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大传(选载)》第20章


说明责任不在前方负责指挥的人。并指示杨虎城率部队开往胶东,准备剿办刘桂堂(即刘黑七)、顾震匪部,听山东省政府主席孙良诚指挥。杨虎城到南京既没有也不便和蒋介石系统发生接触。到他快离开南京的时候,有一天意外地收到何应钦送来的一份请柬,约他吃饭。何冠冕堂皇地对杨恭维了一番,并谈到蒋介石对他如何关切及电促其回国的情况,最后送了一份密电本,让他以后与南京方面多联系。①
其间,共产党也派人来找杨虎城。冯润章后来说:我由东京回到上海不久,杨虎城也回到南京,住鼓楼饭店。党中央知道我和杨虎城的关系,通过张金印让我去南京说服杨虎城,意思是说蒋介石是个流氓,用你时把你拉一把,不用时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不要上蒋介石的当,既然回来了,可以把队伍整编一下,向苏区边境移动。我到南京见杨虎城,陈述了党中央的意见,杨虎城很长一段时间默无一语。最后他说:“你回去对他们讲,我向右转了。”我只好回上海复命。②
整顿部队 重塑劲旅(1)
在杨虎城出国期间,原十军内部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先是由于杨的离开部队疏于管理,士兵尚好,可在一些官佐身上出现了一些违纪行为。在太和竟发生了营长王劲哉霸占寡妇母女双人成其妻妾的丑闻。一些军官擅自离队返回陕西,有的染上了鸦片恶习。当十军移防江苏丰县后,又发生了第一师旅长曹国华枪毙当地清乡委员周文林的事件。周本是当地一恶霸,曹见义勇为,为民除害。但曹采取直接行动,终非适宜,得罪了当地反动势力,他们联合向南京政府进行控告。何应钦先下令要解送曹国华到南京受讯,后又电告冯玉祥解决十军,事态十分严重。经孙蔚如多方应付,最后以将曹国华撤职才平息了事态。随后蒋介石派中央军陈调元师,压迫十军向鲁西一带转移。初令移驻砀山。
当时,部队正处困难之中,无力抗拒,不得已接受命令,即日由太和开拔,到达砀山,坐席未暖,又续奉令移驻鲁西——单县、鱼台、成武、曹县、金乡一带。当时已届严冬,士兵衣单履薄,军食无着,且部队又无所隶属,每日枵腹行军,前途很感渺茫,艰苦流离之状,非言语所能形容。
行进途中,孙蔚如曾先后派段向武、李志刚、史宪章、李梅卿等赴泰安面见山东省主席孙良诚(此时日本侵占济南尚未解决,山东省政府移驻泰安办公),请求接济并点编部队。迨部队抵达单县后,原留陕西部队由赵寿山率领也同时到达即分驻上述各县,加紧训练,听候点编。当是派泰安之人未返,而部队现实情况已濒临绝境,但官兵均为革命精神所鼓舞,互相以大义勖勉,设法克服各种困难,不特长途行军,无一逃士,虽分防各地,亦军纪整肃,秋毫无犯。当时在部队中曾有两句话:“跑跑步以御寒,杀军马以充饥。”事实上确实是这样。有一个在围城时期的老兵,在单县城门写了四句打油诗:“前年围城在西安,今日驻扎在单县,艰难困苦都受尽,半斤黍黍吃两天。”
艰窘之况可以想见。接着,南京军政部将十军整编为暂编二十一师。在整编过程中,出现了因原留守陕西的部队都到了鲁西地区,引起住房、粮食、被服严重短缺的困难。部队一段时间到了只能维持一天两顿稀饭的境地。更严重的是出现了冯钦哉和姬汇伯争当师长的情况。军政部关于第十军缩编为暂编第二十一师的命令,由马青苑带到单县后,实际代杨虎城主持军务的孙蔚如,经过反复周旋,耐心说服,才确定了第二十一师三旅九团的主官名单。即:师长杨虎城,杨未回国前由孙代理;冯钦哉、姬汇伯、孙蔚如,分任第一、二、三旅旅长;武勉之、柳彦彪、丁忠林、韩世本、张自强、党振海、赵寿山、段向武、李价人,分任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团团长。师直属部队有特务营、炮兵营、机枪连、手枪队等。
