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獾摹傲鹾录薄?0时30分,关东军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并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
江桥抗战:抗日战争的开端
不抵抗还是抵抗?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日本关东军不过1万多人,中国东北军除中原大战后期调进关内7万人外,仍有16。5万人驻在东北。但蒋介石在1931年7月已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坚持以主要兵力“围剿”工农红军。面对日军的不断挑衅,8月16日,蒋介石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军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9月6日,张学良致电驻沈阳东北军第7旅旅长王以哲:“中日关系现甚严重,我军与日军相处须格外谨慎。无论受如何挑衅,俱应忍耐,不准冲突,以免事端”。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南京政府仍心存幻想,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由于抱绝对不抵抗主义,日军在9月19日轻而易举地侵占了沈阳、长春等20多座城市。20日,日军继续沿南满、安奉铁路沿线的重点城镇实施进攻,追击奉命不抵抗的中国守军。21日吉林省城吉林市沦陷。日军在一周内就迅速占领了辽宁、吉林两省的30多座大中城市和大部分地区。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全国民众沸腾。北平、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地的学生、工人和市民群情激愤,纷纷游行示威、罢课罢工、发表通电,强烈要求政府抗日。9月28日,上海、南京的学生几千人前往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党部要求对日宣战,痛打外交部长王正廷。民众对张学良则更是一片谴责之声。北平各界不断派代表劝张学良,要求他抗日,劝他不要做一个留下千古骂名的逃跑将军。广西学者马君武写了一首诗讽刺张学良:“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告急军书夜关半来,开场弦管不赶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几回。”痛责张学良玩忽职守误国祸民。
在全国抗日呼声的影响下,张学良痛定思痛,愤而决定对日本人采取不妥协态度。张学良于锦州重设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辽宁省政府行署,任命张作相代理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米春霖代理辽宁省政府主席;任命诚允代理吉林省政府主席,开府宾县;任命黑河警备司令马占山代理黑龙江省政府主席、军事总指挥任谢珂为军事副总指挥兼参谋长,率军抵抗日军北犯。
江桥抗战:抗日战争的开端
“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土地沦于异族”
关东军轻取辽宁后,本庄繁向日本陆军部建议,要想进一步占领全中国,必须先占领黑龙江,巩固了东北,才能南下。陆军部当天回电,同意先南后北方案。本庄繁接到回电,兴奋异常,将关东军下一步的进攻方向指向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地处松辽平原,中东路、洮昂路在此交会,本庄繁说:“我们占领了这个地方,能守能攻,必将战无不胜”。
为唾手取得黑龙江,日军收买了洮辽镇守使张海鹏,唆使其率部进攻黑龙江,夺取省政权;同时,日本当局又利用黑龙江省政府中的亲日势力,阻止黑龙江省军政当局动员军队,抵抗日军进攻。
我方当时仅有黑龙江省防军五个旅,加上参谋长谢珂率领卫队团驻防省城齐齐哈尔,兵力有限。日军步步逼近,省城一片恐慌,投降派气焰甚为嚣张,日本特务公开活动。当时马占山远在黑河一时不可能到达省城,谢珂立即召开会议,严辞痛责投降论调,表示与日军血战到底,号召全省军民齐心合力,抗击强敌。并急调齐齐哈尔周围的朴炳珊团、朱风阳团、吴松林旅等部,集中齐齐哈尔布防,令原来在齐齐哈尔的徐宝珍团,前往嫩江桥,沿江桥东岸,以大兴火车站为中心,在约6里长的防线上,布置了2000兵力,准备迎敌。
10月16日晨,伪军张海鹏部在飞机掩护下,向我江桥守军发起进攻。
谢珂当即下令,给予痛击。在谢珂的指挥下,我军反击成功,敌先锋司令徐景隆触地雷身亡,其三个先锋团溃散,参加战斗的日军军官多人毙命。江桥抗战首战告捷。谢珂即令将江桥拆断三孔,以防止敌军再犯。
10月19日,马占山到齐齐哈尔就职。22日,马占山发表了对日抵抗宣言:“当此国难之秋,三省已亡其二,稍有人心者,莫不卧薪尝胆,誓救危亡。”表达了其抗战决心。
本庄繁想逼马占山投降。他致书马占山,要求马占山让出省城,驻齐齐哈尔的日本领事清水正一照会马占山:“我代表关东军向你发出最后通牒,限你的部队在24小时内撤出大桥,不然,后果咎由自取”。对此威逼,马占山以强硬措辞驳斥,指出江桥系中国主权,如日军对我存敌意或入侵我军阵地,则采取正当防御,即以武力抵抗,“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土地沦于异族”。
关东军为了打开向黑龙江进犯的通道,决心拿下江桥。11月4日中午,日军主力部队殿后,伪军张海鹏部当先,共4000余人,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向嫩江桥我军阵地发起进攻。马占山不顾国民政府不抵抗的命令,率部予以反击。狂妄已极的日本侵略军以为一攻即可占领江桥,但他们却受到入侵中国以来最顽强的抵抗和空前的打击,狼狈溃退。黑龙江守军“血战到下午8时,江北岸无敌踪。唯见血肉模糊,遗尸400余具”。次日拂晓3时,日伪军在大炮、飞机掩护下,又发起强攻,守桥驻军从正面给予痛击,敌军被迫再次撤退,日军死200余人,伪军死伤达700多人。
11月6日,日军发动了新一轮攻势。此次,日军自为先锋,张海鹏伪军殿后,守桥官兵拼命杀敌,守军战壕全被日军炮火摧毁,将士们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傍晚日军被击退,日机一架被击落。经过三天两夜的血战,黑龙江守军伤亡600余人,阵地被摧毁,后援断绝。马占山命令部队连夜撤出江桥至大兴阵地,至三间房一带阵地阻击日军。
马占山退守三间房后,立即重新布防,守军总兵力亦增至5000余人。12、13、14日,日伪军对三间房发动了数次攻击均被击溃。11月17日,日军发动了总攻。在三间房这个狭小的阵地中,日军动用了飞机12架,大炮百余门,总兵力达7000人在右。面对汹涌来犯之敌,爱国官兵同仇敌忾,奋勇异常,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三间房阵地也几度易手。但由于孤军血战,后援无望、弹尽粮绝,加之战壕被炸毁,官兵伤亡惨重,马占山于18日晚下令各部队向齐齐哈尔撤退。19日上午9时许,日军集中大批主力于距省城15里处的榆树屯,以猛烈炮火向省城发动猛攻。晚5时,日军攻陷齐齐哈尔,历时16天的江桥抗战到此结束。
