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笔仙》第61章


看新闻,每天死亡的人数都在递增,政府已经下发了三批免费的疫苗,可都是初期有效,不到一个星期也不知是病毒有了耐药性还是其他,竟然不管用了。
每天守在新闻前看着那恐怖的数字,心里都清楚,真实的死亡字数恐怕远比这些高得多。
村里少了三十多口人,听说已经是附近村里情况最好的一个了,西面的吴家村已经少了三百多口人,三分之一的人都没了,不知有多少人家绝了户。
都说这村里有福,不光钱紧着这一个村子挣,瘟疫都很少沾染他们。
网络上关于世界末日的传说铺天盖地,也许是网络服务器的工作人员请假的多了,特别容易崩溃,即便如此,每天依旧有很弱人上去证明自己的存在。
九月下旬的时候,瘟疫的巨浪终于小了,每天新确诊感染的人数也少了,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无论是对政府还是普通人来说。
军队的人到了村口,之前看到军队的人跟卫生队的人来过,村里人还以为卫生队的人又来了。村里人对这些人是又爱又恨。他们带走了感染的人,也就带走了感染源,保证了其他人的安全,可被带走的那些人是亲人,带走以后,回来的就只剩下骨灰了。
这一次只有两个穿着白大褂带着口罩的人,看上去更像是大夫。当然,卫生队里面的人也是有大夫的。
直接用波音喇叭让村里每家每户出一个人到大队,村里富裕,村里大队也很大,是个小广场,四周还有不少健身器材。
封子宣家里去的是封父,去了将近两个小时,弄得家里人还挺担心的,回来的时候忙围上去问。
“啥事没有,就是抽个血。因为咱们村死人最少,想看看咱们的血对研究疫苗会不会有好处,谁家都抽了血。就抽了一管血,每家每户还给了五百块钱做补偿。”
哪怕是先进的村子,对血也及其看中,平时流点血就够心疼的了,更何况往出抽,好在有五百块钱做补偿,这就当是买血了。
封父不这么说还好,这么一说封子宣不由想到了瑶池水。会不会是因为瑶池水的原因?虽然阻止不了流感带走人命,却大大降低了传染的概率。
每个人都抽完了血,军卡直接开出了村子。
这样一个小插曲很快就被人遗忘了,九月末,是秋收的时候了。
干旱的时候可以不去灌溉,可是秋收的时候不能眼看着粮食烂在地里。人活命就要吃饭,地里的庄稼可不糊自己飞到餐桌上。
村里有小一半的人家养了收割机,没有的跟有的人家商量着,相互之间也做了决定,今天谁家出门收割,明天谁家,相互之间,只要地挨着的都会同一天去秋收,怕的就是靠的太近有什么万一。
每次出门,明明天还很热,却捂得严严实实,将收割机开到最快争取一天之内收获完成。
这件事情不知道是谁开的头,后来争先效仿。虽然麻烦,看上去也疏远了,可却能给人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家里有一半的土地被改成了各色蔬菜用于提供九重仙境,所以秋天的时候要收货的并不多,自己地里种的是玉米,不想别的人家不好收货,所以一两天的功夫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将玉米脱离装袋。
村里同样种玉米的不少,不过大部分都是种一半玉米,剩下的种其他更需要精心侍弄的农作物,因为有健全的设备,前些年一直能养活的很好,收货以后卖出去比玉米值钱。所以说玉米是个保底,只要收获好了至少不会赔,而其他的收货后卖出就是纯利润。
第48章 
只是今年的一场瘟疫; 让村里也跟其他村子一般大幅度减产,虽然可惜,但是命还在; 就足够让所有人庆幸了。
封子宣家收获以后也没急着脱粒全部码进粮仓; 刚收获完连绵细雨洒下,带着秋季的彻骨凉。
封子宣透过三楼的窗户向外看; 都能瞧见地上被打湿的黄色之前,这几个月过得太压抑了; 压抑的让人透不过气来。
打开窗户吸一口外面的冷冽寒气; 脑子清明不少:“看来老天爷还是给活路的。”
