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说巡山是美差》第36章


即便只是神识,被烛九阴捏住之后竟然也有咽喉被扼住的窒息感,祝融抓住烛九阴的手,使不上一丝力。
他艰难开口,从喉咙缝里挤出一点声音,“那,那我更不能,让,让你拿到,火精,为祸六界……”
烛九阴怒极反笑,抓住祝融神识的手使劲一挥,差点让这缕脆弱的神识直接消散,见其狼狈,烛九阴冷笑道:“即便过了这么久,你们倒是初心未改,始终就爱那一套——妄加猜度,徒增罪名!”
祝融捂住心口,神色狰狞,“当初你做的事,你休要抵赖!”
烛九阴神色一黯,“我没有抵赖,但这不是你们诛杀我的理由,”烛九阴一顿,嘴角微勾,笑得邪气诡异,“你们想要杀我,只不过是上古秘法里详细记载了火精的用处。”
祝融心下一惊,看向烛九阴。
当初大化之间灵气衰竭,上神们修炼却需要大量灵气,彼此争夺间,将天地六界毁得一塌糊涂,眼看就要自灭,却不想天地大化自有其生存下去的方式,那就是他们无论有再大神通都抵挡不了的自然陨落——神殒。
就好如创世之神盘古的神殒一样,他们的一切都将归还于大化,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供其灵气生生不息。
伏羲和女娲是最早的,也是最触目惊心的神殒,祝融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看着他们突然变得异常巨大,长长的蛇尾绕着昆仑缠了三圈。
然后所有的鳞片都开始脱落,蛇鳞落下来,有的变成泥土,有的成为草木,有的化为露珠,有的固化成石头;最后一片蛇鳞落在昆仑的山脚,化作一颗充满着灵气的芨芨草,芨芨草上滴落了他们落下的第一块血肉,变成了一只蜥蜴。
血肉落下,耗费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有的上神不敢再看,独自回府自怨自艾,有的上神拼命地汲取灵气想要再活久一点,而祝融从未离开过,他看到女娲因痛苦而不断呼出的气化作了昆仑强劲的风,看到伏羲因无助而落下的眼泪成为了山间的小小湖泊,他们的血肉落在里面,又成为一尾尾无知无觉的鱼。
而颛顼是个疯子,他从未看过一眼神殒,他拼命地翻阅古籍,最后在残缺的那一页发现了烛九阴的火精。
将火精放于天地灵气共通的那一线间,以烛九阴之精血日落于烛油之中,保其不熄不灭,可将流转的灵气释于天地,正如光照万物。
天地灵气共通的地方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是当初伏羲女娲蛇尾相缠结合的那座无名山,也是他们死后,最后一截蛇骨所指向的地方。
而那时候世间唯一的烛九阴只剩下了尚且年少的钟山奚故。
以及,被困于南海之下长达数万年的邪神祝参。
钟山奚故太年少,精血少,邪神祝参过于邪气,精血不纯。
这么久了,祝融也不记得到底是谁提出:将两条烛九阴融合。
祝融眼神涣散,“你急着出去,为了什么?”
他现在也说不清到底是祝参的欲望加速了他们的神殒,还是必然至之的神殒催化了祝参的欲望……
烛九阴不欲回答,手心聚气,已经动了杀机,毁掉祝融的神识,无疑毁掉长燚的所有阵法,同时也就毁掉了长燚,但烛九阴有把握能够在长燚彻底毁灭前,找到荀三,带他离开。
只是电光火石间,烛九阴就已经做好打算,他的陨落是必然,没有火精,也只不过是加快了些速度,这却正好能够陪傻兔子走完一生。
他会看着荀三步入轮回。
他会陪着荀三走过黄泉,看看彼岸花。
他会带着荀三路过阎罗殿,但绝不进去接受审判。
他或许,或许会在荀三喝孟婆汤前告诉他柳彦怀所做的一切……不,还是待他喝完孟婆汤后罢。
这样傻兔子或许会没那么难过,说不定还会问一句,“柳彦怀是谁?”
这挺令他高兴,如果后面不会接着补充一句“你是谁”的话。
他计划好了一切,并决定这样做时,祝融像是疯了一般,突然笑得十分猖狂,直指烛九阴,“钟山奚故,大逆不道,你若毁了长燚,下一秒就是你的天道报应!”
烛九阴沉住气,“闭嘴!”
祝融哈哈大笑,“你能活下来,只不过是靠了一个人!”