江桥抗战不仅是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后的首次重大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战争中很少见的、最早的大规模战役。战役中双方陆续投入战场的兵力达5万余人,每次交战都有数千人参加战斗。日本侵略军先后参战的有第2师团全部(长谷、天野两旅团)、铃木旅团、朝鲜混成旅团、南满铁道守备队、旅顺炮兵队及空军飞行队等,计2万余人,加上张海鹏降日伪军共3万余人,同时参战者最多达上万人。中国守军主要以马占山将军指挥的黑龙江省防军为主,另有辽宁兴安屯垦军苑崇谷部,参战将士共有13000余人,同时参战者最多有3000余人。最激烈的17、18两日,双方直接或间接参加战斗的兵力近2万人。整个战役,双方伤亡人数近2万人,日军伤亡6000余人,伪军伤亡近5000人,中国黑龙江军队阵亡2000余人。
江桥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器张气焰,反映了中国人民坚决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意愿,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上海音乐家集会,为马占山谱写了《马家军之歌》,人们称颂马占山部队“孤军御寇,忠勇堪称,为民族增光”,是当代的“爱国军人”和“民族英雄”。上海、哈尔滨等地组织了“援马抗日团”,卷烟厂还生产了“马占山牌”香烟。
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在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后第一次以反侵略姿态所进行的战役。当时国内报纸对江桥抗战予以大量报道,称此战打响了抗战第一枪。这种评价是客观公允的,从此,中国军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江桥抗战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长城抗敌:一寸江山一寸血
小说推荐
- 抗日: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惨案
- 作者:张卫波前言抗日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惨案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转眼间,60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这场侵华战争,是20世纪乃至整个世界历史上最残酷、最血腥的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中,没有哪一段历史比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遭受的灾难和压迫
- 最新章:第23章
- 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人物
- 作者:祝彦第一部分:吉鸿昌:恨不抗日死引子—记住他们!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有许多闪光的名字。他们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与国家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成为彪炳千秋的民族英烈。他们的名字不会因为历史的流逝而被忘记,他们的精神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失去光彩,他们的形象不会因为时空的变幻而变得模糊。相反,他们的
- 最新章:第42章
- 中国抗日战争史
- 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绪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继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第二次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解放战争,也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由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的过程
- 最新章:第448章
- 战场上的蒲公英 - 国民党空降兵抗战纪实
- 《战场上的蒲公英 作者:王外马甲马甲很早就知道蔡智诚当过国民党军官,因为我小时候曾经看见他被捆起来游街,胸前挂着牌子、头上戴着高帽。后来又听说他平反了,得了一份“起义证书、还补发了好多工资,顿时特别有钱。那时候,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正好解禁,大人们看完金环和银环的故事,回来就说:老蔡原来是“关团长
- 最新章:国民党空降兵抗战纪实-第125章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远征士兵 著前言前言“救我”张驰正嘶声力竭的叫着,突然就不知道被谁一脚踢在屁股上,呼救声随即就转变成呼痛声“救你姥姥”还没等张驰反应过来,就见一名戴着军帽的八字胡像老鹰抓小鸡似的一把将他揪了起来“敌人还没影呢,就喊起救命了?这要是扰乱了军心,小心老子毙了你“敌人?扰乱军心”张驰迷迷糊
- 最新章:第917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战国福星大事记
- 《战国福星大事记》作者:冬天里的熊第一卷、尾张纪事1 沧海桑田!太阳依旧照耀,微风依旧吹拂,我身边那群家伙依旧在发泄着过剩的精力。我则在享受着亦真亦幻的感觉(其实就是打瞌睡啦。什么?我是谁?我没介绍吗?对不起!对不起!我叫李忠,北京一所普通高中的一名普通高一学生。对于我最标准的形容词就是“普通。1.
- 最新章:第726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美] 肯特·格林菲尔德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作者[美]肯特·格林菲尔德 著 汉译本前言 全书由四篇专论组成,每篇相对独立,合起来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第一章开宗明义列举了标志大战中美国战略演变进程的八项重大战略决策,由此引出一系列战略关系或矛盾,分别在以下各章中加以探讨。其中第二章专门探讨英美两国战略上的矛盾,核心
- 最新章: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