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空战纪实》第198章


希姆朗知道和平谈判正在进行,但他相信,只有成功地采取军事行动,才是解决事件的唯一办法。他斩钉截铁地对拉宾总理说:〃对恐怖活动只有采取军事行动一条路可行!如果姑息迁就,就会再次出现类似事件。〃 
7月1日,化装成商人的摩萨德特工乘埃尔·阿尔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乌干达邻国肯尼亚的内罗毕,一部分人同内罗毕警察署秘密取得联系,另一部分人则由肯尼亚经陆路潜往乌干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仅一天,摩萨德便收集到乌干达军队和劫机分子的大量情报: 
乌干达军队总兵力为2.1万人,拥有坦克、装甲运兵车270辆,大口径火炮60余门,包括米格-17、米格-21在内的各型飞机80余架。乌军兵力的1/2部署在恩德培和首都坎帕拉之间。在恩德培机场附近,驻有2个营的机械化步兵,装备若干防空火炮和坦克。平时,担任机场警卫任务的执勤分队不足70人。 
更令人振奋的是,劫机分子们并未像他们所宣称的那样,在关押人质的候机大楼里〃遍布炸药〃。 
同时,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发来了有关恩德培机场的最新情报:机场新旧2条跑道的长度、宽度、方向,油库的数量和位置,新旧指挥塔台的任务区分,关押人质的旧候机大楼外观及内部布局,防空火炮、雷达、坦克及兵力的配置情况,民航班机的进场要领等。 
尔后,从肯尼亚又传来了好消急。肯尼亚治安警察司令说:〃如果把作战飞机伪装成以色列航空公司的包机,并允许警察当局在机场上把飞机隔离起来,政府就同意(以色列作战飞机)在内罗毕降落。〃肯尼亚总统对此给予了默许。其司法部长认为:〃从法律上讲,对加入国际民航组织的国家的飞机,是不能拒绝其使用内罗毕机场的各种设施的。〃 
这样就解决了飞机在往返恩德培途中需要加油等一系列的问题。 
万事俱备,〃闪电行动计划〃出笼了! 
7月2日下午3点,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格尔将军笔直地站在拉宾总理的办公室里。伏在办公桌上的总理正在审阅〃闪电行动计划〃,手里像握短剑似地握着一支笔。 
〃你知道这支笔的重量吗?〃总理慢吞吞地说,〃它关系到100多名以色列人的命运。〃 
拉宾的手翻完最后一页文件,目光落在格尔脸上。 
〃不,它关系到整个以色列的命运。〃 
这个计划实在是太大胆了!简直近似于天方夜潭式的神话!乌干达位于非洲中部,距地处西亚的以色列约有4000公里,中间还隔着埃及、苏丹、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尤其是容留劫机分子的乌干达本身就是一个狂热的反犹国家。以色列的对手绝不仅仅是几个恐怖分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说是去战斗,不如说是去送死! 
然而,恰恰就是这一点,使计划成为可能。 
笔尖落到纸上,〃闪电行动计划〃正式文本扉页上多了一行流利、优雅的希伯莱文字。 
那是拉宾的亲笔签名。 
拉宾把计划还给格尔,神情严肃地说:〃突击队指挥官是谁?〃 
〃总指挥由希姆朗将军担任,袭击分队指挥官是内坦亚胡中校。〃 
闪 电 出 击 
从特拉维夫向西,在荒凉的沙漠深处,有1座土木结构的大型机场。远处,坦克、装甲车往来驰骋,将机场附近完全封锁起来。 
为确保突击的胜利,以色列摩萨德人员和曾承建过恩德培机场的建筑人员,以旧图纸为基础,参考美国侦察卫星提供的最新资料、以惊人的速度建造了1座恩德培机场的实物模型,其跑道长度、位置、候机楼、塔台大小,同恩德培机场一模一样,连窗户都不少一扇! 