但冯、姬二人一直心怀不满,暗中活动,企图夺取权力。孙蔚如对他们的行为早有所闻,只是顾及大局和战友的情面,一直隐忍未发。一天,当他听到姬汇伯和他的两个助手乱发议论时,忍无可忍,当面予以痛斥,暂时稳定了局面,但问题依然存在。他认为,只有杨虎城回来主持才能收拾这个局面,避免团体的分裂。当时冯钦哉、姬汇伯对杨回来都心存异志。于是孙秘密派姚丹峰赴日本(为了保密,姚的路费都是孙自己垫支的),向杨虎城汇报了情况敦请杨尽早回国。杨感觉问题严重,事关团体大事,遂决计回国。这可以说是杨回国的一个重要催化剂,从“中秋会”而创的这个“团体”在杨虎城的心目中,比什么都看得重。杨虎城回到部队后,面对着诸多的困难和矛盾,他首先设法解决部队的给养保障,并亲自出马大抓部队的训练和纪律问题。李志刚回忆说:我是在临沂与杨见面的,他让我住在师部,不久熟悉了部队情况,让我到泰安担任与孙良诚的联络工作及领运经费和军用品。那时,暂编第二十一师的经费数目没有确定,冯玉祥每月仅给二三万元的维持费。孙良诚对杨部的费用一点也不肯多发,其他军用品更是一点不发。
整顿部队 重塑劲旅(2)
我再三交涉,均无结果。孙良诚的秘书刘垮灶告诉我,孙良诚在冯的控制下,不敢多发,要想多领,非去开封见冯不可(此时冯、蒋关系正恶化,冯回到开封)。我去开封见冯。冯装作同情杨部的困难,告诉我说:“虎城部队的困难,我是知道的,但中央没有他的部队的经费预算,这点维持费还是我在第二集团军内部挖肉补疮来拨付的,希望你把我的苦衷转告虎城。你既然来了,我就打电报给孙良诚对费用和子弹酌量多发些。”他是把过推于蒋介石,把功劳归到自己。我又跑到泰安,向孙良诚多领了一万元,又领了一些子弹,解回临沂。我把冯的话说与杨听,杨冷笑着说:“冯先生这一套,我算领教够了!”杨离开部队半年多,回来时,全师官兵在物质生活上虽极困苦,在精神上却大为振奋,相信杨回来一定有办法,因为这个部队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他的办法是什么呢?主要是抓训练和教育。严冬腊月,他一早就到操场亲自督练,操练后经常集合官兵讲话。他讲话的内容多属革命、反帝、救国、爱民的道理,有时还引述他在日本时的一些观感来教育官兵。我听过他几次讲话,迄今还留有深刻的印象。他讲过:“日本确是一个工业强国,但它是帝国主义,对内贫富悬殊,对外则进行侵略,现在还强占着我国的胶济铁路和沿线城市,并且掩护土匪,苦害我人民。我们现在的任务第一是消灭这些土匪,再进一步就是收回胶济铁路。”“日本当局对我国派去学军事的留学生并不认真教军事本领,秘密技术和军事演习还禁止中国留学生参加。”他对剿匪,强调:“一定要和当地民众合作,才能迅速肃清。因之,军队要讲纪律,不扰民,并尽可能帮助老百姓。”③
李百朋、韩寅生等人回忆说:杨将军由南京径赴泰安面见孙良诚请示任务并商谈部队补给问题。先是惯匪刘桂堂(即刘黑七)人枪约六七千,盘踞沂蒙山区,以莒县为其活动中心,张宗昌残部顾震人枪约四五千,盘踞诸城一带。两匪同恶,共约万余人,在胶东各县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孙良诚屡次派队进剿,均未收功,故此次调我军集结临沂,即为进剿刘、顾两匪预作准备。迨杨将军见孙良诚后,孙面委以剿匪重任。杨将军关心民瘼,一贯以保国卫民为职志,直任不辞俟将部队补给问题谈妥后,于1929年2月,由泰安直趋临沂。时部队已无数日到达。当时闻讯,师部各处负责人及各旅、团长均赴城外迎接。随杨将军同行和陆续前往迎接之米暂沉。马青苑、姚丹峰、王宝珊、白志钧、张国光等同时返回(谢葆真留住南京,我军到达莒县后派人接回)。
第二天,杨将军集合全体官兵训话,除谈了他离开部队的情况外,着重指出山东等于我军第二家乡,应严守军纪,保境安民,恪尽军人天职,并对今后任务有所说明。接着即着手大整顿部队。我军在长期困守和艰苦行军之后,因补给困难,官兵恒终日不饱。在此情况下,纪律不免松懈,士气不免低落,杨将军认为要扭转此种风气,首先,从教育入手,规定每晨5时起床,点名后举行朝会,官佐一律参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