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大亨传》第11章


团政委冷静的回答,我已命令军法处执行枪决了,全部士兵已经被编组成反冲锋义勇队,准备反冲击。
可是电话仍让陈司令大吃一惊,不至于吧,一线警戒阵地这么稀松,由于这个连的撤退,一线其他阵地士兵
看见潮水般的败兵从自己身边涌过,不名所以的慌乱和恐惧一下子传染开来,士兵们忽然变的毫无斗志,只要有人一声喊叫:“快逃啊!日本鬼子上来了”哗啦一下子,,整个警戒部队就一下子垮掉了,士兵们纷纷趁着混乱加入了逃兵的洪流中,放弃了预先设立的阵地,不管军官们的斥骂威胁,甚至开枪镇压。除去共产党员干部直接掌握的班排还能坚持,可在防御线被打开缺口后根本无济于事,不过脑子活络的陈赓决定,放鬼子进来,不信吃不了你。等有机会,必须对整个部队进行彻底的改造。
骑兵营秘密运动到一个村庄的外围,据情报,敌人有2个骑兵中队,这是冲击阵地的可怕力量,必须尽早消灭,不过这2个骑兵中队的指挥官有点毛糙,这是可以利用的。
骑兵营军官开了一个小会,这个部队的领导力量还可以,党员比较多,也相当团结。营长先领着一个连对立足未稳的日本运输队发起一场打击,在迅速扑过来的骑兵面前,日本哨兵问口令的声音立刻被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中淹没。三八步枪的射击速度在高速运动的骑兵铁蹄下化为乌有,机枪哨在打了几个长点射后被迫击炮送上了天,东北军骑兵用的都是兵工厂用骑王从欧洲弄来的优质工具钢制造的大砍刀,刀沉,刀快,日本士兵的刺刀根本无法格挡大砍刀的动作,只见刀光闪过,接着就是血花和呻吟,但骑兵部队恍若不闻,直扑向前,以最快
的动作把这个运输队收拾干净,然后扬长而去,随后赶来的增援部队恨不得吃了这支骑兵,可惜高速运动的马蹄用人赶成问题,日本军的2个骑兵中队被立刻抽调过来,能对付骑兵的果然还是骑兵。
在平原上,两支不同国籍的部队遭遇了,在无遮无掩的平原上,指挥官几乎同时下达了冲锋的命令,虽然日本只有2个骑兵中队,可是日军刺杀训练严格、技术精湛,心理素质极其稳定。尤其是骑兵——因为日军的士兵都尽可能进行丧尽天良的对活人的刺杀训练以练胆,还经常屠杀中国无辜群众,一般说来,日本骑兵小队在东北与东北军骑兵的血战中,,成队型的日本兵可以轻松对付数倍的中国士兵,鬼子指挥官并不以为这是轻敌。
可惜他的对手也是一个更优秀的军人,这个教导员虽然对营长的动员方式不满,可是丛7年就开始在不断的战斗里磨练出惊人的洞察力,陈赓多次夸奖他善於看穿事物的内涵而从不为其繁杂的外表所迷惑,一下子就能抓住战场上最本质的东西,无论如何凶险迷离、错综复杂的战局,都能应付自如。作为这支131师唯一的骑兵部队的头,他从不做超出自己实力范围以外的冒险,也从不打无把握的仗。
骑兵的铁蹄敲着大地,快速的接近,双方都无法在飞驰的马背上有效的命中,马步枪都只来得及打出2发子弹,在日本骑兵指挥官挥舞着马刀的时候,中国骑兵的先锋部队竟然亮出清一色的全自动火器,更厉害的是,这些竟装备的是100发弹鼓,真的是泼弹如雨,准备来场白刃战的日本骑兵纷纷在弹雨里落马,剩下为数不多的日本骑兵在众多战士的围绕中被消灭,开战之初,就打掉了鬼子的快速部队让沮丧的司令部感到温暖。
双方部队血战一天后,日本军队才发现,已经陷入包围,战车被平射的88高炮击毁,观察气球被高射机枪命中,几千立方米的氢气被点燃后,连炮兵中佐也没有生存。
而正在南京的委员长的电报则意正言辞,跟日本决一死战,必须与阵地共存亡,否则以叛国论处。
陈赓把军部警卫团也拿出来,日本改变了登陆方向,登陆兵改在120公里外登陆了,不过尽管隔着雷区,鬼子的舰炮还打的挺凶,看样只有先收拾这些不知道自己厉害的鬼子了。军部警卫团最坚定的武装,是拳头,要在最关键的时刻拿出来打击敌人。战斗开始在3个师围歼日本3个大队(营)的序幕下进入高潮。
他们所不明白的是,而为了拖延时间,和麻痹蒋介石南京集团,日本一面加紧派兵来中国,一面摆出边战边谈判的架势,让南京方面认为这是一次局部摩擦,而远在香港的后勤部则有点紧张,一部分物资设备还没有能离开上海,而敌人的目标肯定下一个就是上海。
