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长征前后内幕大写真》长征前后内幕大写真-第59章


关也就临时驻扎在金竹坑。
于是,金竹坑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苏区小村庄,就频繁地出现在奉命“清
剿”江西军区的国民党第三路军副总指挥罗卓英的视野中,他发誓在此消灭
江西省委、省苏、军区机关,消灭洛(口)、南
(丰)、广宁乐永龙苏区,然后再实施向西南延伸的计划。
12 月初,罗卓英命令国民党军陶岳峙、夏楚中、霍揆彰等部,进占洛口
东韶、阳水、黄陂、君埠等地,然后采取步步为营的堡垒推进政策,在短短
的几天之内,金竹坑南部就矗立起了成百个新碉堡,立起了一道道的封锁线。
同时,又下令孔令恂第九十七师进占金竹坑东部的尧山、苦竹、洽村,建立
起了多道封锁线,协同南部的陶、夏、霍部形成了对金竹坑的合围之势
为了突破敌之重围,12 月中旬,曾山、李赐凡决定重新调整作战区域,
划分组织机构,新组建中共公万兴特委(徐达志、胡海、谢名仁先后任书记),
领导指挥公略、万泰、兴国毗邻地区的游击战争,把中共杨赣特委从赣南省
划归江西省委领导,罗孟文任书记。
接着,曾山、李赐凡继续组织突围。根据侦察,南部敌军力量较弱,是
包围圈上的一薄弱环节,他们就率部从南部突围出来,转到永丰的梨树北屋,
后转到沙溪。国民党军和各地保安团、还乡团,迅速对沙溪进行包围。这样,
还未站稳脚跟的曾山、李赐凡部队又匆忙转移到洛口小布树陂村。
前面已经交待过,小布地区早已为国民党军陶、夏、霍诸部分区占领,
并设立了多道封锁线,此地并不安全。
为了摆脱穷凶极恶的敌人的围歼,部队一至树陂,曾山、李赐凡、刘启
耀等就立即在一起碰头,召开了紧急会议。
曾山心急如焚,说:“时间十分紧迫,我们必须尽快作出决定。”
李赐凡沉吟片刻,说:“当前,罗卓英部对我们是穷追不舍,我们已处
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应当精简部队,轻装前进。因此我建议把老幼妇少
全部留下就地疏散,然后分兵三路,直取东固,实现西甲会议确定的计划。
曾书记率一路,由杨洲坝上下湖向东固转移;我、刘启耀同志、刘球贤同志
为二路,从塘窝、大沽过肠斋到东固;宁青延同志率洛口游击队为三路,从
钓峰、杨林、湖背到东固。三路人马会合东固后,进行短期休整,然后再追
赶主力红军。”
曾山、刘启耀都十分赞同李赐凡的建议。
刘启耀补充说:“如果万一东固计划实施不了,我们可以往西经吉安进
入湖南,与贺龙部队会合。”
第二天,三路部队各就各位,按计划直往东固而去。
司令员李赐凡率领二路部队一边在小布、钓峰地区展开游击活动,一边
向东固方向靠拢。
1935 年1 月,罗卓英所属陶、夏、霍、李(树森)诸部分途进占大金竹、
南田、小布、读书坑等地。由于执行“清剿”任务多年,他们变得十分狡猾。
“各部前进,都极审慎,首先构成网状封锁线,制其流窜,再抽调精悍部队,
分区进剿。”这样,在小布、钓峰地区打游击的李赐凡的二路部队就被严密
地分割包围在几个山头。
在被包围的日子里,李赐凡部十分艰苦。山下每条道路,都被敌人封锁
了,每隔几百米就有碉堡,山前山后,十步一岗,五步一哨,游击队很难与
群众联系,衣食住行都发生了严重困难,储备的粮食很快吃光了,只能吃野
草野菜维持,晚上只得露宿荒山野岭,还要密切注意敌情。时值冬未,天气
十分寒冷,部队战士们只能用树叶防寒。
十来天过去了,到了元月中旬,敌军的包围愈来愈严密了,部队的处境
也愈来愈困难了,弹尽粮绝的危险局面出现了。
在这种情况下,司令员李赐凡忧心忡忡。他组织了多次突围,终因敌人
太强而失败,他自己的脚也负了伤,行走不便。
为了便于部队轻装突围,李赐凡带着妻子邱珊珊、两个警卫员及一个班
的战士就地隐蔽,钻进了深山中。
元月下旬的一天,邱珊珊和一个警卫员带两个红军战士下山去搞吃的,
不慎被潜伏守候的敌人发现。三个战士跑进丛林脱身,身怀六甲的邱珊珊却
被抓住。
敌人对她进行突击审讯。审讯时,邱承认自己是江西军区司令员李赐凡
的妻子。敌人要她带路去捉拿李赐凡,邱不同意。
凶残的敌人扫视了一眼邱珊珊,最后,眼光落在她那微突的肚子上,威
胁道:“你不去,我们就揍你。当然,不会立即置你于死地,而是要把你肚
子里的小孩剖出来,一块一块割给你看。”邱珊珊心里不禁一颤,只得带着
敌人向李赐凡隐藏的地点走去。
李赐凡发现邱珊珊带着敌人向他走来,十分愤怒和痛苦。他猛地掉转身
子对身边的警卫员说:“快向我开枪!”
