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费里只存得二万两银子,以作养老用。可以从中拿一部分出来,但不能全拿,总得留一些。他将必须开支的部分作了仔细考虑后,决定拿出七千两。三人分,每人只得到二千多,少了。实在无法可想时,他把此意透露给赵烈文。赵烈文一听,立即慷慨表示:〃大人此举,惊人世而泣鬼神,古今中外无先例。烈文受大人栽培多年,粗知大义,岂不受感动?督署幕僚,虽不能说人人都持烈文之想,但亦十占八九,我明日快马回保定,三日后来津复命。〃
三天后赵烈文带回了一万三千两银票,全是直隶总督衙门幕僚们凑的,没有惊动一个地方官员。曾国藩很是感激。赵烈文劝曾国藩自己不必再拿钱了。他如何肯依!这样,连同他的七千,共有二万两银子。周道、张守、刘令每人各五千两,剩下的五千两,他反复思考后,决定给徐汉龙、刘矮子、冯瘸子每人五百两,红柳村的七个人每人一百两,田老二等五人每人也发六十两。
这种事,不要说以往,就是几天前曾国藩都不会做。伤人者赔钱;杀人者抵命,这是自古以来最基本的法律,何况杀了外国人,险些引起一场浩大的灾难。现在,全国各地的舆论终于使他清醒了:这毕竟是长期积怨引起的冲突,从根本上讲,理亏的是洋人而不是津民,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尤其是徐汉龙、刘矮子、冯瘸子,他们是出自爱国敬官长的义愤,杀他们的头的确有些冤屈;田老二等人固然是趁火打劫的歹徒,但在这样一场复杂的案件中,杀他们的头,也间接刺伤了百姓的爱国之心,权且以这点银子来作补偿吧!
听说红柳庄打死人命的凶手,只因承认是为杀洋人而死,就每人得一百两银子,监狱里几个家贫的杀人犯在亲属的劝说下,也表示愿意在杀洋人的认罪书上画押,临死前得一百两银子,作为对家庭的报答。于是,曾国藩勾出五个杀人犯来,每人也发他一百两银子。剩下的二千两银子,则用来周济育婴堂里逃出的孤儿以及那天误伤的中国人和附近受害的百姓民房。经过这样一番安排,曾国藩心灵深处似觉好过了些。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 作者:唐浩明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
十二 萃六州之铁,不能铸此一错
这天上午,周家勋、张光藻、刘杰就要上路了。京津古道接官厅里,曾国藩带着丁启睿、马绳武、赵烈文等人摆了一桌简单的酒菜,他要亲自为代百姓受过的天津地方官员敬酒饯行。
与一般的犯官不同,周家勋等人并没有套上枷锁,只是摘掉了顶翎,褫去了官服,一个个满脸阴晦,委靡不振,穿着便服的曾国藩亲出厅外,将三人迎进内室,然后恭请他们上座。周家勋忙说:〃老中堂亲来送行,已使犯官感激不尽,岂敢再僭越上座。〃
张光藻、刘杰也说:〃犯官不敢!〃
〃今日事与一般不同,你们权且坐一回,老夫尚有几句话要说。〃
看着骨瘦如柴的总督那副恳挚的模样,周家勋等人只得告罪坐下。戈什哈上来,给每人斟了一杯酒。曾国藩端起酒杯颤巍巍地站起,慌得座上的人全部起立。
〃今天是三位进京受审的日子,大家的心里都不好过,也无心喝酒,老夫借这个形式,不过说几句话而已。我敬各位三杯酒,各位都不要推辞,且听我说说心里话。我先请大家都把手中的这杯酒喝了。〃
众人都不敢推辞,只得喝下。丁启睿说:〃老中堂,您坐下说吧!〃
大家都说:〃请老中堂坐下。〃
〃都坐下吧!〃曾国藩坐下,也招呼大家坐下,然后沉重地说,〃老夫奉太后、皇上之命,来天津处理民教之案,感慨良多,教训良多,悔恨良多。〃