日本驻上海的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在给日本海军军令部的报告中强调:“为置中国于死命,须以控制上海、南京是最要者。”在日本参谋本部给天皇的奏折中,也把通过战争摧毁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进而控制富庶繁荣的江苏、浙江两省,使中国丧失抵抗力的侵略目的暴露无遗。奏折说:进攻上海的目的,是“使其丧失经济中心的机能”、“在适当的时机果断地实行对中国沿海的封锁,以威胁中国国民及军队的生存,并切断对外经济活动”。
计划于8月13号进攻上海。
日本开始往上海的增兵在接到连云港吃紧的情报开始调转船头,而抱着让他人为自己挡灾的委员长——中国情报机关还不光是吃干饭的,几个中央师被调往连云港,使命是双重的。
趁机消灭或者吞并东北军,抵抗并牵制日本人。
对老蒋只是企图把地方军推上前线,而不打算真正抗日的桂系军阀头子…白小诸葛于5月15日愤然在南宁发动兵变,扣押了蒋介石,并迫使其接受全民抗日的方针,而共产党从中间调解。
5月25日,受国民党邀请,中国共产党指派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人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共商抗日大计,同时就发表两党合作宣言、确定共同抗日政治纲领、决定国防计划、确定东北军里的红军指挥系统及初步补充数量和东北军作战方针等问题,继续谈判。“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共双方还就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在国统区设立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和东北军办事处、出版《新华日报》等问题,达成了原则协议。8月25日,中共中央宣布东北军改编命令,将已经红军化的东北军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方面军,国民革命军第4方面军总指挥部,由张学良为正司令,朱德、彭德怀任副总司令;东北军总政治训练部改为国民革命军第4方面军政治部,由任弼时、邓小平分任正副主任,全军共470000人。
9月22日,中共中央公布的国共合作宣言由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它向全国人民宣布:“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同时,《宣言》还宣布了合作抗日的四项保证,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第十六章 上海保卫战1
本来是打算更新上海的,可是看见许多朋友对我在15里面对日本骑兵的战斗方式提出异议,我就立刻回复如下:
全自动武器实际就是7。63毫米柏克门冲锋枪,一点也不超前。
中国军队一直大量使用,7。63毫米柏克门冲锋枪,从20年代开始装备部队,国内有上海,金陵,汉阳,巩县,辽宁,广东多家兵工厂制造,巩县,辽宁的最优良。中国军队在与日本作战时往往在近距离用7。63毫米柏克门冲锋枪横扫手持38步枪准备拼刺的日本兵,山西军队装备冲锋枪最广泛,四川军队是集中编组为冲锋枪队,在近战里发挥火力,当时当时中国的7。63毫米柏克门冲锋枪真的制造出100发弹鼓,山西和巩县兵工厂都有,真的不明白在拿着刺刀的敌人面前这种弹雨是如何的可怕,这样对士兵素质要求简单,以火力来弥补战术的不足。
在短短几十米的冲击距离,子弹打完就应该进入白刃战了,至于用自动武器的时候,后面的骑兵会不会打中前面的自己人?战场流弹乱飞,真的打中只有怨自己倒霉。由于7。63毫米柏克门冲锋枪只是一部分士兵使用,加上骑兵冲锋队型拉的比较开,应该不成问题。
四四年式骑枪运作方式:手动枪机,4条右旋膛线尺寸:长868mm,枪管长487mm口径:6。5mm重量:3。3公斤弹夹:5发简介:该卡宾枪为步枪的缩短版,基本设计完全一样,枪口初速:732m/s,瞄准具2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