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空战纪实》第185章


这位记者推断的没错。 
就在这天的凌晨2点钟,正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空军基地酣睡的美国飞行员鲍尔士被人唤醒,来到他的上司谢尔顿上校的办公室。 
〃又该轮到你到俄国去旅游了。你很幸运,全美国只有你能和赤色的俄国人一起欢度佳节。〃上校友好而幽默地说着,拍拍鲍尔士的肩膀。 
接着,上校又向鲍尔士布置了这次间谍飞行的任务:飞过咸海,经过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基洛夫、阿尔汗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重点侦察对象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的火箭基地上的火箭架以及架上的新型火箭。。。。。。 
听说又要飞越俄国领空,鲍尔士显得很平静,毫无恐惧之感。 
东方刚泛起鱼肚白,白沙瓦机场还是一片朦胧,鲍尔士就在强烈的探照灯照射下驾驶U-2起飞了,时间是凌晨4时30分。他计算好了,1小时进入苏联境内,天已大亮,正好侦察拍照,大约下午1时左右可抵达此次飞行的终点——挪威的布德机场。 
U-2刚一进入苏联境内,立即被苏联防空军严密的雷达网捕捉住。在一阵阵刺耳的警报声中,一架架米格歼击机呼啸着驶上天空,一枚枚萨姆型地空导弹也高高地昂起了头。 
接到战斗警报,防空军歼击航空兵某部副大队长鲍里斯·阿依瓦江大尉和飞行员谢尔盖·萨弗洛诺夫上尉驾驶着2架米格-19歼击机,迎着晨风双双起飞,这时已是7时03分。起飞后,在地面指挥员的引导下,他们迅速向U-2靠近。 
望着后下方追来的米格机,鲍尔士吃了一惊:米格机怎么能飞这么高?他连忙加大油门,驾机向上爬去,把米格机甩掉。 
鲍尔士心中掠过一层阴影,觉得今天不大吉利。他把飞机上升到68000英尺——苏联的任何兵器、火力都无法达到的高度,按预定的航线寻找目标、侦察、照相、录音。。。。。。 
眼见U-2飞得越来越高,阿依瓦江和萨弗洛诺夫不论怎样加油门,米格-19就是飞不上去,他们只好遗憾地降落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科利佐沃机场,并迅速加好油,等待再次起飞拦截的命令。 
此时,空中传来一阵轰鸣。1架苏-9飞机正向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飞来。这是飞行员加米金大尉驾驶刚从工厂接收的新式飞机,途经科利佐沃转场回部队。苏-9型飞机是当时苏联性能最先进的战斗机,升限可达2万米。指挥所在准确地测定U-2的飞行高度后,认定只有苏-9才有可能达到这个高度,拦住这位〃不速之客〃。可惜的是,它今天未作任何战斗准备,机上没有武器,飞行员既未穿飞行代偿服,也未戴氧气面罩。然而,指挥员别开选择。指挥所向加米金大尉传达了〃天龙星〃(防空军歼击航空兵司令萨维茨基的代号)的命令:〃消灭目标,撞掉它!〃 
加米金接到命令后立即打开加力,苏-9飞机箭一般向高空冲去。 
〃距离——10公里,8公里,目标在你前方。〃无线电中传来领航员的声音。 
加米金在领航员的引导下,驾驶苏-9开始向U-2迂回靠近。遗憾的是,苏-9的速度太快,瞬间U-2飞机被远远抛在后面,加米金痛失歼敌良机。 
加米金在领航员的提醒下,关闭了加力,可是,随着速度的减小,飞机的高度也降低了,加之燃油告罄,再爬高已无可能。加米金只能望〃U〃兴叹,驾机返航。 
8时43分,等候已久的阿依瓦江大尉和萨弗洛诺夫上尉再次受命起飞,继续拦截U-2飞机。可是,他们在空中转了几圈,连U-2的影子也没有发现。 
在歼击机起飞拦截U-2的同时,部署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防空导弹团也接到了战斗命令。导弹兵们个个情绪高昂,警惕地注视着天空。参谋长沃罗诺夫少校此时正代理导弹营营长的职务。他是一位老战士,同法西斯德国军队在顿河、库尔斯克、华沙打过仗。 