就在这里,即将远征的以色列士兵,在内坦亚胡中校的带领下,反复进行着战前的最后演练。 
内坦亚胡出生于纽约,是个〃美国犹太人〃。他的父亲是著名的历史学家。第3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夕,他参加了以色列国防军。内坦亚胡在战斗中勇敢顽强,第一个冲上了戈兰高地,但由于顶撞上司,战争结束时仍然是个三等兵。战后,他回到美国,考入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第4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像磁石一样又把他吸引回来。他再次入伍,并得到重用。他的部下惧怕他,又敬佩他,称他为〃南尼〃。在希伯莱语中,〃南尼〃是〃手拿剑和圣书的男子汉〃。 
此刻,这位〃南尼〃正指挥着他的部下一遍又一遍地冲向〃候机大厦〃。 
头戴土黄色贝雷帽的突击队员一个个高扬着头,直挺着身子疾跑。躬身奔跑也许对于躲避枪弹有利,但影响速度。在生命与速度之间,突击队选择后者。 
在声嘶力竭的呐喊中,突击队员们冲锋、卧倒、射击、爆破、擒拿,全都像发了疯一样睁大了充血的眼球。汗水从他们涂有黑色油彩的脸上淌下来,形成许多黑白相间的道道,活像一群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的怪物。 
训练结束后,内坦亚胡向全体队员发表了最后的训示。 
〃亲爱的勇士们,明天我们就要远征乌干达,去营救我们的亲人。犹太民族是一个被抛弃的民族,被抛弃的民族绝不能抛弃任何一个人!愿上帝保佑我们!〃 
7月3日下午,在西奈半岛最南端的沙姆沙伊赫机场,突击队员们早已整装待发。 
根据〃闪电行动计划〃,280名突击队员由3架C-130〃大力士〃飞机负责运输,其中1号机人员将袭击恩德培机场旧候机楼,消灭劫机分子,营救人质;2号机人员负责压制乌干达守军,抢运人质和伤员;3号机人员负责摧毁停机坪上的乌干达军用飞机,破坏机场设施。此外,还将出动波音707客机2架,1架作为空军司令佩莱德的指挥座机,1架作为野战医院,配备33名医务人员和2间设备齐全的手术室。另有2架C-130运输机,1架运载预备队和燃料,1架停留在肯尼亚内罗毕机场,作为袭击部队与特拉维夫作战指挥中心的联络中转机。此外,8架F-4E战斗机负责空中掩护,护送整个机群通过阿拉伯国家的对空警戒区,进入公海。 
下午3点10分,参加行动的飞机,腾空而起,扑向遥远的天际。 
〃我觉得他们是去送死。〃一位空军地勤人员后来回忆自己当时的心情时这样说。当时,他站在机翼下默默注视着突击队员那一张张涂满油彩的面孔。〃为他们祈祷吧!〃他在心里暗暗说道。 
机群自沙姆沙伊赫起飞后,刚飞过蒂朗海峡就降低了高度。狭长的红海被2块神秘而荒凉的沙漠拥抱着,西边是埃及,东边是沙特阿拉伯。从这里直到波斯湾和阿拉伯海,长达数千公里都是阿拉伯世界范围。按预定方案,机群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将超低空飞行,离地面的高度不能超过15米。因为15米以上即可能被雷达发现! 
怒海澎湃,被夕阳染红的海水风驰电掣般向突击队员们迎面扑来。望着那小山般的浪头,突击队员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壮阔的情景。 
飞机编队来到吉布提附近后,向右转进入埃塞俄比亚领空。继续南下,进入肯尼亚空域。2架波音707飞机降低高度,在肯尼亚内罗毕机场降落。 
编队快到恩德培时,天气突然恶化,雷电滚滚,暴雨如注,飞机剧烈颠簸起来。机群冒着被雷电击中的危险,在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靠机上雷达摸索前进。2个多小时后,飞机终于穿出了云层。恩德培机场已经在望。 
22点40分,佩莱德的座机到达了恩德培机场南面的维多利亚湖上空。 
22点45分,整个机群抵达恩德培机场上空。此时的恩德培机场灯火通明,毫无戒备迹象。 
〃Where From And where to?〃(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机场航空管制塔发现了这群不速之客。 
〃这里是东非航空公司。我们从以色列运来了劫持者要求释放的巴勒斯坦人,请求降落。〃 
管制塔里一片欢呼。骄横的以色列终于屈服了!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飞机降落到地面上。轮胎与地面产生剧烈摩擦,发生尖厉的啸叫。 
后舱门打开了,飞机仍在滑跑。恩德培机场的灯光如流星般掠过。 
飞机停稳后,发动机没有停车,小拇指般粗壮的高压喷油管,仍在不停地向发动机燃料室喷吐着高烃烷燃料,以便随时升空。 
〃冲!〃内坦亚胡大吼一声。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