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这次离京去上海,是因为突然得知母亲病危的消息,绕道上海到长沙服侍母亲,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到许多地方漫游呢?由此可以说明,上述毛泽东所说的上海之行,肯定不是1919年3月这一次。
那么,准确的应是哪一年的事呢?
《毛泽东年谱》(上卷)记载,毛泽东第二次离京去上海,是1920年4月11日离京,5月5日抵沪,计有27天之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4月版,第57页。这么长时间,途中游览天津、山东曲阜、孟子出生地、东岳泰山等地,从时间方面来说,是没有问题的。据此可断定,毛泽东在自述中所说的上海之行,无疑是1920年4月的事。
毛泽东筹建团组织发展的第一个团员是
1920年10月,毛泽东在组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同时,着手筹建团的工作。通过毛泽东和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积极努力,长沙的建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920年入团者就有16人,1921年7月前入团者达36人。见高菊村等著:《青年毛泽东》,中央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5月版,第151页。
这些入团者,哪一个是毛泽东介绍发展的第一个团员?有的著作记载,毛泽东介绍发展的第一个团员是刘少奇,有的说是张文亮,有的说是彭平之。到底是哪一个呢?据现在保存的长沙地方《团员调查表》(1924年填写)记载,在湖南最早加入青年团的是彭平之,其入团时间和介绍人栏内填写的是1920年10月,由毛泽东介绍参加青年团。就是说,他是毛泽东介绍发展的第一个团员。
彭平之,字承玺,号绶宗,今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红光村人。1900年4月10日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1917年,彭平之考入湖南湘乡县驻省中学,经蔡和森的介绍与毛泽东相识。其实,毛泽东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彭平之就曾慕名而去拜访毛泽东。
1920年8月底,陈独秀等从上海向全国各地发出信件,将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寄给毛泽东,并要求根据团章尽快发展团组织。
毛泽东根据陈独秀等的来信要求,立即在新民学会、文化书社成员以及第一师范等学校进步同学中,寻觅“真同志”入团,组建团的组织。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虽然是在1921年1月13日正式召开成立大会的,但实际上,在1920年10月就开始吸收团员。
毛泽东发展吸收团员,首先想到彭平之。于是,便写信给彭平之,要求尽快来长沙。
彭平之在家收到毛泽东的信,便立即到长沙,在长沙市西区东北部、沿江大道中段东侧的潮宗街(又名草潮门正街)56号,找到了毛泽东。当时,毛泽东在此街创办文化书社,住在这里。
毛泽东向彭平之介绍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性质、宗旨以及入团的条件,提出想介绍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彭平之当即表示同意。就这样,他成为毛泽东介绍发展的第一个团员。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思想上进,积极靠拢党的组织。
1921年1月13日,筹建成立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8月,毛泽东和何叔衡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到湖南后,积极发展党的组织。1921年10月10日建立中共湖南支部。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省支部。彭平之等10人,第一批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时,党团组织生活没有严格区别开来,不少党员仍然是团员,参加团的组织生活,直到1924年才改变这种情况,没有担任团内领导职务的党员才不参加团的组织活动。
当时,湖南开展的各项政治活动,如工人运动等,在许多地方,特别是长沙,系党团共同进行。湖南最初的团员,大多数是党员介绍发展的,因而团组织自觉置于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之下。这在全国团组织中具有特色,所以湖南团组织迅速稳步健康发展。到1923年12月,长沙团组织便发展建立25个支部,236名团员。
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通过了团的纲领和章程,明确了团的性质和奋斗的目标,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贯彻全国团的“一大”精神,1922年6月17日,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执行委员会召开改组大会,毛泽东被选为执委会书记,李隆郅(即李立三)任组织部长。
1923年12月,社会主义青年团湘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长沙召开,彭平之被选为团湘区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1924年春,他被推举为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湘区执委会组织部长,代理执行委员长。在任职期间,他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深入全省各地调查团的工作,提出整顿团的基层组织的方法,受到毛泽东的称赞。
除此,他还积极从事工人、农民运动,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1926年,任湖南省农协执行委员、中共衡阳县委书记。1927年5月,“马日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反动派悬赏缉拿他。在白色恐怖下,他坚持同敌人作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格。
以后,他参加了秋收起义。接着,又跟随毛泽东到江西中央苏区开展革命工作,在同敌人作战时壮烈牺牲。
毛泽东何时离长沙到上海出席党的一大
1921年,毛泽东和何叔衡作为湖南共产主义的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离长沙赴上海参加党的一大是在何时?毛泽东在1936年对斯诺说:
1921年5月,我到上海去出席共产党成立大会。〔美〕埃德加·斯诺著:《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2页。又见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共产主义小组》(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9月版,第471页。
毛泽东到上海出席共产党成立大会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的?李达回忆说:
6月初旬,马林(荷兰人)和尼可洛夫(俄国人)由第三国际派到上海来,和我们接洽谈了以后,他们建议我们应当及早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宣告党的成立。于是由我发信给各地党小组,各派代表两人到上海开会,大会决定于7月1日开幕……李达:《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的回忆》,载《“一大”前后》,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据《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记载,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赤色职工国际的代表尼科尔斯基都是在1921年6月3日乘“阿奎拉号”船抵达上海的。〔苏〕道夫·宾:《斯内夫利特和初期的中国共产党》,《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他们到达上海后,听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理书记李达和李汉俊的汇报,才建议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以便正式成立全国性的组织。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于6月初旬才“发信给各地党小组,各派代表两人到上海开会”,并且明确通知“大会定于7月1日开幕”。而毛泽东说5月到上海出席共产党成立大会,怎么可能呢?
