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长征前后内幕大写真》长征前后内幕大写真-第64章


经湘鄂边,再折向东南,向修铜宜奉边转移;
5 月,湘鄂赣省级机关转移到修水画坪,与红十六师师长高咏生率领的
四十六团和四十八团会合。然而,不到一旬,即被国民党军队几个师的重兵
包围。红十六师为掩护首脑机关向鄂东南转移,在作战中遭受严重损失;
6、7 月间,湘鄂赣首脑机关和红十六师余部相继到达鄂东南,并在此与
敌周旋。6 月14 日,在修铜边境的黄龙山突围战斗中,红
十六师师长高咏生牺牲,红十六师再遭重创。6 月下旬,省级机关和部
队向东南转至龙门山百丈、西塔一带,随即即被尾随而来的国民党军十八师、
五十师、六十二师、七十七师等部包围。省委被迫分三路向平江黄金洞方向
转移。在转移中,屡遭截击,损失惨重,省委机关和红十六师指战员一千多
人,仅剩一营人,唯一的一部电台也被打坏,从此同党中央中断了联系。7
月间,湘鄂赣余部由陈寿昌、徐彦刚带领辗转来到了平江黄金洞。
自1 月以来,尤其是6 月、7 月间的一连串的失败,被当时的省委和陈
寿昌、徐彦刚等人称为“六七月事件”。这次失败导致湘鄂赣苏区根据地基
本被敌人占领,被分割成十一块,最大的为平江黄金洞,横直二三十里,小
块只有几里宽。“六七月事件”标志着湘鄂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
失败和提前进入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面对“六七月事件”的重大失败,陈寿昌、徐彦刚心急如焚,他们开始
细细地思量着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为了总结“六七月事件”的教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1934 年8 月,
湘鄂赣省委在平江黄金洞的何家垅召开紧急会议。陈寿昌、徐彦刚、傅秋涛、
涂正坤、刘玉堂等同志出席了会议。省委书记陈寿昌亲自起草了总结报告,
会议总结了“六七月事件”的严重教训,揭发了省委工作中的错误,同时也
批评了因暂时失败而产生的悲观失望情绪。会议确定了湘鄂赣苏区当前的战
斗任务是“恢复与壮大红军主力,保卫并联系苏区”。
此后,湘鄂赣省委以黄金洞为中心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11 月
初,陈寿昌、徐彦刚正式恢复了红十六师,由徐彦刚任师长,方步舟任政委。
尽管恢复后的红十六师仅有一千余人,但这表露了湘鄂赣形势的好转。
然而,当形势略有转机的时候,又一个不幸降临到湘鄂赣苏区,那就是
省委领导人陈寿昌的牺牲。他是在重建后的红十六师向
西南发展的过程中,在崇阳、通城之间的老虎洞和国民党三十三师两个
团遭遇时,在激战中中弹牺牲。
陈寿昌牺牲以后,原省委副书记傅秋涛继任了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的职
务。
傅秋涛是一个工人出身的干部,湖南平江县人。年轻时给店主当雇工,
做豆腐,杀猪,很能干。1925 年参加革命,1927 年组织店员工人纠察队领导
工人运动。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 年9 月任红十六军八师师长,1932
年任湘鄂赣省总工会委员长。1934 年1 月被任命为湘鄂赣省委副书记。陈寿
昌牺牲后,他就挑起了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的重担。
1935 年上半年,新任省委书记傅秋涛更加注意扩红工作,在他的领导
下,湘鄂赣省委在后方连续实施了“一二三月扩红战斗计划”、“红五月冲
锋计划”,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对上半年扩红的效果,当时任湘鄂赣省扩
红突击队总队长的江渭清同志的回忆文章中作过描述,他写道:
当年苏区各地红五月动员扩红的情景真是令人难以忘怀。许多县、区、
乡的村子里都出现过“锣鼓震天响,标语贴满墙,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郎,
昨天拿锄头,今天上战场”的动人场面。。不到二个月,全省就动员到两千
五百多人参加红军主力。。
在后方扩红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军区司令员兼红十六师师长徐彦刚率
