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妃子陈圆圆》第2章


吴三桂问:“湖中那么热闹,是干什么的?”
“哦,正在唱卷梢戏呢!”
“卷梢戏?”
“这是苏州一绝,就是在大船平台上唱戏。近年卷梢戏班出了个小娘子名叫陈沅,艺名圆圆,十二岁登台,十四岁挑大梁,今年只有十五岁,色、艺、才三绝,唱红了半边天。只要有她登台,半城空巷,男女老幼如痴如狂,有人甚至带着晚饭,早早去占位,就是为听她唱曲和一睹她的风采。今晚她唱《牡丹亭》,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如何?”
吴三桂已被吊起胃口,忙说:“好好。小侄就随师叔鉴赏这位小娘子的妙曲。可我们怎样过去呢?”
周奎向水面看了看:“当然是乘船,可今日这船怕是难寻了,我每次去听她唱曲都是命家仆事先雇好船。”
周奎向水面搜看了一阵,虽见有几只船,但都是坐有客人的,正急急忙忙向卷梢大船摇去。
二人又走了一程,忽见一只“牛舌”小艇从堤下摇出,是一只空船。周奎大声喊着:“船家,过来,过来!”
小艇摇过来了,就像一条牛舌,至多能乘两个人。摇船的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穿着破旧的红袄绿裤,梳一条乌溜溜大辫,鬓边插一朵大丽花,人生得虽不俏丽,却也受看。她将船摇到堤边靠住,伸过桨来,操着好听的吴侬软语说:“二位相公抓牢哦,不要跌下塘去。”
二人上了船,小船一阵摇晃,船娘划起桨来,小船才平稳了。船娘说:“二位相公一定是去听圆圆姑娘的《牡丹亭》呀,算你们好运气,我家嫂今日生囝囝,我出船晚了,不然,二位相公今日找不到船哦!”
吴三桂笑着问:“这圆圆姑娘的戏,唱得果真那样好吗?”
船娘说:“你这位相公怕是没听过圆圆姑娘的戏哦?听过一次你的魂儿就会被她牵了去。”
吴三桂不由朗声笑起来。
周奎说:“贤侄勿笑,船娘说得对呀。你知道,汤显祖写的这《牡丹亭》文字极为精美传神,堪称是才子之作,只是他老先生不太注意音律,十分难唱,又要用吴侬软语唱出,更是难上加难。真不知这圆圆姑娘是从哪里学来的,竟唱得韵味无穷,一波三折,说能牵去你的魂魄,并非夸张之词。”
吴三桂说:“哎呀,给你们说得这样神,引得我急了,船娘,快划呀!”
船娘腰肢急摆,边摆边说:“相公,你看阿拉一身都汗湿了,也快到了。”
他们的“牛舌”勉强挤进黑密密的船阵,距那卷梢大船还相当远。只见那卷梢平台的四角挂着玻璃风灯,吊着绢幕,隔成前后台,四五个乐手坐在幕旁的矮凳上,有的在吧烟,有的在调弦。
戏还没有开场,看客们的说笑声、喧闹声一浪接一浪,如大风吹过湖面,吴三桂只觉得好似走进了一个大蜂窝,耳鼓嗡嗡发响。
一轮皓月冉冉从湖东升起,银辉洒到水面上,将湖水镀上一层银粉,三五疏星陆续迸了出来,在天幕上眨着金灿灿的小眼睛,皓月和金星倒映在湖水中,两两相对,使人产生一种天地乃大镜的奇幻之感。
忽然,一阵锣鼓声传来,有人喊:“开台了!开台了!”
陈圆圆扮演杜丽娘
满湖的喧浪声立刻被压住了。接着,一阵阵丝竹声传来,在水面飘拂,悠扬悦耳。
吴三桂不由击掌:“妙啊,这星光明月,灯影清波,妙音渡水,仙乐乘风,这卷梢戏果然独一无二!”
周奎说:“这不过是丝竹过门,等你听到陈圆圆的唱还不知有多么神妙呢!今晚她演的是《牡丹亭》第十出《惊梦》,圆圆扮演杜丽娘,就要出场了。”
又是一阵丝竹前奏,绣帘掀动,使女春香迈着碎步,舞着绢带,神态活泼先上场,向后招招手,叫一声:“小姐,来呀——!”
陈圆圆扮演杜丽娘。她娉娉婷婷,艳光四射,炫人眼目。她一身是戏,将一个深闺小姐春睡方醒的慵态表演得维妙维肖。她用绢子轻轻拍了拍樱口,开声唱道: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她声音清亮如水,又有一种磁性,真能吸得出人的耳油。
吴三桂也鼓掌惊叹:“啊——!确是仙音!”