1952年,谢觉哉在《第一次会见毛泽东同志》一文中,记述了毛泽东和何叔衡离长沙动身赴上海参加党的一大的情况。他对此写道:
一个夜晚,黑云蔽天作欲雨状,忽闻毛泽东同志和何叔衡同志即要动身赴上海,我颇感到他俩的行动突然,他俩又拒绝我们送上轮船。后来知道,这就是他俩去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会。谢觉哉:《第一次会见毛泽东同志》,《谢觉哉杂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4月版,第330~331页。
当时,谢觉哉任《湖南通俗日报》主编。何叔衡任湖南通俗教育馆馆长兼《湖南通俗日报》经理。上述谢觉哉的记述,是他亲自经历的事,但没有说具体日期。
1984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谢觉哉日记》(上册),记载了毛泽东和何叔衡离长沙赴上海的时间。他在1921年6月29日的日记中写道:
午后6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谢觉哉日记》(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版,第49页。
谢觉哉的夫人王定国,对谢觉哉的这篇日记,作了简要的解释。她在《万古之霄春意旋》一文中写道:
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由于湘江上空乌云翻滚,反动势力猖獗,谢老既怕忘掉,又不能详细记载,只好在这天日记上,画了一大串圆圈。王定国:《万古之霄春意旋》,载1978年12月23日《工人日报》。
上述谢觉哉的日记,无疑可证实毛泽东
小说推荐
- 毛泽东和他的顾问
- 《毛泽东和他的“顾问》全集【精校】作者:樊昊★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作者简介:樊昊,1942年出生于江西九江。1962年入伍,大校军衔。退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师职研究员。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荣立过战功。曾
- 最新章:第66章
- 毛泽东和他的"顾问"
- 作者:樊昊】作者简介:樊昊,1942年出生于江西九江。1962年入伍,大校军衔。退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师职研究员。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荣立过战功。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多篇论著;主编过《国防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代战史丛书《共和国军队50年丛书》等;拟定出版有《巍峨长城》等著作。目录引言01、毛泽东到蛟
-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再现第一代领袖的真实生活(选载)
- 作者:未知 第一章 美丽的中南海(1 干涸的京城竟有泱泱七百亩的“大海子。为什么人工湖泊要称为“海?历史向你细细道来 走进中南海,很多人困惑不解,中南海为什么称为“海,明明是湖嘛 这就要从中南海的历史说起。中南海这片宫廷建筑群始建于辽宋时代。辽代以前,这里 曾是一片风光秀丽的自然湖泊,辽国曾在这群自
- 最新章:第26章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第一部分:毛泽东之前“赤色人物”从上海涌向武汉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
- 最新章:第106章
- 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
-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也被迫“参战,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把德国帝国主义侵略的山东半岛转交给日本帝国主义去掠夺罢了。中国仍然处在半殖民地的地位。大战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订立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和他们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还是继续有效。国内军阀间的混战仍然不停止。每一派军阀都勾结不同
- 最新章:第120章
- 1532-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
-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也被迫“参战,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把德国帝国主义侵略的山东半岛转交给日本帝国主义去掠夺罢了。中国仍然处在半殖民地的地位。大战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订立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和他们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还是继续有效。国内军阀间的混战仍然不停止。每一派军阀都勾结不同
- 最新章: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第121章
-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 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格更是翻了几个跟斗,连统舱票都涨到四十五元一张
- 最新章:第106章
-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z
- 像钟摆似的,长江轮船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回到上游,来来回回,终年不息。忽地,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那天开始,上海的大批乘客涌向码头,往武汉的船票顿时成了抢手货。船票价格暴涨。十天之后,由上海驶往武汉的几艘轮船,前后由两艘挂着米字旗的英国轮船护航,船票价格更是翻了几个跟斗,连统舱票都涨到四十五元一张
- 最新章:第106章
- 毛泽东传
- 《毛泽东传》作者:佚名第01节出乡关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五千年前,舜帝南下巡视,来到湘江流域。在一座山上,他让人演奏起动听的“韶乐,竟引来凤凰起舞。后人就把这座山叫做韶山,被它环抱的一块狭长的谷地便是湖南省湘潭县的韶山冲。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韶山冲农民毛贻昌家出生了
- 最新章:第201章