领红十六师在前线也取得一次次局部战斗的胜利。
2 月1 日,徐彦刚师长指挥红十六师在崇阳大源桥,利用马刀战全歼敌
第五十师第三○○团两个半营,俘敌二百多人,缴获三百多枝枪。
2 月18 日和3 月3 日,徐彦刚指挥部队两战崇阳的高枧,两战两捷,全
歼敌第一○五师刘多荃部一个连,俘敌四百余,把修水、崇阳、通城和咏生
县苏区连成一片。
4 月,红十六师转入黄龙山幕阜山地区活动。国民党李觉第十
九师的陈铁侠王牌旅和湖南两个保安团尾随而来,扬言要“活捉徐彦刚,
消灭红十六师”。徐彦刚以四十六团、四十八团在虹桥两侧设伏,消灭陈铁
侠旅两个整团,俘敌五百余。
在前方不断取胜和后方扩红顺利的条件下,1935 年5 月下旬起,红十六
师在虹桥、长庆等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整训,重新恢复了三个团建制,下
设第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三个团,全师发展到近五千人。同时,各地县、
区、乡游击队也得到了较快恢复和发展,各方面工作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进展,
湘鄂赣苏区进入了比较旺盛的时期。
然而,这种旺盛并没有持续多久。6 月上旬,敌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苏区的形势急转直下。
虹桥大战以后,蒋介石对湘鄂赣边区的红火复燃十分震怒,在大骂一通
“娘希匹”之后,于1935 年6 月上旬,下令“追剿”中央红军的汤恩伯、樊
松甫主力部队回师湘鄂赣,会同何键的西路军以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保
安团共六十多个团的兵力,疯狂“围剿”正在乎江虹桥、长庆地区整休的湘
鄂赣省委和红十六师。他们疯狂叫嚣“车干塘里水,捉尽塘中鱼”,发誓要
把湘鄂赣省级机关和红十六师消灭在虹桥、长庆地区。
由于同党中央和其他革命根据地联系的中断,加上1935 年上半年接连不
断的胜利,使省委某些领导沉湎于胜利的喜悦之中,思想上产生了麻痹松懈
情绪,湘鄂赣省委对苏区敌情的巨大变化,失去了应有的警惕。
整训期间,当时任湘鄂赣省扩红突击队总队长的江渭清向省委书记傅秋
涛建议,不宜长时间把主力部队集中整训,而应分别转移到各地区工作,告
诫说:“长安虽好,却不是久留之地啊!”很可惜,傅秋涛并未采纳他这个
颇有见地的建议。
直到敌人的合围计划接近完成时,省委才被触动,匆忙研究对策。
6 月中旬,省委和军区在长庆召开团以上干部紧急会议,研究摆脱困境
的方案。参加会议的有徐彦刚、傅秋涛、涂正坤、曾国旗、邓洪、严图阁以
及省委、省军区和红十六师其他领导同志和有关人员。当时任傅秋涛警卫员
的韩云对这次会议有一个比较详尽的回忆,特录如下:
我作为傅秋涛同志的警卫员目睹了会议情况。。。主持会议的徐彦刚同
志说:“大家都知道,现在蒋介石集中了第五十师,六十三师,第四师和几
个保安团从四面八方向我们包围,想把我们消灭在这一带。省委、省军区已
经决定要坚决突围出去。”他举起紧握拳头的右手朝桌子狠狠地砸了一拳说:
“同志们不要看敌人来势汹汹,从数量上虽然多于我数倍,武器装备也比我
们好,但这些敌人,我们同他交过不少次锋,他们的战斗力和士气无法和我
们相比,这是敌人的致命弱点。虽然敌人有几个师的兵力,但他们总不能手
拉手把我们围住吧!”这时傅秋涛同志插话说:“敌人就是手拉手,我们也
要斩断他们的手冲出去。同志们,为了保存革命有生力量,为了坚持湘鄂赣
苏区的斗争,只有坚决粉碎敌人‘围剿’,突出去就是胜利。我们党团员干
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坚决执行命令,完成这次突围的光荣任务。”徐彦刚
接着说:“。。能不能完成这次突围任务,关键在于我们的领导与指挥,因
此有勇还要有谋。。”会上还有许多其他领导同志发了言。军区参谋长严图
阁同志最后说:“。。当前要特别提高警惕,加强侦察,随时掌握敌人的动
态。”又说:“各部队和机关要抓紧时机做好一切突围的准备工作。。”
会议还制订了两个突围方案:先是向东南的修铜宜奉边突围,然后候机
南下高安、奉新,打开几个县,开辟一个新区。如不行,则向北经通城转向
鄂东南迂回游击。
6 月14 日,红十六师和省委机关按第一方案向修水方向突围。由于准备
突围的时间过长,贻误了战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