周奎捻须微笑说:“下面一段更绝妙,静听!”
陈圆圆在台上走了个圆场,眼波流盼,柳腰轻摆,表现观赏园中景致,然后开声唱道: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白)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唱)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曲声清脆时,如山涧流水,曲声细微时如彩丝一线,抛上九霄,渐高渐隐,曲声甜润,渗进人的心扉,令人神思迷离。吴三桂听得呆了,看得呆了,已经神游天外。
周奎叫他:“贤侄……
吴三桂微张嘴巴,竟然没有听到。
周奎放大声音,又叫一声:“贤侄!”
吴三桂这才蓦然惊觉,只感脸孔一热,应一声“哦,师叔……”
“贤侄,她唱得怎样?”
吴三桂由衷赞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小娘子莫非是天人?只可惜离得太远,看不清她的面庞……”
周奎一笑说:“哈哈,这有何难?明日下午,设一个堂会,将圆圆请到家中清唱,让贤侄一饱眼福如何?”“多谢师叔。”

苏州拙政园是中国名园之一,据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就是按拙政园的样子描写的。
拙政园的特点是多水,水面占全园的五分之三,楼台廊阁皆临水而筑,老树傍岸,垂柳点水,花阴路曲,楼台掩映,有如一幅烟雨迷蒙的山水画。
陈圆圆由师父沈天鸿陪着,乘坐小轿来到拙政园大门口。
二人随着管家走进园门,赫然一座假山阻路。绕过假山,只感到眼界豁然开朗,一大水池碧波荡漾,池中垒石构成东西二山,山间隔一小溪,幽深曲折,溪上龟背小桥相连,桥下溪水潺,岸边葛悬萝垂,低枝拂水。
陈圆圆是头一次进这苏州著名的拙政园,只感到眼花缭乱,景物应接不暇。她跟在管家身后往前走,只感重峦迭翠,廊回槛曲,早已忘记了路径。
远香堂又叫“四面厅”,堂内见不到一根可以阻碍行动和视线的柱子,四周嵌有玲珑透空的长窗,可环视周围不同的景色,犹如观赏长幅画卷。周奎和吴三桂正在远香堂中对坐饮酒。吴三桂边饮酒边环顾四面景色,只感到心旷神怡,羡慕说:“对仙境美景,饮琼瑶美酒,师叔,你过的可真是神仙日子,帝王怕也不过如此。”
周奎说:“哈哈,贤侄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圣上帝王烦心的事多得很,哪里有我这样逍遥快乐?我是在权力旋涡中打过滚的人,才激流勇退,却不希望你们都学我的样子。贤侄正当盛年,正是为国建功之时,将来名标青史,流芳后世,才是你应该追求的。”
吴三桂正欲答话,管家躬着身子推门而入,对周奎说:“老爷,沈天鸿带圆圆姑娘到了。”
周奎抬抬手说:“让他们进来。”
管家拉开堂门,说一声:“二位请。”
陈圆圆随在沈天鸿身后走了进来。她淡装素裹,没施脂粉,别有一番天然风姿。
吴三桂感到自己的心急跳起来。对沈天鸿视而不见,目光痴凝,精、气、神都集中到圆圆身上。
陈圆圆低头施礼说:“二位老爷万福。”
她一抬头,目光正好与吴三桂相触,吴三桂感到眼前迸起一片电石火花,心中涌起一片热浪,暗道:“果真是‘剪碎名花为貌,细揉嫩柳成腰。红香白艳别生娇,恰又莺雏燕小’,我看到的难道真是下凡嫦娥?她小小年纪,美得溢光泛彩,人间怎么会有这样美色?”
吴三桂雄壮魁伟,英气逼人,也引起陈圆圆心中赞叹:“此人神武炫目,周奎家怎么会有这样整齐的人物?”
沈天鸿对二人深施一礼,说:“老奴给二位老爷请安哦!”
周奎说:“哦,老沈,你身子骨还硬朗啊,你能调教出这样名满江南的红旦,功德不浅!”
“周大人过奖,那是圆圆天姿聪慧,学戏又十分刻苦,才有今日的名声,老奴怎么敢贪天之功?”
“话不能这么说,世上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没有你这名师调教,怎么会有圆圆的今天?你不要过谦啦!”周奎转头又对吴三桂说:“贤侄,这位就是花号‘一台戏’的沈天鸿,南昆曲的老祖爷,吹拉弹唱样样皆精,年轻时一个人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