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空战纪实》第182章


诟浇囊桓錾狡律稀!?br /> 得知陈怀随机丧命的消息,蒋介石亲自出马到教堂为陈怀作礼拜,并将陈怀的名字改为陈怀生,还为他修建了一座〃怀生堂〃。国民党空军则授予陈怀〃高空气士〃的称号。不过,这一切对于九泉之下的陈怀来说,已毫无意义了。 
新华社最先向全世界播发了U-2被击落的消息,但用什么武器击落的却只字未提。一时间,世界舆论纷纷猜测。有的说是飞行员叛变了,有的说是俄国人操纵的地空导弹击落的,还有的干脆说中共击落U-2是〃吹牛〃。 
不过,是不是〃吹牛〃,美蒋当局是再也清楚不过的了。此后不久,U-2又接二连三被打了下来,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1962年9月21日,对岳振华来说是个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岳振华作为空军党代会的一名代表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一见面,毛泽东即伸过他那有力的大手,将岳振华的双手紧紧握住,连声说:〃岳振华同志,岳振华同志,打得好,打得好哇!〃 
〃克难英雄〃落难记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合同和协议,撤走专家,使中国人猛然醒悟:我们希望得到外援,但绝不能依赖它!只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唯一出路。 
根据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一批又一批军内军外的科技精英神秘而又迅速地云集大西北,开始着手建立中国自己的尖端武器试验基地。 
美国和台湾国民党当局都急于获得这些情报,可是〃黑猫〃中队的2架U-2,1架被击落,1架训练时坠毁。 
美国人不惜血本,于1962年12月20日再次向国民党空军提供了2架U-2高空侦察机。 
新来的2架U-2与前2架U-2相比,身上又多了一个〃新玩艺儿〃——电子预警系统。这种电子预警系统可以探测到萨姆-2制导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并能准确测定导弹阵地的方位,引导飞行员采取规避动作,逃避导弹的打击。 
1962年3月28日,〃黑猫〃中队1架U-2从南朝鲜的某个机场起飞,直奔我西北地区而来。 
部署在甘肃某地的地空导弹4营立即进入一等战备。然而,U-2飞至距4营阵地113公里时,4营刚打开导弹制导雷达天线,原本保控直线飞行的U-2突然飞了个〃S〃形航线,在萨姆导弹的射程之外溜走了。 
1962年6月3日和9月25日,这种戏剧性的场面又重现2次。萨姆-2的制导雷达天线一打开,U-2立即飞〃S〃形航线,2架U-2安然归巢。 
〃3·28〃、〃6·3〃、〃9·25〃战斗的失利给〃543〃部队敲响了警钟:U-2装上了新玩艺儿,照过去的打法不灵了。中国空军领导机关号召〃543〃部队人人开动脑筋,思考对付U-2的新战法。 
从此以后,〃543〃部队的官兵们吃饭谈它,散步说它,睡觉想它,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不久,有人提出一个主意:缩短开制导雷达天线的距离,把U-2放得很近再打开制导雷达天线捕捉它,使它来不及转弯机动。 
可是,距离近到什么程度才是打开制导雷达天线的最佳时机? 
