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了。”
陈国生睁开眼,张建军站在面前正捧着一条热腾腾的毛巾擦脸,胖脸上荡漾着小孩子一样纯真的笑容。自己的知音惟他而已。
张建军找了套军服给陈国生穿上,“你比以前壮实多了。”
陈国生涌起一股被人欣赏的自得感。
“让你当连长实在是委屈你了。”
“没什么,只要能施展才能就行,我保证带出全师最过硬的连队。”
“这我相信。你在学校就争强好胜,不管什么都想拿第一。”
陈国生接口说:“就是让我拉马车,也要当跑得最快的!”
两人相视大笑。
他们二人到烈士陵园祭典了鲁革命后,就返回了,张建军被通知去开会,陈国生只好一人呆在张建军家里,闷坐了好半天。等张建军开会一回来,陈国生就对他说:“我想尽快到连队去。”
“不打算到师部玩玩?”
“不必了,战马是要到疆场上去奔驰的。等手续一办好,我就去连队。”
“也好。”
下部 第六节
(更新时间:2003…5…7 0:12:00 本章字数:4117)
“嘟嘟”悠长的军号声漂浮回荡在军营里,陈国生站在营房的路口,沐浴着阵阵晨风,一时忍不住热泪滚滚了。失而复得的军营对于他来说,具有着特殊的温情,那最开始紧张而又有趣的军校生活,又历历在目了,可惜时间不会倒流……
“报告连长,全连训练集合完毕,应到九十八人,实到九十六人,公差一名、病号一名。报告人,一排排长王立新,请指示!”
值星排长的报告惊醒了遐思中的陈国生,他稳了稳神,然后正儿八经地迈着标准的步伐来到了队伍前,无言地从头到尾逐个扫视着他的战士。
目光落在了一排的战士身上,不出所料,一些战士正用轻蔑的目光瞧着他,他不禁想起昨晚第一次查夜时,就是一排的战士们议论他是个开后门来的。
现在,他的心里只是暗自有些好笑,这些战士的耳朵也是够长的。也难怪,常言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嘛。
这时,他简略地讲了几句就开始了日常训练。这天的科目是投弹,一轮一轮地投,一般都在三十、四十米左右。轮到一排投时,几个调皮的战士懒洋洋地随便扔了出去,顶多二十米,里面还有一个面白如玉、两秀眉特别像女人的战士还斜着眼睛瞅着陈国生。
王立新的脸上挂不住了,喝斥道:“好好练!”
陈国生忙挥手制止了王立新,他哈腰拣了一颗手榴弹,微笑着说道:“瞧你们一个个长得膀大腰圆的,没想到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家伙!瞧我来给你们创一个纪录吧。”
也不见陈国生咋用劲儿,站在原地,一抡胳膊,手榴弹就远远地落在了操场的另一头!立时引起了一片惊呼声,那几个捣蛋兵也都惊得合不拢嘴,有好事者拉开皮尺一量,六十八米!
陈国生的脸上平静得如一泓秋水,心里却是美滋滋的。战士们一下活跃起来了,都争先恐后地来投,想破陈国生的记录。告别是几个大个子,大约是连吃奶的劲儿也使了出来,可惜,扔得最远的也只有五十多米,比起陈国生的,还差一大截!
中间休息时,陈国生走到一排那个“白面书生”面前,拍拍他的肩膀说:“伙计,要好好练啦,别到时候扔出炸弹炸了自己!”
战士们“哄”地发出了一阵善意的笑声,“白面书生”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时,战士们都围了上来,有的说:“连长,真棒!”有的说:“连长,你咋能甩那么远?”有的还冲他直翘大拇指。
陈国生蹲下说:“当然是练出来的,有谁在娘肚子里就会扔手榴弹?哦,忘了问你叫什么名字。”
“白面书生”搔着后脑勺说:“李剑。”
有个战士在一旁插话道:“他是一班长。”
陈国生故作惊讶地说:“噢,还是班长呢!”
