢出,简直丢尽了我们大日本帝国的脸,通通死啦死啦嘀”129师的刘师长看着一脸无奈的招兵干部道“怎么会这样?不是说这里的百姓很支持抗日的吗?怎么会一
- 最新章:第447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见证抗战真实历史_血战
-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作者:胡兆才真实记述八年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党军在正面主战场以及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所经历的重大战役、战斗、历史人物与事件,全面反映抗日战争的始末和艰难曲折第一章 不抵抗断送了东北 祸根在军阀内战(1)张学良将军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比喻人小
- 最新章:第94章
-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
- 也如此。日本国土纤小细长,犹如一条细长的蛇,它的面积为37.7748 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云南省还小;与日本国邻界的中国就像一头粗壮的大象,土地辽阔,拥有960 万平方公里。蛇与象差之千里,可贪心的日本国一小撮侵略者一直窥视着这块土地,一心想着将中国吞掉,这就应验了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古话。日本自18
- 最新章:第92章
-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 世界百年空战纪实 主编:崔长琦 副主编:宋有杰、袁静伟上 篇横空出世—气球、飞艇、飞机及航空兵的诞生 人类自从脱离动物直立行走、产生思维后,幻想与追求也随之而生。正是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幻想与追求,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祖先的知识积累有时虽然还不是以使他们自觉地产生出神奇的发明,但他们一直善
- 最新章:第220章
- 抗战:中国人一定要记的作战事
- 前言前言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转眼间,60年过去了。发生在1931年的那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是20世纪乃至整个世界历史上最残酷、最血腥的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中,没有哪一段历史比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遭受的灾难和压迫更为深重、更为屈辱。由于
- 最新章:第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