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1·风起》第82章


不过今日这方令信有些奇怪;不知为何对自己颇为亲近。
方令信指指台上满脸欣慰之色的梁上允;道:“自古以来;哪个父母不为自己的孩儿操心;你看这老梁;平日一副苦瓜脸;今天笑得多开心。”
楚名棠听出方令信话中有话;不过他城府甚深;既然方令信并不直言;他也不想出言相问。
酒宴开始了;客人中以方令信和楚名棠两人身份最为尊崇;被安排到了主位上;朝中另一位重臣刘老司徒这几月来一直重病缠身;连楚名棠都没见过他几次。
方令信有些不快;忍不住嘀咕道:“这主位哪是我们坐的;我俩又不是新婚夫妇的长辈亲属。”
楚名棠想起当日自己成婚;皇上也笑呵呵地自动坐到次席上;不由得笑道:“算了;此时又不便为这事争执;何必扫了他们的兴。”
梁上允的胖乎乎的儿子见过二人。酒过三巡;方令信悄声说道:“名棠;能否与老夫到外面走走?”
楚名棠暗想来了;方令信今日与他说的话;比在朝中一月还多;若没事才叫怪了。
此时大多数官员也都已用膳完毕;三三两两地在院中逛着;梁府请了些杂耍艺人;也有不少官员在一旁观看。
楚名棠和方令信并肩走着;几个随从跟在他们身边;两人不时对一些杂耍指指点点;没人想到他们所说的与眼前一切毫不相干。
楚名棠看着一个任由一只猴子在他身上爬来爬去的艺人说道:“不知相国大人找名棠何事?”
方令信看着那只猴子;说道:“名棠;前些日子朝中我方家子弟可是少了不少啊。”楚名棠一愣;难道方令信是为此事来向他兴师问罪;这不像他的为人啊。楚名棠微笑道:“那是名棠职责所在;还请相国大人见谅。”
方令信呵呵一笑;道:“那也怪不得你;汤受望这小子的确不成器;若不是他自身不端;有那么多把柄落在你手;名棠你也奈何不了他。”
楚名棠没想到方令信把话说得如此直白;干笑一声;道:“相国大人此言何解?”
方令信并不回答;看了会儿杂耍;突然悠悠说道:“名棠;你是如何看待老夫的?”
楚名棠讶然;他们两人交浅言薄;方令信怎么为会如此一问。
方令信见楚名棠并不说话;也不以为怪;道:“想我大赵国开国九大世家;如今就剩下楚王方三家了。我们方家不像你们楚王两家都是领兵的大将军出身;方家先祖只是一文吏;从本朝建国起;方家一直在九大世家中敬陪末座;时至今日;方家仍不如你们楚家和王家;可九大世家中实力不在你们楚王两家之下的董家、程家都早已不在了;为何我方家仍能屹立不倒;其中原因名棠你可知晓?”
楚名棠正色道:“请相国大人指点。”
方令信微笑道:“我方家历来注重‘平衡’二字;在朝中善于左右逢源;说得不好听些;就是民间所谓的墙头草。”
楚名棠微笑道:“相国大人说笑了。”
方令信恍若未闻;继续说道:“但方家并非一味投向强势一方;锦上添花之事何人不会;方家讲究的平衡之道;乃是对整个大赵国的平衡之道。”
楚名棠脸色渐渐凝重;道:“名棠愿闻其详。”
方令信道:“当年董程两家权势滔天之时;我们方家也未曾屈服;你们楚王家两家率兵勤王;方家则在城中策应;三家合力;挽大赵国于危难之中;这些事情;名棠你应该知道吧?”
