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空战纪实》第190章


炀驼业搅巳绾味愿丁ò偕嗄瘛ǖ嫉陌旆āMü谋浞⑸涑绦颍返嫉闹频祭状锟梢韵炔豢钡谢俳螅嫉僮菰苯状锎蛹游伦刺杆僮坏椒⑸渥刺⑸涞嫉笤僮爰游伦刺U庖磺兄辉诙潭痰募该胫帜谕瓿桑谰苫蹲讲坏侥勘辍!?br /> 在1次空袭作战中,美军还使用了1种新式电子干扰机。正当北越防空部队全神贯注地对空射击时,一件很像电视机的东西悄悄落到北越阵地上。此后,阵地上的导弹营接连发射了60枚导弹却无一命中,萨姆-2变得不听指挥了。 
原来那是F-105空投的1台投掷式干扰机,也叫1次使用干扰机。干扰机一着地就会自动弹出2米长的天线,并向空中正在飞行的萨姆导弹发出假指令。假指令是根据美军以前所测得的萨姆-2的5种指令编码信号:上偏、下偏、左偏、右偏及引爆任意选定的,如发出右偏指令使导弹向右偏,发出引爆指令则使导弹提前爆炸。。。。。。 
由于美军综合采用了电子对抗手段和各种新技术对付地空导弹的拦击,萨姆导弹的命中率越来越低,击落1架美机,1965年需要15枚,1966年需要33枚,1967年需要55枚,1968年1…4月则增加到67枚。美国战斗机在北越配置萨姆导弹的地区上空又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自由飞行了。 
丛林上空的最后一役 
从1968年10月末期,为了从印支战争泥潭中拔出深陷的双腿,美国总统约翰逊下令停止对越南北方的一切空袭。美越双方开始了马拉松式的巴黎会谈。1968年11月,尼克松当选为美国总统,调整了美国全球政策,抛出〃尼克松主义〃,推行〃越南化〃方针,使越南战争〃死尸改变肤色〃。到那时止,美军已从越南南方撤出47万人,还剩下大约7万人,北越的运输系统也恢复了正常。 
巴黎停战协定签订后,南越西贡政权不断对解放区进行武装挑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转入全面反攻,解放了大片土地,于1969年6月宣布成立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南越的局势急转直下。1972年3月30日,美国人以北方地面部队越过非军事区为理由,又把已撤回本土的空军部队再度调到东南亚。美国驻东南亚的几个空军基地又出现了大量的F-4战斗机、F-105战斗轰炸机、F-66B电子干扰机、KC-135空中加油机以及B-52战略轰炸机,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也重新返回南中国海。 
5月8日,尼克松总统命令对北越港口布雷,以配合封锁通往北越的地面通道和恢复海空军的空袭活动。接着又发动了以摧毁北越后勤系统为目标的〃后卫〃战役。 
自1968年11月美国停止轰炸以来,北越补充了大量由雷达控制的高炮、萨姆导弹和米格飞机,防空系统得到加强。美国则研制成了高精度激光制导炸弹,改善了电子对抗武器。美越双方又将展开一场激烈的空中较量。 
1972年5月10日,美军出动了52架飞机的战斗编队,开始实施〃后卫〃作战计划。机群前面20架是支援队,其中4架〃铁拳〃小队冲在最前面,负责对付地面雷达;紧跟其后的是8架干扰轰炸机,负责施放电子干扰和投放金属箔条,为后续突击梯队建立空中〃箔条走廊〃;其余飞机在侧面护航和巡逻,负责对付北越的米格飞机。后面32架F-4是突击队,担负轰炸任务,其中12架携带激光制导炸弹、4架携带电视制导炸弹、16架带普通炸弹。机群严格地在〃箔条走廊〃中飞行。 
机群飞临河内市郊时,北越的高炮和导弹凶猛拦截,但命中率很低。萨姆-2导弹拖着火焰窜上天空,但在空中纷纷扬扬飘落的箔条干扰下,制导雷达无法工作,又时刻受到〃百舌鸟〃导弹的威胁,一枚枚萨姆导弹就像无头苍蝇似的在空中乱窜起来。美机趁机兵分两路,一路以16架带普通炸弹的F-4为主,飞向安贞铁路调车场;一路以带制导炸弹的16架F-4为主,杀向杜梅大桥。 