鲍尔士驾着U-2刚进入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就被搜索雷达捕捉住,制导军官和导弹操纵员牢牢抓住目标。沃罗诺夫少校一声令下,随着火光闪烁,第1枚导弹直插云天,飞向U-2。。。。。。可是,第2枚、第3枚导弹却迟迟未能脱离发射架。工程师们进行了紧急检修。结果发现,原来制导室正处在导弹发射架与U-2之间,3点成1线,发射角为零,导弹当然发射不出去了。 
与此同时,驻守在舍卢奇科的导弹营也接到攻击U-2飞机的命令。一枚枚导弹相继射向目标。 
鲍尔士驾着U-2正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上空寻找新型火箭基地。突然飞机一震,回头一看,机尾冒出黄色火花,接着发动机熄火,飞机向下坠落。鲍尔士心里一沉,难道是发动机爆炸?可自己明明检查过,并亲眼看到发动机工作正常。 
飞机急速下坠,鲍尔士来不及多想,一面向挪威布德机场发出〃小狗68〃的紧急呼号,一面发动引擎,但,没有成功。为了逃生,鲍尔士只好弃机跳伞。 
本来,U-2飞机上安装了自动跳伞装置,并有一个定时装置与其相连。飞行员只要一按电钮,弹射装置就可将飞行员弹出,同时,定时装置引爆电动雷管和炸药,将飞机炸毁,从而毁灭机上一切间谍活动证据。 
可是,在此之前曾出现这样一种情况,1架U-2作间谍飞行时,发动机出现故障,飞机失去控制,飞行员本可以跳伞,却不知怎的,没能跳出来,而是凌空一声爆炸,人机同归于尽。鲍尔士气自己多年飞行的经验猜测,这个定时装置,很可能是个骗人的把戏,哄着你在弹射跳伞时同时引爆身后的炸药,达到毁机灭机、杀人灭口的目的。政府官员便可在记者招待会上信誓旦旦地让上帝作证,把间谍活动赖得一干二净。所以他这次遇险跳伞,没有按上司的规定使用自动跳伞装置,而是甘冒风险,用手打开座舱盖,用自己的力量从急速下坠的飞机中滚跳而出,再拉开降落伞。。。。。。 
鲍尔士刚一带地,立即被几个苏联国营农场的工人围住。他很识相,没有作一丝反抗,乖乖地举起了双手。 
可是,苏联防空部队并没有意识到U-2已被击中。此时,导弹营指挥所的雷达屏幕上目标与干扰交织在一起。沃罗诺夫营的制导军官认为这是敌人惯用的手法——施放金属箔条,以躲避导弹攻击。营长同意了他的判断。而实际上,此时的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多是飞机碎片的回波。几分钟后,当沃罗诺夫意识到敌机可能已被击中时,屏幕上的小碎点也消失了。因为飞机的碎片已坠入地面。 
这种消极干扰也欺骗了苏联无线电技术专家。在目标被击落30分钟后,上级指挥所的官员们仍坚持认为这是敌人施放的干扰,敌机仍在飞行。以往失利的次数太多了,以致于大家难以相信这回能这么容易就打下U-2。U-2飞机被击落的消息最终是在鲍尔斯的降落伞落地后才得到证实的。 
空中,2架米格-19歼击机仍在继续执行〃搜索和攻击目标〃的任务,在一次次的盘旋飞行后,长机阿依瓦江和僚机萨弗罗诺夫失去了联系。这时,恰逢舒加耶夫少校的导弹营加入战斗。目标侦察员发现一个标高为1.1万米的目标。营长认为这正是敌机。索罗多夫尼科夫少将亲自下令向目标开火。在导弹的呼啸声中,一幕撼人心魄的悲剧发生了:萨弗罗诺夫上尉驾驶的米格-19歼击机在自己的国土上被自己的导弹击中,命丧黄泉,那时他还不满30岁。而长机阿依瓦江在搜索盘旋中,发现晴空中有一块不寻常的云团。不避开云层,他操纵飞机向下俯冲,这才使他幸免于难。10分钟后,舒加耶夫少校得到了U-2飞机早被击落的消息,但为时已晚。 
在这场发生在平流层的角斗中,苏联防空部队取得了胜利,但也负出了血的代价。为掩人耳目,苏联方面对防空导弹误击己方歼击机一事守口如瓶。1960年5月,苏联发布了嘉奖击落间谍飞机有功人员的命令,21人荣获勋章和奖章。萨弗罗诺夫上尉被授予〃红旗〃勋章,但为保密,嘉奖令中删掉了〃死后荣获〃的字样。直到30年后的1990年,苏联《红星报》才详细披露了这一鲜为人知事件的经过。 
战 后 余 波 
防空部队击落U-2的消息迅速传到莫斯科。当赫鲁晓夫听完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的报告后,心中大喜。他严格交待马利诺夫斯基:〃封锁消息,不准告诉任何人,尤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