说到这里,曾国藩停下,拿起手绢揉了揉昏花的眼睛。昔日那两只给人印象极深的三角眼,因为眼皮的松弛、眼角的多皱,更因右目无光、左目视力微弱,而变得如同两只干死的小泥鳅。他现在手绢已不能须臾离手,过一会儿便得擦擦,否则眼角粘糊,人物莫辨了。不要说离职的前任,就是在职的现任也都心事重重的,大家静静地听着曾国藩嘶哑苍老的心曲。
〃民教冲突,各地都有,但后果无一处有津郡的严重,事情弄成这样,是太令人痛心了。〃曾国藩的酒量向来不大,去年以来,因身体日坏,他几乎滴酒不沾,刚才那杯酒,也只是象征性地吮了一小口。现在,戈什哈给他上了一杯热茶,他喝了一口。〃民教仇杀,从根本上说,是洋人理亏,这是没有话说的了,但挖眼剖心的传闻竟然有那么多人相信,使人费解;还有的说洋人拿眼珠子熬银,这不是愚蠢透顶吗?居然也有人相信。哎!愚民无知尚可说,周道、张守、刘令,你们都是读书明理的聪明人,不是老夫指责你们,你们早就应该和洋人联系,和他们一起出来澄清这些无稽谣传呀!〃
〃老中堂训斥的对,卑职等是疏于职守。不过,洋人也是蛮不讲理的,他们拒绝合作。〃周家勋插话。
张光藻接过话头说:〃五月初,育婴堂里的小孩子大量发病,死了不少。百姓得知后,要求育婴堂把这些孩子都放出来。那次围的人也很多,修女怕出事,提议公举五个代表进堂检查。人推选出来了,正要进堂,丰大业来了,不准中国百姓进,还破口大骂。这事也是百姓致疑的一点。〃
曾国藩点点头,说:〃丰大业是个横蛮已极的人,这点我知道。但关于挖眼剖心的事,跟教堂的夏福音等人讲清楚,我想他们应会合作的,他们也要辟谣呀!再一点,发现有百姓围教堂,不要等丰大业出来,各位就要设法早点疏散。常言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那么多的人里面,能保证没有莠民歹徒吗?他们就希望乱,乱则对他们有大利。我们为父母官的,第一大职责就在于维持地方安静,倘若那天早点驱散人群,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一切了。〃
众人都点头,心里想:是的,早点驱散就没事了,现在后悔已晚了。
说到这里,曾国藩又举起酒杯:〃这些都已过去,不说了,请诸位喝下这第二杯酒。〃
大家都遵命喝下。曾国藩望着周家勋等人,接着说:〃雷霆雨露,皆是春风。诸位都是国家的美才良吏,这年把两年暂时受点委屈,不久必当起复,再肩重任。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你我?我们都要于此事吸取教训。这教训是什么?就是我大清国必须自强。三十多年来,我们与洋人之间的冲突,都是我理直,彼理曲,但恒以我吃亏彼沾光而告终。这原因便是我弱彼强。洋人不讲道理,只论强弱,我们如果不自强,便永远会受洋人的欺侮。〃
接官厅一片寂静,桌子上摆的几个菜早已凉了,大家都不想去动它,几颗苦涩的心在困惑:老中堂的话说出了与洋人相交的要害,但我们大清国这样一盘散沙,它何时才能够自立自强呢?
〃各位再履任时,一定要在自己的辖地内注重洋务,办起一两个工厂,多造一些机器出来,如果各县各府都这样,慢慢地,我们也就和洋人一样地富强起来了,这是我们自强的根本。毁教堂,杀洋人,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
〃老中堂,办机器厂,一无人才,二无母机,如何办呢?〃刘杰问。他今年只有四十几岁,还很有一番雄心,他相信曾国藩的话,暂委屈一两年后必会起复,今后的仕途还长得很哩!这次事件对他的刺激太深了。他好歹也是一个正七品县太爷,却连自己的侄儿都不能保护,到头来,还得抛妻别子,远戍军台。说来说去,还不是自己的国家太弱了吗?他暗地发了狠心,一旦起复,即谋自强!