战士们又笑了,他们之间很快就混得烂熟。
第二天实弹射击,战士们起哄要陈国生打两枪,一时惹得别的连的战士也都围了过来。陈国生推不过,就接过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立着单手举着枪,像打手枪似的,“随手”就是五枪。成绩很快就报了上来,五十环!顿时周围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陈国生顺手把抢扔给了身旁的“白面书生”,搓了两下手,然后笑着对大家说:“你们连长在军校的时候,就是有名的‘三只手’。”
战士们都奇怪了,连一些偎在地上的战士也都纷纷围了过来,用好奇和迷惑的眼光紧紧盯着陈国生。
陈国生乐了乐,说道:“‘三只手’当然不是小偷,是……”他郑重地竖起了食指,“第一,神枪手;”又竖起中指,“第二,投弹能手;”无名指随之而起,“第三,武林高手。”说完,还夸张地做了一个拳击动作。
战士们全明白了,一时都笑得前仰后合。待他们喘过气来后,陈国生又板着面孔说:“我希望你们人人都能成为‘三只手。’”
战士们又乐了。不过,陈国生始料不及的是,“三只手连长”的外号从此就给战士们叫开了。
一天,陈国生正在连部和指导员商量工作,这时,十六岁的通讯员胡新在外面不知跟谁说:“你是找‘三只手连长’吗?”
来人有些奇怪地问:“三只手连长是谁?”
胡新嗔道:“你这个人怎么如此糊涂!大名鼎鼎的三只手连长都不知道?他就是我们的连长。”
“你们连长是陈国生吧?”
“啊,一点不错!”
……
听来人的声音,陈国生一下子明白是张建军来了,就赶紧跳起来,边走边说道:“胡新,在背后说连长什么?”
胡新冲陈国生扮了鬼脸,一溜烟地跑了。
门外,果然是张建军笑咪咪地在外面站着。陈国生跨出门槛,有些吃惊地问:“我的张大政委,你怎么一个人跑到这儿来了?”
“嘘,小声点,我现在是一营的营教导员。”
陈国生越来越糊涂了,“我这个二营四连长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
“也没啥事儿,详情以后再说。”张建军伸过胖嘟嘟的手拉着陈国生,“走,咱们到外面去走走吧。”
二人便到了军营的人工林里漫步谈心。
陈国生倚在一棵松树旁,不解地问:“你是什么时候到一营的?”
“已经二十多天了。”
陈国生懊恼地一拍后脑勺,“瞧我!这些时候光顾训练,就不知道去一营看看。李静也跟来了吧?”
“别提她了,今天找你来,就是因为她!这些天她是天天闹着要离婚,真没办法,我想先找个地方避一避。”
陈国生乐了,“你就这么怕她?”
“妻管严,也没啥不好的……别开玩笑了!我的假已经请了,十五天,我的打算是借这个机会到王平家去去,料她也找不着!”
没等他说完,陈国生已经喘不过气来了,他不住地捂着肚子,“妈呀,哈哈,我这就去请假,跟你一块儿去!”
有前师政委的陪同,请假很容易就批了。陈国生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东西,就来到了一营部。张建军也正在张罗着什么,陈国生进去的时候,他连头也没抬,“军功章带来了吗?”
陈国生拖了一把椅子坐在了张建军的对面,不解地问:“带来了,你要这干什么?”
“你不是常常遗憾王平没被评功吗?我现在正忙着给他评一等功呢!”
陈国生吓了一跳,“一等功要军部才有权批!”
“哎呀,你也太傻了!咱们不会伪造吗?瞧,证明书我已搞好了,再把你的一等功勋章拿来,就天衣无缝了。”
“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只要能哄住王平的二老,能让他们得些安慰就够了。瞧,我还搞了五百元的抚恤金。”
“李静乐意?”
“你放心,这是我的私房钱,再老实的男人也会对他媳妇玩点花样。”
“该死!要让李静听见了,非痛痛快快地赏你一顿鸡毛掸不可!”
“老天保佑,她后天才能来这儿。”
张建军码好他仿造的证明书,小心地塞进皮包里。
陈国生有些不放心地问:“不会露马脚吧?”