“也许吧。”虞何手搭在封子宣的肩膀上; 望着窗外的景色。
这会儿封母上来,让封子宣跟封父一起去九重仙境里给三婶和季书涵送吃的和保暖的衣物。保暖用品人家不会缺,但是这边不能不送。
封子宣动动筋骨下楼坐上封父的车; 本身也不远,一脚油门的功夫。
“想什么呢?”看着封子宣再发呆,封父问道。
“山上桃子熟了一大半,买是肯定卖不出去了; 扔了可惜,咱们做成罐头吧。”
打眼看山上桃林,已经红了一片。今年的果子照比去年多了一倍不止; 比起去年的一果难求,今年倒是显得可怜了。
“行,不过咱家好像没那么多玻璃瓶,这时候出去买又不保险。”
“能做的做; 看看村里谁家要分出去些,总不会剩下。”就是不知道这时候村里人还愿不愿意要被人家给的东西。毕竟好多人传染就是因为相互走动。
到了地方将东西搬下车。
季书涵一路小跑出来迎接找封子宣,季珊珊在后面慵懒的跟出来,看着保姆忙前忙后的搬东西。
封父对着季珊珊笑道:“你在这带些日子了,村里那边应该没别的说的了,在这里住多少有点不方便,你嫂子的意思是你要是有心,咱们把院子里的二楼收拾出来,一家人照应起来也方便。”
前文提过封子宣家院子里有两个楼,一个是两层楼一个是三成楼,二层楼没忍住充当杂物间,但是收拾起来也方便,房子也不旧,住起来没问题。
季珊珊却摇摇头:“现在流感没那么厉害了,再过些日子应该就结束了,到时候我跟书涵直接回家了。”
李珊珊本身就不是村里的人,怎么可能再农村过得惯?短期是新鲜,时间一长可就难受了。
进屋收起伞坐了一会儿,下着小雨不太方便,父子俩回去也就没带季书涵回去玩。
回去的路上是从山里下来往村里走,除了村口是对着正经路,另一边虽然也修上了路,但是一般只有村里秋天上山采蘑菇的时候才走,这个时候按理说路上是没人的,所以当拐角处多个人的时候封父险些没反应过来,忙踩了刹车,那人距离车子不到一米远。
这么惊险的事情,再好的脾气也急了:“你干什么?”
路上的是个看上去二十出头的女人,脸上惊慌未退,透过窗户看到两个人,随即尖叫一声慌张的跑开了。
封父和封子宣对视一眼,一脸的莫名其妙。封子宣打开门出去看着女人跑开的方向,这时候酒听到孩子的哭声传来,声音十分有力,再这种环境下却又显得那般无助。
封子宣寻着声音过去,就看到草丛中一个被小被包裹严实的婴儿,其实扔孩子最严重的是八几年和九几年,前几年都没见扔孩子得了,这一年里是第二回遇到扔孩子的了。
小雨还在下,封子宣将孩子抱在怀里哄了哄,转头上车:“刚才那个女的应该是过来扔孩子的,也不知道是孩子什么人,怎么就这么狠心。”
孩子哭得满脸涨红,看上去可怜巴巴的。
封父伸手摸摸孩子的额头,也没见发烧:“看样子也不像是染病的,先带回去吧。”
带回家先听到一声猫叫,阴阳脸正蹲在一楼客厅中央歪着头瞪俩眼睛看他们。小孩依旧在哭。封子宣将孩子放茶几上,封母闻声快步赶过来,看到孩子吓了一跳:“这是咋回事。”
“还能咋回事,扔孩子呗。”封子宣都见怪不怪了。
封母忙过去摸摸小被:“这都潮了,小宣你去找个干被来,你说这扔孩子的还真会挑时候,正闹瘟疫的时候下雨天扔孩子,这是生怕孩子不染病是吧。”
封子宣找来干燥的毯子铺在旁边,封母打开小被将孩子抱出来,发现里面穿的小衣服也发潮,顺便看看那孩子的性别,是个小姑娘。
把孩子重新包好,家里又没有婴儿奶粉,给孩子喂点自家奶牛产的牛奶,喂饱了以后孩子总算不哭了,放在沙发上一会儿就睡了。
“这孩子咋办。”封子宣问道。
“还能咋办,这时候家家户户都不敢出门,更不可能敢养着孩子。咱家孩子都仨了,不缺钱但是没那个精力养孩子,咱们先养着吧,等瘟疫过去谁家想要咱再给送过去。”
不敢出门,封子宣到网上搜一搜,发现某宝还在运营,快递还没有瘫痪。因为都不敢出门,城市中的人就只能求助于网络,足够的钱总能砸出为了生计拼命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