〃刘明府!〃曾国藩这一声称呼,已撤职的刘杰听了十分感激。〃只要你办机器厂,人员、母机,老夫全部负责提供。〃
刘杰重重地点头,两眼充盈着泪水。
〃另外,为杜绝今后民教再起纠纷,我已给太后、皇上上了一个折子。〃曾国藩转脸对丁启睿等人说,〃折子中对洋人的传教提出了几条限制。比如说,今后天主堂也好,育婴堂也好,都归地方官管辖。堂内收一人或病故一人,一定要报名注册,由地方官随时入堂查考。如有被拐入堂,或由转卖而来,听本家查认,按价赎取。教民与平民争讼,教士不得干预相帮。〃
〃这就好了。〃丁启睿忙说,〃早这样的话,哪里还有民教纠纷发生!〃
〃如果先有这样的章程出来,再有百姓闹事
小说推荐
- 曾国藩三部曲(血祭+野焚+黑雨)
- 作者:唐浩明《曾国藩之血祭》卷首辞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蒋介石对儿子蒋经国说“至于中文读书写字之法,在曾公家训与家书中言之甚详。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
- 最新章:第333章
- 曾国藩三部曲
- 作者:唐浩明卷首辞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蒋介石对儿子蒋经国说“至于中文读书写字之法,在曾公家训与家书中言之甚详。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毛
- 最新章:第333章
- 曾国藩 第二部 野焚
- -一 丑道人给曾国藩谈医道: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 入夏以来,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近半个月,湘中一带又刮起了火南风。这风像是从一座巨大的火炉中喷出似的,吹在人的身上,直如火燎炭烤般地难受。山溪沟渠中的水,全被它卷走了,连常年行船的涓水河,也因水浅而断了航。禾田开了坼。几寸宽的坼缝里,四脚蛇在爬进
- 最新章:第102章
- 曾国藩 第一部 血祭
- -一 湘乡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湘乡县第一号乡绅家,正在大办丧事 这人家姓曾,住在县城以南一百三十里外的荷叶塘都 荷叶塘位于湘乡、衡阳、衡山三县交界之地,崇山环抱,交通闭塞,是个偏僻冷落、荒凉贫穷的地方,但矗立在白杨坪的曾氏府第,却异常宏伟壮观:一道两人高的白色粉墙,严严实实地围住了府内百十间楼房
- 最新章:第109章
- 幻想三国志第02部三国篇
- 作者:蓝狐(内地实体版 第二部 三国篇 第六回 神仙湖畔 老人向姬轩凝视半晌,叹了口气道“唉…你果然是轩儿 姬轩奇道“请问您是“当年你年纪尚小,自然不会记得我了”老人道“现下你虽然长大,但五官轮廓,依稀可见是当日的小轩儿,唉…你跟你姊姊霜儿,都成长得极为出色 姬轩眉头一皱,貂芷抢着道“姬霜不是他的亲
- 最新章:第22章
- 原来曾国藩
- 大智大愚一代名臣:原来曾国藩 作者:张研 引子评说 引子评说曾国藩(1 曾国藩仿佛一位神秘的历史老人,让人对其充满了兴趣与迷思。说不完,道不尽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涤生,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著名学者 曾国藩出身农家,少年得志,道光十四年(1834年)考得举人,十八年高
- 最新章:第20章
- 曾国藩家训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风蓝】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第一部分:养 心前言 近年来,有关曾国藩的图书的出版成为文化界的一个热点。大到全集、全书,小到传记、逸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社会上也掀起了“曾国藩热,由学界,而军界,而政界,而商界,彼此呼应,波澜壮阔;上至
- 最新章:第19章
- 曾国藩家书
- 《曾国藩家书》作者:曾国藩前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曾国藩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大国,被清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又于1861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辛亥革命以后,一
- 最新章:第86章
- 晚清有个曾国藩
- ,毛泽东独服曾文正@小`说"网(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著名清史专家)戴逸(著名报人,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前总编辑,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程益中(著名学者、凤凰卫视著名资深评论家)王鲁湘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梁启超至于中文读书写之法,在曾
- 最新章:第2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