“不会的,现在到处都在平反昭雪、摘右派帽子,量两个乡下老人也识不破!再说这在大红印章可是百分之百的真货。”
两人收拾好东西,刚刚走
小说推荐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
- 作者:张明金等本书简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参加过的重大战役、战斗,曾经出现过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等。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我军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目录 概述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军委总部机关一、中央军事委员会二、总参谋部三、总政治部四、总后勤部第二章 野战军一、第
- 最新章:第55章
-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 作者:国亚《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作品相关 前叙·一周末去看望病中的父亲。在与癌症进行了长达三年多的斗争、经历了将近二十次化疗的痛苦后,父亲已经变得异常衰老与孱弱了。看到这位躺在床上的疲惫地向我微笑着的,面色苍白而憔悴的老人,我突然感到一种异常的心痛—我实在难以接受、难以相信、难以面对为我从小遮风
- 最新章:第140章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作者:李耀宇,李东平 这是一个自幼参加中国革命的普通士兵对其人生经历的私人记录。书中虽然没有透露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内幕、描写革命过程的奇峰险壑和波澜壮阔,但作为许多历史细节唯一健在的见证人,他忠实地记录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稚拙平实的一面,革命领袖们即使在战争年代也从不缺
- 最新章:第41章
- 一代伟人: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
- 作者:是“四五”天安门运动“童怀周”小组主要成员,后又成 为新中国奠基 规划新民主主义蓝图 新中国成立前夕(1 新中国成立前夕,刘少奇与毛泽东等人一起精心描绘了一幅新民主主义的蓝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9月12日始,1949年1月31日止,接连发动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
- 最新章:第63章
-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 作者[德]康拉德·赛茨】内容简介:康拉特·赛茨讲述了中华千年古老的历史和她“完美的文明;讲述了十九世纪儒家帝制的崩溃以及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失望;也讲述了1949年诞生的新中国,以及之后中国全力发展经济,奠定了未来强国基础的历程。20年后成为经济强国的中国,是否还会陷入古老帝国的传统之中?她是世界的合
- 最新章:第75章
- 一个双鱼座男生的奇遇
- 作者:孙业海第〇一章 地铁巧遇 时间:3月16日地点:北京,我们的首都。此时已经是三月了,但是还那么寒冷。遍地的落叶覆盖在没有雪的马路上,苍凉而又悲伤。我在街头茫无目的地走着,怀揣着一颗破碎的心。街边的店里传出老狼那纯真又苍凉的声音:北京的冬天,飘着白雪,那纷飞的季节,让我无法拒绝…我苦笑了一声。歌
- 最新章:第128章
- 千古大变局:影响近代中国的十一个关键人物
- 作者:曾纪鑫】作者简介曾纪鑫,1963年生于湖北公安县。当过农民、教师、干部、编剧、专业作家,现就职于厦门市群众艺术馆,系《厦门文艺》执行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楔子:千古大变局暴风骤雨就要来了,可屋内的人浑然不觉。满屋子的人,自古以来曾经“出产”过那么多号称通天达灵、先知先觉的巫仙神怪,却没有一人
- 最新章:第96章
- 中国空军传奇
- 作品:中国空军传奇 作者:杨震 孙晓 左东 内容简介 在那个难苦的年月里,红色政权不可能也没有这个能力自己制造飞机,可是就像《游击队员之歌》里唱得那样“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飞机也可以从敌人手里夺得,并且将敌人培养的飞行员,教育成为英雄的红军战士 正文 第一章 带翅膀的怪物降落在苏区的河滩上。
- 最新章:第72章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文前部分 自序 我的村庄我的国(1)还是从十年前说起吧。2001年春节,我回江西老家过年。基于岁尾年关的一些观察与感悟,以及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我写了一篇题为“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的田野调查,浮光掠影地讲述了当地农民几十年来的生存状态与生活变迁。这些文字随后发表在《南风窗》上。之所以有
- 最新章:第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