在安贞上空,10余架北越米格飞机冲向美机编队,遇到护航美机的拦截。越机采取打一阵就跑的战术,企图引诱美机离队来追。但美机飞行员吃过这种离队后被攻击的亏,这次只求保护好突击队,并不穷追。16架携带普通炸弹的飞机按计划向调车场俯冲,几十枚炸弹和大批凝固汽油弹雨点般的倾泻下来。调车场枕木、石块乱飞、钢轨扭曲、车厢掀翻,物资起火、弹坑遍地。。。。。。 
在杜梅桥上空,梅塞特上尉发现1枚萨姆导弹从他的小队中间穿过,但没有起爆,接着又有几枚导弹在近处爆炸。上尉明白,在大桥上空多呆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他迅速率队上升到预定高度,他的僚机向他靠拢,相互间距4倍翼展,这是为了使激光制导炸弹能进入长机照射的激光束〃漏斗〃。长机用激光照射器瞄准大桥,僚机接收从大桥反射回来的激光,并随即沿反射光束投弹。 
梅塞特上尉全神贯注地用激光束照射大桥,僚机机翼一摆,1枚3000磅激光制导炸弹摆动着圆滚滚的身躯飞向目标,一声巨响,杜梅桥在爆炸声中震颤起来。后续的F-4小队投掷的激光制导炸弹和电视制导炸弹也纷纷命中大桥,杜梅桥终于被摧毁了。 
5月13日,号称〃永远不倒〃的清化桥也遭到了同样的厄运。〃后卫1〃战役初战仅仅3天,美国空军就摧毁了在〃滚雷〃战役中3年也未能摧毁的大桥,充分显示了精确制导武器的威力。 
1972年10月26日,美国和越南北方就一项包括9点内容的和平计划达成了协议。尼克松为了使越南北方尽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以压制美国公众强烈要求要圣诞节前遣返战俘回国的呼声,决定对越南北方再度实施大规模战略空袭。这次空袭就是越战结束前的最后一次决战——〃后卫Ⅱ〃空中战役。 
为了尽快达成轰炸目的,美军在东南亚集中了空前规模的空中力量。在泰国,美军部署了战斗轰炸机和战斗机432架;战术侦察机36架,电子干扰机27架;在泰国乌塔保基地和关岛安德逊基地,部署了203架-52战略轰炸机;在B越南东部海面上,第7舰队的航空母舰上载有作战飞机350架;驻泰国的海军陆战队航空联队的48架F-4也将参战。此外,还有KC-135空中加油机约200架,空中预警指挥机数架,分别部署在泰国和关岛。 
〃后卫Ⅱ〃战役轰炸的目标选择了河内、海防以及其他对越南北方经济和国家声誉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目标。过去由于考虑政治因素而不能突击的目标这次电解除了禁令。尼克松为了显示尽快结束战争的决心,还首次动用了载弹近30吨的B-52战略轰炸机,它的火力要比过去袭击河内周围目标的战斗轰炸机的火力强许多倍。 
从12月1日期,美军即派出SR-71和U-2型战略侦察机加强了对河内、海防地区的空中侦察。经情报专家分析后发现,北越在河内地区已部署了大约27个萨姆-2地空导弹团,约500部发射架;2100门各型高炮;180架各型歼击机。地空导弹和高炮交错配置,在河内周围50公里半径范围内形成了高、中、低空配套,内外圈结合并具有纵深梯次配置的对空火力配系。歼击机则分散配置在河内外围,配合高炮和导弹部队作战。 
面对北越如此强大的防空力量,美军在〃后卫Ⅱ〃战役实施前的重要任务是组建一支结构合理、能攻能防的多机种突击队。根据以往同北越防空部队作战的经验,美军对每一波次B-52轰炸机群都派出数量大体相等的战术飞机,压制地面防空兵器,突击和封锁越方机场,施放电子干扰,并对B-52进行直接或间接护航。在〃滚雷〃战役中表现不俗的F-105〃野鼬鼠〃飞机这次担当票保护B-52免遭北越防空火力攻占的主力,F-4战斗机则用来对付米格机,F-66B在远处实施电子干扰。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美机的损失,美军参谋人员还计划在B-52机群到达目标之前,让新型的F-111战斗轰炸机从低空偷袭北越的机场和导弹阵地,因为F-111装有先进的地形跟踪雷达,能在夜间和复杂天气下作战。此外,为保证突击部队顺利到达目标和返航,还配备了多架KC-135加油机,为营救落入北方领土的飞行人员,还配备了专门的救护飞机。 
1?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