警卫员下不了手,摇了摇头,拔出手枪,却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
扳机。他倒在了血泊之中。
目睹这一切,李赐凡不禁热泪滚滚。他拾起身旁的一根长枪,将枪口顶
在喉头,用右脚趾踩动了扳机。就这样,这位身经百战的年轻红军指战员带
着遗憾和痛苦为苏区这片红土地洒下了最后一滴血!
李赐凡,湖南宜章人,又名李锡凡、李嗣凡。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 年初参加湘南起义,后随部队上了井冈山,任红四军教导队党代表。1929 
年初转战赣南、闽西,历任红四军第一纵队一支队党代表,红四军十师政委、
师长,红四军十二师政委等职。1933 年调任江西省苏军事部长。1934 年5
月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同年9 月,临危受命,任江西军区司令员,留在
江西苏区领导游击战争。这位红军的优秀指挥员牺牲时年仅28 岁。
李赐凡牺牲以后,二路部队更是群龙无首,立刻被冲散了。结果是十分
残酷的,这里摘录1935 年3 月16 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上刊载的罗卓英对
中央社记者谈的当时二路军被围歼的情况:
。。伪江西军区与伪江西省苏全部消灭,击毙伪军区司令员李赐凡,伪
省苏主席刘启耀,伪执行部长霍彤光,伪供给部长曾伯诚等队下二千余人;
俘获伪中委兼伪江西省苏农工检查委员会主席林国宗,伪中委兼江西政治保
卫局长娄梦侠,伪组织部长刘球贤,伪省委夏候咏、李美群及李赐凡之妻等
各级男女匪首一百三十
八名,匪员三千零五十三名。。宁古线以北一带残匪,至此全部肃清。。
组织全部摧毁。
与此同时,由洛口游击司令员宁青延率领的第三路:洛口游击队,在行
动中部分队员开小差,中途逃走,只剩八十余人,后均被围捕,可谓全军覆
灭。
当第二、三两路均被“剿灭”的时候,曾山率领的第一路部队也面临着
十分危险的局面。树陂会议以后,曾山率部准备从杨洲坝上下湖向东固转移,
但由于国民党军集中兵力围追阻截,部队无处立足,不得不经东折西回,于
1935 年2 月才转入兴国县,与中共公万兴特委书记胡海为首的三县游击队会
合,在公略、万泰、兴国一带进行游击活动。
1935 年2 月下旬,曾山、胡海部队在兴国齐汾又与辗转前来的杨赣特委
书记罗孟文率领的红军独立十三团会师。之后,由曾山主持召开了省委扩大
会议,讨论了几个月来的游击战争形势,并决定组织突围向南移动,经过杨
赣地区,与李乐天、杨尚奎领导的赣粤边游击队会合。
为向南转移,曾山、胡海、罗孟文组织部队突围,按计划进行斗争。当
时正值雨季,气候十分恶劣。加上路途不熟悉,突围了多次,都被敌军封锁
线挡了回来。于是,曾山、胡海、罗孟文不得不率部分头行动。
3 月上旬,胡海所部突围未成,在兴国桥头岗被围,部队被冲散。当时,
胡海和身边的几个同志隐蔽在山洞中,一直坚持到天黑。敌人也不敢贸然搜
山,胡海他们便借着夜色攀悬崖摸出了包围圈脱险。之后,到雪溪迳村岳母
家暂时隐蔽。3 月6 日,叛徒周世祥出卖了胡海,胡海在岳母家被捕。3 月底,
胡海被传解囚禁到南昌军法处第一监狱。在狱中,胡海受多次审讯,毫不屈
服。6 月15 日,敌人气急败坏,便枪杀了35 岁的胡海。方志敏烈士遗稿《记
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的死》一文,对胡海在狱中的情形作了记录:
。。他是矮小的人,满面的麻子。他自入狱后,即患肠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