烛九阴一愣,他当然知道他说的是谁。
只见祝融神识逐渐变淡,身侧却出现了荀三的影像。
兔子终于坐不住,在积水淹没至膝盖时,抬脚往甬道里走去。
曲曲折折的甬道里干燥温暖,荀三紧张到颤抖的腿终于能够好好走路,即便有些黑暗,但一路都没有什么诡异响动。
直到甬道尽头有一丝光亮。
荀三循光而去,是一间石室,有些热,准确地来说,很热,热到荀三湿透的裤脚,没一会儿就烘干了。
石室正中间的造型奇特的石台上躺着一个人。
荀三越靠近越觉得热,但是石台不高,走了没几步,他便看清了石台上的人。
与此同时,烛九阴也看到了。
“大王?”
“师父!”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七的么么哒哈哈哈哈
你们可以来微博找我玩啊
今天灵感小小地爆了一下。。嘻嘻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丁酉年三月初五 雨
未记
——巡山日志
玉九渊是天帝的耻辱,进而成为整个神界的耻辱。
到如今,天帝也很难说清在云霞齐飞,天河星璇共舞的那一刻,他为什么会牵住在天河旁筛星子的那个仙女。
虽是从天河中化生,却仙格极低。
即便以天帝的神阶,也没有办法改变,玉九渊一出生,就只有仙格,没有神格。
生而为仙,却难化成神,玉九渊是天帝不愿承认的耻辱,并非是一夜风流难以启齿,而是让神界所有人认识到,天帝的神阶竟没有办法改变一位仙女,让她诞下拥有神格的子女。
玉九渊是出生在神界的小仙。
神力不够,仙术来凑。小小仙术在凡人眼中是大神通,在上神眼中,却不过是三流杂耍。
在玉九渊两百岁时,因为仙力低微,而瘦瘦小小,看上去只像一个凡间不足十岁的孩子。他被天帝圈养着,漠不关心,玉九渊在两百岁之前,只见过天帝一次,那次天帝屈尊亲临,给他下了一道神禁。
“汝不得入天河,天河之女不得见。”
玉九渊隐约听说他的母亲是天河浣洗星子的仙女。
长至五百岁,当时能一眼入得天帝眼的容颜便逐渐在玉九渊面上凸显出来。
儿肖母,便亲母。
玉九渊冷冷清清度过自己的千岁生辰后,踏出了自己生活了一千年的小院。
他小声念着口诀,天帝下的禁令在八百年后他踏出院子的那一瞬间,应声而碎。
天帝心事堆累,竟一时不得察,但侍卫向他禀报之时,已过百年。
天河之中星璇灿烂,无数细白的沙子闪烁着银光,顺着无形的力量在天河中缓缓流淌。那些清亮的星子间杂在里面,无声地旋转。
玉九渊住的小院已经是神界最偏僻的角落,他却告诉母亲,神界每天都很吵,吵得他睡不着。
颂奏德音,仙乐妙舞,没有间断地萦绕在神界上空,彰显着一时昌繁。
天河极静。
浣洗星子的仙女隔着很远很远,终其一生也不会和彼此见面。
这里没有德音靡靡,没有鹤唳凤鸣,只有蒙着面纱的仙女在天河的沉默里一日复一日地抚摸过那些蒙了灰,抑或被洗的清亮的星子。
玉九渊见到了想念已久的母亲,神界的喧闹已经逐渐远去,他焦灼的心在母亲温柔沉静的目光里逐渐安宁。
母亲教他如何筛星,如何将蒙了灰的星子清洗干净,再放回原处。
“天河有着自己的秩序,我们面对天河,也该有敬畏,星从何来,便归何处,”母亲说,“无论是神是仙还是人,是妖是鬼还是魔,都不过是天河一粒不起眼的星子罢了。”
“谁都不能阻挡天河。”
远处传来帝临之乐,从九霄之处开始昭告天帝亲临。
玉九渊站起来,眼里闪过一丝嘲讽,低头轻喊了一声,“母亲?”
直至天帝亲临,母亲才将手上的星子放入天河,看着它们迅速融入自己的队列,形成小小的星璇,闪着透亮的光,继续向前。
可笑,天帝愣愣看着眼前与自己一度春宵的仙女,竟忘了其名,却在再次见到之时,复又血液滚烫,冲击着心脏,血液里所有疯狂的细胞都在叫嚣着将眼前的仙女迎接回宫。
“天帝?”一道清冷的声音突然传来,让他所有的冲动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