一位细心的参谋在研究了前几次作战的经过后发现,每一次U-2都是在萨姆-2制导雷达天线打开后差不多有20秒钟时间才开始机动转弯。这说明U-2从发现导弹威胁信号到实施机动转弯有近20秒钟的反应时间。要击落U-2,只有在这20秒钟上作文章了。 
可是按教令的规定,从打开天线到发射,完成所有操作动作需要6…8分钟的时间,现在要在20秒钟内做完,谈何容易。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岳振华和2营的官兵们真是绞尽了脑汁。他们研究完了上机练,练完了再研究。就连吃饭时大家也端着碗围在一起用筷子在地上比比划划。 
〃营长,导弹接电预热需要2分钟,过去在开天线之后,现在把它放在开天线之前,这不缩短了2分钟吗?〃〃好主意!〃 
〃营长,你那个口令简单点行不行?比如"开天线"简化成〃开";"X波道发射"事先你和引导技师定好在几波道发射,到时候你喊"发射"不就行了吗?〃〃可以考虑。〃 
〃营长,我们试试能不能把某些开天线后应做的动作,改到开天线之前?〃走!到机上去看看。〃 
。。。。。。 
经过100多次的模拟演练和50多次的开机试验,2营摸清了开天线后要做的14个动作,有9个可以放到开天线之前去做。剩下5个动作,经过反复演练,可在10秒钟之内完成。经过精心计算,2营决定将开天线的距离缩短到38公里以内,这大大超出了苏联条令规定。这种方法后来被迫名为〃近快战法〃,并在所有地空导弹部队中进行了推广。 
1963年10月,根据空军司令部的命令,地空导弹第1、2、3、4营,分别进驻江山、上饶、弋阳、衢州,由西南向东北,组成160公里的拦截正面,准备伏击进犯的U-2。 
11月1日,空军副司令成钧在上饶召开作战会议,各地空导弹营营长、政委到会。 
经过研究,会议决定:各营一律在距离37公里以内才可打开制导雷达天线。 
就在作战会议正在进行之时,1名参谋来报:1架U-2于7时23分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经温州窜进大陆。 
8时,U-2临近地空导弹群,可是它并未进入地空导弹群的火网,而是在地空导弹4营的东侧35公里处一穿而过,直向西北平去。 
成钧副司令员判断:〃它又是到西北侦察,肯定还得回来,咱们打回窜之敌!〃 
11时15分,U-2果然回窜。 
成钧副司令员下令:〃各营指挥员火速回阵地!〃 
岳振华冲出会议室,跳上吉普车:〃快!回营!最快速度!〃 
这架U-2飞过三门峡,飞过信阳,飞过九江,直奔2营设在上饶的阵地飞来。 
2营是在2天前才风尘仆仆地赶到上饶阵地的,长途颠簸使指战员们疲惫不堪,但一听说有情况,大家马上又来了劲头,有位连长还打趣地说:〃又送货上门啦!U-2,U-2,真是优待二营!〃 
营指挥所根据航速推测,U-2已进至距2营阵地35公里处。 
35公里,已经超出了当天作战会议规定的37公里开天线的要求。37公里已够紧张,35公里风险更大。 
〃开,是有几分冒险,但如果不开,放虎归山,危害更大。〃岳振华不怕担风险,果断下令:〃开天线!〃 
天线打开了,但3个跟踪显示器上均没有目标。 
U-2越来越近了。所有的眼睛都盯着荧光屏。 
〃就是它!〃高低角引导显示器右下边缘,半个米粒大小的信号露了出来。 
说时迟,那时快,引导技师和跟踪操纵员相互配合,迅速转入自动跟踪。 
岳振华大喊:〃发射!〃 
〃射〃字尚未出口,排长王觉民的指尖已压向按纽。 
从开天线到发射导弹:8秒! 
第1发导弹迎头截击,眼看逮住U-2,忽见U-2一转机头猛然向右大片度转弯,导弹也跟着向右猛转,但因动作过猛而折断。幸好第2发导弹及时赶上,一口咬住U-2,接着轰隆一响,飞机解体。飞行员见势不妙,急忙弃机跳伞,落地后被解放军和民兵生擒。 
驾驶这架U-2的是国民党空军少校飞行员叶常棣。他从1960年开始驾机侦察大陆,1961年入大陆侦察9次。1963年2月被派往美国接受驾驶U-2训练,8月至11月1日又3次驾驶U-2深入大陆侦察。他是台湾空军有名的〃克难英雄〃,曾2次受到蒋介石点名接见,获得过飞虎奖章,是蒋经国家里的座上客。就在这次被击落前10几天,蒋介石还接见了他。 
〃当时,我已经看到海岸,满以为完成了任务,正准备出海下滑,突然听到轰的一声巨响,自己被甩出飞机。。。。。。〃叶常棣被俘后沮丧地说。 
再次击落U-2的消息迅速传到北京,传遍大江南北,神州大地举国欢庆。党和国家以及军委的领导人纷纷打电话、电报向2营表示祝贺。2营再次受国防部通令嘉奖,立集体一等功。12月26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岳振华〃空军战斗英雄〃称号。 
与此相反,国民党当局对这次U-2被击落一事,采取〃不承认主义〃,对外谎称U-2是因发生故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