楚名棠点点头;正是当年这一仗;才真正确立了楚家在赵国第一大世家的地位。
方令信命侍卫给了那猴子一点赏钱;笑道:“此后数十年;楚家真正的盟友其实是我们方家;两家曾多次联姻;论起来;名棠你母亲应该是老夫姑母这一辈的;而王家则一直忠于皇上;两方明争暗斗;这种情形直到二十年前才有所改变;特别是名棠你娶了王家大小姐;楚王两家才走到一起;而我们方家就又到了皇上这边。”
方令信突然看了看楚名棠;道:“我们方家一直对你们楚王两家有些不解;你们两家似乎有着很深的渊源;虽相互之间一直争斗不休;但若一方有难;第一个伸手援助的必是另一家。这百余年来楚王两家经历的危机不少;但紧要关头总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不知这是何故?当年楚天放和你岳父王烈在朝中简直不共戴天;当时老夫尚年轻;在一旁看都看得心惊胆战;可如今楚天放自从把楚家宗主之位交给你后;便经常跑到王烈府中找他钓鱼去了。若不是老夫知道这报信之人绝不敢欺骗老夫;老夫必将此视为笑谈。”
第十四章 权利重组(3)
楚名棠默然;总不能告诉他两家先祖是魔门出身的师兄弟吧。
方令信原本也没指望他会回答;道:“可惜皇上就没看到这一点;自他登基之日起;便处心积虑想要铲除楚家;却没注意到王烈时不时就偷偷出手帮一下楚家。皇上所一力促成你和王家大小姐的婚事更是一大失策;上京楚家原本逐渐没落;楚天放却将你推上这宗主之位;老夫猜想王家在其中也是出了大力吧。如今楚王两家变得密不可分;王烈并无儿子;王家势力名棠你的夫人握有大半;三个儿子又都为她所出。皇上想要铲除楚家;谈何容易。”
楚名棠冷然道:“相国大人分析得如此透彻;名棠深感佩服。”
方令信道:“名棠你切勿误会;老夫只是忍不住猜测一番而已。自董程两家覆灭;萧家不知所终;朝中就剩下楚王方三家;这几十年来朝政稳定;天下太平;我大赵国力日渐强盛;想当年仅西秦一家就打得我朝差点连上京城都丢了;可前些日子同时对南齐西秦用兵也是游刃有余;名棠你更是将南齐打得元气大伤。如此情形只要再保持十年;我大赵国一统天下绝非纸上空谈。”
楚名棠怦然心动;这正是他一生最大的梦想;却没想到眼前这老奸巨滑的方令信居然也与他有着同样的想法。
楚名棠毕竟久经政事;也不会就此轻信;想了想淡淡说道:“不过皇上如今对楚家猜忌如此之深;我楚家族人虽有心效力;无奈报国无门哪。”
方令信并不回答;反问道:“听说名棠你曾对天发誓;今生绝无反大赵之意?”
楚名棠暗暗凛然;此话是他在郭怀府上所说;看来这个老狐狸也是耳目众多;于是也不否认;道:“正是。”
方令信点头道:“自古以来;皇上最担心的就是臣子篡位;对你我这般权臣百般防范;也不能说皇上所顾虑的没有道理。既然名棠立下誓言;老夫也就放心些了;只要以后你不违此誓;楚家危急之时;方家也会助你一臂之力。”
楚名棠闻言一惊;但见方令信既然如此说;干脆也直言问道:“相国为何有如此一说?”
方令信道:“老夫方才说过;方家谨守的是大赵国的平衡之道;皇上想要铲除楚王两家;原本就是失策;此事无论成败;赵国必然元气大伤;西秦虎狼之师屯兵西线;必将乘虚而入;则大赵危矣。赵国若不在;我方家又焉存?即使能拒西秦于边境之外;没了你楚王两家;于我方家又何益;老夫已是当朝相国;百官之首;方家门生弟子虽不能与你们楚家相比;但也可说是遍天下。到时皇上最忌惮的就是方家了;所重用的必是郭怀、梁上允和成奉之等人;这三人才能也不过尔尔;那郭怀打仗是把好手;从政简直就是一介莽夫。而楚王两家留下的空缺必由他们几家的子弟顶替。可他们这些人为官最多不过三代;门生子弟哪及得上楚王两家这般人才济济;到时大批平庸之徒充斥朝堂之上;朝政必将大乱;可大赵朝政经得起两次大乱吗?”
楚名棠沉默不语
方令信突然一笑道:“何况梁上允等人掌握大权;我方家必成众矢之的;若有可能;必将赶尽杀绝。老夫这条老命倒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总要为儿孙后代想想。而楚王方三家轮番把握朝政多年;相互间虽也纷争不断;但总是你分我合;都懂得把握一个"度"字;彼此间还有些香火之情。况且老夫也与你们两家也斗惯了;有种棋逢对手的感觉;老夫这相国还要当上好几年;有名棠你做对手也是件快事。至于郭怀和梁上允等人老夫还不屑与他们为伍;你看今日这婚事;办得一点品味都没有。”
楚名棠笑道:“相国大人既然如此说了;名棠也愿奉陪到底。可名棠有些不明白;如今皇上已经不再对我楚家步步相逼;方相国有些话言重了吧。”
方令信哼了声道:“名棠;你以为老夫指的是当今皇上吗?当今皇上虽优柔寡断;算不上是英明之主;但他还懂得识人用人;懂得权衡利弊;他若龙体无恙;此番话老夫今日就不会说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